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骨相关基因在强直性脊柱炎与正常人成纤维细胞的表达差异

赵春节;韩创业;刘锦愉

关键词:AS, 成纤维细胞, 成骨性指标, COL1A1, OC
摘要: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与正常人脊上韧带成纤维细胞的原代爬出时间、生长曲线及两组细胞之间的成骨相关性指标的差异.方法:取AS和正常人棘上韧带,离体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记录组织爬出成纤维细胞时间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法检测两组细胞生长曲线.原代细胞爬出后传代培养,取对数期细胞RNA并逆转录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细胞之间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两组细胞的爬出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生长曲线大致成“S”型,两组细胞生长曲线未见明显差异.Ⅰ型胶原酶(COL1A1)在两组之间表达无差异(P>0.05),骨钙素(OC)基因起始表达量过低,可记为不表达.结论:AS组与正常人组成纤维细胞成骨性相关基因原始表达量和生长曲线均无明显差异.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金沙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鼠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金沙藤乙酸乙酯提取物(EHL)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取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地塞米松干预组、EHL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TT法测定EHL对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的影响;Griess法测定NO的释放量;ELISA法检测TNF-α、IL-6的分泌水平.结果:EHL能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NO、TNF-α、IL-6,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EHL具有体外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分泌有关.

    作者:莫凯;黄瑀莘;阮公梁;王征;周艳林;杨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广西凤山县壮族农村慢性肾脏病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广西凤山县壮族农村成人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知晓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广西凤山县壮族农村户籍的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调查对象的年龄18~100岁,共1 568人,男∶女=1∶1.35,调查内容包括专科常规问卷、体格检查.结果:CKD的患病率为6.3%,知晓率5.4%.白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分别为1.3%,3.3%及2.8%.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KD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及脂代谢异常.结论:广西凤山县农村CKD患病率低于全国水平,但知晓率亦低,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脂代谢异常等,应加强当地CKD防治力度.

    作者:黄剑华;覃秀先;龙凤川;韩国桥;韦联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腰椎后路手术后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效果的比较

    目的:对比腰椎后路手术后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因脊柱疾病住院行腰椎后路手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分子肝素钙组45例和利伐沙班组45例.入院后第1天清晨、术后1,3,7d清晨采血,检测: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Ⅱ),谷丙转氨酶(ALT),术后引流量,切口皮下瘀斑、愈合情况.术前1d、术后7d行双下肢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血流显像.结果:低分子肝素钙组深静脉血栓(DVT)共发生4例,无肺栓塞(PE)病例;利伐沙班组DVT发生1例;无PE病例.两组术后7 d PLT、Hb、ALT和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7 d FIB和D-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并发症、FIB和DⅡ等方面优于低分子肝素,且药物口服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侣;甘文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CIA复合神经阻滞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应用

    目的:探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治疗(PCIA)复合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40例PHN患者,均口服药物疗效不满意,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分别作相应神经阻滞;B组,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分别作相应神经阻滞并且复合PCIA治疗.治疗观察时间为2周.所有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估疗效.记录治疗前(T1)、治疗后1 d(T2)、治疗后3 d(T3)、治疗后6 d(T4)、治疗后10 d(T5)、治疗后14 d(T6)的VAS与Q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VAS评分、Q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为100%,A组显效率为50%,B组显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顽固PHN均有效,PCIA复合神经阻滞疗法止痛效果更佳,且能更好的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宫本晶;王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维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并发症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及脑水肿或高血压伴大量脑出血和颅骨侵袭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中,常需弃除较大范围颅骨瓣[1],从而使三维塑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广泛应用.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山西省高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三维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并发症报道如下.

    作者:赵文校;阮玉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参数监测在颅咽管瘤术后血钠代谢紊乱处理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多参数监测在颅咽管瘤术后血钠代谢紊乱处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颅咽管瘤术后经多参数监测血钠代谢紊乱的发生、发展特点以及临床处理效果.结果:术后多参数监测37例颅咽管瘤术后患者出现血钠代谢紊乱,其中尿崩致高张综合征(hypertonic sysdrom,HS)10例,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ys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the antiduretic,SIADH)23例,脑耗盐综合征(cerebralsalt wasting sysdrome,CSWS)4例,针对血钠代谢紊乱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处理,HS停用脱水剂,经胃肠道或静脉补充5%葡萄糖液,酌情使用垂体后叶素;SIADH经严格限制入水量,每天入水量控制在600~800 mL以内,其中2例限水后效果不佳,加用利尿药(呋塞米)后低钠血症得到纠正;CSWS经胃肠道和(或)静脉积极补钠.37例血钠代谢紊乱经过处理后完全纠正32例,占86.5%,纠正血钠代谢紊乱耗时短3d,长27 d,平均9.5d.结论:颅咽管瘤术后的多参数监测提高了血钠代谢紊乱诊断的敏感性,及时、准确反映血钠代谢代谢状况并预警血钠代谢紊乱的发生、发展,从而能够采取不同措施进行针对性处理,有效缩短颅咽管瘤术后康复时间,对颅咽管瘤手术起到确切的“保驾护航”作用.

