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伤方式侦破交通事故骗保案1例

王蒙;黄忠静

关键词:法医损伤学, 成伤方式, 交通事故, 驾驶员认定
摘要: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2013年8月某日凌晨1时许,某村道发生一起伤人交通事故,根据交警的初步调查系张某、赵某同乘一辆轿车自城区驶往乡下,因雨天视线不清,轿车与一电动车发生追尾碰撞,然后又撞向路边的水泥桩,致使电动车驾驶员当场昏迷,张某、赵某受伤,轿车左前部严重损毁.
中国法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层螺旋CT在交通事故尸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在交通事故死亡者尸检中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数字法选取10名因交通事故死亡者的尸体进行常规CT和多层螺旋CT尸检,进行三维重建图像分析,与尸体解剖尸检结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诊断与尸体解剖检查一致性高,较常规CT诊断准确.结论 在交通事故死亡者尸检中,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简便易行,与常规尸检结果具有较高的诊断一致性,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王红兵;牛常青;闫鑫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酒后食物返流致窒息死亡1例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张某,男,43岁.某日晚与他人饮酒(白酒),醉酒后被同事送回自己家中,在床上发生呕吐,随即出现角弓反张,尿失禁,即送医院进行抢救,到达时,呼吸、心跳已停止.尸表检验 尸长168cm,体态肥胖,尸斑显著呈暗紫红色,其内可见散在淤血点.头皮未见损伤,双眼睑球结膜明显充血,穹窿部球睑结膜可见出血点,双侧瞳孔直径0.5cm,等大等圆,颜面青紫,鼻腔内有细小白色泡沫样液体溢出,口腔内可见食物残渣.

    作者:李长青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应用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2014年1月1日施行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新标”),更加适应现代化法医学规范、现行司法制度.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公安部及司法部分别发布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释义》(以下简称“释义”)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适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各省也相应出具一些针对性的解释文件或指导意见.但在一年多的检验鉴定工作中,笔者发现个别条款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难以把握或有争议的问题.

    作者:张剑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行为证据在命案侦查中的应用1例

    1 案例资料王某(43岁)及其母亲(77岁)、妻子(39岁)、儿子(4岁)、女儿(15岁)深夜在家中被杀.现场勘查:王某及其母亲的尸体位于院内,其妻子、女儿、儿子的尸体位于正房东屋.女儿的尸体仰卧位于炕沿处,颈部有棉布1块,两腿搭在炕沿下,裤衩位于臀部下方;5名被害人的损伤均集中于颈部,致命伤为锐器,均深达颈椎,气管、食管、颈动、静脉断开,均无明显抵抗伤.

    作者:安学勇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法医学鉴定在交通事故死亡案中的作用分析4例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市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案件281起,其中法医参与起直接作用或重要作用的13起,现将4起典型案例资料报告如下.1 案例资料1.1 案例1简要案情 2015年某日下午,报警人称,有人骑一电动三轮车从骑电动自行车李某的左侧面经过时,李某倒地后死亡,事故科以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立案.

    作者:贾宝强;田伟志;刘珏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死后18天特殊尸体现象1例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李某,女,3岁.某年12月25日在本村玩耍时失踪,经多方寻找,于次年1月12日上午在该村麦田地坟旁发现李某尸体.现场勘查 现场位于该村北岗地上的坟头和土路之间,为顺风口,尸体头西北脚东南侧卧位,尸体下面有发黄枯萎的麦苗,尸长135cm,身穿连体棉衣及秋衣秋裤,棉袜棉鞋.

    作者:李方明;李建坤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56例CO中毒死亡案例的法医学分析

    作者对所在地区2010年至2015年发生的CO中毒死亡,且经过现场勘查和尸体解剖检验的5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1 案例资料1.1 一般资料56例均经过现场勘查及尸体解剖、毒物化验确认系CO中毒死亡,其中意外事故54例,自杀2例;男性47例,女性9例;18岁以下1例,18~40岁38例,40~60岁3例,60岁以上14例;农民37例,学生2例,其他17例;小学及以下文化34例,占总数60%,其他22例,占总数40%.

