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例不排除电流损伤死亡案例分析

杨启琨;瞿巍;孙仲春;熊鑫;瞿勇强;雷普平;李玉华

关键词:法医学, 鉴定, 死亡原因, 电流损伤, 电流斑
摘要:目的 通过对13例不排除电流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特点,分析鉴定意见的文字表述方式,提示法庭质证注意事项,为同类案件的鉴定和质证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回顾分析某中心2009年至2017年13例不排除电流损伤死亡案例.结果 13例案件现场均具备电击条件,但尸体体表皮肤均未检见电流斑,且组织病理学检验均未检见致死性疾病病理改变,排除常见毒药物中毒死亡及其它死因,死亡原因均为不排除电击死亡可能.13例案件委托当事人、办案机关、法院等均对鉴定意见提出质疑.结论 无电流斑电流损伤致死是法医学实践中一类特殊的案件,因客观证据缺失导致无法明确鉴定意见.可能性鉴定意见将导致鉴定机构、鉴定人面临投诉、缠鉴、鉴闹、出庭、甚至人身恐吓和威胁的情况.
中国法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试剂盒中D5S2500和D6S474基因座分型不一致1例

    1 简要案例当事人刘某因需要了解自己与孩子之间是否有父子关系,委托我中心进行亲缘关系鉴定.本中心采集两位被鉴定人的手指尖血样进行 STR 分型检测.使用常规 Chelex-100 法提取被鉴定人血样DNA[1].在 9700 型扩增仪(美国 AB 公司)上分别采用 AGCU EX22、AGCU 21+1(无锡中德美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Investigator HDplex 试剂盒(德国 Qiagen 公司)对被鉴定人 DNA 样本进行扩增.使用 310 型基因分析仪(美国 AB 公司)对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使用 GeneMapper v3.2 软件(美国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发现同一个体在试剂盒 AGCU 21+1与 Investigator HDplex 间出现了基因座 D5S2500 和D6S474 等位基因分型结果不一致现象(表 1).为查明原因并明确被鉴定人正确的基因分型,我们重新设计了基因座 D5S2500 和 D6S474 的引物,PCR扩增后进行Sanger测序及TA克隆后进行测序分析.

    作者:刘艳芳;孙淑乐;杨泽登;文丹;谢平丽;兰玲梅;扎拉嘎白乙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大鼠死后不同组织pH值与晚期死亡时间的关系

    目的 测定并分析25℃环境温度下10d内不同PMI大鼠脑、肺、肝和骨骼肌pH值的变化,从而探究不同组织pH变化与晚期PMI的关系.方法 55只SD大鼠采用颈椎错位的方法处死后,保存于25℃左右环境中,于大鼠死后10d内(间隔时间为1d)不同时间提取大鼠脑、肺、肝和骨骼肌四种组织,剪碎研磨并分别与去离子水混合制成匀浆浸渍液,之后测定各组织的pH值.结果 大鼠死后1d内肝、肺两种组织的pH值逐渐下降,1d-10d内pH值逐渐增加,此二种组织的pH值与晚期PMI相关性较好(R2肝=0.95,R2肺=0.96);骨骼肌pH值同样在1d内出现下降,但1d-3d迅速上涨,3d-10d基本保持稳定;脑组织pH值则在1d内出现短暂地上升,但其10d内脑组织pH整体变化较小,仅出现少许的上升趋势.结论 在25℃环境温度下,大鼠肺、肝pH与PMI相关性均较好,故尸体pH在推断晚期PMI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郑哲;李永林;孙凯;赵琳琳;莫耀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交通事故损伤死亡部分器官捐献后死因鉴定1例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张 某, 男,42 岁. 某 日 17 时 46 分, 驾 驶 摩托车与重型半挂牵引车相撞,及时在当地就医.查 体:T 37.2 ℃,P 135 次 / 分,R 18 次 / 分,Bp 121/65mmHg,呈深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直径 3.5mm,均无对光反射.经头、胸、腹部 CT 等检查,诊断:硬脑膜外血肿、脑疝、左侧颞骨骨折、头皮撕裂伤、多发肋骨骨折等.给予心电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去甲肾上腺素泵入维持血压、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伤者病情危重,急剧进展,于伤后3 天死亡.伤者家属全部同意在其逝世后自愿、无偿捐献器官以救助他人.伤者死后立即由医院相关医务人员实施肝、肾等器官摘取,用于人体器官移植.

