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选择性外剥内扎加黏膜桥断桥重建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

王运红;吴先哲;唐良振;熊锋

关键词:选择性外剥内扎术, 黏膜桥断桥重建, 环状混合痔
摘要:目的 探讨选择性外剥内扎加黏膜桥断桥重建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 将选择性外剥内扎加黏膜桥断桥重建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40例(治疗组)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40例(对照组)做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一次治愈、皮赘残留、黏膜外翻方面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选择性外剥内扎加黏膜桥断桥重建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疗效满意,术后肛门功能保持良好,并发症少.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二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蹄铁型肛周脓肿临床分析(附32例报告)

    目的 探讨改良二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8~2010年采用改良二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32例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蹄铁型肛周脓肿全部一次性治愈,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改良二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蹄铁型肛周脓肿具有安全、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

    作者:殷文明;季利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PPH加药物注射术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黏膜内脱垂疗效观察(附68例报告)

    目的 探讨PPH加直肠黏膜下柱状药物注射术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总结68例直肠前突并发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采用PPH加直肠黏膜下柱状药物注射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患者治愈48例(70.6%),有效16例(23.5%),好转3例(4.4%),无效1例(1.5%),显效率为98.5%.无出血、感染、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结论 PPH加直肠黏膜下柱状药物注射术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黏膜内脱垂所致的出口梗阻性便秘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作者:韩松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肛19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和评估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中低位无肛患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10年8月我科收治的19例中低位无肛畸形儿采用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19例患儿肛门功能及排便功能正常.结论 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中低位无肛疗效是确切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德铨;侯艳梅;许璟;康健;琚晓;廖波;袁可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复方苦参汤加减熏洗合毫米波局部照射在痔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汤加减熏洗合毫米波局部照射在痔术后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痔术后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先用复方苦参汤加减熏洗15 min后,再用毫米波治疗仪局部照射肛门,对照组使用肤痔清软膏,观察两组的水肿消退情况及创口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苦参汤加减熏洗合毫米波局部照射对痔术后水肿的消退及创口的愈合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德英;康健;李艳羽;黄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肛愈宁软膏促进肛周脓肿术后模型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肛愈宁软膏对大鼠肛周脓肿术后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肛愈宁组和马应龙组,每组32只.制备大鼠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模型,药物干预后,分别于造模后第3、7、10、14 d取创面肉芽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在创面愈合早期(3~7 d),肛愈宁组毛细血管数量及成纤维细胞数量大于马应龙组(P<0.05).结论 肛愈宁软膏对肛周脓肿术后模型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显著促进创面的愈合.

    作者:罗京艺;王敏;尚毅;朱东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改良PPH治疗老年人重度脱垂痔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为探讨PPH治疗老年人重度脱垂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改良PPH治疗2006年8月至2010年10月120例老年人重度脱垂痔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15~30 min,平均20 min.无1例出现心脑、肺血管意外.结论 应用改良的PPH技术治疗老年人重度脱垂痔,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赵燕;李成林;杨鹤鸣;付志臣;崔彦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肛门湿疹40例

    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或经常规治疗后仍反复发作者,称为顽固性肛门湿疹.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顽固性肛门湿疹4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余永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克罗恩病的诊断流程及外科治疗

    克罗恩病(CD)是全胃肠道节段性全层慢性进行性肉芽肿性炎性反应,其发病因为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免疫异常有关.病理表现主要为节段性、贯壁性、肉芽肿性全肠壁炎,黏膜裂沟样溃疡及瘢痕形成,病变肠管由于纤维组织增生和水肿,往往增厚变粗,黏膜表面急性期呈充血水肿,慢性期出现溃疡,有的呈线性深入到肠壁各层,常并发肠梗阻、肠穿孔等[1].

    作者:黄梅;苏洪权;贾雄;颜景颖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TME术后吻合口漏的综合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直肠癌TME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对112例TME术后19例发生吻合口漏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经非手术疗法治愈,1例行手术治愈,从漏发生至漏治愈拔管时间平均为35 d,其中短25 d,长58 d.结论 TME术后吻合口漏绝大部分可以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治愈,吻合口漏手术指征应严格掌握.

    作者:张焱;路越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药物注射治疗直肠脱垂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药物直肠周围注射治疗完全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完全直肠脱垂1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获临床控制,住院3~5 d.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稀便污裤及部分大便失禁发生率为100%.结论 消痔灵注射液、福爱乐医用胶骨盆直肠间隙、骶直肠间隙注射治疗完全直肠脱垂疗效确切.

