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术后满意度及疼痛产生的影响

王丹卓

关键词:护理干预, 骨折, 术后疼痛, 满意度
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优质服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施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焦虑抑郁自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满意率干预组为98.0%,对照组为86.0%,组间比较,P<0.05。结论:疼痛控制护理能有效减轻骨折患者疼痛程度,有较高的有效率和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焦虑障碍患者就诊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就诊模式、临床特征及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急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就诊方式、临床特征,统计了患者的误诊形式、确诊前的医疗费用。结果:本组急性焦虑障碍的患者以突然、强烈的躯体症状就诊,全部病例首诊均未在精神科,误诊率100%,误诊为各种躯体疾病,以心血管疾病为甚,其中冠心病22例(59.46%),误诊时间较长,平均为9.46±12.82个月,并在这期间接受了大量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误诊期间的平均医疗总费用2.84±1.97万元。结论:急性焦虑障碍极易被误诊,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临床应该提高对本病的识别,及早正确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尿毒清与川芎嗪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尿毒清联合川芎嗪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展开研究,对其行尿毒清联合川芎嗪的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在血肌酐值、尿素氮值、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血红蛋白水平的比较上t分别为3.8612、3.0274、3.2599、5.6469,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清联合川芎嗪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有效缓解肾衰竭的发展,改善贫血,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青;刘殿强;周珍;张慧;洪涛;朱清;高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特点与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以100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在肝硬化史、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等情况与并发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有肝硬化史者更易并发急性脑梗死(P<0.05);②有高血压消化道出血患者易并发急性脑梗死(P<0.05);③有高血脂患者更容易并发急性脑梗死(P<0.05)。结论:对于有肝硬化史、高血压和高血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更容易发生上消化出血合并急性脑梗死。

    作者:贾宝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64例牙隐裂伴牙髓急性病变患者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究根管疗法对于牙隐裂伴牙髓急性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患有牙隐裂伴牙髓急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根据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率,确定根管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牙齿恢复良好,牙齿疼痛情况明显好转,发生牙痛的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根管疗法治疗牙隐裂伴牙髓急性病变能够很好的调节患者疼痛情况,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徐晓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种植牙技术在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修复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种植牙术在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修复中的效果。方法:将70例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义齿修复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种植牙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牙齿修复成功率、稳定性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牙齿咬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成功率、稳固率以及患者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种植牙技术用于修复牙列游离端缺失,稳定效果良好,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王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癫痫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观察癫痫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8例癫痫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及日常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总分(23.7±2.1),对照组为(15.9±2.5);观察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总分(48.7±2.3),对照组为(35.1±3.4),组间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癫痫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日常活动能力。

    作者:田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清脑复神液联合罗通定治疗脑震荡后头痛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清脑复神液联合罗通定治疗脑震荡后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56例脑震荡后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单用罗通定治疗,治疗组患者用清脑复神液联合罗通定治疗。连续治疗持续1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统计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脑复神液提高罗通定对脑震荡后头痛患者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前列腺电切术中对患者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前列腺电切术中对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100例ASAⅡ~Ⅲ级择期老年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浆靶注芬太尼行术中静脉自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浆靶注瑞芬太尼行术中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等方面均先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在老年前列腺电切术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朝阳;王平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结直肠癌患者漏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漏诊原因。方法:对62例结直肠癌患者漏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结直肠癌常见的主要症状为患者的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及肛门直肠刺激征。肠镜诊断准确率高为98.4%;早期诊断率为3.3%。漏诊的患者中,进展期为96.7%;患者延误诊治导致漏诊原因为18.3%,医生误诊导致漏诊原因为33.3%,医生患者共同原因为48.4%。结直肠癌患者误诊的疾病为痔疮肛裂、慢性肠炎、阑尾炎、缺铁性贫血和直肠息肉,分别为32.7%、16.3%、12.2%、12.2%和10.2%。结论:对有肠道等相关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行结肠镜检查,以防漏诊误治。

