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高峻;武胜男
1 案例1.1 案情某年3月27日,刘某因“落枕”不适到某盲人按摩中心按摩,连续6d,后1次(4月2日上午10:00许)按摩颈部后出现四肢活动受限,急送医院抢救,颈椎MRI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欠佳,C3-4、C5-6、C6-7椎间盘见后突征象,突入椎管距离分别约为7.、3.和5.mm,相应段硬脊膜囊受压明显,部分椎体见骨质增生(图1).入院时神志清楚,痛苦面容,BP140/80mmHg(18./10. kPa),后颈部疼痛,压痛明显,颈部活动受限.四肢酸麻不适,触之有针刺痛感,左侧上、下肢感觉迟钝,肌力3~4级,右侧上、下肢感觉及功能基本丧失,肌力0级.
作者:冯琼;龚志强;张巍;于惠;楼旭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X染色体STR基因座由于其独特的遗传方式,在法医学鉴定的一些特殊案件中表现出了常染色体遗传标记无法比拟的优势,已有多个X染色体的STR基因座被应用于法医学鉴定[1].本研究通过对山西汉族人群DXS9902和DXS7132两个X-STR基因座及单倍型遗传多态性进行调查,为法医学个体识别、亲子鉴定及遗传学研究等提供了基础数据.
作者:陈鹏宇;梁景青;籍晓元;冯文艳;吴旭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Y染色体为男性所特有,在减数分裂中呈连锁遗传,在法医学中具有常染色体基因座不可比拟的独特作用.自从1997年Kayser[1]首次报道DYS19基因座以来,越来越多的Y-STR基因座被发现与应用.
作者:吴微微;苏艳佳;章申锋;傅汀;陈国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案例案情:某年8月21日10:00许,在某河南岸树林中发现一具被焚烧的男性尸体.
作者:时守进;潘光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STR遗传标记已广泛运用于法医学领域的个人识别及亲子鉴定.常规STR分型试剂盒主要适用于片段长度为100~450bp长度的DNA,对于DNA大部分已经断裂的严重降解的样品,常常不能得到理想的分型结果.
作者:黄健;汤美云;吴孟津;江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是一种用来检测基因组多态性的新一代分子标记,具有分辨率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好等特点.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该技术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并由之衍生出多种相关技术.AFLP技术在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许多研究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在法医植物学中得到初步发展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AFLP技术的新进展以及在法医植物学中的应用情况.
作者:李成涛;李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烧伤后人皮肤磷酸化JNK(p-JNK)的变化特点,初步探讨烧伤后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 取12例烧伤后住院植皮患者的烧伤周边区皮肤为烧伤周边皮肤组;另取正常皮肤12例为正常皮肤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HE染色检测p-JNK在皮肤烧伤周边区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正常皮肤组织中表皮基底层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有p-JNK阳性着色,阳性细胞率为(8.8±1.3)%.在烧伤周边皮肤组中,p-JNK阳性着色主要定位于表皮细胞和部分炎症细胞中,阳性细胞率上升至(31.2±3.3)%,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1).结论 烧伤后人皮肤p-JNK的变化可能与创面愈合有关.
作者:熊昌艳;官大威;刘志会;甄博;赵锐;朱宝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案例1.1 案情2004年6月7日,李某(女,22岁)死于其租住的房屋内.经尸表检验及调查访问,李某患有“牛皮癣”皮肤病,于6月2日到某医院的皮肤病诊所就医,出诊医生拿出其自制的药粉10大包(每大包20小包,每小包质量约0.8 g)交待患者每天早晚各服用2小包.患者服药后第5天即6月6日上班后感全身不适,即请假返回其住处,次日早晨7:00许,房东发现李某死于室内.家属以医疗事故向当地医学会申请对李某的尸体进行解剖检验,经病理检验以及毒物化验等均未找到明确的致死原因.由于3年多来死者家属多次上访,于死后3年开棺验尸.
作者:靳昌山;张晓芳;杜同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案例1.1 案情某男,4岁,某日下午因“咳嗽、流涕2 d”由家人陪至某药店配药,药店医师在未行皮试情况下,于臀部肌肉注射了头孢哌酮钠0.g及地塞米松2 mg,注射后约3min患儿即感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很快出现口唇发绀、口吐白沫,予肌注扑尔敏及维丁胶钙各1mL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叶光华;喻林升;张益鹄;伊吉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下不同听力水平的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re responses,ASSR)阈值与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TA)阈值的关系.方法 对听力正常的志愿者及不同听力水平的感音神经性聋的志愿者共86例(172耳),分别行PTA及500、1000、2000和4000 Hz的ASSR,得出PTA阈值及ASSR阈值(单频刺激).比较不同频率(500、1000、2000、4000Hz)下不同听力水平组(≤20、21~39、40~59、60~79、≥80dB)的ASSR阈值与PTA阈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各频率的ASSR阈值与PTA阈值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各频率下不同听力水平校正后的校正值均高于PTA阈值.结论 应用ASSR阈值进行听阈级评估时需要进行校正,ASSR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听力障碍法医学鉴定听阈级评估.
