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萍
目的 研究正在使用阿卡波糖联合其他药物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于治疗过程中出现轻症低血糖时,护理标识牌对我们开展低血糖护理的意义.方法 模拟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有阿卡波糖床头标识牌的观察组,另一组为无阿卡波糖床头标识牌的对照组,每组10例,模拟患者分别依次出现低血糖事件;同时随机抽取我科5名医生及5名护士,组成5个治疗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医生及1名护士组成,每个治疗小组分别处置模拟出现低血糖事件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1例,观察每个低血糖事件从发现低血糖到纠正低血糖所需时间的长短.结果 观察组中从发现低血糖到纠正低血糖所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床头标识牌在处理因阿卡波糖引起轻症低血糖患者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意义,可以帮助医务人员缩短纠正低血糖的时间.
作者:黄伟英;叶健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化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运动依从性评分、生活、饮食依从性评分及生活质量评价总良好率、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运动依从性评分、生活、饮食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总良好率达9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率达96.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率.
作者:高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特发性血小板(ITP)减少症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减少,皮肤黏膜瘀点瘀斑.临床上ITP合并无症状的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时往往首先考虑ITP而导致漏诊或误诊.本文就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误诊为ITP 1例报告如下.
作者:范俊华;唐国都;姜海行;黄杰安;彭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肠癌患者贫血与肿瘤特征及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等关系.方法 对59例肠癌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方法检测血红蛋白(Hb)值,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V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59例肿瘤患者贫血20例(33.9%)、无贫血39例(66.1%);MVD表达59例(100.0%).②贫血和无贫血患者的MVD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肠癌患者是否贫血与肿瘤临床分期及肿块大小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MVD表达无关(P>0.05);MVD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性别、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但与肿块大小有关(P<0.05).④Hb值的高低与MVD的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 肠癌患者的贫血发生率较高,是否贫血与肿瘤临床分期及肿块大小有关.
作者:陆晔;程旭;李蓉;严敏;潘湘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优质护理中健康教育流程再造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进行维持性血透3个月以上的1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式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组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流程再造,比较两组血透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维持性血透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健康教育流程再造作为一项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了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机会,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岑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外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细菌定植、感染的发生率、药物敏感性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疑似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病例,根据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结果,观察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疑似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143例中,确诊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 31例,发生率为21.7%(31/143);共分离出病原菌31株:鲍曼不动杆菌8株(25.8%)、真菌6株(19.3%)、铜绿假单胞菌4株(12.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株(12.9%).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和真菌是外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医务人员应加强重视并早期监测,并根据药敏结果适时调整抗菌药物.
作者:杨羚;廖海涛;韦义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针对糖尿病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4周后,采取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上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的并发症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将其分为轻症组74例和重症组46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60例老年人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三组受试者的胰岛相关指标(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甲状腺相关指标(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激素、逆-三碘甲腺原氨酸、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结果 重轻症组和重症组的空腹血糖、空腹C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重症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空腹C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的游离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逆-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重症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激素均显著低于轻症组,而逆-三碘甲腺原氨酸则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结论 甲状腺指标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2型糖尿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定期检测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对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的病情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群峰;聂芙蓉;罗恩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艾滋病(AIDS)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严重低下,极易发生各种机会感染,其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AIDS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真菌感染,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视物模糊、听力下降、脑膜刺激征、偏瘫、失语等,高颅压是患者死亡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原因[1],单纯的药物治疗往往难在早期控制其高颅压症状.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应用早期腰椎置管外引流术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24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周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潴留性息肉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病理改变以及治疗后随访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经肠镜检查发现,行镜下息肉切除、病理检查确诊为潴留性息肉的33例患者的临床、内镜检查、病理等相关资料.结果 33例潴留性息肉主要在发生直肠和乙状结肠,占81.81%(27/33);临床表现有血便者占66.67%(22/33);病理检查33例中7例伴有急性炎性改变,2例伴小脓肿形成,1例多发性息肉伴有轻度不典型增生,未见恶性病变.33例患者术后观察7 d,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潴留性息肉属于良性错构瘤,内镜下切除送病理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手段;该病虽然罕有恶变,但具有恶变的潜在危险性,应进行定期随访观察.
