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PPH治疗老年人重度脱垂痔120例临床观察

赵燕;李成林;杨鹤鸣;付志臣;崔彦

关键词:老年人, 重度脱垂痔, PPH
摘要:目的 为探讨PPH治疗老年人重度脱垂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改良PPH治疗2006年8月至2010年10月120例老年人重度脱垂痔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15~30 min,平均20 min.无1例出现心脑、肺血管意外.结论 应用改良的PPH技术治疗老年人重度脱垂痔,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修补加直肠黏膜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观察(附56例报告)

    目的 探讨提高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采用经阴道修补加直肠黏膜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前突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痊愈31例(55.4%),显效10例(17.8%),有效10例(17.8%),无效5例(9%),疗程平均21 d.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 本方法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树涛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STARR术在直肠前突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STARR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术中技巧.方法 将65例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3例采用STARR手术,B组22例采用传统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两组在有效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体满意度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RR手术治疗直肠前突,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朱向琥;王峰;龚旭晨;陈敏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痔本体围扎悬吊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痔本体围扎悬吊术在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Ⅱ、Ⅲ期内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痔本体围扎悬吊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近期复发率分别为83%、13%和87%、10%,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的术后疼痛程度、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存在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治疗Ⅱ、Ⅲ期内痔时,痔本体围扎悬吊术与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相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痛苦小,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翁立平;季利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小切口负压球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护理

    目的 总结小切口负压球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12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小切口负压球引流术,配合积极的护理措施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时间平均10.93±2.59天,无不良护理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以上,治愈105例,治愈率87.5%.结论 小切口负压球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同时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沟通,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加快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翠娥;颜景颖;张雪;郑伟琴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挂线疗法治疗难治性肛瘘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挂线疗法对于治疗难治性肛瘘的作用.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住院的52例难治性肛瘘患者采用挂线疗法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例随访时间22.1±8.4个月,手术治愈率96.2%.结论 挂线疗法对于难治性肛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宏城;任东林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肛门湿疹40例

    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或经常规治疗后仍反复发作者,称为顽固性肛门湿疹.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顽固性肛门湿疹4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余永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药物注射治疗直肠脱垂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药物直肠周围注射治疗完全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完全直肠脱垂1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获临床控制,住院3~5 d.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稀便污裤及部分大便失禁发生率为100%.结论 消痔灵注射液、福爱乐医用胶骨盆直肠间隙、骶直肠间隙注射治疗完全直肠脱垂疗效确切.

    作者:杜明国;李晓云;陶正贵;廖骁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我科2003~2009年收治的6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经腹直肠肛门切除术5例,1例生存至今48个月,4例分别于术后22、23、31、34个月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死亡;放弃手术1例,6个月后死亡.结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容易误诊漏诊,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均不理想,提高治疗水平的唯一途径是早期诊断和早期规范治疗.

    作者:秦兵芬;陈俊;马丽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肛19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和评估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中低位无肛患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10年8月我科收治的19例中低位无肛畸形儿采用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19例患儿肛门功能及排便功能正常.结论 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中低位无肛疗效是确切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德铨;侯艳梅;许璟;康健;琚晓;廖波;袁可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与处理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因为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227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与预防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结肠癌143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手术治疗直肠癌84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共发生术后吻合口漏6例.其中1例行再次手术治疗,5例行非手术治疗.6例均痊愈,无死亡.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是术后严重并发症,完善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手术操作、良好的引流是预防吻合口漏的关键.一旦发生,如无腹膜炎体征,首先考虑采取非手术治疗.

    作者:沈伯明;周立新;俞伟君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PPH治疗混合痔68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PPH治疗混合痔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以PPH为主要术式治疗Ⅲ~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或环形内痔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25 min.术后早期出现疼痛6例(8.82%),术后发生尿潴留8例(11.76%),术后出现大便带血10例(14.7%),无感染及复发.结论 PPH治疗Ⅲ~Ⅳ混合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是治疗混合痔的理想选择.