    作者:冯大勤;邝泓;黄玮;杨雷霆;廖声潮;余永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2008~2010年2 065例肾结石行ESWL术治疗(对照组),对术后并发症采取常规防治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2 561例肾结石行ESWL术治疗(观察组),对术后并发症在对照组常规防治基础上,采取注重治疗顺序、多发性结石分次碎石和每次治疗面积控制在1 cm2左右、彻底粉碎结石使结石碎片<3 mm、小儿肾上盏结石使用泡沫塑料膜防护材料对肺下部进行遮挡等防治对策.观察两组ESWL术后结石粉碎率,3个月内结石排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结石粉碎率和3个月内结石排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97/2 06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41/2 56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7.872,P=0.000).结论: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可以有效地减少ESWL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ESWL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耀军;梁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以脑梗死为首发临床表现的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共筛查原发性肝癌患者19 947例,符合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例,占所有住院肝癌的0.06%.本组患者中,男11例(91.67%),女1例(8.33%),年龄29~54岁,平均(37±6.51)岁,3例(25%)存在1种或多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传统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余9例(75%)无脑卒中危险因素.头颅MRI的DWI成像上显示累及单一动脉供血区、单一病灶2例(16.67%),分布在两个及以上动脉供血区多发性病灶10例(83.33%).血液生化结果显示:外周血甲胎蛋白水平升高10例,D二聚体水平升高8例,肿瘤抗原(cancer antigen,CA)125水平升高9例、CA199水平升高10例.结论: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肝癌患者多缺少传统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脑内存在分布于多个血管供血区的多发性梗死灶、肝癌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异常改变可能是其临床特点,而且,部分患者脑梗死的发生可能与其血液的凝固性升高有关.

    作者:韦馨娴;秦超;梁志坚;程道宾;谢兴锐;张元利;蔺心敬;何宁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同期、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双侧膝关节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同期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双侧膝关节炎的安全性.方法:检索1978年3月至2013年1月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万方数据库中比较同期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的研究.结果:电子检索到148篇相关文献,纳入13篇文献(共57 616例)进行系统评价.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27 720例,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29 896例.术后死亡率(OR=2.83)、平均失血量101.85 mL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组高(多)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组;术后肺栓塞发生率(OR=0.65)、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OR=1.14)、术后心脏并发症发生率(OR=1.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而术后关节深部感染发生率(OR=0.53)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组较低.结论:通过术前仔细评估,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同期、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没有明显差异.

    作者:邓海林;赵劲民;石展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IL-18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胰岛素(Insulin)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方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IL-18、胰岛素(Insulin)、空腹血糖(FBG)水平,并计算HOMA-IR.研究IL-18水平与BMI、Insulin、FBG及HOMA-IR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BMI、血清IL-18、Insulin及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IL 18水平与Insulin、HOMA IR呈正相关(P<0.05).结论:IL-18在PCOS患者中的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的Insulin水平、HOMA-IR呈正相关,IL-18在PCOS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刘俐伶;庞丽红;邓丽;殷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加硬脑膜网格成形术救治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25例临床分析

    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加硬脑膜网格成形术救治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25例,术后给予综合治疗,通过短期临床观察病情并对预后进行评估,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永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GCF2选择性剪接区在肝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抗原GCF2选择性剪接区在人肝癌细胞株、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成人肝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 PCR检测GCF2 5个选择性剪接区(D1~D5)在人肝癌细胞株、43例肝癌组织、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以及正常成人肝细胞株及9例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GCF2 4个选择性剪接区(D1~D4)在所检测的细胞株、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成人肝组织中均未检测到表达;GCF2选择性剪接区D5仅在人肝癌细胞株检测到阳性表达;在43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有41例肝癌组织GCF2选择性剪接区D5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5.35% (41/43),而9例正常肝组织均未检测到GCF2选择性剪接区D5表达.结论:GCF2 D5选择性剪接区在肝癌组织中有较高阳性表达,GCF2选择性剪接区D5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陈力;李金平;晁耐霞;吴博;陈德凤;黄天明;罗国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广西局部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McNamara分析及性别差异研究

    目的:用McNamara分析法对广西局部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分析,了解其骨性特征,为正畸与正颌外科的临床诊断、治疗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西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82例及广西地区骨性Ⅰ类成人个别正常(牙合)50例,通过CASSOS软件对其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McNamara分析研究.结果:(1)骨性Ⅲ类错(牙合)组上颌突度、有效上颌长度测量值小于骨性Ⅰ类组(P<0.05),下颌突度、有效下颌长度、下颌平面角与下切牙突距测量值均大于骨性Ⅰ类组(P<0.05).(2)在骨性Ⅰ类个别正常(牙合)组中男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组中男性的有效下颌长度、下切牙突距和下前面高均大于女性(P<0.05),上颌突度则女性大于男性(P<0.05).(3)分别在男性和女性中比较骨性Ⅲ类错(牙合)和Ⅰ类个别正常(牙合)的数值发现,男性中两者有显著差异的测量项目更多.结论:广西局部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同时存在上颌发育不足和下颌发育过度,以后者为主.男性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较女性更严重,面型更差.