    作者:巩建华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剖尸取毒碎尸案法医学鉴定分析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勘验简要案情 2013年10月23日,在某山坡灌木丛中发现被石块掩埋着的两个塑料袋,其内有尸块(未见头颅),周围见大量蝇、蛆及少量蝇蛹伴各种黑色甲虫活动.上半身尸块处见成堆的黑色头发,长15cm.石堆东南侧1.5米处地面见散落有下颌骨、椎骨及牙齿等,现场下方山路上见一白骨化的颅骨.

    作者:郭昭全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浅谈损伤顺序的分类

    在命案现场(包括人体伤害现场),损伤顺序的确认极具侦查及诉讼价值.1 损伤的时间顺序损伤时间顺序是按损伤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的.皮肤擦伤面低于周围,皮肤湿润,一般未超过2h,如伤面已干燥结痂,呈淡黄褐色痂皮,伤后约3~24h,如伤面已与周围皮肤等高,伤后约12 ~ 48h之间,如痂皮周围开始翘起,伤后约3~7d,痂皮完全脱落,伤后约7 ~ 12d,大面积擦伤如继发感染,则愈后需2周以上.

    作者:王兆奇;何强强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腹部加压助产致肝破裂法医学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张某,女,31岁.2009年9月17日7时临产到某镇医院待产,在分娩过程中实施腹部加压助产,导致其肝脏破裂大出血,当日即转某县医院行剖腹探查术,后又于次日转省医院急行剖腹探查、右肝后叶不规则切除、左肝外叶肝修补等治疗.家属以某镇医院有医疗过失为由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法院委托就诊治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失行为;其与患者肝破裂的损伤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法医学鉴定.

    作者:田小阳;唐敬东;丁四喜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虚拟解剖技术法医学应用浅析

    1 传统法医学检验技术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理论和技能解决法律问题的科学,用于侦察犯罪和审理民事或刑事案件提供证据.法医学检验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分析、阐明涉及法律纠纷有关的活体或尸体的医学证据.在有关死亡分析中,重要的是确定死亡原因,死亡方式,评估致命伤和非致命伤,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现场重建,其主要目的是确认与之相关的证据信息.

    作者:郭静茹;王中锋;刘献岐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心肌梗塞死亡法医学分析3例

    1 案例资料案例1 某男,66岁.某年7月16日因纠纷与人撕扯被劝阻拉开后,突然倒地死亡.尸表检验:前额部有1条状表皮剥脱,前胸可见皮下出血.解剖检验:心重323g.左心室壁厚1.5cm,右心室壁厚0.6cm,三尖瓣周径11.0cm,肺动脉瓣周径8.8cm,二尖瓣周径11.0cm,主动脉瓣周径8.2cm,左右冠状动脉管腔Ⅳ级狭窄.组织病理学检验:左、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钙化,管腔狭窄Ⅳ级;室间隔、左心室后壁、右心室前后壁均可见数十处片、灶状陈旧性心肌梗死瘢痕,互相连接、交织成网,心尖部见大片状陈旧性心肌梗死瘢痕.

    作者:郝志国;王卫新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糖尿病猝死法医学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王某,男,41岁,在押犯.2006年10月31日体检,空腹血糖19.6mmol/L,肾功正常.尿酮体(+++).2008年7月20日体检:空腹血糖:28.74mmol/L,糖化血红蛋白:8.30%.尿糖(+),酮体(+++).同年8月18日死亡.1.2 尸体检验尸表检验:胸骨角处皮肤有2.6cm×2.6cm陈旧瘢痕.左肘部背外侧有0.5cm ×0.2cm表皮剥脱,右腹股沟麦氏点处、左前臂桡侧、右膝关节内侧分别有5.2cm×0.7cm、0.6cm×0.5cm、0.5cm×0.3cm陈旧表皮剥脱,左、右小腿前侧有散在多处点、片状色素沉着.解剖检验:右季肋第6、7肋间有多处散在点、片状出血.右心房背侧近卵圆窝处内膜下可见不规则状出血,大小为3.5 cm×2.0cm.

