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h17在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兰连成;杨梅雄;单庆文

关键词:腹型过敏性紫癜, Th17, IL-17, 胃肠黏膜损伤
摘要: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由感染、疫苗接种、药物、食物、花粉等诱发的全身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性病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腹型、肾型、关节型以及混合型,其中腹型HSP约占2/3[1],表现为在典型皮肤紫癜发生同时或之前、之后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腹痛、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症状.病变部位可累及消化道全长,其中以十二指肠降部为主.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点、糜烂及溃疡等;黏膜组织活检常见黏膜固有层出血,可伴有纤维蛋白沉积、红细胞淤积和核碎片,以及小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甚至嗜酸性粒细胞渗出等[2].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等病原体感染及肠道共生菌群失调与腹型HSP发病有关[3-4].研究还发现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其他CD4+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在HSP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且贯穿HSP整个病理过程,Th17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L)-17与HSP的胃肠黏膜屏障损伤密切相关[4-5].因此,深入了解腹型HSP发病过程中Th17及IL-17免疫应答特征、功能及调控与胃肠黏膜损伤的关系,对探讨其发病机制和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Th17及IL-17在腹型HSP胃肠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别嘌醇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因素研究进展

    别嘌醇是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主要药物[1].近年来,别嘌醇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在对别嘌醇所致ADR调查研究中,发现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皮肤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2].皮肤、黏膜损害从轻度的皮肤红斑到重症药疹均可发生,甚至可出现致死率非常高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severe cutaneous adverse reactions,SCAR),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全身症状的药物反应(drug rash with eosinophiliaand systemic symptoms,DRESS)、重症多形红斑药疹(Stevens Johnson syndrome,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等,其中SJS和TEN的致死率高达20%~25%[3].2013年10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明确指出应警惕别嘌醇引起的重症药疹[4].对别嘌醇近年来的临床ADR进行总结分析,了解其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规律及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就国内外别嘌醇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一萍;张劼;周嘉;蒙丽恒;秦映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金刚藤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金刚藤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四川省崇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研究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白细胞介素(IL)-8、IL-10、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炎症因子(IL-8、IL-1β、MCP-1、TGF-β1)水平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ESR和FIB水平均明显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且研究组低/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金刚藤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且安全性好.

    作者:乐丽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定期电话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定期电话随访对精神分裂症(SP)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72例S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患者痊愈出院后,对照组患者每月定期门诊复诊干预,研究组每2周电话随访,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干预.比较研究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分变化、服药依从性和病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PANSS评分和SDSS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1),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1年、2年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定期电话随访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出院后的PANSS评分和SDSS评分,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极大地提高患者家庭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佳;石捷;许爱;康红;陶建青;曾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研究组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时间段血清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T细胞亚群指标、NK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麻醉药物用量减少,T1期、T2期血清Cor、CD8+水平降低,血清CD3+、CD4+、NK细胞水平及CD4 +/CD8+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减轻术后机体免疫抑制及应激反应,且安全性好.

    作者:李彦平;龚勇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儿童普通及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维生素A水平及免疫功能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普通支原体肺炎(MPP)及难治性MPP(RMPP)的维生素A水平及免疫功能.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MPP患儿300例,分为MPP组(220例)和RMPP组(80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维生素A、胸片结果.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RMPP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肺部哕音、咳嗽发生率、血清IgG、IgM、TNF-α、累及双侧肺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PP组年龄、高热发生率、维生素A缺乏(CVAD)和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SVAD)发生率、血清CRP、IgA、IL-6、IL-10、IFN-γ、胸腔积液、胸膜增厚、大叶性肺不张、肺大片实变影检出率与MP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热、CVAD、SVAD、血清CRP、IL-6、IL-10、IFN-γ、IgA、大叶性肺不张、肺大片实变影是RMPP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MPP患儿存在持续高热、胸片示肺部大片实变影、大叶性肺不张,血清CRP、IL-6、IL-10、IFN-γ水平升高明显、CVAD、SVAD时,应警惕RMPP可能.

