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法舒地尔对脂多糖诱导人冠状内皮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

王淳;巫相宏;黄文;马国添;闭奇;李世云

关键词:盐酸法舒地尔, 缝隙连接蛋白43, 脂多糖, 人冠脉内皮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HF)对脂多糖(LPS)诱导人冠脉内皮细胞(HCAEC)中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LPS(0.01 mg/L、0.1 mg/L、1 mg/L、10 mg/L)及不同浓度的HF(10 μmol/L、30 μmol/L、50 μmol/L、80 μmol/L)分别刺激HCAEC,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将HCAEC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HF组和LPS+ HF组,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HCAEC Cx43蛋白的表达.结果:LPS浓度≥1 mg/L时,HCAEC活力显著降低(P<0.05);HF浓度≥50 μmol/L时,HCAEC活力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组HCAEC Cx43蛋白表达上调(P <o.05),HF组HCAEC Cx43蛋白表达下调(P<0.05);LPS预处理细胞1h后与HF共培养,与LPS组相比,LPS+ HF组HCAEC中Cx43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HF能抑制LPS诱导的HCAEC中Cx43蛋白表达的增加,保护内皮间缝隙连接,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影响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河北省迁安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238例,其中男146例,女92例,对影响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类型、运动康复及镇痛药物与术后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存在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骨折类型和进行早期运动康复是影响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准确诊断骨折类型,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宫玉志;朱贺荣;许建生;王海生;蔡晓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剂量呋塞米对早期急性肾损伤伴少尿患者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剂量呋塞米对早期急性肾损伤(AKI)伴少尿患者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期AKI伴少尿患者52例,入选患者均为用0.3~0.6 mg/min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无效后采用1~2 mg/min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依据患者每小时尿量调整呋塞米的用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6h、12h、24 h、48 h、72 h尿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钾、pH值、氧合指数等生化指标方面,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随着时间推移改善程度越明显,不同时间段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大剂量呋塞米治疗后,抢救成功率为88.46%,仅3例(5.77%)患者出现耳鸣.结论:在做好不良反应监测的同时,对于常规剂量呋塞米治疗无效的早期AKI伴少尿患者采用大剂量呋塞米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调节患者内环境,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周文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ET/CT联合CEA、CA125、CYFRA21-1检测在鉴别诊断晚期肺癌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CEA、CA125、CYFRA21-1检测在鉴别诊断晚期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接受检查的肺部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理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62例,良性病变16例,进行PET/CT检查并测定SUVmax,采集血清并测定CEA、CA125、CYFRA21-1的含量.结果: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准确性均显著高于PET/CT、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x 2=8.324~12.365,P<0.05),特异性与PET/CT、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阳性患者血清中CEA、CA125、CYFRA21 1的含量显著高于PET/CT阴性患者(t=10.800~27.934,P<0.01).结论:PET/CT联合CEA、CA125、CYFRA21-1检测有助于提高晚期肺癌的诊断率,且PET/CT能够准确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作者:朱辉;李智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盆腔超声诊断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结果分析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子宫和卵巢的形态、大小的改变,提高该病诊断正确率.方法:采用CDFI测量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子宫、卵巢大小和大卵泡大小,以及一个切面的大卵泡数,并与正常同龄女童的各项测值比较.结果: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子宫各测值大于正常同龄女童(P<0.05):子宫和卵巢的容积、大卵泡直径增大明显;一个切面的卵泡数增多,一侧或双侧卵巢内见5~7个卵泡,平均直径(6.6±2.96) mm,大达13 mm;宫颈与宫体长度之比达1:1.5~2.结论:CDFI检查无创、无痛、快捷、可靠,应用于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谭杰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干眼症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导致的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160眼)MGD导致的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80眼),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局部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和局部物理治疗等,不包括中药治疗,疗程为3个月.对两组患者结膜充血情况、泪河宽度,泪膜破裂时间(BUT)及Schirmer I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球结膜充血情况、泪河宽度和BUT及Schirmer I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更好地治疗患者疾病,改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缓解患者眼部的不适症状.