    作者:赵方艳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阴性解剖及应对方法浅析

    一般情况下,法医对尸体进行系统的解剖学、组织病理学未发现致死性改变的被称为“阴性解剖”,但更为准确的定义,其检验项目还应涵盖及其他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检验项目.有文献记载,阴性解剖的出现率约为2%~10%[1].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存在局限性,阴性解剖在法医学和临床医学中都是不可完全避免的,针对这些案例,对于法医技术人员,重要的是如何避免主观因素所导致的漏检,作者认为可以注意以下几方面.

    作者:韩孝征;姜有生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徒手打击致心肌挫伤死亡1例分析

    1 案例资料阎某,男,18岁.因纠纷与人发生打斗,被对方击倒后骑跨上腹部并拳击胸部,随即出现意识障碍,送入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死后2d进行尸检.解剖主要所见:头皮左额顶部有4cm×4cm、1.5cm×1.5cm两处皮下出血,右颞枕部有6.5cm×2.5cm皮下出血.胸壁左第2肋骨与软骨结合处有6cm×4cm肌肉出血,肺水肿,右肺叶间裂有出血点,右肺上叶内下缘有2.5cm×1.5cm挫伤、出血,心脏膈面有广泛性点片状出血,右心尖脂肪浸润明显.

    作者:赵小林;尹文宁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县级公安鉴定机构法医病理学鉴定资格探讨

    1 我国法医病理学鉴定概况法医病理学是研究涉及法律有关的伤、残、病死的变化及发展的规律,目的是为暴力性案件的侦察或审判提供医学证据,运用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解决有关暴力性和非暴力性死亡的死亡征象、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死亡地点、个人识别,以及致伤物的推断和确定的一门科学.而法医病理学鉴定指的是法医病理学者对上述问题所做出的结论称为法医病理学鉴定[1].

    作者:柏天福;何选钧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指骨骨折法医学鉴定分析1例

    在各类伤害案件中,手损伤非常常见.手是完成各种精细活动的重要肢体部位,因此确定损伤后的手功能受损情况,对于损伤程度鉴定至关重要.本案例报告了1例指骨骨折,通过解剖结构分析其指骨骨折的成伤机制和类型,并分析该损伤对手功能的影响.

    作者:吉驰;唐晋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现场勘验中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与应用

    犯罪现场是犯罪信息的载体,包括隐含犯罪信息的心理痕迹,这些信息反映了犯罪人在作案时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及犯罪动机和目的[1].侦技人员除了重视物质痕迹的发现和提取外,也应重视对现场心理痕迹的分析.1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概述1.1 心理痕迹的概念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作者:任立新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交通事故致高坠死亡1例

    1 案例资料1.1 案情简要及现场勘查2015年2月,王某驾驶小型轿车在重庆内环快速路行驶,行至某大桥施工路段时,冲人施工现场反光锥形筒隔离的施工作业区域,造成正在施工作业人员孙某坠落桥下当场死亡.王某为逃避责任,否认车辆与施工人员发生接触,因此明确死者的死亡原因及致伤机制对案件审理尤为重要.

    作者:李明;周志全 刊期: 2016年第z2期

  •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法医学鉴定分析3例

    1 案例资料1.1 案例1简要案情 付某,女,51岁.于6月30日上午1 1时许在小区某楼9层楼梯间内发现死亡.现场勘查 尸体头南脚北仰面平躺于9层楼梯间转角平台处,双脚拖鞋分别散落于双脚两侧,尸体东侧有1个塑料口袋,内装有玻璃瓶1个(上写“敌敌畏”字样),该农药瓶外盖在尸体西南处,内盖在8层楼梯第4级台阶上.死者家位于该楼10层,勘查时在卧室内发现死者所写遗书.

    作者:蔡春祥 刊期: 2016年第z2期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办:中国法医学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