    作者:杜明国;李晓云;陶正贵;廖骁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挂线疗法治疗难治性肛瘘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挂线疗法对于治疗难治性肛瘘的作用.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住院的52例难治性肛瘘患者采用挂线疗法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例随访时间22.1±8.4个月,手术治愈率96.2%.结论 挂线疗法对于难治性肛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宏城;任东林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吻合器选择性切闭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吻合器选择性切闭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将298例患者采用随机多中心方法分为试验组(吻合器选择性切闭硬注术治疗,149例)和对照组(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149例)对比研究.结果 一次手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出血量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吻合器选择性切闭加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安全有效.

    作者:杨勇军;赵自星;杨向东;王崇树;毛艳;李钟艳;唐学贵;何德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经阴道修补加直肠黏膜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观察(附56例报告)

    目的 探讨提高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采用经阴道修补加直肠黏膜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前突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痊愈31例(55.4%),显效10例(17.8%),有效10例(17.8%),无效5例(9%),疗程平均21 d.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 本方法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树涛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PPH术治疗直肠黏膜松弛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PPH术对直肠黏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直肠黏膜松弛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使用PPH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使用一般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术治疗直肠黏膜松弛比较安全,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康复所需时间短,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作者:林军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粪钙卫蛋白含量和结肠炎活动性之间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粪钙卫蛋白含量(Fecal calprotectin content,FCC)和结肠活动性之间的关系,以明确粪钙卫蛋白作为炎症性肠病诊断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 肠镜确诊的UC患者45例,肠镜前/后留取5 g粪便用ELISA测定FCC;并检ESR和CRP.炎症活动性根据内镜和病理学标准判断.肠镜正常的18例门诊病例作为对照.结果 活动期UC组FCC(578.5 μg/g)显著高于缓解期(10.84 μg/g,P<0.01)和正常对照(4.94 μg/g,P<0.01),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与活动期各级(Ⅰ,Ⅱ、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CC与活动期UC内镜分级显著相关(r=0.965,P<0.01),CRP和ESR与内镜分级的相关系数低于FCC.结论 FCC与内镜分级标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客观反映UC的炎症活动情况,比血清学指标ESR和CRP更敏感和特异;而且是一种方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弥补内镜检查痛苦大、价格高、不宜反复检查的不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余剑波;李春生;林闯;凌寿坚;李林;梁红;禢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肛窦炎伴神经官能症治疗心得

    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是肛窦及肛门腺内的炎症性病变.它是一种重要的潜在感染病灶,约有85%肛门直肠病变与肛窦感染有关,是肛肠科的高发病之一.一般来说,感染与损伤、性激素的影响、胚胎发育的影响是引起肛窦炎的常见因为[1].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临床出现了不少伴神经官能症的肛窦炎患者.现将我科对这类患者的诊治心得报告如下.

    作者:吕灵仪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痔本体围扎悬吊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痔本体围扎悬吊术在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Ⅱ、Ⅲ期内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痔本体围扎悬吊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近期复发率分别为83%、13%和87%、10%,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的术后疼痛程度、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存在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治疗Ⅱ、Ⅲ期内痔时,痔本体围扎悬吊术与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相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痛苦小,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翁立平;季利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PPH治疗混合痔68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PPH治疗混合痔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以PPH为主要术式治疗Ⅲ~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或环形内痔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25 min.术后早期出现疼痛6例(8.82%),术后发生尿潴留8例(11.76%),术后出现大便带血10例(14.7%),无感染及复发.结论 PPH治疗Ⅲ~Ⅳ混合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是治疗混合痔的理想选择.

    作者:傅其兵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我科2003~2009年收治的6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经腹直肠肛门切除术5例,1例生存至今48个月,4例分别于术后22、23、31、34个月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死亡;放弃手术1例,6个月后死亡.结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容易误诊漏诊,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均不理想,提高治疗水平的唯一途径是早期诊断和早期规范治疗.

    作者:秦兵芬;陈俊;马丽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Survivin基因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CRC)是人类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种基因改变和多阶段致癌的复杂过程,概括来说就是细胞增殖与凋亡平衡失调的结果.Survivin基因可以通过抑制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来介导肿瘤的形成.本文就Survivin基因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田小林;聂祝青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主管:广西卫生厅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