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逸;文乐敏;葛利辉;覃亚勤;韦彩云;陈锦超;吴锋耀
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明确的降低血脂、抗炎、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目前其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方面.近年来随着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的愈加广泛,其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肌毒性和肝毒性方面,因此如何正确、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以及如何减少其不良反应仍是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作者:章龙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浴联合穴位按摩法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护理和医疗价值.方法 将9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药浴-按摩组(以下简称药浴组)45例,蓝光光疗组(以下简称光疗组)45例,药浴组给予由中药柴胡、茵陈、栀子、大黄、丹参等煎煮而成的汤药药浴配合按摩内关、足三里、肝腧、胆腧等穴位进行干预治疗;光疗组给予常规蓝光照射加口服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药物进行治疗.干预前及干预后第6天分别检测各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同时定时检测面颊、躯干、四肢经皮胆红素水平(3次/d).观察两组患儿黄疸半衰期(干预后胆红素浓度衰减一半所需的时间)、黄疸复发率以及新生儿健康指数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血清胆红素浓度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疗组血清胆红素半衰期明显短于药浴组(P<0.05);干预6d后,两组胆红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随访3周后,药浴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光疗组(P<0.05);新生儿健康指数(≥11分为正常,6~10分为欠佳,≤5分为差)光疗组为10.46分,药浴组为12.89分.结论 中药药浴配合穴位按摩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不仅能很好地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而且可以很好地提高健康指数、降低黄疸复发率,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方法.
作者:刘小勤;张立环;李向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注射液湿敷对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在神经内科住院需要静脉滴注甘露醇并发生静脉炎的中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患者出现留置针静脉炎后立即拔出静脉留置针,30 min后将50%硫酸镁溶液用4层无菌纱布湿敷于静脉炎处,外加保鲜膜包裹固定并保持纱布湿润,每日更换3次.观察组在患者出现留置针静脉炎时,立即拔出静脉留置针,30 min后用4层无菌纱布浸湿山莨菪碱注射液原液敷于静脉炎处,外加保鲜膜包裹固定并保持纱布湿润,每日更换3次.3d内随时观察两组患者的炎症消退、自觉症状情况.对两组患者静脉炎治愈所需要的时间和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所需要的时间显著缩短.结论 山莨菪碱注射液湿敷治疗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效果明显、使用操作简单,便于观察,经济实惠,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自制的双套管装置在大便失禁伴腹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大便失禁伴腹泻患者67例,按发生腹泻的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双套管装置与造口袋连接,并用温开水冲洗及负压吸引;对照组32例,使用一件式造口袋.比较两组患者肛周皮肤情况、大便漏出情况、护理用品成本、每日护理时数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肛周皮肤情况、大便漏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每日护理消耗成本、护理时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双套管装置联合温开水冲洗及负压吸引,能有效预防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静;邓翠娥;吴曙粤;胡秋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醋酸奥曲肽联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00 μg醋酸奥曲肽静脉注射后,再以25μg/h的速率静脉滴注奥曲肽,持续静脉滴注72 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普萘洛尔.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血压稳定3d时使用彩色超声仪测定门静脉及脾静脉的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门静脉血流量(552±56) mL/min、脾静脉血流量(285±55) mL/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门静脉血流量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醋酸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门静脉及脾静脉的血流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覃永旗;彭云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指的是激素抵抗、激素依赖性反复发作,且不能耐受激素副作用而难以继续药物治疗的肾病综合征,该病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30%~ 50%,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差,而肾脏损害呈进行性加重,临床预后较差,可发展成终末期肾衰竭[1].加强RNS防治研究,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等对该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军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论文被国内中文期刊收录情况.方法 检索2008至2012年以该院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单位在国内中文期刊发表并被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论文,再与我院科教科登记的论文进行核对,分析该院各年份的论文数量和期刊影响因子.结果 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以该院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国内中文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分别为28篇,41篇,84篇,83篇,154篇,总数为390篇.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在0.2以下的79篇,占20.26%,0.2~0.5的175篇,占44.87%,0.5 ~1.0的111篇,占28.46%,1.0以上25篇,占6.41%.2008至2012年发表论文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分别为(0.304±0.276),(0.255±0.255),(0.368±0.258),(0.523±0.291),(0.545±0.298).2008至2012年共195篇被其他文献所引用,总共被引频次为465次,每篇论文平均被引频次为1.19次.结论 2008至2012年该院在国内发表的被中文期刊收录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影响因子逐年提高,但总体的论文质量仍不高,有待今后进一步改善.