    作者:丁氏垂庄;刘海峰;宋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显微镜直视下冷凝联合眼内光凝治疗锯齿缘离断性视网膜脱离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镜直视下冷凝联合眼内光凝治疗锯齿缘离断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方法:对锯齿缘离断性视网膜脱离35例35眼,借助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联合眼内激光光凝视网膜裂孔,对手术疗效、冷凝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等进行随访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一次手术治愈率91.4%(32/35),盲目率从术前74.2%(26/35)下降到术后6个月的34.3%(12/35).手术平均冷凝时间(2.0±1.1)min.术后发生高眼压5例,白内障6例,视网膜下出血2例.结论:显微镜直视下冷凝联合眼内光凝治疗锯齿缘离断性视网膜脱离具有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良好,视网膜复位率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崔凌;李敏;钟海彬;徐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脑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198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的关于脑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纳入标准共纳入5项RCT,共424例患者,其中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组(试验组)210例,对照组2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有效性:脑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后癫痫的发作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5,95%CI(0.64,1.74),P=0.84].②安全性: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17,95%CI:2.90~50.96,P=0.0006).结论:脑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并不能减少癫痫的发生率,且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显著增高.

    作者:谢伟星;龚文劲;张高炼;梁建平;朱云中;韦可聪;周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COPD组65例COPD患者与对照组70例志愿者分别进行肺功能和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检查,分析两组检查结果变化.结果:对照组肺功能各项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分别为(3.49±0.75)L、(101.5±11.8)%、(96.79±7.3)%;COPD组分别为(1.27±0.71)L、(43.9±12.4)%、(62.8±15.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振动曲线评分、动态图像评分、大振动值、左肺QLD值、有无干湿啰音与CO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OPD患者与正常受试者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结果存在明显差异,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在诊断COPD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乳腺癌辅助放射治疗致心电图异常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辅助放射治疗(放疗)后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经术后、含表柔比星(EPI)方案化疗后再辅助放疗的102例乳腺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于放疗前、放疗结束后检查心电图,分析放疗后心电图异常与年龄、肿瘤部位、基础疾病、EPI累积剂量、内分泌治疗、赫赛汀、放疗方式的关系.结果:经放疗后共有22例(21.6%)患者心电图异常,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有基础病史、EPI累积剂量、放疗方式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有关(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有基础病史、EPI累积剂量、放疗方式是影响心电图异常改变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乳腺癌术后含EPI化疗后辅助放疗心电图异常与年龄、基础疾病、EPI累积剂量及放疗方式有关,心电图检查是发现早期放射性心脏损伤的重要手段.

    作者:俸艳英;阳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足月新生儿黄疸光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光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足月新生儿黄疸,并行蓝光照射治疗(光疗)治疗70例,按治疗结果分为光疗失败组(18例)和光疗成功组(52例),分析两组患儿Apgar评分、红细胞压积、光疗前换血率、使用白蛋白情况、血红蛋白浓度、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新生儿红细胞压积、光疗前换血率、血红蛋白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1,5 min Apgar评分、网织红细胞计数、出现黄疸时间、光疗时间、宫内窘迫及胆红素脑病发生率、肝功能(AST、ALT、γ-G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黄疸光疗失败可能与红细胞压积偏低、血红蛋白浓度较低以及光疗前换血有关,应引起临床重视,对出现上述情况的足月新生儿黄疸,建议配合其他治疗手段,改善新生儿结局.

    作者:陈坚;蒋智勇;孙伟红;叶太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伴JAK2V617F突变的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是一种少见类型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肿瘤增生性疾病,同时具有病态造血和骨髓增殖的特点,其异质性很大,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归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1].JAK2V617F突变见于大部分Ph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却罕见于CMML,而急变后JAK2V617F突变仍阳性的病例更罕见.本文报告1例伴有JAK2V617F突变的CMML病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吴福珍;梁晔;刘振芳;刘练金;李忠清;赖颖晖;罗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自身免疫性肝炎24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4例AI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1.9±11.7)岁.83.3%为慢性肝病表现,8.3%为急性肝炎表现,8.3%无症状.患者肝功能异常以AST、GGT、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大部分(71.4%)患者高丙种球蛋白升高.循环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以抗核抗体(ANA)为主,有4.2% (1/24)出现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ASLA)阳性,4.2%(1/24)出现抗核周型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阳性,12.5% (3/24)出现抗线粒体抗体M2 (AMA-M2)阳性和1&7%(4/24)出现抗双链DNA抗体(ds-DNA)阳性.有45.8%(11/24)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以干燥综合征33.3%(8/24)为主.病理改变以界面性肝炎71.4%(15/21)及汇管区及小叶内淋巴浆细胞浸润85.7%(18/21)为主.影像学无特异性改变.62.5%(15/24)曾被误诊,其中33.3%(5/15)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结论:AIH临床表现、生化、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在排除常见肝损害原因之后,结合自身抗体及肝组织学特征性病变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陶霖;黄世江;李莉;罗薇;覃山羽;姜海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