    作者:王鹏飞;吴旭;赵锐;尤家斌;于浩;王晓龙;张国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大鼠脑震荡伤后外周器官HSP70、TNF-α 表达比值与损伤时间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大鼠脑震荡伤后主要外周器官HSP70、TNF-α 表达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二者比值来推断脑震荡的损伤时间.方法 制作大鼠脑震荡模型后,取不同时间点的心、肝、脾、肺、肾组织进行HSP70和TNF-α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图像获得二者各自表达量及比值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脑震荡后0.5h至12h时间段内,TNF-α 及HSP70的表达量均呈现同时上升的趋势,但HSP70表达量均大于TNF-α,其二者表达量之比由1.19下降至本时间段内低值0.76,提示当肝脏中HSP70、TNF-α 的表达量之比在1.19以内,且HSP70的表达量大于TNF-α,则脑震荡损伤时间应在12h以内;(2)心、脾、肺、肾组织中二者的变化规律与肝脏类似.结论 观察脑震荡后肝脏、心脏、脾脏、肾脏组织中HSP70、TNF-α 的表达量,并结合二者比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推断脑震荡的损伤时间范围.按照该研究思路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望提高脑震荡损伤时间范围推断的准确度.

    作者:李雪榕;林伟;李林峰;柳丹凤;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Y-STR位点数和允许错配数对Y-STR数据库排查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不同位点数和允许错配数的条件下,Y-STR数据库家系排查结果的假阴性率、假阳性率以及排查结果人数分布的情况,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Y-STR数据库中60066名匿名无关男性的Y-STR基因型进行随机抽取和排查.对每个抽取个体的基因型,根据中国汉族人群Y-STR突变率模拟突变,并分别按照8个、11个、16个、25个Y-STR位点组合的基因型,以及不同的Y-STR允许错配数,同数据库进行比对,并重复上述过程.后根据大量重复模拟排查的结果,统计各种情况下排查结果人数分布、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结果 在河南省Y-STR数据库中,使用8个、11个、16个、25个Y-STR进行比对,在允许错配位点小于或等于2个的条件下,假阴性率(漏比率)分别为0.0002%、0.00036%、0.00135% 和0.0267%;返回的查询结果人数在5个以内的概率为分别为33.01%、53.20%、87.97% 和99.70%.结论 本文通过大规模模拟排查实验,评估了不同Y-STR位点数和不同条件下的排查返回结果,可供实际应用参考.

    作者:任子林;刘海;王升启;杨雅冉;吴可;伯晓晨;倪铭;严江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光滑非渗透性客体磁粉刷显法对汗潜指印STR分型影响

    目的 观察磁粉刷显后联合硅珠法对光滑非渗透性客体汗潜指印STR分型检验的影响.方法 制备磁粉刷显后指印样本(实验组)45份和对应未加磁粉显现的指印样本(对照组)45份,脱落细胞经两步擦拭法转移至提篮套管中,采用硅珠法抽提DNA,AmpFlSTR Identifiler?Plus试剂盒进行STR复合扩增,3500XL遗传分析仪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用GeneMapper?ID-X软件进行基因分型判定.以5名受试者已知分型为对照,记录每个样本检出等位基因的个数.两组样本检出STR基因座数个数差异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磁粉显现后的指印样本(实验组)检出STR基因座个数与对应未加磁粉显现的指印样本(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磁粉刷显联合硅珠法对脱落细胞STR检验无影响,正确运用可为侦查办案提供更多线索和依据.