    作者:陈本华;洪瑞娣;陈煜宇;陈路佳;马善美;郭光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晚期宫颈鳞癌Ⅱb~Ⅲb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放疗方法相同;新辅助化疗后放疗组患者在放疗前先用TP方案(紫杉醇+顺铂)化疗2~3个疗程,化疗结束后2周开始放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及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新辅助化疗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患者近期疗效分别为90.57%及71.70%,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安全有效,能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均能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月;刘敏;侯良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士长的情绪智力对护患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调查护士长情绪智力的现状,并探讨护士长的情绪智力与护患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和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3家三级甲等医院150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描述、卡方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士长的情绪智力与护患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ICU护士长的情绪智力得分高(15.63±0.5)分,急诊科护士长情绪智力得分低(13.91±0.75)分,不同科室护士长情绪智力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患者的满意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护士长的情绪智力及各维度得分与护患满意度呈正相关,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自我情绪监测、识别他人情绪、情绪的调节、情绪的运用与护患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长情绪智力得分高的,其科室护患满意度也较高,因此,管理者应注重护士长情绪智力的培养。

    作者:荆伟芳;张凤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50岁以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为86.2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法治疗骨折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建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胆汁酸螯合剂类降血脂药研究进展

    随着对高血脂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胆汁酸螯合剂类药物在高血脂治疗中的临床地位明显下降,但这类药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本文对胆汁酸螯合剂类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与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这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作者:江文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探索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12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比较患者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在实施个体化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除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两个维度外,观察组患者在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等项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姗姗;金梅花;陈丽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谈基于微信的人体解剖学课程

    本文从微课程的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人体解剖学微信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内容、局限性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浅谈,其目的是通过人体解剖学微信课程共享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人性化、个性化和公平化的学习服务。

    作者:王锦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喉多形性腺瘤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观察喉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喉多形性腺瘤进行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3例肿瘤均位于声门上区,其中2例位于会厌,1例位于假声带,大体肿瘤直径均小于3 cm,3例均有包膜,其中1例包膜不完整。镜下肿瘤细胞排列呈腺管状、条索状和片状,细胞形态多种多样,间质为黏液样及软骨样,1例间质明显透明样变;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瘤细胞CKAE1/AE3、Vimentin、S-100、肌动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均阳性。结论:喉多形性腺瘤是喉部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易误诊为喉癌,形态学上应与肌上皮瘤、基底细胞腺瘤、恶性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等鉴别。

    作者:荣建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医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探讨

    目的::探讨医院岗位设置。方法: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制订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结果: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失调、各专业技术力量参差不齐、辅助科室、医技科室、护理专业等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反映不满。结论:医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应适应了大形势的需要,达到医院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更有利,但是岗位设置及聘用办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倪建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

    目的::分析总结心理健康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及病情复发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心理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患者为出院后接受常规电话随访健康教育者;心理组患者为出院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者。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2年后的服药依从性及病情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间于出院时精神症状评分量表( PANSS)评分及服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接受2年的治疗后,虽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及服药依从性评分均较出院时有所升高,以常规组患者升高更为明显(P<0.05)。同时在2年的随访期间内,常规组患者有12例病情复发,而心理组患者有5例病情复发,心理组患者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心理健康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病情复发情况。

    作者:翟爱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在阿尔茨海默症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清细胞炎性因子及血脂比较研究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清细胞炎性因子与血脂在阿尔兹海默症与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40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及4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另选择正常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细胞炎性因子及血脂水平。结果:阿尔茨海默症组与血管性痴呆组患者中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血管性痴呆组患者更加显著(P<0.05)。阿尔茨海默症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水平升高可共同作为阿尔茨海默症和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生理基础,其中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期间常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临床医师可通过调节上述指标,作为预防及治疗上述两种疾病的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田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谈毛冬青的临床应用

    毛冬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通脉的功效,广泛用于心绞痛、慢性肾炎、脉管炎与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中。本文就毛冬青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能为毛冬青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张红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