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危害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时往往症状不典型,血糖高而尿糖阳性,加上老年人往往有多种疾病并存,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因此,治疗较复杂.糖尿病是慢性进行性疾病,患者不可能长期住在医院,需要在院外继续治疗和自我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出院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终结,而是康复的起点,所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聂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用降纤酶10u(体重在60kg以下者5u)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天,第4天后改为隔日静滴1次,降纤酶总量达到60u;对照组51例,用复方丹参20ml加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天为1个疗程.于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评价其临床疗效.蛄果治疗组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达到87.03%和62.9%,而对照组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60.78%和3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结论降纤酶具有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微循环、降低全血粘度等作用,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心岭;罗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998年以来,我院应用蝮蛇抗栓酶胶囊(下称抗栓酶胶囊)治疗高粘血症187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赵兴银;张怡;王立宪;刘京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周围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正常范围,它不是疾病的诊断,而是引起血液有形成分减少的某些疾病的共同临床现象.因此了解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诊断,对治疗措施的实施及预后评价十分重要.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98年8月共收治全血细胞减少病人49例,现结合这组病人就其病因分类、诊断步骤及鉴别要点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宋法云;朱玉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肾病综合征为小孩常见病,它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临床表现为特点,病程迁延、易复发、合并症多及治疗困难.因此,必须做好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加强防病保健,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宏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金花蛇[Chrysopelea ornata(Shaw)],又名美丽金花蛇.是我国罕见的轻毒性后沟牙毒蛇.
作者:李其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胃间质瘤(Gastric Stuomal tumor,GST)是较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过去曾被误诊为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电镜和免疫组化的应用,有关学者已作了较多研究,结果表明,GST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叶肿瘤.由于其起源与诊断方面尚未达成共识,因此,作者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文献,对GST的特征作一综述.
作者:钟全锦;陆爱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日益受到重视,目前观点多主张从小剂量开始.我们采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较大剂量治疗30例,并与小剂量治疗30例比较.以探讨倍他乐克较大剂量与小剂量对重症CHF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
作者:黎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应用抗癌药介入治疗导致偏瘫1例,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因咳嗽、右胸痛及进行性消瘦2个月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醒,精神、食欲一般.胸部X线拍片及CT示右上肺癌.行肺癌介入术治疗,灌注阿霉素40mg,丝裂霉素10ml,顺铂80mg.介入治疗术后第2天上午,患者突然出现嘴角右歪,失语,反应迟钝,右上肢及下肢肢体无力.右侧鼻唇沟变深,颈软,无抵抗.右上肢及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减弱,膝腱反射亢进,未引出病理反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罂粟碱、低分子右旋糖酐、甘露醇、地塞米松及针灸、头部电针等治疗和精心护理,逐渐恢复瘫肢功能.
作者:黄雪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视网膜病变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58例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排泄(24h URBP)及24h尿白蛋白排泄(24hUAE),并同时用眼底镜仔细检查其眼底.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率随着24h URBP、24hUAE增加而显著增高,24h URBP、24h UAE也随DR的程度加重而显著增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DR与尿RBP、尿白蛋白呈正相关.
作者:冯尤健;陈祥彪;张莹;唐璋琳;林淑玲;林豪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单用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完全缓解率35%~53%.我们于1995年1月~1999年4月应用环孢霉素A、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红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DN)在降糖过程中常出现低血糖反应,且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若多次长时间发生又诊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DN并低血糖反应40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莹;冯尤健;范淑华;黄秀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甲襞微循环检查是临床上检查全身血液循环的常用手段之一,具有检查准确、预测疾病率高等特点.自1995年12月至2001年6月,我院应用无锡光电学仪器厂生产的甲襞电镜检查各种病人1588例,发现甲襞管襻出现红细胞聚集1226例.对被检出红细胞聚集者,本院使用蕲蛇酶治疗,取得明显疗效,复查发现甲襞管襻中红细胞显著解聚.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蔚芬;曾庆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皮肤黄染1个月入院.主诉1月前出现逐渐加深的皮肤黄染伴皮肤瘙痒、灰白大便,浓茶样小便,无明显乏力,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食欲好.先后在市及省级医院就诊,B超及CT显示肝内胆管、左右肝管扩张,均诊为肝外阻塞性黄疸,建议手术治疗,因经济困难未能执行而来本院就诊.患者嗜酒30年,每天500~750ml.入院查体:患者全身皮肤粘膜重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
作者:钟其文;苏焕;罗少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防止静脉穿刺拔针后淤血形成,2001年至2002年以来,我们通过对1368例静脉输液和1932例肘静脉采血者进行宣教,大幅度降低了拔针时的疼痛,减少拔针后的皮下淤血形成,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还保护了静脉,为下次穿刺创造了条件.现作者就如何防止静脉穿刺拔针后淤血形成谈一点临床实践的体会.
作者:宋小岩;杜光娥;陈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植皮法治疗11例毒蛇咬伤的严重溃疡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强国;吕定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不孕症系指女子结婚3年以上,配偶健康而未怀孕,或曾孕育过又间隔3年以上未再怀孕者.前者为原发性不孕,后者为继发性不育.导致不孕症的原因甚多,而这几年中,因药流增加,或多次清宫引起,在临床上见到的排卵功能受阻或黄体不健所致不孕症为数不少.在不孕症患者中占相当的比例.近20年来,作者在中医妇科门诊中,运用自拟助孕汤,并拟定了不孕症1号方、不孕症2号方、不孕症3号方,结合月经周期不同的阶段选用不同的方药,来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爱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惊厥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对机体各个系统损害很大,为探讨病因及抢救治疗,现将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收治的97例小儿惊厥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谢楚原;钟秀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而逐年增加,成为人群健康的一大危害.尤其是冠心病(CHD)更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目前认为,冠心病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随着人们对CHD危险因素深入研究,已发现许多危险因素与CHD有关,本文对目前研究比较确切的几种主要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周祖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