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疗效分析

黄丽

关键词:婴儿, 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 更昔洛韦
摘要: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在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抗病毒疗效.方法:将155例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给予GCV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未予GCV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痊愈率、好转率、无效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CV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性肝炎不能增加临床好转率及肝功能改善情况.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8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门诊治疗的血管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的治疗方法,每次注射8 mg,7~10 d注射1次,注射总量婴幼儿一般不超过40 mg,成人不超过70 mg.结果:80例患者中治愈60例(75%),显效16例(20%),好转4例(5%).结论: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血管瘤安全有效、简单易行,适合门诊操作.

    作者:段绪伟;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全瓷冠修复体对基牙龈沟液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全瓷冠修复体对基牙龈沟液(GCF)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上颌第一或第二磨牙患牙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全瓷冠修复,B组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观察修复前、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基牙GCF分泌量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总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和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深度(PD);对比两组患牙自身修复前、后与健侧同名对照牙上述指标的情况.结果:修复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A组的GCF量、AST量、ALP量、TNF-α值、GI、PD均低于B组(P<0.05);与健侧同名对照牙相当(P>0.05).结论:全瓷冠修复体对基牙GCF量及其成分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修复后基牙牙周组织健康影响不大.

    作者:刘镇凡;梁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创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脾是人体大的淋巴器官,位于腹膜腔内左季肋部后外侧,脾在机体防御和免疫功能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脾含有丰富的血窦,外有包膜,位置表浅且固定,质地柔软且脆弱,是腹腔内易受到损伤并导致腹腔内大出血的器官.现实生活中交通事故的大量增加和部分社会问题的存在使腹部闭合性损伤大量增多,脾是易受伤的实质性脏器,占各种腹部伤的40%~50%,创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居腹部实质性脏器闭合性损伤的首位[1].

    作者:李业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三维超声技术在辅助生殖医学中的应用和进展

    辅助生殖技术中通常要对患者的输卵管、宫腔形态、子宫内膜进行检查,传统的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子宫碘油造影、宫腔镜、腹腔镜或子宫诊刮病理检查等,虽特异性较高,但对患者的机体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损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始发于20世纪70年代的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成熟.它除能获得与二维超声一样的横断面结构外,其图像直观、清晰、立体,还能显示二维超声看不到的病变整体和表面形态,并精确测量容积与体积,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1].同时,它较传统的其它检查方式更具快速和无创的优点.现将三维超声技术在辅助生殖医学上的新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袁华;李慕军;李柳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6例Wagner分期≥3期的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并获得随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糖尿病足溃疡均得到愈合,有2例患者进行了坏死趾解脱术.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能有效保肢.

    作者:冼呈;赵劲民;苏伟;劳山;花奇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整块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整块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整块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5个膀胱肿瘤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4±17)min(15~56 min),无一例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无不可控性出血发生,1例发生膀胱穿孔.术后无需持续膀胱冲洗,平均留置尿管(3±2.1)d(2~7 d);术后无继发性血尿或大出血发生.整块膀胱肿瘤标本送病理科沿肿瘤中心切片,所有组织切片均能正确地判定肿瘤浸润深度及分期.结论:经尿道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更重要的是本术式能提供足够完整的标本供病理科对肿瘤浸润深度、切缘是否阳性进行准确评估.

    作者:张庆云;蒙清贵;易贤林;陆浩源;于洋;周杨;程继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糖、脂代谢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糖代谢指标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疑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共计2 149例,其中确诊冠心病患者共2 009例,男1 515例(75.4%),女494例(24.6%).冠脉造影下冠脉病变程度以Gensini积分表示,按积分的大小分成4个亚组,比较不同积分亚组之间的一般情况、糖脂代谢水平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有序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进行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在冠状动脉造影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的性别(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等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年龄及BMI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糖、脂代谢指标中高TC、高TG、低HDL-C、高LDL-C、低apoA1/apoB比值、高Lp(a)、高Hcy、高FPG、高2 hPG、高HbA1c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的平均值在不同积分分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多元线性回归提示apoA1/apoB和HDL-C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关系,HbA1c、年龄、Lp(a)、Hcy与积分呈正相关关系,尤以apoA1/apoB比值与Gensini积分关系密切(β=-17,95%CI=-22.037~-11.964,P<0.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有冠心病家族史、高LDL-C、低apoA1、高Lp(a)、高2 hPG为冠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其中低apoA1是为显著的危险因素(E=0.357,95%CI=0.167~0.547,P<0.001).结论:apoA1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关系密切,低apoA1可能是冠脉病变程度显著的危险因素;其他影响冠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如冠心病家族史、高LDL-C、高2 hPG、高Lp(a)亦需予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郭乔;饶超峰;谭兵;蒋雄莉;冯秋;贝玫瑰;夏宁;梁瑜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程度肝硬化病人丙泊酚麻醉诱导时效应室浓度的观察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麻醉诱导时有效效应室靶控浓度.方法:按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3组:肝硬化且肝功能A级患者20例(A组),肝硬化且肝功能B级患者20例(B组),非肝硬化、肝功能正常患者20例(C组),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效应室TCI模式进行诱导,浓度设定从1.0 μg/mL开始,每2 min增加0.5 μg/mL,当患者改良OAA/S评分≤1分时,记录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结果:术前A组、B组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B组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A组(P<0.05).术前B组总胆红素高于A组、C组(P<0.05);A组总胆红素高于C组(P <0.05);OAA/S≤1时C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2.83±0.57)μg/mL,明显高于A组(2.16±0.26)μg/mL、B组(1.86±0.31)μg/mL,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肝硬化程度越重,产生同等镇静效果所需的丙泊酚效应浓度越低.

