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松涛;高峰;张鑫;徐明;任彦武
目的 探讨股薄肌肛门原位成形术(GP)治疗肛门失禁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GP治疗5例肛门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伤口愈合时间32 d (24~51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Wexner评分分别为8.0±0.4分和6.8±1.4分.术前术后肛管直肠动力学比较发现:术后患者的肛管静息压和肛管长度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5).结论 GP对肛门失禁的疗效好,并可以维护肛门功能及肛门外形.
作者:林宏城;任东林;林晓松;谢尚奎;彭慧;王晓学;苏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RPH联合外剥内扎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混合痔130例(治疗组),与同期单纯采用外剥内扎硬化剂注射术治疗100例(对照组)相比较,观察治愈率、术后疼痛、出血、尿潴留等指标,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治愈率和尿潴留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H联合外剥内扎加硬化剂注射术临床效果确切,可以减少Ⅲ、Ⅳ期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闻永;李俊;王悦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局麻下PPH术加切剥缝合整形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肛门局部麻醉下PPH术加切剥缝合整形术治疗165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并随访1~2.5年.结果 治愈163例,占98.7%,好转2例;术后大出血3例,吻合口狭窄3例,尿潴留5例;手术用时30~80 min,术后平均住院7.5 d,随访98例患者术后疾病无复发.结论 局麻下PPH术加切剥缝合整形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疗效好、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吴乃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临床上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决定结直肠癌患者病理分期、治疗及预后评判的关键因素.结直肠癌淋巴管生成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已得到证实,但是其具体机制和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松涛;高峰;张鑫;徐明;任彦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介绍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治疗的85例肛门瘙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全部有效,75例治愈.结论 采取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肛门瘙痒症,方法有效,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
作者:秦宇伯;梁德森;汪大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龄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8年间收治的70岁以上结直肠癌患者1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痊愈好转出院123例,围手术期死亡7例,术后并发症35例.结论 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全面而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手术方式,严密的术后监护,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健.
作者:韦健贤;李丽;左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刀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高频电刀和传统手术刀进行手术操作,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治愈率、复发率分别为12.9±1.8 d、96%、2%和12.6±1.7 d、92%、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水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进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时,高频电刀的应用可以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敏;季利江;翁立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住院资料.结果 29例行结肠癌根治切除一期吻合,3例行根治切除一期吻合近段结肠造口,1例行Hartmann术,3例行姑息切除一期吻合,1例行短路术,2例行单纯造口术.发生2例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痊愈,切口感染3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老年人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只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根据全身情况及局部条件,合理选择术式,争取行一期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骆元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段外剥内扎加原位皮瓣留置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采用分段外剥内扎加原位皮瓣留置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08例(治疗组),与同期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104例(对照组)相比较,观察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指数、并发症等指标,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疼痛指数、平均愈合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出血、肛门水肿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黏膜外翻、痔核及赘皮残留、肛门狭窄、肠液外溢等并发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段外剥内扎加原位皮瓣留置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朱庆伟;陈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保肛术联合放、化疗对低位或超低位中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保肛术的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患者56例(保肛手术组),以及同期行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64例(Miles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一般情况以及随访两年复发和死亡情况.结果 保肛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Miles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肛手术组2年后复发率为14.3%,死亡率为23.2%,Miles手术组复发率为14.1%,死亡率为23.4%,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肛手术联合放、化疗可以显著提高低位或超低位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与Miles手术并无差异.