    作者:李忠杰;廖长青;吴海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阅读视力、双眼及单眼视力关系的实验性研究

    目的 实验研究阅读视力、双眼视力及单眼视力的关系.方法 单眼裸眼视力≥0.8(4.9)的志愿者,Bangerter压抑膜模拟视力降低,分为两眼视损害(两眼组)和单眼视损害(单眼组),检验单眼视力、双眼视力和阅读视力.结果 19~22岁受试者,(1)两眼组56人次,阅读视力与双眼视力、好眼视力、差眼视力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00、0.683和0.683(P<0.001),双眼视力与好眼视力、差眼视力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和0.891(P<0.001);单眼组56人次,阅读视力与双眼视力、好眼视力、差眼视力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44(P<0.001)、0.572(P<0.001)和0.041(P=0.714),双眼视力与好眼视力、差眼视力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4(P<0.001)和-0.008(P=0.939).(2)两眼组两眼间视力差平均0.6行,单眼组8.6行,双眼视力比好眼视力平均高1行和0.2行(Z=-5.091,P<0.001);阅读视力均低于双眼视力.结论 阅读视力、双眼视力与好眼视力相关性较高,与差眼视力相关性低.双眼视力和阅读视力具有独立的视功能评价作用.

    作者:宰超;李莉莉;胡中豪;汪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主动脉二叶瓣畸形猝死1例

    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BAV)是常见的主动脉瓣膜狭窄畸形,患者主动脉瓣由两个大小不等的瓣叶组成.BAV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病情发展可出现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并伴有心绞痛、晕厥等临床表现.BAV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成熟,发生无症状猝死的情况较为少见,因此在法医学鉴定中也不多见.本文对1例BAV猝死进行分析,希望能帮助法医工作者更深刻地认识该疾病,同时为心脏瓣膜病变导致猝死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

    作者:麻婧;吴星辉;吕斌;邱明洁;董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恶性肿瘤组织的常染色体、X和Y染色体STR突变分析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组织的常染色体、X和Y染色体STR及性别基因座的等位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应用PowerPlex 21 System、Argus X-12试剂盒和AmpFLSTR Yfiler试剂盒对124例肿瘤组织和正常对照组织DNA样本进行复合扩增,AB 3130遗传分析仪进行PCR产物分离和分析,获得STR基因分型.结果在常染色体、X和Y-STR观察到4种突变类型.在93例样本中观察到477次突变,包括增加等位基因135次,出现新等位基因86次,完全杂合性丢失102次,部分杂合性丢失154次.引起常染色体STR基因型改变的突变类型以增加等位基因和杂合性丢失为主,引起X-STR基因型改变的突变类型以增加等位基因和出现新等位基因为主.分别在62例(50%)和53例(42.74%)样本中观察到常染色体和X-STR基因型突变,10例样本(12.35%)的9个Y-STR观察到突变,故Y-STR突变率显著低于常染色体和X-STR(P<0.001).结论恶性肿瘤组织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STR突变率较高,应用STR进行肿瘤组织个体识别时应谨慎.而肿瘤组织中Y-STR的稳定性较常染色体STR和X-STR好,可以在特殊检案中使用以补充信息.

    作者:孙丽娟;李淑瑾;付光平;张晓静;王占东;付丽红;丛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PC-Crash软件的道路交通事故再现技术研究

    目的 应用PC-Crash软件重建道路交通事故车辆与行人的碰撞过程,研究该方法在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领域的实用价值.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14例人车碰撞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基于案例资料,应用PC-Crash软件再现事故发生过程,明确人车碰撞后的位置,得出头部HIC值和胸部3ms合成加速度,评价重建结果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结果 案例1至5及案例8至11能够再现事故发生时的车速,得出的头部HIC值和胸部3ms合成加速度均超过大承受限度,与尸表检验结果一致.案例6、12、13能够重建事故发生的车速,得出的头部HIC值支持尸表检验结果,而胸部3ms合成加速度均未超过大承受限度,与检验结果不吻合.案例7、14未能对事故现场重建.结论 基于PC-Crash软件的道路交通事故虚拟再现技术具有建模简单、模拟时间短、再现精度高、模拟界面形象逼真等特点.该技术可再现车辆与行人碰撞过程,对人车碰撞道路交通事故法医学司法鉴定中的车速判断和人体损伤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立;段腾龙;王尚文;李彦;宋天周;李桢;闫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41例掌骨骨折致伤方式分析