    作者:韦新权;倪玉霞;江朝秀;彭劲松;周柃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Th1及Th2细胞功能在HIV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程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Th1及Th2细胞功能在HIV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病程中的作用.方法:HIV合并PM患者64例(根据C D4+细胞绝对计数是否大于50×109/L分成两组),以单一HIV感染者16例,HIV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32例(亦根据C D4+细胞绝对计数是否大于50×109/L分成两组),以健康体检者16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IFN-γ、TNF-α、IL-4、IL-6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HIV合并PM且CD4+细胞绝对计数<50×109/L组中IFN-γ和IL-4表达水平均较单一HIV感染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也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IV合并PM且CD4+细胞绝对计数<50×109/L组和HIV合并口腔念珠菌组且CD4+细胞绝对计数<50×109/L组的IL-6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单一HIV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TNF-α在各组间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其余各观察指标在各观察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IV合并PM或口腔念珠菌两种混合感染的病程晚期既存在CD4+T细胞绝对计数的减少,同时也存在Th1和Th2功能的显著抑制.在HIV合并其他感染中Th1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γ较Th2细胞及其他细胞因子在免疫防御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曾林玫;梁娟英;冯润川;孙惠棉;卢祥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广西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目的:构建广西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梳理和专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两轮德尔菲法来构建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较高,分别为95%和9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6和0.75;协调系数分别为0.192 3和0.287 5.确定了广西乡镇卫生院能力评估体系共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系数.结论:所构建的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可信度高.

    作者:冯芳莉;陈其伟;孟雪晖;江南;罗红叶;韦波;冯启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缺血预调适方案对大鼠肢体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预调适(IP)方案对大鼠肢体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IR组、IP A组、IP B组、IP C组,每组12只,各组均予股动脉夹闭4h,再复灌长24 h,IP 3组于4h缺血前施以3个不同方案的预处理:IP A组:6个循环2 min缺血/2 min灌注;IP B组:3个循环5 min/缺血5 min灌注;IP C组:10个循环1 min缺血/1 min灌注.各组骨骼肌IR后2h、12 h、24 h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骨骼肌湿干比(W/D)值、骨骼肌肌肉坏死面积以及骨骼肌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变化.结果:IP A组、IP B组、IP C组骨骼肌IR2h、12 h、24 h的血清CK及LDH含量上升、骨骼肌W/D值增加、骨骼肌肌肉坏死面积、骨骼肌组织学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均比IR组有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方案能减轻大鼠肢体IR损伤,以3个循环5 min缺血/5 min灌注的IP方案保护作用佳.

    作者:劳宏业;阳富春;罗君;阳茂春;刘军廷;胡峰;王静威;赵劲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纺锤体观察仪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纺锤体观察仪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12月因男方因素行ICSI助孕的患者共216例,以ICSI操作中是否使用纺锤体观察仪分为实验组54例,对照组162例,比较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多精受精率、妊娠率以及种植率.结果:两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多精受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纺锤体观察仪应用于ICSI可以避免损伤纺锤体,使ICSI更加安全可靠,可以降低多精受精的发生率,但不能改善其妊娠结局.

    作者:孙燕萍;牛向丽;方伟芬;陈自洪;公方强;黄华;乃东红;施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MGMT和hMLH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亚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MGMT和hMLH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免疫亚型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00例初治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MGMT和hMLH1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GMT及hMLH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病理免疫亚型密切相关(均P <0.05).MGMT在non-GCB亚型中的表达与生存率有关(P<0.05);hMLH1在GCB亚型及non-GCB亚型中的表达均与生存率有关(均P <0.05).MGMT与hMLH1表达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MGMT和hMLH1检测有助于判断DLBCL临床亚型和预后.