    作者:傅其兵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改良PPH治疗老年人重度脱垂痔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为探讨PPH治疗老年人重度脱垂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改良PPH治疗2006年8月至2010年10月120例老年人重度脱垂痔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15~30 min,平均20 min.无1例出现心脑、肺血管意外.结论 应用改良的PPH技术治疗老年人重度脱垂痔,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赵燕;李成林;杨鹤鸣;付志臣;崔彦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磁共振成像在高位肛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高位肛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5例高位肛痿,在术前进行MRI扫描,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将MRI检查结果及术前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手术探查结果相比,术前MRI在诊断肛瘘侵犯位置高低方面的准确率为84%,术前一般检查的准确率为52%;术前MRI在肛瘘内口诊断方面的准确率为80.0%,术前一般检查的准确率为52%.结论 应用MRI检查,能较准确地显示内口的位置、瘘管走行及肛提肌受侵范围和程度,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手术时避免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徐琴;龚建明;陈邑岐;罗志渊;须海丰;顾俊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PPH加药物注射术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黏膜内脱垂疗效观察(附68例报告)

    目的 探讨PPH加直肠黏膜下柱状药物注射术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总结68例直肠前突并发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采用PPH加直肠黏膜下柱状药物注射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患者治愈48例(70.6%),有效16例(23.5%),好转3例(4.4%),无效1例(1.5%),显效率为98.5%.无出血、感染、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结论 PPH加直肠黏膜下柱状药物注射术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黏膜内脱垂所致的出口梗阻性便秘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作者:韩松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肛窦炎伴神经官能症治疗心得

    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是肛窦及肛门腺内的炎症性病变.它是一种重要的潜在感染病灶,约有85%肛门直肠病变与肛窦感染有关,是肛肠科的高发病之一.一般来说,感染与损伤、性激素的影响、胚胎发育的影响是引起肛窦炎的常见因为[1].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临床出现了不少伴神经官能症的肛窦炎患者.现将我科对这类患者的诊治心得报告如下.

    作者:吕灵仪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吻合器选择性切闭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吻合器选择性切闭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将298例患者采用随机多中心方法分为试验组(吻合器选择性切闭硬注术治疗,149例)和对照组(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149例)对比研究.结果 一次手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出血量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吻合器选择性切闭加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安全有效.

    作者:杨勇军;赵自星;杨向东;王崇树;毛艳;李钟艳;唐学贵;何德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克罗恩病的诊断流程及外科治疗

    克罗恩病(CD)是全胃肠道节段性全层慢性进行性肉芽肿性炎性反应,其发病因为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免疫异常有关.病理表现主要为节段性、贯壁性、肉芽肿性全肠壁炎,黏膜裂沟样溃疡及瘢痕形成,病变肠管由于纤维组织增生和水肿,往往增厚变粗,黏膜表面急性期呈充血水肿,慢性期出现溃疡,有的呈线性深入到肠壁各层,常并发肠梗阻、肠穿孔等[1].

    作者:黄梅;苏洪权;贾雄;颜景颖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选择性外剥内扎加黏膜桥断桥重建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选择性外剥内扎加黏膜桥断桥重建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 将选择性外剥内扎加黏膜桥断桥重建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40例(治疗组)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40例(对照组)做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一次治愈、皮赘残留、黏膜外翻方面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选择性外剥内扎加黏膜桥断桥重建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疗效满意,术后肛门功能保持良好,并发症少.

    作者:王运红;吴先哲;唐良振;熊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一件式造口袋在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灌肠中的应用

    结肠造口术后的患者在灌肠时,由于肠造口无括约肌,肛管插入造口灌入的液体会不断地从造口溢出,甚至喷溅,经常弄脏患者的身体及床单,有时还会喷到操作者的身上,给护理操作带来较大难度,我科利用一件式造口袋给28例患者进行灌肠,克服了操作中的诸多不便,提高灌肠成功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医用体外灌肠袋1套(包括肛管1条,带有胶管和调节开关的集水袋1只),爱乐康一件式造口袋G100(有下开口,且袋体长).

    作者:韦健贤;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复方苦参汤加减熏洗合毫米波局部照射在痔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汤加减熏洗合毫米波局部照射在痔术后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痔术后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先用复方苦参汤加减熏洗15 min后,再用毫米波治疗仪局部照射肛门,对照组使用肤痔清软膏,观察两组的水肿消退情况及创口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苦参汤加减熏洗合毫米波局部照射对痔术后水肿的消退及创口的愈合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德英;康健;李艳羽;黄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主管:广西卫生厅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