作者:伍炎俊;关子潮;朱淑爱;方万强;司徒升;余建雄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法治疗肺结核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 60例肺结核化疗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止吐、护胃治疗,治疗组在应用对照组相同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法.记录两组治疗后第1、7、14 d的恶心、呕吐的反应率以及完全控制率.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化疗后第1、7、14 d胃肠道恶心、呕吐的反应率比较,第1 d两组恶心、呕吐的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4 d两组的恶心、呕吐的反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的反应率更少;治疗后第1、7、14 d对照组与治疗组胃肠道反应的完全控制率分别为60%与70%、26.67%与53.33%、40%与66.67%.第l d两组完全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4 d两组的完全控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治疗组的完全控制率更高.结论 耳穴贴压法对控制肺结核患者化疗过程中的肠道反应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泉芳;王威;邹小英;王可;刘丽华;巫艳彬;姚冬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沉默Cr-1(Cr-1)基因对人结直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 应用Cr-1 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处理结直肠癌SW480细胞后,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Cr-1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和Boyden小室模型试验检测癌细胞的锚着不依赖性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 siRNA转染组Cr-1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调,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体外试验发现,Cr-1 siRNA可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细胞集落生长和侵袭能力,且与浓度相关(P<0.05).结论 Cr-1在结直肠癌细胞侵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Cr-1 siRNA转染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
作者:朱祥;马圭;祁卫东;蒋鹏程;范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1998年Longo[1]报道通过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环形切除治疗Ⅲ、Ⅳ度脱垂内痔的新方法,称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或称环形吻合器固定术(SH),并将其列为较传统的Milligan-Morgan(开放式)痔切除术的替代方法,用于症状性内痔的外科治疗[2].PPH术有着传统手术相似的术后并发症,而且还有一些传统手术没有出现且危害患者健康及生存质量的严重并发症,我们总结如下.
作者:缪剑辉;袁保;马烔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造口人士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方法收集新疆100名造口人士,采用WHOQO1-BREF量表形式了解造口人士生存质量现状.结果 造口人士生存质量四个领域的得分分别为:生理领域11.21±2.64,心理领域10.55±2.58,社会领域14.68±3.12,环境领域12.03±2.14.除环境领域外,均较常模低.造口人士的在职情况、造口自理情况、造口方便程度、造口专科护士的指导、是否参加社会活动、造口花费六个因素与造口人士的生存质量有关.结论 造口人士生存质量普遍较低,主要影响因素为脱离工作岗位、造口不能自理、造口护理不便、未得到专业人士指导、未参与社会活动及造口花费偏高.
作者:祝利;魏苏艳;龚旭晨;赵婉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围刺埋线配合体穴埋线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 将80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局部围刺埋线配合体穴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混悬液局部封闭治疗.对两组患者皮损变化、瘙痒程度、渗液多少等指标进行比较; 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痊愈率在90%(P<0.01),有效率100%,患者皮损程度、瘙痒、渗液等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过3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少,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围刺埋线配合体穴埋线是治疗肛周湿疹的一种有效方法,近期疗效确切,疼痛少、起效快,复发率低,费用低.可重复操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谭红;欧阳小琳;张燕;廖飞玮;冯卫敏;韦春凌;肖倩;覃高 刊期: 2012年第05期
1 病例患者女,64岁,因解黏液血便2年伴肿块及直肠完全脱出半年于2012年4月16日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带血及黏液,未经任何治疗及检查.近半年来黏液血便增加,便次增多,便时有肿块自肛门脱出,便后需用手托回肛门内,并伴有排便不尽及下坠感,咳嗽、用力甚至站立稍久时直肠亦可脱出,常有黏液流出,肛周皮肤瘙痒,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
作者:夏绿池;汪传文;陶惠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综合治疗方案对老年局部复发性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老年局部复发性直肠癌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6例采取单纯再手术治疗,观察组68例采用综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并随访24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24个月内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治疗对老年局部复发性直肠癌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华章;黄振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弯刀单纯切开术治疗PPH术后吻合环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科2004年2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弯刀单纯切开术治疗PPH术后吻合环狭窄21例临床病例.结果 术后超过3个月随访,全部治愈.结论 弯刀单纯切开术治疗PPH术后吻合环狭窄有确切的临床效果,是解决PPH术后吻合环狭窄的可靠途径.
作者:杨中权;赵英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三荷包法PPH治疗直肠前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使用三个荷包缝合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前突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切除的黏膜环完整,前壁宽度约5cm,手术后直肠前壁有一定的张力;术后感排便通畅,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术后随访3个月至半年,40例患者排便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三荷包法PPH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秋华;张慧嫦;肖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治疗肛周湿疹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运用亚甲蓝封闭为主,配合微波照射治疗肛周湿疹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一次治愈107例,占95.5%,经两次治愈5例,占4.5%,有效率为100%.结论 亚甲蓝封闭加微波照射,两种方法结合治疗,可以同时破坏病损区皮肤神经末梢及其感受器,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复发率低.
作者:宋锡均;章卓华;冯匀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