    作者:郭艳霞;冯艳芳;沈丹华;王美玲;杨秀平;王荣;孟羽俊;任建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古典音乐和摇滚音乐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古典音乐和摇滚音乐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取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古典音乐组和摇滚音乐组,每组12只.每天重复播放古典音乐或摇滚音乐2h,连续30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3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目标象限时间百分比.处死大鼠后取血清和脑组织匀浆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其白介素(IL)-2、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化学比色法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和单胺氧化酶(MA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古典音乐组和摇滚音乐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目标象限时间百分比增加(均P<0.05),古典音乐组和摇滚音乐组无明显差异(P>0.05).古典音乐组大鼠脑组织匀浆上清液和血清中的TNF-α、MAO和LPO含量降低,IL-2、IFN-γ和SOD含量升高(均P<0.05);而摇滚音乐组与对照组各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古典类型音乐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提升作用,可显著增强大鼠免疫功能;而摇滚类型音乐仅对大鼠学习记忆力有明显提升但并无免疫功能方面的影响.

    作者:付雯雯;熊殷;李博;曾高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补阳化痰通络汤联合现代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康复期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阳化痰通络汤联合现代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康复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现代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阳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肢体功能(Brunnstrom量表评分和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巴氏指数(BI)]和肌力(MRC法肌力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runnstrom评分、FMA评分、BI指数与MRC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化痰通络汤联合现代康复干预可提高康复期脑卒中的疗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肌力.

    作者:鲁新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4(CSPG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2例OSCC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2 cm)中CSPG4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CSPG4 mRNA及其蛋白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均较癌旁组织显著上调(均P<0.05),CSPG4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民族、OSCC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性别、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男性患者中的表达较女性患者高,转移组高于非转移组,Ⅲ~Ⅳ期高于Ⅰ~Ⅱ期(均P<0.05).结论:CSPG4与OS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刘俊君;覃浩;李翠萍;粟小平;穆婷;冯浩然;黄旋平;麦华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及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特异性模块(EORTC QLQ-LC13)中文版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NSCLC患者化疗过程中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潘梅英;熊浪;潘虹;谢小丽;柏茂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回授法健康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运动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12~24个月,观察组各项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压、血糖及戒烟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授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临床症状,控制冠心病复发的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明菊梅;张彦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西不同产地楠藤中5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广西区内不同产地楠藤中绿原酸、隐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及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 (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A)-0.4%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89% B;15~25 min,89%~80% B;25~50 min,80%B;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328 nm;柱温30℃.结果:5种成分在各自进行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92%~102.71%之间;广西区内不同产地的楠藤样品中5种成分的总含量在0.418%~1.580%,不同地区的总含量有一定的差异.结论:该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楠藤中5种咖啡酰基奎宁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楠藤中该5种成分含量具在一定的地域差异性.

    作者:谢培德;林雀跃;张荣林;罗永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艾拉莫德治疗RA合并间质性肺病的疗效及对血清HIF-1α、IL-22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病(ILD)的疗效及对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白介素-22(IL-22)水平的影响.方法:156例RA合并I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雷公藤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联合柳氮磺嘧啶治疗,雷公藤组接受雷公藤多苷治疗,联合治疗组接受雷公藤多苷与艾拉莫德联合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肺总量(TLC),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HIF 1α、IL-2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雷公藤组与对照组,FEV1、FVC、TLC及血清HIF-1α水平显著高于雷公藤组和对照组,而CRP、RF及IL-22水平显著低于雷公藤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艾拉莫德治疗RA合并ILD安全、有效,能够有效降低外周血HIF-1α、IL-22表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马侗;张哲;王冬梅;王思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糖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因血糖控制不佳初次应用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糖药物口服治疗,对照组同时于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1次/d;观察组同时于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d,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β-胰岛细胞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治疗前,而C肽分泌总量(AUCcp180)和早相C肽分泌功能(△CP30/△G30)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标准差(SD)、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胰岛素应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均能有效控制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β-胰岛细胞功能,但甘精胰岛素治疗T2DM时血糖波动更小,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作者:陆锦昆;潘琼华;潘海林;杨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iTRAQ技术及其在子痫前期的应用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目前产科的主要关注领域,是造成孕产妇和围产儿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PE的发病率为5%~8%,在发展中国家有更高的发病率[1].PE为妊娠20周之后出现收缩压≥18.7 kPa和(或)舒张压≥12.0 kPa,伴有蛋白尿≥0.3 g/24 h或随机尿蛋白(+).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尚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识别存在PE风险的孕妇,而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被认为是用于寻找血清或血浆生物标志物的合适方法.利用iTRAQ技术筛选PE和正常孕妇血清中的差异蛋白,发现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的血清标志物,有助于处于高风险的孕妇早期识别,以便早期诊断、干预和预防.