    作者:任敏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应用在直肠癌根治术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应用对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华润武钢总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应用下进行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及麻醉过程中各阶段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在手术各阶段心率及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插管时、切开后和拔管时两组间的心率及血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3.33%)显著低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的方法对直肠癌根治术麻醉效果良好,且能提高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红双;徐红菊;李大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急性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急性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或临床治疗证实为急性肠梗阻,所有患者于入院后均接受多层螺旋CT腹部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图像后处理,根据影像资料进行病情评估以及病因诊断,并与手术、内镜证实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经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确诊106例,诊断准确率达100.00%;经多层螺旋CT检查后明确小肠低位梗阻患者82例,小肠高位梗阻11例,结肠梗阻10例,多层螺旋CT评估梗阻部位结果与手术、内镜证实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950);多层螺旋CT病因诊断肠道肿瘤25例,肠粘连41例,肠扭转15例,肠套叠12例,麻痹性肠梗阻10例,与手术、内镜证实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检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准确率较高,并对梗阻病因及部位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张帆;夏万泓;刘建军;黄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胰岛素对高糖引起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高糖诱导H9c2细胞凋亡的对抗作用,并探讨与内质网应激的相关机制.方法:培养大鼠心肌来源的H9c2细胞,以低糖(5.5 mmol/L)作为对照.H9c2细胞用高糖(35 mmol/L)培养基孵育不同时间(6h、12 h、24 h、48 h、72 h),建立心肌细胞高糖损伤模型,后用胰岛素(100 nmol/L)处理细胞,采用MTT法和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不同时间收集细胞mRNA,RT-PCR检测内质网应激分子标志物GRP78的表达;在高糖损伤的基础上分别用胰岛素以及LY294002(PI3K/Akt抑制剂)处理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t Akt和p-Akt的蛋白表达平.结果:高糖刺激H9c2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发生凋亡,细胞活力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糖处理24 h时,GRP78 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1);与高糖组相比,胰岛素+高糖组p-Akt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且LY294002能明显抑制胰岛素引起的p-Akt的表达上调(P<0.01).结论:高糖可通过内质网应激引起心肌细胞凋亡,胰岛素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保护心肌细胞因高糖刺激引起的内质网应激损伤.

    作者:钱航;王靳琎;杨晓梅;陈蒙华;谢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导乐镇痛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导乐镇痛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产科孕足月行阴道分娩的340例初产妇,按自愿原则分为导乐镇痛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分娩组(观察组)和常规分娩组(对照组),每组17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1.16±1.03)分,转剖宫产21例,顺产149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7例,产后出血量(280.69±59.82)mL,第一产程时间(326.6±173.42)min,第二产程时间(45.08士36.09)min;对照组VAS评分(9.76±4.09)分,转剖宫产36例,顺产134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8例,产后出血量(274.81±61.44)mL,第一产程时间(315.82±165.61)min,第二产程时间(38.11±29.01)min,两组VAS评分、转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生新生儿窒息情况、产后出血量、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导乐镇痛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在阴道分娩中起到互补作用,镇痛效果好,起效快,降低剖宫产率,产妇满意率较高.

    作者:马海兰;杨钦彬;许尹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在龋齿患儿中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在龋齿患儿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龋齿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口腔科收治的30例龋齿患儿分为窝沟封闭术治疗组(A组)、含氟保护漆治疗组(B组)和窝沟封闭术联合含氟保护漆治疗组(C组),每组10例,观察并随访比较3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治疗12个月后及治疗24个月后龋齿发生率和封闭剂脱落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治疗6个月后均无龋齿患儿出现,治疗12个月后A组2例患儿发生龋齿,B组3例发生龋齿,C组无龋齿发生,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L05);治疗24个月后A组、B组均有6例患儿发生龋齿,龋齿发生率均为60.00%,C组只有1例龋齿患儿,龋齿率为10.0%,C组分别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龋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A组患儿封闭剂均保持完整,无脱落情况;B组有1例患儿含氟保护漆发生部分脱落,总脱落率为10.0%;C组患儿封闭剂保持完整,无脱落情况发生,3组患儿封闭剂脱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2个月后,A组2例患儿封闭剂有部分脱落现象,总脱落率为20.0%;B组7例患儿保持完整,总脱落率为30.0%;C组无一例患儿封闭剂脱落,均保持完整状态,3组儿童封闭剂脱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月后,A组、B组均有4例患儿封闭剂保持完整,总脱落率均为60.0%;C组9例保持完整,总脱落率为1o.o%,C组脱落率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窝沟封闭术联合含氟保护漆能够有效预防儿童龋齿,且具有较高安全性,操作简单方便,儿童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宇;米磊;刘怀勤;任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白介素-17A对恢复期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抗ANT抗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白介素-17A(IL-17A)对恢复期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清抗线粒体内膜ADP/ATP载体自身抗体(抗ANT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IL-17A敲除型(IL-17A/-)以及野生型(WT) Balb/c小鼠腹腔注射含柯萨奇病毒B3(CVB3)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VMC IL-17A/-组和VMC-WT组),WT Balb/c小鼠腹腔注射PBS作为健康-WT组,注射病毒液或PBS后第42天留取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ANT抗体水平;取心肌组织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健康-WT组相比,VMC-WT组小鼠血清中抗ANT抗体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VMC-WT组相比,VMC-IL-17A-/组小鼠血清中抗ANT抗体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A促进恢复期VMC小鼠血清抗ANT抗体的产生.

