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英梅;杜丽群;黄绍标;吴念宁;何琦;卢祥婵;黄金萍;农影星;陈益芹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乳猪放射线腮腺损伤的疗效和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SPIO)示踪干细胞定向移植情况.方法:乳猪8只,雌雄不限,制成乳猪放射线腮腺损伤模型;穿刺针刺入髂骨骨髓腔,经过分离和培养获得BMSCs悬浮液;SPIO-PLL复合物的标记培养基与BMSCs共同孵育24 h后备用;于SPIO标记的BMSCs灌注治疗腮腺前,以及第1~3次治疗后进行MR检查,分别测量腮腺及肌肉T2WI信号强度.记录BMSCs治疗前后腮腺唾液流速以及腮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1只乳猪腹泻,1只乳猪嗜睡,1只乳猪烦躁,整个实验中未见全身紫绀、抽搐而死亡等现象;相比较BMSCs治疗前,治疗后腮腺腺泡体积和数量稍增多,腮腺内单位面积中血管数目增多,经普鲁士蓝染色显示腮腺区存在散在的蓝色铁颗粒;BMSCs治疗前(150±48)μL /min的腮腺唾液流速与治疗后的(215±67)μL /min唾液流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26);BMSCs治疗前腮腺T2WI信号强度与治疗后第1~3次腮腺信号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MSCs治疗前肌肉T2WI信号强度与治疗后第1~3次肌肉信号强度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MSCs对治疗乳猪放射线腮腺损伤具有一定疗效,MR成像能一定程度地反映BMSCs在治疗腮腺损伤的移植情况.
作者:金观桥;苏丹柯;张卫;黄向阳;罗宁斌;刘丽东;朱旭娜;赖少侣;谢东;李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动物模型.方法:3.5月龄Sprague Dawley(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模型组予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5 mg/kg,每周2次,连续9周;对照组予肌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每周测一次体重.于9周结束时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定大鼠活体整体骨密度和离体股骨的骨密度;股骨切片镜下观察骨小梁变化.结果:①模型组死亡率(40%)较对照组(10%)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雌性大鼠死亡为2/10,雄性大鼠死亡为6/10,雌雄死亡率之比为1∶3.②大鼠活体整体骨密度和离体股骨的骨密度变化一致,模型组骨密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股骨切片显微镜下观察见骨小梁变细、稀疏、断裂、排列紊乱.结论: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5 mg/kg,每周2次,共9周,可成功建立GIOP大鼠模型,测定活体整体和离体股骨的骨密度可用于评价GIOP模型.
作者:田丽花;梁敏;张劼;冼晶;黄松;蔡劲薇;罗佐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21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在发生率高的3种体质中以抽签方式各随机抽取30例患者,分别采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评分对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度进行冠脉狭窄积分评价,比较3组间冠脉狭窄积分差别.结果:阴虚质、痰湿质左回旋支评分及总评分高于血瘀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主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以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为常见,阴虚质、痰湿质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度普遍增高且高于血瘀质患者.
作者:李高叶;黄惠桥;黄金姣;陈务贤;应燕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牙周膜牵张快速牙移动过程中破骨活动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犬为实验对象,实验侧牙列应用牙周膜快速牙移动方法,对照侧牙应用传统牙移动方法,通过TRAP酶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及牙槽骨张力侧和压力侧的破骨细胞的数量、分布及活性.结果:在4周主动加力阶段,对照侧随加力时间延长,1,2,4周移动牙牙周膜压力侧内破骨细胞数量、阳性率及活性逐渐增强,4周达到高峰;骨吸收方式初为潜行性骨吸收,逐渐发展到直接骨吸收和潜行性骨吸收并存.在实验侧,1,2,4周移动牙牙周膜压力侧内破骨细胞数量、阳性率及活性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破骨活动明显较对照侧活跃;骨吸收方式为直接骨吸收和潜行性骨吸收并存.停止加力一段时间后原受压侧牙周膜内均少见破骨细胞.结论:牙周膜牵张快速牙移动过程中,移动牙压力侧牙周膜及牙槽骨内破骨细胞的数量及活性均高于传统牙移动.
作者:钱慧芳;康娜;宋少华;庞煊奈;何进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对蒽环类及紫杉类和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及铂类等多药耐药后的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多药耐药的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18例,治疗方案:第一天静脉滴注培美曲塞500 mg/m2及丝裂霉素6 mg/m2,21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有效率为27.7%(5/18),疾病控制率为61.1%(11/1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4.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1.6个月.Ⅲ~Ⅳ度药物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4例(22.2%),血小板减少1例(5.6%).结论:培美曲塞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对蒽环类及紫杉类和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及铂类等治疗失败后的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廖小莉;胡晓桦;李永强;刘志辉;林燕;廖思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壮药茉莉花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摸索确定色谱条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结果:HPLC色谱条件:检测波长为360 nm,色谱柱为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流速1.0 mL/min;供试液制备方法:药材破碎度为过60目筛的粉末,提取溶剂为甲醇,提取1 h,溶剂用量10 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科学可行,可作为茉莉花中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测定的方法.
