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癌患者贫血与肿瘤特征及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陆晔;程旭;李蓉;严敏;潘湘涛

关键词:肠癌, 贫血, 血红蛋白, 肿瘤微血管密度(MVD)
摘要:目的 探讨肠癌患者贫血与肿瘤特征及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等关系.方法 对59例肠癌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方法检测血红蛋白(Hb)值,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V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59例肿瘤患者贫血20例(33.9%)、无贫血39例(66.1%);MVD表达59例(100.0%).②贫血和无贫血患者的MVD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肠癌患者是否贫血与肿瘤临床分期及肿块大小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MVD表达无关(P>0.05);MVD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性别、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但与肿块大小有关(P<0.05).④Hb值的高低与MVD的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 肠癌患者的贫血发生率较高,是否贫血与肿瘤临床分期及肿块大小有关.
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统计学建模在中药谱-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 构建钩藤药材中钩藤碱、异钩藤碱、柯诺辛及柯诺辛B四种生物碱对谷氨酸酯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抑制作用的谱-效关系模型.方法 在获得钩藤药材中钩藤碱、异钩藤碱、柯诺辛及柯诺辛B四种生物碱对谷氨酸酯诱导的PC12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的谱-效关系基础上,利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建立谱-效关系模型.结果 钩藤碱和柯诺辛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谱-效方程为:Y=44.301+0.255X1+0.356X3,经7批药材验证,谱-效关系式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偏差率不超过10%.结论 该谱-效关系模式可用于预测钩藤对谷氨酸酯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嘉;陈曼译;张颖;杨海船;何春欢;姜平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伴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随访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伴肾功能不全和(或)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80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合出院后的长期调查随访,分析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伴糖尿病的老年AMI患者,尤其是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和病死率均高于非糖尿病和肾功能正常的AMI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3.8个月,存活者出院后死亡和再梗死发生率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糖尿病,尤其是合并肾功能不全可能是影响老年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任军;将建东;蒋超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胃镜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已经成为了各大医院的普通检查项目,由于其操作具有侵入性,护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许多职业危险因素,极易发生院内感染,威胁护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1].职业防护是指对职业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的专业化的防护措施,胃镜室职业防护在避免胃镜室危险发生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本文就胃镜室职业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职业防护各项细则以及注意事项,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毓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部静脉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好发于下肢[1].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未及时发现及治疗,血管内栓子可自行脱落导致肺栓塞,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国外有研究[2]报道,脑卒中后DVT发生率高达27%~75%,国内有研究[3]报道为21.7%.DVT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腿围增加;活动后症状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血栓部位常有压痛,浅静脉扩张,皮温增高[4].据文献报道,如果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30%~40%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DVT,严重偏瘫患者发生率可高达60%~75%[5].所以,针对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DVT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健康.现将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预防、护理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李崇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使用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两组均予以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扩张冠脉、降低心肌耗氧、降低血脂和对症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参麦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10 d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改善心肌血液循环,缓解心绞痛及冠心病的预后有良好疗效.

    作者:覃慈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亚低温治疗在心肺复苏中应用研究进展

    对于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是主要的急救措施.如何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救治成功率,提高复苏成功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心肺复苏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亚低温治疗被认为是极其有效的脑复苏方法之一[1~3].亚低温治疗采用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亚低温疗法在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韦庆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神经内科总住院医师急会诊307例分析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总住院医师急会诊病例特点,反映总住院医师的工作情况.方法 统计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1名总住院医师在2008年12月1日至2009年11月31日急会诊的病例.结果急会诊新病例307例,平均每周会诊6 例.急会诊患者中男性173例,女性134例;年龄5个月至93岁,中位年龄58.6岁.急会诊非手术科室有190例(61.89%),其中心内科、内科ICU分别有50例(16.29%)和47例(15.31%).急会诊病例以脑血管病多见,占总会诊的46.58%(143/307),主要为急性脑梗死、脑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或者眩晕),少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陈旧性脑梗死和脑梗死后遗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精神行为异常32例,占总会诊的10.42%,外科会诊主要是外科手术后出现的各种症状.各种原因引起的抽搐有19例,占总会诊的6.19%.周围神经病变也较常见有13例(4.23%).结论 总住院医师制度,使总住院医师获得了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培养了应用辨证哲学思维指导临床医学思维.

    作者:陈兴泳;雷惠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少林膏外敷防治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少林膏外敷防治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应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注脂肪乳剂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在静滴脂肪乳剂250 mL的同时沿静脉走向距针眼2 cm处外敷少林膏,对照组患者不外敷少林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3例(10.0%),对照组患者发生静脉炎10例(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8).结论 静脉留置针输注高渗液的同时给予局部外敷少林膏护理,可减少静脉炎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覃翠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动态心电图在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动态心电图在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应用,并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和房性早搏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8例阵发性房颤动患者,所有患者经动态心电图确诊.分析48例患者阵发性房颤次数、诱发房颤的房早前周期、房早联律间期,未诱发房颤的房早间期及房早前周期.结果 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为(814±102)ms,未诱发房颤的房早间联律间期为(710±124)ms,诱发比未诱发明显提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为(325.8±34.5)ms,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为(510.2±38.5)ms,诱发比未诱发明显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性早搏联律间期与房性早搏始动及房早前周期有一定的关系,动态心电图在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具有无创、高效、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