作者:杨小萍;范利华;周晓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案例某产妇孕40+4周,于某日7:00许在某医院内顺娩一男婴,评分10分.当日中午患儿出现体温偏低,皮肤轻度发绀,但反应尚可.6:00许出院,次日凌晨0:30被发现死亡.
作者:颜峰平;何珏;贺方兴;杨庆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调查人类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基因的部分SNP在正常及疾病群体中的分布,探讨TH基因与精神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DNA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选择正常人、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患者群体及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家系的DNA为样本,对TH基因外显子3中的G334A和内含子9中的C5162G两个SNP位点进行分析.结果 (1)G334A位点G和A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分别为:正常人群0.214和0.786;精神分裂症群体0.133和0.867;抑郁症群体0.116和0.884.(2)C5162G位点C和G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分别为:正常人群0.961和0.039;精神分裂症群体0.962和0.038;抑郁症群体0.959和0.041.结论 G334A基因频率的分布在正常人群与精神分裂症和忧郁症群体之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而C5162G基因频率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于舰;庞灏;王保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肌肌浆网兰尼碱受体蛋白2(ryanodine receptor 2,RyR2)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缺血组和缺血性猝死组.采用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的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和猝死模型,对心肌进行半定量荧光RT-PCR检测,观察RyR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同时间和不同程度的急性心肌缺血后心肌肌浆网RyR2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心肌缺血性损伤可诱导心肌钙调控蛋白RyR2 mRNA表达下调.
作者:揭娅;朱少华;蒋艳伟;张磊;范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案例某男,53岁,某年1月11日被一小货车撞伤.以“左下肢被车撞伤后疼痛、活动受限1h”为主诉就诊.查体:左大腿下段畸形、肿胀,局部压痛,存在异常活动.线检查示左股骨干骨折,对位对线不良.诊断为“左股骨干骨折”.入院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第二天患者诉进食后剑突下饱胀感,并胸闷、进食减少.按“胃炎”处理,效果不佳,后长期口服缓解消化道症状的药物.于当年12月22日在某医院多次行钡餐检查后确诊为“左外伤性膈疝”,并于12月26日行手术治疗.
作者:王晓磊;张健;郑玉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作案特征.方法 对杭州市公安局安康医院2000-2004年鉴定的72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作案与发作次数有一定关联性,躁狂症与抑郁症危害行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情感性障碍患者作案特征与精神分裂症不同,主要是作案的病理性动机较少,现实动机较多.结论 反复发作是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作案的预警性指标.在作案特征上与精神分裂症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可能与病因、病情发展、症状表现和严重程度等差异有关.
作者:马斌方;周玲儿;齐咏华;亢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可靠信息和参考数据.方法 按照死者性别、年龄、死亡原因、事故发生时间及地点、事故车辆类型等相关参数,对深圳市4184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事故死亡人员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2.45:1;事故在6:00~8:00和18:00~2:00发生多;72%的案例在城郊主干道发生;死者主要交通行为方式分别为步行占44%,自行车骑车人19%,摩托车驾车人15%;肇事车辆以货车为主;死亡原因83.2%为颅脑损伤死亡,13.3%为多发损伤.结论 深圳地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件具有明显特点,具有可防范性.
作者:徐代化;郭思云;李志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高度近视者眼球可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其中,眼轴、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眼底形态、黄斑神经上皮厚度等改变与眼球的屈光状态及视觉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玻璃体混浊、玻璃体脱离、白内障、青光眼、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着近视屈光度数的加深而增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度近视者视觉功能改变是上述多种结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有望通过应用多项检查方法观察高度近视者眼球的结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分析评估高度近视者视觉功能的损害程度,为法医学评价眼部外伤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眼外伤的司法鉴定提供支持和依据.
作者:刘夷嫦;夏文涛;周行涛;刘瑞珏;卞士中;应充亮;朱广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应用PCR-STR技术对中国新疆地区维吾尔族102个无关个体进行了D3S1358、TH01、D21S11等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调查,获得了该地区的遗传多态性参数,以供法医学应用参考.
作者:宋兴勃;陈鹏宇;应斌武;范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筛选对于大麻多态性好的AFLP引物标记来区分大麻品种.方法 利用AFLP技术用55对引物组合对12个大麻地域品种进行初筛.结果 选出5对多态性好的引物组合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每对AFLP引物组合扩增出47~76务带.共获得28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99条以及10条品种特异带.结论 AFLP对于大麻具有很高的分辨率,为今后深入地研究大麻植物遗传多样性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作者:郭佳;裴黎;彭建雄;翟红;张贵芹;揭琴;涂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香瓜是夏季常见的瓜果之一,以其清香甘美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但瓜蒂很苦,很少被人食用.瓜蒂因其清苦的特性,早已作为中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但因服用过量导致中毒者很少见,致人死亡者则更罕见.笔者在实践中遇到1例,报道如下.
作者:徐茂军;林子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