作者:黄瑞松;雷沛霖;苏青;覃冬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双皮质骨固定法植入的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相容性.方法:建立锥状螺纹种植体的计算机模型,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不同加载角度下经双皮质骨固定的锥状螺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结果:皮质骨应力峰值出现在舌侧嵴顶部,即种植体颈部区域,采用双皮质骨固定法相比于传统植入法,皮质骨应力峰值减小了47.92%,且相同区域的骨应力分布明显减小.结论:锥状螺纹种植体使用双皮质骨固位法植入,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作者:胡雪峰;郑立;罗教明;赵劲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评估每日唤醒镇静策略对机械通气患者记忆的影响.方法:76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在舒芬太尼镇痛基础上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组实施每日唤醒.评估患者ICU谵妄发生情况,询问患者ICU期间的记忆.结果:57例患者完成调查,治疗组每日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剂量低于对照组[(40.8±12.1)mg/例与(52.3±16.2)mg/例,(P=0.04);(263.1±38.6)μg/例与(290.5± 39.3)μg/例,(P=0.01)];谵妄、恐惧记忆低于对照组[(26.7%与7.4%,(P=0.04);37.0%与73.3%,(P=0.01)],清醒记忆高于对照组[59.3%与26.7%,(P=0.01)].结论:每日唤醒增加患者ICU清醒时间和真实记忆,降低ICU谵妄发生率,减少患者ICU期间恐惧感受.
作者:曹莉;韦妍飞;刘燕;张黎;钮晋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心室颤动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8),盐水组(n=24),依达拉奉组(n=24),每组再分为自主循环恢复后12,24,48 h 3个时间点.盐水组与依达拉奉组均采用经食道快速起搏的方法制作大鼠心室颤动模型,常规行心肺复苏术,自主循环恢复即刻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依达拉奉,其中依达拉奉为3 mg/kg,生理盐水组输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监测血流动力学1 h,结扎股动、静脉消毒缝合,放入笼内常规饲养,分别于上述3个时间点腹腔麻醉后快速断头取脑组织,左脑用于测定超氧化物(SOD)、丙二醛(MDA)含量;右脑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CA2-3区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依达拉奉组大鼠脑组织中的SOD含量在12,24,48 h均高于盐水组(P<0.05),MDA含量在以上3个时间点均低于盐水组(P<0.05或P<0.01);镜下观依达拉奉组海马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盐水组为轻,以24,48 h为明显.结论:自主循环恢复后尽早使用依达拉奉,可通过提升脑内的SOD活力,降低MDA水平,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作者:孙雷雷;黄巧娟;陈蒙华;谢露;雷玲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各导联ST段的演变.方法:采用开胸结扎大鼠左前降支(LAD)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记录结扎前及结扎后1 h内每间隔5 min的肢、胸导联心电图;测量各个时点ST段的偏移幅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结扎大鼠LAD后1 h内,与术前比较,I、Ⅱ、aVL、V2、V5导联在各时刻ST段均抬高,胸导联较肢导联明显,于 15 min开始,I导联ST段抬高值大于aVL导联(均P<0.000);术后1 h内,I、aVL导联分别自术后50,35 min起ST段的偏移幅度均低于术后10 min(P<0.05),而在Ⅱ、V2、V5导联各观测时点间的ST段偏移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扎大鼠LAD后1 h内,ST段的演变表现在I、aVL导联;采用心电图肢导联判断大鼠是否心梗死时,应在术后早期观测ST段的变化.
作者:胡姗;何涛;侯小涛;秦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对体外培养的胰腺癌PANC-1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尼美舒利干预体外培养人胰腺癌PANC-1细胞,采用MTT比色法观察生长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免疫组化方法观察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尼美舒利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尼美舒利作用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和 G2/M期比例下降,呈剂量依赖关系.Caspase-3 活性明显增高,呈剂量依赖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urvivin蛋白表达明显减弱.结论:尼美舒利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生长和诱导其凋亡,可能与对细胞周期的阻滞、增强caspase-3 的活性和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李佳;林德安;刘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筛选一种抗冻剂配方,为建立深低温高活性保存的羊膜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只健康剖宫产产妇羊膜,根据预处理抗冻剂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DMEM/甘油组),C组(DMEM/甘油/DMSO组),D组(DMEM/甘油/ DMSO/海藻糖组).冷冻保存后第1,3个月取羊膜行HE与台盼蓝染色,分别观察羊膜结构,计算羊膜上皮细胞死亡率,并与新鲜羊膜(E组)比较.结果:E组:上皮细胞呈柱状、排列整齐紧密,细胞膜清晰,细胞核圆润蓝染,基底膜连续,细胞死亡率为(6.95±1.95)%.A组:保存1,3个月羊膜上皮层结构完整性均破坏、核固缩呈深蓝染,基底膜渐变为模糊不清.细胞死亡率分别为(39.96±5.84)%,(81.50±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96,P<0.05).B组:保存1,3个月细胞变形,核固缩加剧,基底膜渐变为不连续.细胞死亡率分别为(21.61±6.65)%,(36.76±10.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0,P<0.05).C组:保存1个月后类似新鲜羊膜,保存3个月后羊膜上皮细胞扁平,细胞核深染固缩,基底膜较完整.细胞死亡率分别为(14.08±3.21)%,(29.68±8.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344,P>0.05).D组保存1,3个月形态结构接近新鲜羊膜,死亡率分别为(8.51±1.75)%,(12.70±5.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2,P>0.05).保存1个月的A、B、C组死亡率与D、E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D、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3个月的A、B、C、D、E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D组存活率仍然达到87.3%.结论:DMEM/甘油/ DMSO/海藻糖可作为新型抗冻剂用于深低温高活性保存羊膜.
