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损伤致双眼盲目损伤程度鉴定1例

梁欣;夏元飞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 心脏损伤,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摘要: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及病历摘要黄某,男,19岁.某日被他人用匕首捅伤胸部,1h后入院治疗.入院查体:神志淡漠,血压测不出,贫血貌,左肺呼吸音低,心率72次/min,心音低钝.急诊手术见:心包内有约300mL不凝血.左心室有长约2cm纵行裂口,活动性出血明显.左肺下叶有2cm裂口,术中出血量约3 000mL.术后头颅CT示:双侧枕叶、项叶有小片状低密度灶.术后即发现视物不见.1月余后查体,双眼视力:光感,双眼角膜透明,前房(一),瞳孔圆,直径4mm,光反射存在,不能持久,颞侧色淡,余未见异常.
中国法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醇与乌头碱联合染毒对大鼠心肌细胞RYR2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乙醇与乌头碱联合染毒对大鼠心室肌细胞RYR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优化的方法进行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原代培养,设置4组实验组,分别为A、B、C、D组,即分别用1 μmol/L乌头碱、5mmol/L乙醇+1μmol/L乌头碱、50mmol/L乙醇+lμmol/L乌头碱以及100mmol/L乙醇+1μmol/L乌头碱进行染毒,同时设立对照组(E组).染毒1h后,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YR2蛋白含量,重复实验,将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μmol/L乌头碱作用1h,使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RYR2蛋白量增加;5mmol/L乙醇、50mmol/L乙醇分别与乌头碱联合染毒组中RYR2蛋白表达量均较单独乌头碱染毒组低;100mmol/L乙醇-乌头碱联合染毒组RYR2蛋白量与单独乌头碱染毒组相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乙醇-乌头碱联合染毒对RYR2的蛋白量有明显影响,不同浓度乙醇与乌头碱联合染毒对RYR2的影响效果不一致,低浓度乙醇能拮抗乌头碱引起的RYR2含量增加,随着乙醇浓度逐渐升高,拮抗作用逐渐减弱,且有向协同作用转化的趋势.

    作者:杨明真;黄锶哲;卓荦;王荣帅;刘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对冲性脑挫裂伤损伤程度法医学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病历摘要路某,男,37岁.2013年9月20日20时许被人用脚蹬踩头部,即出现短暂昏迷,感头晕、头痛,伴有恶心呕吐.伤后10h到医院就诊.入院查体:右耳耳鸣,听力下降.头部无畸形,右颞顶部挫伤,头皮肿胀,压痛阳性,瞳孔对光反应灵敏.余未见异常.CT片示:右颞顶部皮下软组织高密度影,左侧颞叶皮层见小斑片状高密度影,周边可见低密度影,局部脑沟密度增高,脑中线结构居中,颅骨未见明显错位或凹陷骨折.当日复查CT片示:左颞叶高密度影及脑沟内高密度影无明显变化,水肿带略明显.

    作者:曹文平;张军雷;吴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移位伤残评定20例

    目的 探讨通过骨盆骨折移位距离来判定骨盆前环骨折畸形愈合.方法 通过测量骨盆前环骨折伤者影像学资料的骨折移位大距离;对20例被鉴定人进行回访,询问其遗留的症状.结果 20例中有14例(70%)骨盆前环骨折移位大于4mm.在16例接受回访的被鉴定人中,有12例(75%)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有盆部隐痛或明显疼痛症状.结论 骨盆前环有两处或以上部位骨折且移位超过4mm,多数可考虑认定骨盆畸形愈合;骨盆前环单处骨折,移位超过6mm,可考虑认定骨盆畸形愈合.

    作者:王志文;吕利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鳃裂瘘管切除术后复发继发感染性休克1例

    1 案例资料1.1 病历资料某男,19岁.因“鳃裂瘘管切除术后2年,颈部红肿6天”入院,诊断为鳃裂瘘管术后复发并感染,颈部并咽部脓肿.当晚全麻下行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血压骤降至80/50mmHg,行紧急气管切开术,见气道内有大量脓性物及血性物涌出,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张琳;丁杨;李文鹤;梁悦;童昉;周亦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多发伤致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法医学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临床经过刘某,女,36岁.2010年9月4日因交通事故致头部、胸部、髋部及右下肢受伤入院.查体:神志清,胸部有触痛及骨擦音,双肺呼吸音低,骨盆挤压试验阳性,右下肢有异常活动及骨擦音;X线示右股骨骨折、骨盆骨折.CT示肋骨多发骨折,双侧胸腔高密度影,主动脉弓峡部局限性增粗,并见突出类圆形略高密度影.入院后行右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闭式胸腔引流术.2012年8月30日,取出股骨内固定.2012年11月26日行介入手术治疗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后痊愈出院.

