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378例临床诊治分析

王安宁

关键词: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危险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人
摘要:目的 探讨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临床诊治观察、病历分析、出院随访,对378例新发右束支阻滞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发右束支阻滞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共253例(占66.9%),其中老年人167例,占84.8%;其次见于肺栓塞、高血压、肺心病、心脏创伤、炎症等.结论 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多见于老年人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6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吸痰、吸氧及止咳化痰类药物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观察组患者雾化吸入沐舒坦,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25%),高于对照组(64.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可靠,可在基层医疗单位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炎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胆总管结石需行ERCP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ERCP术后给予常规鼻胆引流、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观察组于ERCP术前及术后1d,给予丹参注射液250 mL,2次/d,静脉滴注.分别于术前、术后3h、24 h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术后24 h CRP.统计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3h、24h血淀粉酶明显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术后3h、24 h血淀粉酶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42%(21/50),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0%(0/50),对照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80%(40/50),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8%(4/50).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陈海东;韦良宏;宁琳;韦良鹏;苏东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同步放化疗研究现状

    同步放化疗是目前宫颈癌治疗的新进展,它并非是简单的放疗和化疗的相互叠加,而是通过小剂量的化疗药物对放疗起到增敏的作用.实施同步放化疗可以抑制放疗所导致的肿瘤细胞损伤后的修复,减小肿瘤的体积;可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增加手术机会和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由于化疗药物剂量小,故毒副反应不重,大多数患者可耐受.使用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方案效果更佳.但铂类的周期、强度的选择仍处于摸索阶段,而调强放疗从对定位的精确度和摆位误差的要求、IMRT计划中CTV和PTV的确定、剂量的生物学效应等方面尚面临诸多需解决和改进的问题.

    作者:陈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螺旋CT在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静脉肾盂造影(IVP)与螺旋CT在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特点,探讨CT诊断尿路梗阻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IVP与螺旋CT联合诊断的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32例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中,IVP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肾输尿管膀胱肿瘤、泌尿系感染及肾输尿管畸形的IVP诊断符合率不高,但能直接或间接发现病灶;联合螺旋CT后32例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都能明确诊断.结论 螺旋CT在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设备要求较高,在基层医院不能作为常规的检查.

    作者:林斯文;裴会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一次性自动溶药器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抗肿瘤药物配制器械的优缺点,减少抗肿瘤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对护理人员造成的职业伤害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方法 将32名体检正常的护士平均调配在肿瘤内科、呼吸肿瘤内科、血液内科和普外肿瘤外科,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将使用一次性自动溶药器配药的16名护士作为实验组,配制肿瘤内科和普外肿瘤外科的化疗药物;将同期使用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配药的16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配制呼吸肿瘤内科和血液内科化疗药物.比较两组护士24个月骨髓造血系统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变化、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配药所需时间.结果 配药后6个月开始,两组护士的白细胞、血小板和胃肠道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更加显著(P<0.05);实验组护士配药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一次性无菌自动溶药器应用于化疗药物的配制中,能减少化疗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对护理人员造成的职业伤害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能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吉翠琴;陈靖霞;张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国内文献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 检索2006~ 2013年国内权威数据库资料,纳入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网提供的RevMan 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检出16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23篇.23篇均未提及盲法,均为描述随机分配方案及相关的隐藏方案等,属于低级质量的报道.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的比值比为8.02,95%可信区间[5.57-11.5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01).结论 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较单纯使用西药有效,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但仍有待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方法可靠的、设计严谨的、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以获得更高强度的临床证据.

    作者:张晓春;吴要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3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心衰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心衰方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骆是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联用拉米夫定治疗阿德福韦治疗失败的HBeAg阴性慢性乙肝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阿德福韦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2例阿德福韦酯治疗失败的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采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24周.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HBV-DNA平均值分别为(5.39±0.81)log10拷贝/mL、(3.53±0.98) log10拷贝/mL(P =0.00).治疗前、后HBV-DNA转阴率分别为0%、46.45%(P =0.00);治疗前、后外周血ALT平均值分别为(118.73±46.79)U/L、(53.77 ±30.11)U/L(P=0.00);治疗前、后患者ALT复常率分别为13.64%(3/22)、54.55%(12/22),(P=0.004).结论 阿德福韦酯初治失败的慢性乙肝患者,加用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龚星光;汤桂芳;陈瑞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全身多发性大面积压疮患者1例护理体会