    作者:凌春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8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44.对照组采取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瑞格列奈、格列吡嗪缓释片、盐酸二甲双胍以及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PBG、HbA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为6.82%;对照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为22.73%,两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采取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杭卫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南宁市铁路局6145名职工EB病毒VCA-IgA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 观察EB病毒VCA-IgA抗体在南宁市铁路局职工的分布,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与EB病毒相关性疾病提供帮助.方法 用ELISA法对南宁市铁路局6 145名职工进行EB病毒VCA-IgA抗体检测,并与广西地区进行比较.结果 6 145例体检人群中EB病毒阳性者(VCA-IgA 抗体≥1 ∶10)165例,阳性率为2.69%,其中女性阳性率为2.47%(45/1821),男性阳性率为2.78%(120/4324).结论 南宁市铁路局职工的EB病毒VCA-IgA抗体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均低于广西地区平均水平(男8.54%,女3.54%),加强对EB病毒VCA-IgA抗体的监测,建立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可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与EB病毒相关性疾病提供帮助.

    作者:陈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0~2012年某医院口服调血脂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调查某医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调血脂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汇总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某医院住院部药房血脂药物使用数据并分析.结果 3年内调血脂药物使用金额逐年增长,他汀类药物占绝对主导地位,大部分调血脂药物的限定日费用呈逐年减少趋势.结论某医院调血脂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黎明;胡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骨骼肌损伤致转氨酶异常升高1例

    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系统的动力器官,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发生收缩活动可以使机体产生各种运动.体育锻炼、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肌肉工作等都会对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高强度或不习惯的运动可能会引起骨骼肌的损伤.但急性骨骼肌损伤致转氨酶异常升高的报道较少,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辉;李楠;严巍;周艳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学课前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如何培养一批能适应于未来超声技术规范、操作熟练、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超声医师?如何保证所培养超声医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超声操作及确保诊断质量?本文通过对大学附属教学医院影像专业本科学生教学前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培养的超声医师本科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探索和分析,为进行超声诊断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杨东红;马苏美;南彩玲;陈飞;薛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念珠菌性食管炎19例临床及内镜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念珠菌性食管炎主要临床症状为吞咽较为困难且伴有疼痛、胸骨后疼痛以及上腹部不适.内镜检查为念珠菌性食管炎的主要诊断方式,临床以抗真菌治疗为主.结论 通过内镜检查和细胞学刷检可正确诊断念珠菌性食管炎,临床治疗以治疗原发病为主,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汤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国产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初步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国产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探讨其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52例PAH患者:包括先天性体肺分流导致的PAH(CAD-PAH)28例、特发性PAH(IPAH)16例,结缔组织病相关的PAH(CTD-PAH)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国产阿托伐他汀钙口服,20 mg/d.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O2)、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室内径的变化(RVD);测定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血肌酸激酶(CK)及转氨酶(ALT/AST)的变化.结果 (1)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mPAP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P<0.05);(3)治疗后RVD无明显缩小(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6MWD均有所延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如肌肉痛、肌酶及转氨酶升高等(P>0.05).结论 国产阿托伐他汀钙治疗6个月后能使PAH患者mPAP有所下降,血氧饱和度升高;但右室内径无明显缩小、运动耐量提高不明显.估计与样本量较小,治疗观察时间过短有关,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凯;韦斌;曾晓春;伍伟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草药致肝损伤80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由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由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80例,通过调查问卷及定期复查方式随访患者24周,记录分析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血清学指标、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 80例患者中男20例,女60例,平均年龄(33.4±12.1)岁.其中口服汤剂36例,中成药44例;以治疗皮肤病和骨关节病为主,占46.25%.临床症状以乏力、纳差、恶心、厌油腻为主.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占80%,胆汁瘀积型及混合型较少.停用导致肝损伤的中草药4周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恢复正常59例,占68.75%.肝损伤药物涉及种类繁多,中成药以治疗骨关节药为主,部分中成药成分不明.结论 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与既往报道的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征及预后相仿;治疗皮肤病及骨关节病的中草药是引起肝损伤的主要药物,停用后患者肝功能迅速好转.

    作者:陈世奇;黎波;刘丽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新进展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组遗传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合成血红蛋白的珠蛋白链减少或缺失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这种含有异常血红蛋白的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寿命缩短,可以提前被人体的肝脾等破坏,导致患者贫血甚至发育等异常.通常将地贫分为α、β、γ和δ等4种类型,其中以β和α地贫较为常见.地贫患儿的出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地贫的基因检测方法,这些方法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本文就近年来地贫的基因检测技术发展状况综述如下.

    作者:王朔桂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120例居家期间血糖监测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居家期间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自我管理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糖尿病患者居家期间血糖监测的自我管理情况进行调查,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及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济情况、是否有血糖仪以及居住地为影响患者居家血糖监测的危险因素.56.96%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频率低于4次/月.部分患者对血糖监测及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全面.结论 了解影响糖尿病患者居家期间血糖监测的因素以及患者对血糖监测及血糖仪维护知识的了解程度,可以完善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健康教育.

    作者:罗艳霞;游越西;林健云;韦晓;刘姬;孙岩琴;范海萍;张文洁;李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阶段性家属同步教育对鼻咽癌颞颌关节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阶段性家属同步教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科行放射治疗的12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分阶段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放疗期间及放疗后1年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情况.结果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功能锻炼依从性均较好,两组比较P>0.05;放疗后1年功能锻炼依从性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张口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家属进行同步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秋燕;林月双;黄春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内科杂志

内科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