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内外服装认证检验概况

高光奕

关键词:国内, 服装, 认证检验, 出口商品, 检验检疫, 检验技术, 检验机构, 检验工作, 生产量, 出口量, 总值, 客户, 交流, 国家
摘要:1前言我国是世界上服装生产量和出口量大的国家.近20年来服装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2000年占全部出口商品总值的14.5%.服装也是实施检验检疫的出口商品之一.因此在我们日常工作以及与国外客户、检验机构交流中,了解国外服装检验技术和认证情况对于我们做好检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检验检疫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烟花爆竹产品引爆装置的稳定性研究

    1前言烟花爆竹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也一直享有盛誉,特别是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及一体化的今天,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应用,使得烟花爆竹行业迎来了它发展的旺盛期.花色品种不断更新,目前我国已有9大系列近4600个品种,产量及产值都不断攀升,全行业目前总产值达100亿人民币,年产量达4500万箱,而其中近30%的产品出口,出口额约3.5亿美元,出口国家和地区达83个,从业人员达60多万.

    作者:桂家祥;邱晓雨;万军;刘捷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棉纤维强力不确定度的评定及应用

    1前言不确定度作为一种尺度来表征测试结果的质量.它实际上是检验和测试结果带有的一个参数,用以表示在确定的概率水平下测试结果偏离真值的范围.

    作者:连素梅;马振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激光产品的激光辐射检测研究

    1前言随着各类激光产品(如CD机、VCD机、DVD机、个人电脑等)日益进入人们的生活,激光辐射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已成为电子产品设计制造、检测部门及使用者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国外对激光辐射测量的医学基础、测量设备及测试方法的研究发展很快,大部分发达国家已采用IEC825-1(1993)标准,有的已经采用IEC825-1 A11(1998)标准,使用先进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对试验方法的精确性及可操作性做了较多的探索.

    作者:许增德;徐秋媛;刘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

    1前言这篇有关气相色谱法(GC)的主要进展的综述引证了1998至1999年间发表的论文及部分1998年前的论文内容.文献主要引述自CA文摘的气相色谱法部分,部分1999年末的文献可能未引证到.因此某些内容采用了在线科学检索数据库检索内容作为补充.与前篇(即发表于1998年Anal.Chem评论专刊的气相色谱法综述-编者注)综述相似,本综述的重点是有选择地放在发展内容进行鉴定和讨论,而非一个包罗万象的文献检索.

    作者:鲍伦军;屈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出入境特殊物品的风险分析与监督管理

    1前言所谓检验检疫特殊物品是指微生物、人体组织、生物制品、血液及其制品等四大类可能对人类健康直接造成危害或可能携带危害人类健康的有害物质的物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出入境特殊物品的品种、数量与批次与日俱增,特殊物品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类重要商品,如何既能促进贸易发展又能管理和控制特殊物品可能带来的风险,就要充分认识到特殊物品的危险因素,并研究既符合国际惯例又能有效管理的方法.

    作者:何宇平;李平;章琪;王桂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CIQ2000与LotuS Notes/Domino集成的实现

    1前言江门检验检疫局于2000年已成功地运行了原国家检验检疫局下发的CIQ2000,目前,这一系统运行良好,所有业务及统计都是通过这一系统完成.CIQ2000是基于Oracle大型关系数据库开发的,侧重于实时的结构数据的获取和基本的事务处理,是为建立大量的事务处理应用而设计的.

    作者:丁国允;傅仁毅;蔡友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从古巴和瑞士进境信鸽强致病力新城疫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1前言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主要危害鸡、火鸡和其他禽类(如鸽、野鸟),引起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传染性疾病.强致病力新城疫病毒对养禽业和养鸽业可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为保障我国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对出、入我国境的禽类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严把国门关.

    作者:赖平安;陈世松;郭晋优;赵增连;王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船舶资料标准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1前言现在,手提电脑在各港口鉴定部门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然而实用性的软件却相当匮乏.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船舶种类多,结构复杂,相应的船舶资料数据量又极其庞大,不便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进行处理.