    作者:刘畅;伍伟锋;孔清;岑治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大子宫全切改良术式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大子宫全切改良术式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巨大子宫肌瘤导致子宫超过12周孕大小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平均体温、平均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腔镜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开腹组(t=8.312,t=2.446,t=13.008,P<0.01,P<0.05,P<0.01).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平均体温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0,P>0.05).但平均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t=2.491,t=2.304,t=1.896,P<0.05).腹腔镜组患者未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开腹组患者仅1例发生切口感染.结论:腹腔镜大子宫全切改良术式可以在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同时,显著降低术中损伤并促进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伟琴;黄晓涓;陶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CR6-CCL20趋化轴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L20及其受体CCR6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以及转归的指导意义.方法:纳入SLE患者22例为观察组,以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H)测定血浆中CCL20的含量,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外周血CCR6的水平.结果:SLE初发患者组与复发患者组CCL20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LE初发患者中,合并肾损害或浆膜炎组CCL20水平显著高于无肾损害或浆膜炎组(P<0.05);合并肾损害或浆膜炎的SLE患者在治疗后CCL2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SLE患者CCL20与临床SLEDAI评分有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CCR6-CCL20趋化轴与SLE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文宇;覃霞;张兰方;林有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芬吗通不同给药方式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芬吗通不同给药方式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收治的78例患者8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内膜准备方案分为芬吗通口服组(37例40周期)和芬吗通口服+阴道放药组(41例44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子宫内膜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内膜类型、内膜下血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血雌二醇浓度、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增幅、容积≥2 mL比率、内膜下血流Ⅲ型比率芬吗通口服+阴道用药组高于芬吗通口服组,用药剂量低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内膜类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率、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吗通口服+阴道放药以较少的剂量,更好地改善了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内膜下血流,可获得与芬吗通口服患者相似的妊娠结局.

    作者:吴惠梅;袁华;李柳铭;江莉;李慕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二胺氧化酶、D-乳糖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二胺氧化酶、D-乳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 5年9月在广东省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1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禁饮、持续肠胃减压、补充水、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吸氧、抑制胃液与胰液分泌、止痛、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3 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奥美拉唑40 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2h持续滴注;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腹内高压、二胺氧化酶、D-乳糖、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的水平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P<0.05);研究组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腹内高压、二胺氧化酶、D-乳糖、TNF-α、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其中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肺部感染、腹腔大出血、腹腔脓肿、胰腺假性囊肿等不良症状,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能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二胺氧化酶、D-乳糖水平,调节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桂金;雷平光;余洁梅;陈远博;文政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TLR2、TLR4、TLR9在HPV16型感染的宫颈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2、TLR4和TLR9蛋白在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分型、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正常宫颈组织、134例HPV16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及46例宫颈鳞癌(CSCC)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宫颈组织中TLR2、TLR4、TLR9蛋白的表达.结果:TLR2、TLR4、TLR9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C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SCC组织中,TLR2、TLR4、TLR9的表达异常增高与肿瘤病理分级及浸润程度密切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TLR2、TLR4和TLR9可能参与宫颈病变的恶性转变过程.

    作者:丁丽;高琨;李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技术评价超级伽马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利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脉冲多普勒技术评价超级伽马刀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9月至2013年12月,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58例PLC患者73个病灶行超级伽马刀治疗前后,对病灶的二维超声图像、病灶血供分级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58例患者73个病灶中63个可探及血流信号.术后3个月,57个病灶血流减少或消失,病灶周边、内部收缩期峰值显著降低(P<0.05);内部舒张期低流速也显著降低(P<0.05).低回声病灶变成稍强或混合性回声.结论:超声检查能较准确地从病灶大小、回声、血供、血流速度及周围肝组织变化等方面治疗前、后的改变评估超级伽马刀治疗PLC的疗效,可作为评估疗效的重要手段.

    作者:梁雪婧;朱尚勇;覃晓;梁水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艾迪联合DP方案治疗Ⅳ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艾迪联合多西他赛及顺铂(DP方案)治疗Ⅳ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Ⅳ期胃癌患者2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14例,对照组给予D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艾迪注射液,化疗6周后对比两组疗效、化疗前、后的免疫功能以及治疗后的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3.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CD3+、CD3+ CD4+、CD3+ CD8+及CD3-CD16+ CD5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CD3+、CD3+ CD4+及CD3+ 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联合DP方案治疗Ⅳ期胃癌,疗效较好,且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宓;贾霖;苏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FNA与InterTan系统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InterTan系统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172例老年IFF患者进行研究,患者被简单随机化分为PFNA组和InterTan组,每组86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负重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InterTan组(均P<0.01),两组术后负重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FNA组和InterTan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4.24±6.18)分和(85.00±8.6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4,P=0.485).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InterTan组(P<0.01).结论:PFNA和InterTan系统治疗老年IFF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二者各有优缺点,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志华;沈惠良;刘利民;周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引流联合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引流联合腹膜透析与常规内科治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SAP患者3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经皮穿刺引流联合腹膜透析治疗组(A组,n=21)和常规治疗组(B组,n =18).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第1天、第3天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变化,转手术率,治愈率,器宫衰竭等并发症,出院3个月Ranson评分、CT严重程度指数(CTSI)值和出院后2年随访腹痛发生率和胰腺炎复发率,平均12个月随访.结果:与B组比较,A组腹痛、腹胀缓解快,住院时间短,血浆中TNF、IL-8、IL 6下降明显,治愈率高,而转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和2年随访腹痛或复发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经皮穿刺引流联合腹膜透析治疗SAP,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内科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世嘉;林瑞彬;韦良宏;林海永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