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帆;王丹;黄馨宇;赵铮
目的:探讨基于心理痛苦温度计(DT)和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的个体化护理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基于DT和NRS-2002评估表的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1周后的心理痛苦情况、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1周后,两组DT评分、生活质量中症状领域得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均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营养正常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中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得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症状领域得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DT和NRS-2002评估表的个体化护理可明显改善鼻咽癌患者心理痛苦及营养状况,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葛玉红;杨莉娜;杜新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全程关护(TCT)护理在核医学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接受核医学检查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TCT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0例,分别实施TCT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患者核医学检查知识了解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核医学检查知识了解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TCT护理组对核医学检查知识总了解度(92.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77.5%),护理满意度(95.0%)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CT护理在核医学检查中能提高患者对检查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护理总满意度,使患者安全、有效地完成检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静佳;李宁;柴华;李玲玲;韦红娇;方建芸;杨鸿宇;杨志;廖光星;李党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在颅颌面大面积撕脱伤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08例颅颌面大面积撕脱伤且行一期缝合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54例.A组术前给予1%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B组在A组干预基础上,在术前30 min肌注10 mg地佐辛.比较两组手术开始后10 min、术后6 h及术后12 h的疼痛感、恐惧感及舒适度;观察患者术后3 d麻醉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B组术后6 h及术后12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恐惧视觉模拟评分(FAVS)均明显高于手术开始后10 min(P<0.05),A组与B组术后12 h的VAS及FAV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后6 h(P<0.05),B组手术开始后10 min、术后6 h及术后12 h的VAS及FAV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A组与B组术后6 h及术后12 h的舒适状况量表中,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开始后10 min(P<0.05),A组与B组术后12 h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6 h(P<0.05),B组手术开始后10 min、术后6 h及术后12 h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对麻醉满意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对麻醉总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颅颌面大面积撕脱伤且行一期缝合术患者给予地佐辛超前镇痛,镇痛效果明显,并可显著减轻患者恐惧感,提高舒适度及对麻醉满意度,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诸震波;朱捷;徐毅;丁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神经手术联合促性腺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88例DI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行腹腔镜下保留神经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应用GnRH-a,对照组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复发率及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血清CA199、MMP-9、MMP-9/TIMP-1、白介素(IL)-4、IL-6、IL-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IMP-1、γ干扰素(IFN-γ)、IL-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62%vs 90.24%,P>0.05),但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vs.53.66%,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88%vs.21.62%,P<0.05),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4.44%vs.20.00%,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神经手术联合GnRH-a治疗DIE安全、有效,能够降低复发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和MMP-9/TIMP-1平衡有关.
作者:魏刚;史欣;王恒;韦君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和腹腔液内层黏连蛋白(LN)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6例EMS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非EMS患者48例为对照组.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和腹腔液LN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临床分期及发病部位的LN水平,并分析血清LN与腹腔液LN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和腹腔液L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增生期及分泌期血清和腹腔液L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内增生期与分泌期血清和腹腔液L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Ⅱ期血清和腹腔液LN水平均显著低于Ⅲ~Ⅳ期(P<0.05).观察组单侧与双侧卵巢囊肿患者之间血清和腹腔液L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MS患者血清LN水平与腹腔液LN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55,P=0.000).结论:EMS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的LN水平较高,LN可能在EM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新弟;李卫娟;高娅妮;单东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内科胸腔镜氩气等离子热消融术(APC)治疗难治性气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2016年因反复气胸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难治性气胸12例患者,采用APC对Ⅱ型和Ⅲ型肺大疱进行凝固治疗,合并有黏连带者采用高频电切和活检钳钳咬对黏连带进行松解.术后随访1年(每半年复查1次胸片),观察同侧气胸近期有效率及远期有效率.结果:12例患者中,肺大疱位于下肺者10例,位于上肺者2例,其中Ⅱ型大疱9例,Ⅲ型大疱3例,共计发现肺大疱数58个.10例呈弥漫性表现,2例为单个薄壁透明状大疱.APC治疗肺大疱引起的气胸近期有效率100%,随访患者1年未见复发,远期有效率100%.结论:内科胸腔镜下APC治疗难治性气胸的疗效确切,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快捷,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甘罗曼;黎雨;柳广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生肌膏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陕西省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16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给予基础治疗与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肌膏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创面面积及创面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面积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伏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生肌膏治疗肛瘘能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术后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占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导管应用于低龄儿童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8例(48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儿.