    作者:徐伟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国内外服装认证检验概况

    1前言我国是世界上服装生产量和出口量大的国家.近20年来服装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2000年占全部出口商品总值的14.5%.服装也是实施检验检疫的出口商品之一.因此在我们日常工作以及与国外客户、检验机构交流中,了解国外服装检验技术和认证情况对于我们做好检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光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毛粘混纺产品定量测试方法的研究

    1前言毛粘混纺产品是档次较高的时装面料,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尤其在女性时装中占相当大的比例.面料中毛粘的不同搭配比例不仅关系到产品的成本,更主要地影响到其风格.因此,准确检测毛粘的含量,无论对商家还是对消费者都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刘瑛;张晓利;陈晋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Tencel纤维/桑蚕丝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1前言Tencel纤维是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的一种全新的化学纤维,它是一种采用溶剂法生产的纤维素纤维,国际标准化局(ISO)已把它归类到纤维素纤维的大类中.Tencel纤维是以无毒的N-甲基氧化吗啉(NMMO)作为溶剂,溶解纤维素纤维,然后在水凝固浴中纺丝得到纤维.由于Tencel纤维的生产流程能满足环保要求,故又称绿色环保纤维.

    作者:吴俭俭;赵珊红;黄劲松;赵春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反相分配离子对色谱法快速测定鱼肉中的组胺

    1前言组胺是组胺酸的分解产物,而组胺酸是蛋白质经分解后的一种氨基酸,组胺酸在莫根氏变形杆菌、组胺无色杆菌等细菌存在的组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下,脱去羧基后形成的一种胺类物质,反应如下:

    作者:李立;李金强;钟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仪器分析中线性回归标准曲线法分析结果不确定度评估

    1前言对测试方法制定不确定度评估程序是ISO/IEC17025对实验室的要求[1],也是检验工作的需要.由ISO等7个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的<测量不确定度表达指南>[2]采用当前国际通行的观点和方法,使涉及测量的技术领域和部门可以用统一的准则对测量结果及其质量进行评定、表示和比较,满足了不同学科之间交往的需要[3].采用<测量不确定度表达指南>对测试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估,也是检验工作同国际标准接轨的需要.

    作者:郭兰典;陈泽明;陈维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软件企业应按ISO9000族标准建立并实施质量保证体系

    1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软件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成为工业控制和军事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还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软件,软件质量的高低也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

    作者:刘彦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赴美国水果检疫处理考察见闻

    1前言应美国农业部邀请,我们一行4人于2001年3月24~31日赴夏威夷对美国水果检疫处理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访问了夏威夷农业部,会见了夏威夷农业部部长兼农业董事会董事James J.Nakatani先生和Letitia N.Uyeharav女士.

    作者:卢厚林;张宝峰;王新;吴佳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谈按摩电器的安全设计

    1前言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出口小家电产品的检验监管工作,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会同有关部门于1999年初发文规定,从20000年1月1日起,对37类出口小家电产品实施法定检验,同时要求出口小家电产品必须经过型式试验合格后方准出口.

    作者:王水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钼铁中Cu、P和Si的快速测定

    1前言钼铁合金是冶炼结构纲等特种钢材必不可少的添加剂,在铁合金类出口商品中占比重较大,其杂质元素Cu、P和s的测定,在国标中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及重量法,在行业标准中这3种元素测定均采用光度法,但都需要分别称样和试样处理,步骤繁琐,周期冗长.

    作者:方春生;赵奇;曹慧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利用PCR技术检测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的研究

    1前言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转基因产品已逐步从实验研究走向商品化生产.迄今为止,大约有近百种转基因植物进行了商业种植,有千余种被批准进行田间实验,涉及的植物有50多种,植物基因工程为发展高科技农业、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

    作者:蒋原;祝长青;林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建立有机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管理体系

    1前言目前,在有机农产品产业发展方面,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IFOAM)作为推动世界性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发展的专门组织,现在已经有115个国家或地区的600多个团体成为其会员,并致力于发展有机农产品,而有机农产品则是一类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其原料必须来自已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采用有机方法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

    作者:侯天亮;葛淑英;蔡宝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检验检疫学刊杂志

检验检疫学刊杂志

主管: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