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锁;田丽丽
目的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布鲁氏菌病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两种检测方法对布鲁氏菌病病人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对布鲁氏菌病病人的诊断存在显著性差异,RBPT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AT.结论 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可提高布鲁氏菌病的检出率,对治疗和控制布鲁氏菌病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饶国利;高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巴彦淖尔市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制定有关免疫策略和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巴彦淖尔市近几年免疫规划工作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目前免疫规划工作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三级网络不健全、工作经费不足、健康教育不彻底等问题.结论 免疫规划工作有下滑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耿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病例教学法是一种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通过对实际病例的分析,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便于提高教学质量.将病例教学法引入心内科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平;常培叶;刘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保险与每个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作为医疗保险机构支付和理赔医疗费用重要依据的病案,需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管理,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概括阐述了其在医疗保险理赔、医疗纠纷中的证据作用.
作者:洪丽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掌握内蒙古新蚤属的种类、分布、宿主及鼠疫流行病学意义,为内蒙古蚤类的防制提供其可参考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进行分析,蚤类鉴定按刘俊、石杲主编的《内蒙古蚤类》进行鉴定.结果 内蒙古新蚤属发现6种蚤类.结论 在内蒙古新蚤属的6种蚤类中,近代新蚤东方亚种是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和锡林郭勒高原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媒介.二齿新蚤、阿巴盖新蚤是疫源地的次要媒介,其它染疫者可视为偶然媒介.
作者:李国军;李帅一;石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米粉中铜的压力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方法 压力消解,氘灯扣背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 检出限0.05mg/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99,相对标准偏差2.7%,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8%~103.0%,有证标准物质的测定值在其给定范围内.结论 该法准确度,精密度好,灵敏度高,是高效、快速、实用的测定米粉中铜的方法.
作者:代永霞;红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与18F-脱氧葡萄糖PET显像(18F-FDG PET显像)两种诊断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142例怀疑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其中男83例,女59例,对肝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及18F-FDG PET显像检查,对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造影检查对恶性病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1%、42.3%、64.7%和38.6%,对良性病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7%、38.9%、35.3%和61.4%,诊断准确率为59.9%.PET检查对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8%、67.3%、78.2%和54.7%,对良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2.7%、32.2%、21.8%和45.3%,诊断准确率为54.9%.结论 超声造影与18F-FDG PET显像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优势无差别,而对良性肿瘤的诊断更具优势.应用超声造影和PET/CT检查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以提高肿瘤的检出率,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冯天鹰;刘艳龙;郎瑞;红华;胡高杰;乔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PAE)引起的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医院各临床标本分离的PAE的分布及对常见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期间共分离PAE164株,其中痰及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122株,占74.4%;其次为创面分泌物18株,占11%.PAE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有较高的耐药率,均>88%;耐药率较低的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均<15%.结论 PAE是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之一,易产生多重耐药性,应加强对PAE耐药性的动态监测,治疗PAE引起的感染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振龙;赵慧英;田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007-2012年锡林浩特地区职业病体检疑似尘肺病的发病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为今后的健康监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方法 依据“尘肺病诊断原则”对6年来体检所拍摄的高千伏正位胸片与“尘肺诊断标准片”对比读片.结果 共拍摄高千伏胸片4 306人次,发现阳性者72人,阳性率为(72/4 306) 1.67%,均集中在采矿业,年龄在25~65之间,46~55年龄段阳性率高为(41/71)57.7%.阳性者复查率较低,第一次复查率为(12/72) 16.6%,第二次复查率为(4/72) 5.6≤.结论 随着采矿业的发展,采矿工作人员逐年增多,通过健康体检和健康监护,保护职工健康,消除粉尘危害,防止发生尘肺病.
作者:刘俊刚;殷志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我院医生、护士、护理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方法 采用直接观察法,现场观察工作人员不同时机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 不同时机手卫生执行率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前.结论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较低,需要进一步开展手卫生宣传活动,强化培训与教育,加强监督与反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杨代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做好产后大出血的预防及积极处理,可以大大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从2002年8月到2009年9月发生产后大出血的预防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患者成功止血,母婴安康.结论 提前预防可减少大出血的发生.积极制定有效的措施和抢救计划,是抢救患者生命,减少母婴死亡的关键.