    作者:凌月娥;王素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术前MSCT检查对肝细胞肝癌患者根治性肝切除术后短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术前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与其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初步评估MSCT对HCC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73例HCC患者术前MSCT资料,其中2年内复发24例(复发组),未复发49例(未复发组).比较两组MSCT征象(瘤灶大小、位置、瘤周强化征、瘤灶形态、肿瘤包膜类型)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复发组术前各种MSCT征象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MSCT对HCC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瘤灶大小、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强化征、瘤灶形态、肿瘤包膜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灶形态和肿瘤包膜类型是HC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瘤灶形态、肿瘤包膜类型及两种征象联合预测HCC术后复发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0.87%、86.00%、70.93%,80.96%、60.00%、80.28%及86.96%、78.00%、94.37%.结论:HCC术前MSCT瘤灶形态和肿瘤包膜类型对HCC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两种征象联合预测的准确度更高.

    作者:刘丽东;苏丹柯;朱旭娜;张卫;李强;刘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广西北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2d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股骨部骨密度、髋关节Harris评分、步行能力评分及下肢体运动功能(FMMS)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FMMS评分及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步行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和骨密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麦敏军;古波;黎居雄;黄颖志;莫龙飞;陈德霖;叶汝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对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对慢性放射性肠炎(CRE)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五医院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的CRE患者10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T淋巴细胞(CD4+、CD8+、NK+)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甘露醇(L)/乳果糖(M)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免疫功能与营养水平的关系.结果:患者治疗后血清DAO水平及L/M比值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浆CD4 +/CD8+比值和NK+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CD4+/CD8+、NK+分别与DAO、L/M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可有效改善CRE患者的营养水平,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作者:蔡沣;郑建军;刘开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胸腺肽联合奥沙利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胸腺肽联合奥沙利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MPE)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GFANG)、Springer Link、PubMed,同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自建库至2018年5月胸腺肽联合奥沙利铂胸腔灌注化疗(试验组)与奥沙利铂单药胸腔灌注(对照组)治疗肺癌合并MPE的随机对照研究(RCT).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指导手册5.0评价纳入的RCT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为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临床获益率、血清免疫指标、胸腔积液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项RCT,共3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36,95%CI:1.24~1.48,P<0.000 01),临床获益率优于对照组(RR=1.34,95%CI:1.17~1.53,P<0.000 1);试验组血清免疫指标较对照组升高,胸腔积液炎症指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奥沙利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合并MPE在控制胸腔积液、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局部炎症反应及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单独应用奥沙利铂.

    作者:路欢欢;赵宝生;刘玉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序贯非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PTGCD)序贯非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GLLC)治疗高龄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高龄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TGCD序贯GLLC治疗组(P组,n=68)和常规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组,n=64).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应激指标和免疫指标变化.结果:P组胆囊切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复常时间、白细胞(WBC)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L组显著缩短(均P<0.05).P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L组(P<0.05).P组治疗总有效率(98.53%)与L组(95.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d、7d,P组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皮质醇(Cor)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显著低于L组(P<0.05).术后7d,P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L组(均P<0.05).结论:PTGCD序贯GLLC治疗高龄重症结石性胆囊炎安全有效,能够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促进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新团;李博;李栋;何耀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青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体检的3 638名青年.记录其年龄、性别,测量体重、身高、血压等,并测定常规生化指标及空腹胰岛素(Fins)、尿微量白蛋白(MAU).根据是否患HUA分为正常尿酸(NUA)组(3 071例)和HUA组(567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血尿酸(SUA)水平与性别、体重指数、甘油三酯(TG)、Fins、血肌酐(S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AU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RA-IR)的关系.结果:男性与女性HUA患病率分别为19.15%(350/1828)、11.99%(217/1 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HUA组hs-CRP、体重指数、HOMA-IR均高于NUA组(均P<0.01).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者HUA患病率分别为0.0%、13.5%、22.8%、2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校正性别、体重指数、TG、HDL-C后,SUA仍与hs-CRP、Fins、HOMA-IR、Scr、MAU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A与体重指数、HOMA-IR、hs-CRP水平呈独立正相关关系(均P<0.01).结论:青年HUA通常有较高的体重指数,可能存在着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状态.

    作者:陈焕珍;童平;李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