作者:董文逸;文乐敏;葛利辉;覃亚勤;韦彩云;陈锦超;吴锋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双语教学的方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63名护理本科生在接受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双语教学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英语基础较好,对双语教学积极性高,双语教材采用部分英语授课的方式受学生欢迎,但教师的双语教学素质有待提高,同时授课内容及计划需要优化,并适当增加相关的教材以满足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需要.结论 在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学生中开展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双语教学具有可行性,但仍需加强师资、教材建设,优化授课内容,才能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
作者:吴芳兰;应燕萍;黄惠桥;吴林秀;唐丽安;卢运红;陈德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县级医院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其应对策略和措施.方法 对2013年1至3月在云南省马关县人民医院门诊输液室输液治疗的患者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在对1 563例门诊输液治疗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因护理缺陷引起患者投诉共11例,占全部患者的0.7%.门诊输液室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包括护士自身因素、患者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结论 门诊输液治疗室是县级医院对外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工作流程多,患者病种复杂,护理工作量大,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全面是产生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深化护理服务内涵,减少输液风险,才能确保患者输液治疗的安全.
作者:刘淑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许多卒中的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或可以控制的,通过有效的人为干预,即可降低卒中患病率,减轻患者致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就卒中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如高血压、房颤、糖尿病等的研究现状及预防控制情况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邓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病理检查确诊的5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8例经病理诊断的乳腺癌患者中,其中以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为常见,占73.08%;彩色多普勒检查检出52例乳腺癌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9.66%,其中误诊6例,5例患者被误诊为良性肿瘤,1例早期浸润乳腺癌被误诊为乳腺增生结节.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诊断乳腺癌患者,具有方便易行、安全无损伤、重复性强、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彪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应用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根据原发疾病不同,给予不同治疗方法,同时口服盐酸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并给予催眠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疗效总评结果,以及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DS评分为(26.44±7.11)分、疗效总评为(1.70±0.4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DS评分(39.87±9.98)分、疗效总评(1.96±0.67)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用5%碳酸氢钠强化口腔护理对预防脑卒中意识障碍患者口腔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脑卒中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5%碳酸氢钠,对照组予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干预前后测定口腔pH值,检测观察口臭、溃疡、真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口腔pH值较干预前改善(P<0.05),对照组则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口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口臭和真菌感染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5%碳酸氢钠强化口腔护理可有效纠正脑卒中意识障碍患者偏酸性的口腔pH值,并能够减少口腔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红黎;赖若云;胡恕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层护理人员对产后抑郁筛查态度.方法 随机抽取400名基层妇产科护理人员,采用面对面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大多数护士“非常支持”或者“支持”采用简单的方法对孕产妇进行产后抑郁筛查;87.8%的护理人员“非常愿意”或者“愿意”提供咨询服务;但只有6.1%护理人员过去经常提供过咨询服务,而91.3%的护理人员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接受相关培训.结论 需要对基层护理人员进行产后抑郁干预知识的培训,提高对产后抑郁患者干预的意愿与能力.
作者:王晓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轻、中度高血压患者4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24例.A组患者使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使用厄贝沙坦治疗的A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使用缬沙坦治疗的B组患者(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 使用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能有效抑制患者血管收缩及血压升高,不良反应轻微,治疗安全性较高,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内科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度、住院时间、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分别为95.56%和95.56%,高于对照组(77.78%和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的知识掌握度,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消除患者的抑郁心理,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桂;许晓;崔俊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2例缺血性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临床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16例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16例患者中,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8.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F、LVESD及LVEDD均比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文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百草枯是一种现代农业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对人畜具有较强的毒性.目前研究认为其主要通过氧自由基、炎性细胞及因子、线粒体损伤、诱导细胞凋亡、酶失衡等机制对机体造成损伤.急性百草枯中毒现在尚无特效解毒剂,以综合治疗措施为主,如何实施氧疗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曹杰;叶永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CT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 2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内科保守治疗20例,转神经外科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6例;存活18例,死亡8例,存活者均行系统康复治疗,出院后随访6个月,GOS评分结果显示,恢复良好7例,重残3例,中残7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红;覃少东;黄东明;韦奇;黄澄;陈映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产后抑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单纯西医护理组与中西医结合护理组.单纯西医护理组患者给予一般西医护理,中医结合护理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在孕晚期与产后六周分别进行抑郁状况评价.结果 与单纯西医护理比较,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较为明显(P<0.05);从产后抑郁率来看,两种护理方式均有干预效果,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护理.
作者:刘玉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