    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它是由于机体长期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病痛,也因延长住院日而增加医疗费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我科于2013年8月26日收治一位患者,主因“间断全身浮肿半年,加重伴全身压疮1个月”经我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常丽霞;王菊梅;李苏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卒中患者误吸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

    全面掌握脑卒中患者发生误吸的评估方法、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是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误吸的关键,让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不仅可降低误吸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赖若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颅脑损伤患者入住ICU时机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时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共104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入住ICU时间分为观察组(术后立即入住ICU)和对照组(术后2d入住ICU),每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GCS评分良好率、中重残率、植物状态率、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残、重残、植物状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高钠血症、脑性盐耗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及早送入ICU病房,可明显提升术后恢复良好的几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瓦常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血压负值及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376例,行2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左心室肥厚状况分为两组,以非左心室肥厚患者274例为对照组,左心室肥厚患者10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血压负值、血压变异性;分析动态血压、血压负值、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舒张压(24 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日间、夜间)、舒张压负值(24h、日间、夜间)、收缩压负值(24h、日间、夜间)、舒张压标准差(24 h、日间、夜间)、收缩压标准差(24h、日间、夜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动态血压、血压负值、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均呈正相关.结论 动态血压、血压负值及血压变异性均是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因素.

    作者:黄惠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CRP的影响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COPD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用抗生素、二羟丙茶碱,口服多索茶碱、止咳、雾化祛痰等常规治疗加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干粉吸入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7个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和CRP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l、FVC、FEV1/FVC均明显改善(P<0.01),CR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RP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吸入治疗COPD,能更明显地减轻患者气道高反应性,抑制炎症介质,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贾嵘;刘磊;白巧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绩效考核在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实施绩效考核在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以辖区内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把健康档案、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保健、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作为观察指标,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场调查,对比实施绩效考核办法前及实施3年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管理、资金筹集、服务实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上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绩效考核办法3年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织管理项目健全,监督指导进一步加强;在资金筹集情况、健康档案建立率和电子建档率、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等方面与实施绩效考核办法前比较,管理水平和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结论 城市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应用于公共卫生项目的管理可取得较大的成效.

    作者:利霞;刘真;罗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炎3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炎且资料完整的病例33例的临床资料,归纳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药物疗效等.结果 33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发热者20例(60.6%),咳嗽、咳痰23例(69.7%),气促8例(24.2%),消瘦6例(18.2%);影像学表现为肺部局限性的团块状、斑片状密度增高阴影20例(61.1%),厚壁空洞伴液平8例(24.2%);标本培养结果显示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治疗6个月后痊愈3例(9.1%),好转24例(72.7%),恶化4例(12.1%),死亡2例(6.0%);基线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20.1±8.4)个/uL,治疗6个月后为(104.3±9.2)个/u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红球菌肺炎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点与其他肺部疾病没有特殊差异,多表现为肺脓肿,容易误诊.宜选用具有良好细胞穿透能力的抗生素并长疗程、联合治疗,HAART可改善预后.

    作者:苏凌松;张勇;邬剑威;黄葵;蒙志好;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抗病毒治疗使艾滋病成为可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但需要长期坚持服药,服药依从性差会导致治疗失败,因此依从性在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本文就有关服药依从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提高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措施及效果等方面对我国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继续开展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潘彩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甲硝唑、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7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硝唑、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2例HP阳性的P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HP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更好(P<0.05);HP阴转率更高(P<0.01);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硝唑、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阴转HP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闭文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观察与个性化护理

    目的 观察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并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323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MECT治疗组16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161例,观察组患者用MECT治疗并进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用抗抑郁药治疗结合予常规护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1 d后对患者进行评分,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21天采用韦氏记忆量表评定记忆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21 d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第7天韦氏记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第21天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行MECT治疗结合个性化护理后临床抑郁症状有较好改善且对患者记忆功能无影响.

    作者:黎裕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硫普罗宁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FOLFOX4方案化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硫普罗宁在晚期直肠癌FOLFOX4方案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应用FOLFOX4方案化疗的同时静滴硫普罗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损害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普罗宁能减轻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所致的肝功能损害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但不能明显提高化疗的近期疗效.

    作者:苏渊金;黄江;陈奕;包丽华;邹营;黄智武;欧盛钊;李弟武;毛德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的护理进展

    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病情观察、用药指导,介绍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探讨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防止疾病传播的影响.

    作者:唐月璐;曹权;唐素荣;梁月新;石柳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内科杂志

内科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