    目的 探析掌骨骨折致伤方式,为掌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实践工作中41例掌骨骨折鉴定案例进行汇总,分析比较不同致伤方式下伤者的损伤形态、骨折部位、骨折形态.结果 直接暴力导致的掌骨骨折,骨折发生于暴力作用处,骨折部位的皮肤软组织可见损伤,骨折形态与致伤物种类有关;间接暴力导致的掌骨骨折,骨折位于暴力作用处远端,好发于掌骨颈及基底部,骨折部位无相应皮肤损伤,骨折形态与外力传导方式相关;肌肉拉力导致的掌骨骨折,骨折位于掌骨隆起部位的肌肉附着点处,骨折部位皮肤软组织无明显损伤,骨折形态为撕脱性骨折.结论 不同致伤方式下,掌骨骨折部位、形态及手部的体表损伤情况存在差异,根据这些因素可以推断掌骨骨折致伤方式,从而为法医鉴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姜琼璇;王耀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3种常见PCR扩增试剂盒对陈旧口腔拭子检验效率比较

    目的 比较GlobalFiler、PowerPlex 21及Identifiler Plus3种PCR扩增试剂盒对陈旧口腔拭子的检验效率.方法 采用硅珠法提取150份保存7-13年陈旧口腔拭子的DNA,分别用GlobalFiler、PowerPlex 21及Identifiler Plus试剂盒进行扩增检测,比较分析所得分型数据.结果 在150份降解样本的检验结果中,GlobalFiler试剂盒2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有效分型检出率为76%,PowerPlex 21试剂盒20个STR基因座检出率为74.93%,Identifiler Plus所含的15个STR基因座检出率为77.56%.结论 对于陈旧口腔拭子检材,Identifiler Plus检验成功率高,需要更多基因座时,GlobalFiler优于PowerPlex 21.

    作者:王琴;李佑英;王丹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13例不排除电流损伤死亡案例分析

    目的 通过对13例不排除电流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特点,分析鉴定意见的文字表述方式,提示法庭质证注意事项,为同类案件的鉴定和质证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回顾分析某中心2009年至2017年13例不排除电流损伤死亡案例.结果 13例案件现场均具备电击条件,但尸体体表皮肤均未检见电流斑,且组织病理学检验均未检见致死性疾病病理改变,排除常见毒药物中毒死亡及其它死因,死亡原因均为不排除电击死亡可能.13例案件委托当事人、办案机关、法院等均对鉴定意见提出质疑.结论 无电流斑电流损伤致死是法医学实践中一类特殊的案件,因客观证据缺失导致无法明确鉴定意见.可能性鉴定意见将导致鉴定机构、鉴定人面临投诉、缠鉴、鉴闹、出庭、甚至人身恐吓和威胁的情况.

    作者:杨启琨;瞿巍;孙仲春;熊鑫;瞿勇强;雷普平;李玉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工业废渣中硫醚类物质的HS-GC/MS检验1例

    1 案例检验1.1 简要案情某化工厂生产甲硫醇钠的过程中产生强烈刺鼻气味,受到周边村民的制止并予以举报.据执法部门调查,该厂无办理任何注册、安检、环评等手续,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该化工厂旁的山坑内,该山坑内土地表面有白色晶状物并有刺激性气味,造成环境污染.

    作者:张云;李良;马钳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检验diclazepam及其代谢产物二例

    1 案例资料及检验1.1 简要案情案例 1 李某,女.2017 年 11 月 28 日晚上 9时左右,在其家中喝下开水后,感到头晕,意识模糊,四肢无力、并很快入睡,第二天发现手机和钱包被盗.报警后经公安机关侦查勘验现场发现蓝色胶囊,根据受害人表述的症状,怀疑受害人服用安眠镇静药物.距事发两天后提取其血液、碗及其家中的蓝色胶囊空壳要求进行安眠镇静类药物检验.