作者:潘俊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结肠憩室的内镜诊断情况,探讨结肠憩室病的发病情况以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我科2011-2013年内镜下诊断的结肠憩室病3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结肠憩室以右半结肠多见,其次为乙状结肠居多;来院就诊者以年龄在>60岁者为多,且年龄越大,伴发憩室出血的几率越大.结论 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便血、腹泻、便秘、急腹症时,应及时做结肠镜检查,以除外结肠憩室病变,指导临床治疗,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作者:江振宇;孟宪梅;常志恒;汤泊夫;张静洁;王殿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方法,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0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采用此法护理的106例患者,有效的增加了治愈率,减少肝性脑病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 加强预见性护理和急救护理,对增加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作者:王炳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对包头市个体诊所(包括村卫生室)的消毒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改进基层医疗单位消毒卫生质量和预防医源性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现场随机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包头市个体诊所空气卫生质量、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等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2011-2013年消毒灭菌监测总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趁势:2011年77.63%,2012年79.10%,2013年80.94%.结论 个人诊所存在消毒不严格、医护人员消毒意识不强等问题,为院内感染及医源性传染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应加大个人诊所消毒监测管理力度,增强医护人员规范消毒意识.
作者:刘晓玲;黄宇;王宇梅;蔡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2008年12月17日至2009年1月5日,大连开发区某小学发生一起水痘暴发.为了解该校水痘在学生中的流行特征,为小学防治水痘提供科学依据,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1.1 基本情况 该中心小学共有6个年级,18个班,学生811人,其中男生399人,女生412人.学生主要来自该校附近的社区,均为走读生.
作者:范庆华;宋庆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由于接触噪声行业的劳动者比较多,普通人群中听力有问题的人也很多,再加上电测听是主观检查,导致有相当一部分人电测听结果出现异常,这就要求主检医生或职业病诊断医生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前来咨询或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劳动者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判断,这些工作的开展都是以GBZ 49-2007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为依据,笔者在执行诊断标准中,感受到了这个标准的重要性和意义.文章描述了笔者在诊断职业性噪声聋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主要表现为:关于观察对象、关于高频听力下降型的理解,是简单的执行标准还是科学的执行标准问题,听力曲线呈近似一直线,关于客观检查的问题.希望权威部门更好的了解职业性噪声聋诊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那些可以改进.
作者:何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氧疗、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类药物、祛痰剂,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极重度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u每日两次,皮下注射,疗程一周;两组观察指标:主要症状、临床疗效评价、血气分析指标和凝血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18%和80.77%.治疗组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并可以降低红细胞压积,降低纤维蛋白原,提高氧分压.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ECOPD疗效确切.
作者:孙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市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状况并探讨有效的控制策略与措施.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方法对2011年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夏季为高发时期,集中在6月、7月.城乡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玉泉区的发病率较高.人群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高危人群为0~5岁的学龄前儿童.病原学上CoxA16是优势毒株.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性病监测和防治工作.针对流动人口进行重点防控.
作者:李粉霞;朱浩;齐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乌兰察布市布病防治项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为卫生资源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成本-效果(CEA)、成本-效用(CUA)、成本-效益(CBA)三种评价方法对乌兰察布市2008-2013年人间布鲁杆菌病经费投入与产出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 门诊平均一例布病患者费用472.52元;住院平均一例布病患者费用2 700.71元.2008-2013年乌兰察布市布病防治项目实施后共挽回DALY127480年,共获得1 803个完整生命.挽回GDP损失586 164.5万元,布病患者及时恢复健康,每年将为国家创造财富1 594.6万元.治愈布病避免了因布病造成的个人损失累计15 954.6万元.结论 布病防治项目的实施是一项低投入高效益、高效用、高效果的策略.
作者:辛俊清;刘日宏;王宏旺;王振民;靳惠敏;胡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消毒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消毒质量监测是保障消毒制度认真落实的有力措施,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加强个体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工作,提高消毒质量,控制感染,掌握我区个体诊所消毒状况.我们对2001-2003年我区个体诊所消毒质量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及医疗机构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的要求进行监测.主要以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紫外线灯、消毒剂等方面进行监测.总的监测结果为医护人员手3年合格率62.8%、物体表面合格率69.4%、紫外线灯合格率90.8%、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为90.7%.紫外线灯与消毒剂明显高于前两者.
作者:崔凤婷;贺涛;刘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