沈友进
目的 分析传统与新型抗精神病治疗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费用情况,为用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来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27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传统药组和新型药组.传统药组患者134例,采用传统抗精神药物包括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等治疗;新型药组患者145例,采用新型抗精神药物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和氯氮平等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和锥体外系反应量表(RSESE)评价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患者1年治疗费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传统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40%,新型药组为71.0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两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性症状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药组患者嗜睡、鼻塞、体重增加、肝功能异常比例显著高于新型药组患者(P<0.05或0.01).新型药组患者治疗成本显著低于传统药组(P<0.01),成本-效益显著优于传统药组(P<0.01).结论 新型抗精神病药的疗效与传统抗精神病药比较差异不大,使用新型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成本更低,不良反应更少,量效更高.
作者:农玉贤;陈秋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转移性肿瘤的病理类型、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 对78例肺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病理类型肿瘤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 78例肺转移性肿瘤患者中,男36例,女42例,年龄14~76岁,平均(52.8±7.3)岁.胸部CT扫描显示肺内多发性结节48例(57.7%),肺内单发性结节30例(42.3%);原发肿瘤:结直肠癌16例,乳腺癌14例,甲状腺癌12例,胸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9例,腺瘤、骨肉瘤、宫颈癌27例.不同部位原发肿瘤发生肺转移,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并不相同,可借此加以鉴别.结论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可对肺转移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陈岚;田燕晓;刘一靖;王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容积旋转调强(VMAT)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晚期宫颈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VMAT联合同期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适形强调放疗(IMRT)联合同期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毒性反应;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无瘤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及总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盆骨髓(PBM)、直肠及小肠外照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I)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MAT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与IMRT治疗方案相当,但安全性更高,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及预后.
作者:李国强;罗敬;郑志坚;陈爱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血管塞(vascular plug)是介入治疗中常用的封堵装置,由记忆合金丝(如镍钛合金)编织而成,一般呈圆柱状,以AMPLATZER血管塞为代表,常用于外周血管或异常血流通道的栓塞、封堵,如动脉导管未闭封堵、瓣周漏封堵等.成人肺隔离症较罕见,通过栓塞异常血管治疗肺隔离症时有报道.
作者:许北柱;张曹进;黄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针刺疗法,研究组患者在针刺疗法的同时给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Bartherl指数量表(BI)对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比较,使用量角器测量比较两组患者偏瘫侧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MA、BI评分和偏瘫侧踝关节A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MA、BI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偏瘫侧踝关节AROM明显大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自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董其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俯卧位碳纤维腹板加热塑膜固定技术对直肠癌患者放疗摆位重复性的影响及对危及器官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直肠癌术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行俯卧位碳纤维腹板加热塑膜固定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对照组行仰卧位加热塑体膜固定IMRT.比较两组患者计划靶区(PTV)平均剂量(Dmean)和总体积(VT)、小肠和膀胱照射剂量和体积;比较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及急性放射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PTV的VT和Dmean比较、小肠和膀胱的V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小肠和膀胱的照射体积和Dmean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脚、左-右及前-后方向位移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胃肠道反应和泌尿系反应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俯卧位碳纤维腹板加热塑膜固定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后放疗能保证放疗疗效,保护小肠和膀胱等危及器官,摆位重复性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罗敬;李国强;郑志坚;叶玲;徐玉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特殊首发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治水平. 方法 对15例特殊首发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均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特殊首发症状为偏身舞蹈-投掷症6例,精神行为异常3例,记忆、言语障碍3例,发作性眩晕3例;其中空腹血糖增高6例(40.0%);血脂异常7例(46.7%);心电图ST段压低改变6例(40.0%);心房纤颤2例(13.3%).15例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免疫功能、脑电图检查结果均正常;颈动脉、椎动脉彩超检查提示颈动脉内膜不同程度增厚13例,动脉粥样斑块形成8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例、高血压病6例、冠心病及高血压3例、糖尿病6例;长期吸烟8例.结论 对具有特殊首发症状的高龄、高血压、糖尿病、有长期吸烟史患者,要高度警惕腔隙性脑梗死的可能,及时进行诊治,患者预后一般良好.
作者:蔡震文;吴奕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MR)配合正念疗法治疗对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负面情绪及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IBS患者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PMR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正念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症状严重指数、频率指数、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MR配合正念疗法治疗腹泻型IBS患者可有效减轻负面情绪、改善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针对性及实用性较强,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聂会萍;谢卫国;狄建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我国高血压患者中H型高血压患者占75.0%,而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在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对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是大幅度降低我国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重要措施.本文就H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辩证分型及治疗、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优缺点以及注意事项综述如下.
作者:李立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溴化异丙托品喷雾、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等常用平喘解痉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及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 两组患者FEV1、FEV1占预计值、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氧分压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治疗前、6分钟步行距离大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 在平喘解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COPD患者,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增加患者的活动耐力.