    作者:宋爱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火车门窗钥匙致面部损伤1例

    1 案例1.1 简要案情某日,某旅客列车到站停靠,保洁员卓某在打扫车厢卫生时,与列车员袁某因开车门问题产生口角拉扯,随后袁某持握其随身携带的钥匙串中的火车门窗钥匙(见图 1)击打卓某面部两下,致使卓某面部损伤.

    作者:沈肖;旦增晋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血清中硫氰酸盐含量的离子色谱电导法测定及其在太原市健康人群中的参考范围研究

    目的 本研究建立血清中硫氰酸盐的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方法并确定太原地区健康人群血清中硫氰酸盐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 本研究采集太原地区某高校119例志愿者(男性44人,女性75人)的血清,经乙腈沉淀蛋白、液液萃取后过Dionex OnGuard II RP 1cc Cartridge小柱,利用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方法检测其血清中硫氰酸盐的含量.结果 血清样品中硫氰酸盐在125ng/mL到5000n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9,低检出限为20ng/mL,低定量下限为64.1ng/mL,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均小于10%.44例健康男性血清中硫氰酸盐含量为374.8±209.6ng/mL,范围为64.1ng/mL-943.4ng/mL,75例健康女性血清中硫氰酸盐含量为395.8±145.9ng/mL,范围为109.7ng/mL-807.5ng/mL,性别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可用于检测血清中硫氰酸盐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回收率高、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满足正常人群及中毒人群的体内硫氰酸盐的定性、定量检测.太原地区健康人群的参考值范围为64.1ng/mL-943.4ng/mL,95% 参考值上限为669.5ng/mL.

    作者:储晓云;郭田甜;冯永铭;尉志文;王锐利;张潮;马红娟;贠克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P300在脑震荡后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索P300在评估脑震荡后综合征(postconcussion syndrome,PCS)患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挑选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PCS诊断标准的患者19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匹配的健康对照18名.采用视觉Oddball范式对上述被试进行P300检测;同时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等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PCS组ADL评分及SDSS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PCS组Fz、Cz、CPz及Pz点的波幅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CS组Fz、Cz、CPz及Pz点的波幅与ADL评分呈负相关(P<0.05).以ADL评分、SDSS评分、Fz、Cz、CPz及Pz点的潜伏期和波幅为协变量,可以得到拟合较好的判断被试是否患有PCS的方程.结论 P300的波幅可以反映PCS的严重程度,即P300波幅越低,PCS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通过ADL评分、SDSS评分和P300波幅及潜伏期拟合得到的方程可能可以作为初步判断是否患有PCS的客观指标.

    作者:李豪喆;刘露;张盛宇;陈琛;刘超;樊慧雨;邢燕;蔡伟雄;张钦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脊柱损伤相关残疾标准的比较研究

    脊柱损伤是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损伤,也是鉴定的重点之一,有时亦是难点.2017年1月1日,《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开始实施,其脊柱损伤的相关条款与既往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比较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与国内外其他伤残标准中脊柱损伤的相关内容,并提出了完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相关内容的建议.

    作者:占梦军;邱丽蓉;邓振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族群来源推断自动分析系统的应用研究

    通过祖先信息位点(AIMs,Ancestry informative markers)推断未知个体祖先来源已成为法医遗传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由于祖先来源推断数据分析方法复杂,分析人员除了掌握Python、R等计算机语言外,还需熟练运用structure、R、Forensic Intelligence v1.0等软件才能完成数据分析.族群来源推断自动分析系统(DNA ancestry analyzer Version 1.0,以下简称DAA v1.0)的研发有效简化了族群推断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过程.本研究通过对DAA v1.0系统与传统数据分析方法在新疆兵团案件应用中的准确性和效率进行比较,发现两种分析方法在案件中的4份检材与4份对照样本推断结果的准确性均为100%,但DAA v1.0自动分析系统比传统数据分析方法简单快速,效率是传统方法的8.7倍.

    作者:马咪;刘京;张涛;江丽;赵蕾;周浩;冯保强;刘海渤;李彩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办:中国法医学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