作者:周荣翠;吴成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西南宁市2009~2011年婚前医学检查妇女HIV感染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南宁市婚检机构婚前医学检查的存档资料中收集南宁市2009~2011年婚检妇女资料及婚检妇女HIV阳性个案信息,并对所收集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婚前医学检查妇女HIV阳性率分别是0.033%、0.102%、0.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47,P=0.073);105例HIV感染者中,年龄以20~34岁为主,占总数的93.33%;民族以壮族(55/105,52.38%)和汉族(46/105,43.81%)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62/105,59.05%);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初中及以下81例(77.14%);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83/105,79.05%).结论 2009~2011年南宁市婚前医学检查妇女HIV感染率呈平稳趋势,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婚前医学检查是早发现、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HIV感染和传播的重要途径.
作者:蒋武;黎君君;何林;毛良勤;韦金露;邱宝强;言京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使用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两组均予以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扩张冠脉、降低心肌耗氧、降低血脂和对症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参麦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10 d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改善心肌血液循环,缓解心绞痛及冠心病的预后有良好疗效.
作者:覃慈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及多系统受损的严重性,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2006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4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患者中,典型表现者63例,不典型1例;46例(71.8%)患者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30例(46.1%)患者出现心肌损害,57例(88.5%)出现消化系统损害;患者院前均未能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入院后3 d内临床诊断正确52例(81.6%);治愈出院 61例(95.3%),死亡3例(4.7%).结论 恙虫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延误诊断和治疗易导致并发症发生,临床医师需要提高对恙虫病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宋家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总住院医师急会诊病例特点,反映总住院医师的工作情况.方法 统计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1名总住院医师在2008年12月1日至2009年11月31日急会诊的病例.结果急会诊新病例307例,平均每周会诊6 例.急会诊患者中男性173例,女性134例;年龄5个月至93岁,中位年龄58.6岁.急会诊非手术科室有190例(61.89%),其中心内科、内科ICU分别有50例(16.29%)和47例(15.31%).急会诊病例以脑血管病多见,占总会诊的46.58%(143/307),主要为急性脑梗死、脑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或者眩晕),少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陈旧性脑梗死和脑梗死后遗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精神行为异常32例,占总会诊的10.42%,外科会诊主要是外科手术后出现的各种症状.各种原因引起的抽搐有19例,占总会诊的6.19%.周围神经病变也较常见有13例(4.23%).结论 总住院医师制度,使总住院医师获得了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培养了应用辨证哲学思维指导临床医学思维.
作者:陈兴泳;雷惠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念珠菌性食管炎主要临床症状为吞咽较为困难且伴有疼痛、胸骨后疼痛以及上腹部不适.内镜检查为念珠菌性食管炎的主要诊断方式,临床以抗真菌治疗为主.结论 通过内镜检查和细胞学刷检可正确诊断念珠菌性食管炎,临床治疗以治疗原发病为主,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汤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如何培养一批能适应于未来超声技术规范、操作熟练、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超声医师?如何保证所培养超声医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超声操作及确保诊断质量?本文通过对大学附属教学医院影像专业本科学生教学前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培养的超声医师本科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探索和分析,为进行超声诊断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杨东红;马苏美;南彩玲;陈飞;薛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抗甲状腺药物在甲亢肝损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甲亢肝损害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在进行保肝治疗的同时,使用一定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而对照组则给予单一的保肝药物治疗,连续治疗4~10 d,等肝损害小于或等于正常值的1.5倍后,再给予一定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每组治疗时间为28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与肝损害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多数患者的甲功逐步好转,后恢复正常;肝损害逐步减轻,并恢复到正常的范围.对照组患者甲功恢复的时间较长,耽误治疗,临床症状并无任何改善,甚至少数患者的肝损害加重.结论 对于甲亢导致的肝损害,在给予保肝治疗的同时,必须及时使用抗甲状腺的药物进行治疗,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消除病痛,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的生活.
作者:方国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肝癌是当今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肝癌5年内生存率只有28.4%,特别易复发,患者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也给临床治疗,康复带来一定难度.孙德刚等[1]研究显示我国肝癌病死率高,在癌症病死率中位居第二位.肝癌患者往往存在很多的心理问题,生存质量差[2].因此在护理肝癌患者时应侧重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心理干预 ,能促使患者在面对消极负面的心理问题时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手段与方式[3].现就肝癌患者心理反应应激相关因素及对肝癌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健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为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问题,改善医院系统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就医,在总结各地、各医院工作经验和借鉴学习国际、国内技术服务行业先进服务方式的基础上,卫生部决定在公立医院率先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作者:曾红燕;黄伟贞;黄金姣;刘莉;梁金清;庞秋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并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107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0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息肉切除手术,其中104例为1次手术切除成功,分次手术切除3例;术中发生出血3例,无术中穿孔、术后继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经病理证实恶变5枚.结论 内镜下切除大肠息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王往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