    作者:冯国平;梁志强;曹银洁;黄利玲;张海磊;张峰;米超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现场提取人粪便的STR检验

    本文通过比较实际案例中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人粪便DNA检验结果,证实了MagAttract M48 DNAManual Kit磁珠试剂盒能成功检出人类粪便DNA,探讨如何有效提高案件现场中粪便类检材的成功检验率.

    作者:龙飞;刘健;刘从勇;陈俊颖;罗佳;何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LC-Q-TOF/MS检验麻醉抢劫案中的新型安眠药

    1 案例资料及检验1.1 简要案情李某于2013年11月14日晚上8点左右喝滋补药品后入睡,次日被其母喊醒时感到头昏、头痛,发现钱包和手机被盗.当晚提取李某血液、尿液及其家中的蓝色胶囊壳要求进行毒物分析检验.

    作者:石银涛;任飞;郭璟琦;丁静;王俊伟;郑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肌桥引起心源性猝死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某男,39岁.某年4月1日在村中与人争执,推搡过程中后枕部着地,呼之不应,“120”急救人员赶到检查后宣布死亡.1.2 法医学检验尸体检验头、面、颈、躯干部位可见多处小擦伤、挫伤.解剖主要所见:颅脑无骨折、挫伤、出血,左枕部6cm×6cm×1.5cm范围皮内、皮下出血;气管腔内见少量淡血性含泡沫水肿液;心脏重410g,心外膜及心内膜光滑,左心室背面见数个出血点,心内有暗红色流动血液320mL,未见软凝血及鸡脂样凝血;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旋支自开口处管壁偏心性增厚,管腔狭窄处达Ⅱ级,前降支距开口约3cm处可见长约1.5cm肌桥形成,旋支狭窄长约1.5cm;右冠状动脉管壁轻度增厚,管腔Ⅰ级狭窄;心脏各瓣膜未见异常,主动脉根部少量粥样斑块形成,肺动脉通畅;其余器官高度淤血、水肿.

    作者:马宏声;金洪年;薛冶;李佳;乔东访;李冬日;王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4种溶液对陈旧斑迹胶体金试剂条ABO检测结果比较

    目的 比较4种不同溶液用于陈旧斑迹ABO胶体金试剂条分型检验的结果.方法 采集已知血型的静脉血127份,唾液73份制备斑迹,放置1~2年;分别用去离子水、PBS、PBS(含2%吐温20)、PBS(含2%吐温20、1%吐温80)4种溶液浸泡,再用ABO胶体金试剂条检测其血型,观察结果的清晰度及准确度.结果 用不同溶液浸泡后进行ABO分型检测结果中,去离子水和PBS溶液分型检测线不清晰,难以判型;含吐温的PBS溶液分型检测线比较清晰,所测样本结果均准确,其中同时含吐温20和吐温80的溶液结果更佳.结论 根据本文结果,在陈旧斑迹的ABO血型检验中可选择使用含有吐温的PBS溶液作为斑迹浸泡溶液.

    作者:郝金萍;金鑫;周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生前烧死法医学鉴定1例分析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米某,男,42岁.某日被他人发现死于一处临时安置房内.现场有明显的高温烘烤痕迹.室内张贴画、家具已全部烧毁,仅存混凝土楼板和墙壁,地面有多枚吸剩的烟头.死者仰卧于现场西北角,头西脚东,衣物烧损严重,体表有烧灼痕迹.

    作者:李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胫骨内侧平台粉碎性骨折致骺板早闭法医学鉴定1例

    1 案例1.1 简要案情杨某,女,22岁.1997年1月被汽车撞伤(受伤时9岁)致左胫骨内侧平台骨折.伤后13年委托本所对其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进行评定.1.2 病史摘要某市骨伤医院病历 1997年1月13日患者因“左膝部肿痛活动困难1天”就诊.X线示左胫骨平台骨折.1月21日行“切开复位左膝前交叉韧带修补+左胫骨平台骨折螺钉内固定术”,术中见“左胫骨内侧平台粉碎性骨折”.7月28日复查X线示左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骨骺线部分闭合.

    作者:秋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混合基因型拆分确定单亲遗传关系鉴定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2015年2月3日,我市某公路旁发现一棉被包裹的男性尸体,四肢被绳索捆绑.1.2 法医学检验死者颈部有勒痕,体内检出药物“氯氮平”但未达致死量,分析为死者生前患有精神类疾病.推断死因为机械性窒息,认为系他杀.根据死者被包裹、捆绑及抛尸等特点,考虑与其共宿者作案可能性大.遂提取包裹所用的棉被、床单、绳索及受害人血样送检.