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静脉留置针导管作为支架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及泪小管置管术,术后拔管或脱管时间3~30 d,平均(27.41±7.38)d,随访时间6个月至8年.结果:术中48眼泪小管全部成功吻合,术后1个月内拔管或脱管.截至后1次随访,治愈43例(89.59%),好转3例(6.25%),无效2例(4.16%).所有患儿均无泪小点外翻或撕裂,无感染或肉芽肿等并发症.结论:利用静脉留置针导管作为支架治疗低龄儿童泪小管断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低龄儿童泪小管断裂置管1个月拔管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吴进;钟晖;吕秀芳;陈仁典;张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PACU)内音乐干预对全麻手术患者恢复效果及吗啡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入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ACU的108例全麻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音乐干预.比较两组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满意度评分、吗啡用量以及苏醒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出PACU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入PACU 1 h、出PACU时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满意度评分明显增高(P<0.01),吗啡用量明显减少,且苏醒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ACU内音乐干预可明显提高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后恢复效果,稳定患者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患者吗啡用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林帆;王丹;黄馨宇;赵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胸苷激酶1(TK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48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就诊的48例乳腺肿块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和血清Angptl2、TK1检测;以超声检测阳性结合一项阳性血清指标为联合检测阳性.比较单项检测、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其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在肿块边界、内部回声、形态、钙化、血流S/D值、高阻力指数、搏动指数、血流信号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Angptl2、TK1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敏感性为79.17%,特异性为77.08%,血清Angptl2和TK1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5.00%和77.08%,特异性为83.33%和87.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5.83%,特异性为81.2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任一单项检测.联合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清Angptl2和TK1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0.836、0.820、0.82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Angptl2、TK1检测能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沈丽丽;黄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粉针剂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hs-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L-6及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69%(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栓通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作者:谭文澜;张永全;陆晖;覃辉;莫国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了解艾滋病(AIDS)患者抑郁、焦虑、孤独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孤独评定量表(UCLA)、社会支持量表(SSS)对125例AIDS患者进行测评,分析其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社会支持、人口学特征、健康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IDS患者各心理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抑郁情绪检出率为52.8%,焦虑情绪检出率为32.8%,高度孤独感检出率为86.4%.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已婚是AIDS患者抑郁的保护因素,而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职业为行政、有2~3个兄弟姐妹是其抑郁的危险因素;离异是患者焦虑的保护因素,而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职业为行政、临床分期为Ⅲ期是其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已婚、丧偶、职业为技术是患者孤独感的保护因素,而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是其孤独感的危险因素.结论:AIDS患者抑郁、焦虑、孤独感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特征,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帮助其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黄嘉月;莫建明;杨光林;张晓彬;陈县祥;叶力;李春灵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组织中凋亡酶激活因子-1(apaf-1)、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0例正常乳腺组织、100例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100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apaf-1、caspase-3及ki-673种蛋白表达,比较3种蛋白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及正常乳腺组织中,ap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00%、80.00%、96.00%;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00%、69.00%、90.00%,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00%、57.00%、6.00%.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组织中apaf-1、caspase-3阳性率低于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及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组织中ki-67阳性率高于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P<0.05)和正常乳腺组织(P<0.01).不同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肿瘤直径患者apaf-1、caspase-3及ki-67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f-1与caspase-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52,P=0.000),与ki-6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287,P=0.000),caspase-3与ki-6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apaf-1与caspase-3和ki-67表达水平有明显相关关系.
作者:毕大明;张洁;史卫红;薛洪淼;梁立娟;刘娜娜;王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系统评价羟苯磺酸钙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阻断剂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资源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收集从建库至2018年1月正式发表的羟苯磺酸钙联合RAAS阻断剂治疗早期DN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6个研究,共5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RAAS阻断剂的对照组相比,羟苯磺酸钙与RAAS阻断剂联用,能降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MD=-28.57,95%CI:-32.89~-24.25,P<0.00001)和血肌酐(Scr)(MD=-3.41,95%CI:-5.80~-1.01,P=0.005),但糖化血红蛋白(HbA1c)(MD=-0.17,95%CI:-0.87~-0.52)和空腹血糖(FPG)(MD=-0.44,95%CI:-1.31~-0.4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单用RAAS阻断剂相比,苯磺酸钙羟联合RAAS阻断剂能更有效地降低DN患者的UAER、Scr,但两种治疗方式降低HbA1c和FBG的效果相当.