    作者:陈军;谭晓虹;覃思繁;林思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HCG注射后连续监测血清雌二醇的变化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关系

    目的:探讨HCG注射后至黄体中晚期连续监测血清雌二醇(E2)的变化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74个长方案IVF-ET周期,在HCG注射日、ET日、ET后4日及ET后8日连续监测E2值,采用单个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分析E2在各个时点的变化规律.计算不同时点E2下降的幅度,分析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HCG注射日至ET后8日,E2值在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均呈下降趋势,妊娠组在各时点的E2水平均高于未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日、ET后4日E2的下降幅度在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妊娠组在ET后8日E2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未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雌激素水平是不利于妊娠结局的,推测IVF-ET中,ET后8日E2的下降幅度可以预测妊娠结局.

    作者:韦静;黄彦妮;范艳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在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抗病毒疗效.方法:将155例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给予GCV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未予GCV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痊愈率、好转率、无效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CV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性肝炎不能增加临床好转率及肝功能改善情况.

    作者:黄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滤过泡修复手术联合Ologen植入物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滤过泡修复手术联合Ologen植入物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5例(78眼)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3例(40眼),对照组32例(38眼),两组患者均行改良的标准小梁切除术,均制作4 mm×4 mm的矩形巩膜瓣和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对照组置入丝裂霉素C;观察组在眼结膜和筋膜囊下放置Ologen植入物,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眼压、滤过泡情况,并且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仅为7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眼压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性滤过泡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滤过泡修复手术联合Ologen植入物治疗青光眼,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赵海金;陆华文;杨俊;赵夏海;汤兰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静脉点滴酚妥拉明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影响

    目的:研究静脉点滴酚妥拉明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选择193例诊断为糖尿病肾病Ⅲ期(126例)、Ⅳ期(40例)和Ⅴ期(27例)患者静脉点滴酚妥拉明10 mg/d,疗程8~24 d,平均(13.2±3.4)d,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的变化及副反应.结果:①治疗后有153例24 h尿蛋白排泄减少,38例增加,2例不变.②治疗后有157例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减少,33例增加,3例不变.③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排泄变化: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Ⅴ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变化: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Ⅴ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静脉点滴酚妥拉明过程中5例(2.6%)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8例(4.1%)患者出现心悸,81例(41.9%)患者出现鼻塞、面部潮红症状,停止点滴酚妥拉明后症状消失.结论:静脉点滴酚妥拉明可减少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患者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对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效果不明显.

    作者:黄炫赓;苏宏业;潘海林;黎英荣;沈寒蕾;何玉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干预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AZM)联合左氧氟沙星(LFX)对腹膜透析(PD)管大肠杆菌(E.coli)生物膜(BF)的影响.方法:(1)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AZM、LFX对临床分离E.coli低抑菌浓度(MIC)及低杀菌浓度(MBC);(2)建模3d后对各组分别进行处理.A组:空白对照组;B组:1/8 AZM MIC组;C组:lLFX MBC组;D组:1/8 AZM MIC+1 LFX MBC组.经药物作用12h,各组分别以连续稀释法行BF内活菌计数,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PD管表面BF结构.结果:(1)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比较活菌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C组比较活菌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D组E.coli BF结构体积较A组减少.结论:AZM可增强LFX对PD管表面E.coli BF内细菌抗菌效应.

    作者:邹龙涛;伍巧源;李艳林;廖蕴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铁蛋白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与血清铁蛋白(SF)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动脉内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的结果,将150例T2DM患者分为T2DM伴AS组(A组,n=87)和T2DM不伴AS组(B组,n =63);对每例患者抽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 2 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尿酸、SF,并进行相关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组SF含量较B组高(P=0.036).SF与FPG及HbA1c呈正相关关系(r=0.183,P<0.05;r=0.224,P<0.01).SF与性别、病程呈负相关关系(r=-2.66,P<0.01;r=-2.57,P<0.01).年龄、SF是T2DM患者AS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068、1.01,均P<0.05).结论:SF升高是T2DM患者AS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冯秋;梁瑜祯;夏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儿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300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痰培养,对分离出194株阳性菌株的构成比及对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00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痰培养阳性183例,阳性率61%;培养出菌株194株(有11例患儿培养出2种菌株),检出革兰阴性(G-)菌131株(67.5%,131/194),其中主要为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G+)菌63株(32.5%,63/194),其中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表皮葡萄球菌3例.G+菌3种细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为95%以上,对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G-对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及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在60%以上.结论:本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以G-菌、G+菌为主,对常用抗生素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临床上应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谢丽冰;唐柳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