    作者:拜永强;周栋;张颖;王瑞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吉林延边朝鲜族8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本文对我国吉林省延边地区朝鲜族200个健康无关个体进行8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调查.采用常规试剂盒提取样本DNA,用复合扩增方法进行PCR扩增.结果在8个基因座共检出44个等位基因和120种单倍型,所调查的朝鲜族人群8个Y-STR基因座具有较好识别能力.

    作者:张明龙;张永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双内参基因用于大鼠挫伤肌肉TAB2mRNA表达量检测

    目的 比较和分析Rpl32和Rpl13作为单内参基因与两者作为双内参基因,用于检测大鼠挫伤肌肉组织中TAB2 mRNA表达量的结果.方法 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组)和肌肉损伤组(12组).采用自由落体法制作大鼠肌肉挫伤模型,分别于4h~48h之间12个时间点取肌肉组织,提取总RNA、合成cDNA、采用real-time qPCR法,以Rpl32和Rpl13作为单独内参基因和二者作为双内参基因检测大鼠肌肉挫伤组织中TAB2 mRNA相对表达量,并计算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结果 以Rpl32或Rpl13单独作为内参基因或作为双内参基因,TAB2 mRNA表达随损伤时间总体均呈现降低的变化规律,但使用单内参基因在24h和32h出现极高值,而用双内参基因计算未出现极值,且各结果的变异系数均较小.结论 Rpl32和Rpl13作为双内参基因用于计算TAB2 mRNA相对表达量,可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相关实验中建议选择使用.

    作者:杜秋香;程晓花;朱细燕;王英元;孙俊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因鉴定分析

    在没有明显外伤存在的情况下,鉴定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比较困难.笔者通过对2例案件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及鉴定注意事项.1 案例资料案例1 马某,男,69岁.某日晨6时,因琐事与薛某发生争吵,随后被其持山刀砍伤.16时许马某被发现在卧室内赤身裸体死亡.尸表检验:右侧项、背部及右肩区可见数处条带状挫伤或片状皮下出血,余体表未见损伤.解剖检验组织病理学检查:头皮无出血,颅骨无骨折,硬脑膜完整,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无出血.

    作者:王鸿;何强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E-learning在法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法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多,包含学科分支跨度大,且注重检案实践.法医学教学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同时具备医学基本知识、系统的法医学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以满足公安、政法机关、司法鉴定机构等法医学检案鉴定工作要求.但专业教学阶段学时有限,教学辅助手段有限的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专业教育效果,是广大法医学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索的方向.

    作者:梁曼;张荆;刘艳;韩少平;刘良;黄代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仵作研究评述

    仵作这一角色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较特殊.早期工作主要为往返于民间丧葬和衙门招募之间,检尸验伤逐渐成为他们的专业与职责;直至清代,仵作才正式成为衙门的吏役.随着对法医学研究的深入,仵作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上个世纪法医学界试图重现中国法医学史,仵作在此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诸多学人从官方规制的角度构建并完善了法医学中的仵作话语结构,更是对仵作向近代法医的转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然囿于史料的缺失,完整的仵作研究情况仍不可尽知.本文拟对近年来一系列仵作研究成果进行综论,并提出推进仵作研究的若干思考.

    作者:吴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未成年人杀人现场分析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2015年9月某日上午,某局接报案称:某村民宅中发现一具经焚烧的女性尸体.经查,死者孙某,49岁,携一子居住.报案人系其子(15岁),回家时发现院门反锁,遂翻墙进入,发现后报案.孙某作息规律,晚21时左右休息,案发前一天19时许,邻居张某见过死者,夜间23时许邻居胡某听到有狗叫声.

    作者:袁明俊;张以刚;吕剑锐;张超;孙彦辉;朱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并发肺静脉栓塞死亡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陈某,男,16岁.于某月11日出现发烧、咳嗽、贫血、四肢无力等症状,到诊所就诊输液过程中突发呼吸困难,数小时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据家属反应,陈某近一年经常感冒、发虚汗,且胸部时有疼痛.1.2 法医学检验尸表检验 尸长160cm,体态消瘦,全身皮肤苍白,右手背见一注射针孔伴周围片状皮下出血.

    作者:吴畏;王凯沁;刘冉;张海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百草枯中毒损伤程度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孙某,女,29岁.2013年12月7日与丈夫吵架后,被殴打并逼迫喝农药“百草枯”约20mL,当即觉咽喉烧灼感、腹痛、呕吐,自饮肥皂水催吐后,至当地县医院门诊治疗,12月9日转省级医院就诊.12月12日,我中心受办案部门委托对其伤情进行鉴定.同日采集孙某的血液及现场提取的残留瓶装绿色液体送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鉴定,均检出百草枯.

    作者:袁定威;王梽;王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办:中国法医学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