作者:黄雅兰;黄国东;蔡林坤;甘佳丽;黄琼荷;薛涵予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磷酸化蛋白50(EBP50)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的肺腺癌标本65例,检测肺腺癌组织(观察组)及其癌旁正常组织(距离肿瘤>3 cm)(对照组)中EBP50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EBP50在观察组中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5%vs.61.5%,P=0.035);吸烟患者EBP50的阳性率低于非吸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3%vs.82.8%,P=0.001).低分化患者EBP50的阳性率低于高分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vs.77.8%,P=0.037).TNM分期为晚期患者的EBP50阳性率低于TNM分期较早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vs.60.0%,P=0.004).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BP50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7%vs.55.8%,P=0.023).肺腺癌组织中EBP50低表达患者生存时间比高表达的患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72±2.44)个月vs.(49.24±3.17)个月,P=0.0001)].结论:EBP50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肺腺癌的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可作为预测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蔡仁中;李高;陈献珊;廖绪强;陈锋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河北省唐山地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1—12月,按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北省唐山地区共17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为DME组(324例)和DR组(264例),无DME和DR的一般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117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心血管疾病史,对其进行血压、血糖以及眼科检查并进行诊断.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R和DME的危险因素.结果:DME的患病率为18.37%,DR的患病率为14.97%.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I bm)、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及吸烟史是DME患病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和吸烟史是DM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I bm、心率、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是DR患病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 bm、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病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病是DR和DME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莉;刘荣;王云松;杨锦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广西南宁市江南区2007—2016年的水痘疫情流行趋势和特征,为控制水痘暴发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有关南宁市江南区2007—2016年报告的所有水痘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2016年共累计报告水痘病例700例,年发病率10年增长46.53倍,呈上升趋势(χ2=1094.288,P=0.000).冬春季节(11—12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4起水痘暴发疫情且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均发生在小学,疫情持续14~61 d之间,罹患率1.86%~9.29%,4起水痘聚集性疫情既往已接种疫苗者仅占所有师生的22.50%.城区6个街道(镇)均有病例报告,65.43%分布在福建园街道,区域发病有显著差异(χ2=392.455,P=0.000).男女性别比为1.14:1,年龄在0~14岁形成高峰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职业以学生为主.经趋势 χ2检验,历年报告水痘病例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3,P=0.007),在性别和职业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南宁市江南区2007—2016年水痘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1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托幼机构和小学是水痘暴发流行的主要场所.
作者:韦娜;杨路;崔传宝;黄荟森;蒋金泰;岑祚洁;蒙婞婞;谢志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CSF患者13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常规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常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所有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常规组和实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内皮素-1(ET-1)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常规组,常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和实验组一氧化氮(NO)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常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而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改善CS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疗效优于单用瑞舒伐他汀.
作者:张海燕;丁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促性腺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辅助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OEC)剥离术对NOD样受体(NLRs)mR-NA相对表达量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OEC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OEC剥离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下OEC剥离手术后加用GnRH-a治疗.术后1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和妊娠率,检测术前和术后6个月、12个月的激素水平,比较NOD1、NOD2 mRNA相对表达量及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4%、80.00%,复发率分别为3.64%、16.36%,有生育需求的患者的妊娠率分别为52.38%、2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浓度先下降后升高,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NOD1、NOD2 mRNA相对表达量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OEC剥离术后使用GnRH-a辅助治疗能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降低NOD1、NOD2的表达,下调血清TNF-α和IL-6水平,抑制患者体内炎症状态.
作者:贺晶;杨敏;师晓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心肌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3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模型组(M组)、匹伐他汀低剂量组(LD组)及匹伐他汀高剂量组(HD组).除NC组外,其他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T2DM大鼠模型,LD组灌胃给予0.21 mg/kg·d-1匹伐他汀,HD组给予0.42 mg/kg·d-1匹伐他汀.12周后,测定大鼠血糖、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组织中p38、磷酸化p38(p-p38)及p53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M组血糖、TC和TG水平明显上升(P<0.01);与M组比较,HD组和LD组血糖、TC和TG水平显著下降,且HD组第8周和第12周血糖明显低于LD组(P<0.05).与M组比较,LD组和HD组血清SOD、GSH-Px和CAT活性升高,p-p38和p5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MDA浓度降低(P<0.05).HD组SOD和GSH-Px活性高于LD组(P<0.05).结论:匹伐他汀可有效降低T2DM大鼠血糖、血脂,并能抑制心肌氧化应激反应,该作用可能与下调p38的磷酸化水平和p53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顾微;刘傲雪;屈宝泽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