作者:王永春;梁红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焦虑、应对方式和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缺血性中风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辩证施护.干预1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状态焦虑评分、应对方式量表得分和肌力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状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积极应对总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组患者消极应对总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焦虑、应对方式和肌力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包咏梅;柏芳芳;谭亚芹;曹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江门市健康体检人员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其患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慢性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抽取2014~2015年到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其人口特征以及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抽取健康体检人员1 569名进行了调查,发现慢性病患者817例,慢性病患病率为52.07%.其中高血压患者408例,患病率为26.00%;糖尿病患者219例,患病率为13.96%;高脂血症患者198例,患病率为12.62%;心血管疾病患者98例,患病率为6.25%;脑血管疾病患者89例,患病率为5.67%;其他慢性病患者54例,患病率为3.44%.不同年龄、婚姻状况、体重、吸烟、饮酒、饮食、锻炼情况健康体检人员的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体重、吸烟、饮酒、饮食情况是健康体检人员罹患慢性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健康体检人员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前三位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年龄、婚姻状况、体重、吸烟、饮酒、饮食情况是健康体检人员罹患慢性病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慕英;陈丽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肥胖症患者体重、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肥胖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有氧运动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16周.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重、BMI、体脂率等体重指标皆明显低于对照组,三酰甘油(TG)、胆固醇(GHOL)、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PG)等血脂相关指标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肥胖症患者的体重、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洪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Gc基因多态性与游离态25-羟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 检测120例吸烟COPD患者(COPD患者组)和107例吸烟非COPD患者(非COPD患者组)的血清总25-羟维生素D、VDBP及白蛋白水平,进行Gc基因多态性分析,分析不同Gc基因型研究对象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COPD患者FEV1、FEV1/FVC低于非COPD患者、CAT评分高于非COPD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短于非COPD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总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非COPD患者、VDBP水平高于非COPD患者、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非COPD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Gc基因1F-1F基因型频率高于非COPD患者,2-2基因型频率低于非COP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和非COPD患者1F-1S、1F-2、1S-2、1S-1S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COPD患者及非COPD患者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纯合子1F-1F型患者及非患者的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2-2型患者及非患者的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1F-1F型和2-2型患者及非患者的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的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较低,不同Gc基因型患者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存在差异,Gc基因可能通过影响25-羟维生素D水平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检测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可能比单纯测定总维生素D水平对判断COPD患者病情更有临床价值.
作者:周燕宁;黄河;彭丽慈;黄晓霞;施睿;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定西市健康体检人群的尿酸、血脂和血糖水平,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 693名体检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健康体检人群肥胖、尿酸增高、血糖代谢异常、血脂代谢异常情况.结果 健康体检人员共5 693名,其中男3 496名,女2 197名,尿酸增高1 231例(21.62%),血糖代谢异常307例(5.39%),血脂代谢异常986例(17.32%);男性尿酸增高、血糖代谢异常、血脂代谢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尿酸增高、血糖代谢异常、血脂代谢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6~岁年龄段人群尿酸增高、血糖代谢异常、血脂代谢异常检出率高.不同职业健康体检人群尿酸增高、血糖代谢异常、血脂代谢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肥胖健康体检人群尿酸增高、血糖代谢异常、血脂代谢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肥胖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定西市健康体检人群尿酸增高、血糖代谢异常、血脂代谢异常的检出率很高,46~岁年龄段人群检出率高.注意饮食习惯,多饮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积极锻炼,避免肥胖,积极控制尿酸、血脂、血糖水平,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肉瘤的病理特征、临床特点和患者预后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15例子宫内膜癌肉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份标本中,13份为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2份为子宫诊刮活检标本.镜下可见肿瘤组织内有上皮及间叶两类组织相互穿插或分界清晰分布.上皮组织多为浆液性癌,也有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癌;常见的肉瘤组织为横纹肌肉瘤,其次为软骨肉瘤、脂肪肉瘤和骨肉瘤.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癌性组织标本的CK(+),所有肉瘤组织标本的vimentin(+),3份癌性组织和肉瘤组织标本的p53(+);肉瘤组织中,3份标本的CK和vimentin(+),7份标本的p53(+),5份标本的CD10(+),4份标本的desmin(+),3份标本的S-100(+).结论 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能为子宫内膜癌肉瘤患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确认肉瘤的成分来源和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黄建伟;田学智;张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AIDET沟通模式在心脏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术前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术前访视交流,采用AIDET沟通模式与观察组患者进行访视交流.采用我科自制的问卷调查表于患者出科前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情况、术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投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专业、信任等方面的护理服务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AIDET沟通模式应用于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体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吴杏菊;高志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自制改良式吸氧面罩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需要吸氧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改良式吸氧面罩吸氧,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一次性吸氧面罩吸氧,比较两组患者耳廓压疮及勒伤的发生率、两组患者或其家属对改良吸氧面罩的满意度以及护士对改良吸氧面罩使用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无耳廓压疮及勒伤发生,对照组患者压疮及耳廓勒伤发生率分别16.0%和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或其家属对吸氧面罩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对改良吸氧面罩的使用效果较为满意.结论 采用自制改良式吸氧面罩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氧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显著降低患者耳廓压疮及勒伤发生率,改造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恕艳;刘永辉;梁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1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END组和非END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1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出现END 39例,未出现END109例.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以及高NIHSS评分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以及高NIHSS评分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END的发生率、致残率及病死率.
作者:刘庆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B组单用阿卡波糖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控制饮食,规律运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显著下降且低于B组(P<0.05),B组患者BMI、HOMA-IR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用阿卡波糖片比较,联合应用利拉鲁肽和阿卡波糖片治疗肥胖2型糖尿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血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且不增加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韩伟;刘德宽;张俊岭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