作者:齐映亮;朱富军;杨文贤;詹球;吕礼芳;王磊;刘亮;辛海明;林源;童亚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以肾病综合征(NS)为表现的IgA肾病(IgAN)的临床与病理及免疫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肾活检163例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N中表现为NS的67例患者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免疫分型的资料.根据Lee病理组织分类标准,肾小球病变程度分为Ⅰ~Ⅴ级,肾小管间质组织学改变分为Ⅰ~Ⅴ级.根据IgA在肾小球沉积的部位不同分为系膜沉积伴肾小球基底膜沉积(MS+GBM)组;单纯系膜沉积MS组.结果:①163例IgAN中表现为NS 67例,占IgAN的41.1%.②67例以NS为表现的IgAN患者中,MS组41例,其中26例(63.4%)表现为单纯性NS;Ⅰ~Ⅲ级23例(占56.1%).MS+GBM组26例,其中20例(77%)表现为肾炎性NS;Ⅲ~Ⅴ级19例(占73.1%).③免疫荧光分型:67例以NS为表现的IgAN患者中,MS组以IgA+IgM+C3+C4型(48.8%)、IgA型(29.2%)及IgA+IgM型(22%)为主;MS+GBM组以IgA+IgM+C3+C4型(42.3%)和IgA+IgM+IgG+ C3+C4 型(30.8%)为主.④67例以NS为表现的患者中MS、MS+GBM两组肾小球损伤程度无差异,均以Ⅱ~Ⅲ级为主.⑤小管间质损害(TIL)分型:67例以NS为表现的患者中MS组以Ⅱ级(占51.2%)和Ⅲ级(占26.8%).结论:IgAN表现为NS者MS组以单纯性肾病为主,MS+GBM组以肾炎性肾病为主;MS组和MS+GBM组肾小球损害均以Ⅱ~ Ⅲ级为主;免疫荧光MS组以IgA+IgM+C3+C4型、IgA型、IgA+IgM型为主;MS+GBM组以IgA+IgM+C3+C4型和IgA+IgM+IgG+ C3+C4 型为主;MS组肾小管损害以Ⅱ~Ⅲ级为主; MS+GBM组肾小管损害以Ⅳ+Ⅴ级为主.NS表现的IgAN在合并毛细血管壁沉积者,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重、预后差.
作者:王缨;汪国平;张莉;陈钦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蒜素联合长春新碱对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大蒜素组、长春新碱组、大蒜素联合长春新碱组(联合用药组),以未用药物处理的BIU-87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利用CCK-8法分别评价大蒜素和长春新碱对BIU-87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4组细胞中CDK1和CyclinB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大蒜素和长春新碱对膀胱癌BIU-87细胞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联合用药组能明显降低BIU-87细胞中CDK1和CyclinB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能诱导细胞凋亡,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为(54.89±0.27)%,与空白对照组(3.81±0.63)%、大蒜素组(19.20±0.26)%、长春新碱组(25.39±0.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可增强长春新碱对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两者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大蒜素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CDK1和CyclinB1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永生;王允金;穆细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依据循证医学原则,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CBM,CNKI,重庆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专业相关期刊,检索时间2000~2012年.纳入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2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符合要求的RCT 文献,共计1 399例患者.所纳入的研究根据Cochrane 系统评价体系中关于评价文献质量的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估,结果评分均>3分.Meta分析结果: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但手术时间长;淋巴结切除个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分析结果分别为:,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手术切除淋巴结个数与开腹组相当,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未增加.但腹腔镜具有术中出血少,住院天数短,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作者:蔡江川;徐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使用单、双极电凝及超声刀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单侧卵巢囊肿行囊肿剔除术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开腹组、单级电凝组、双极电凝组、超声刀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3,6个月抽血测定雌激素(E2 )、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雄激素(T)水平,术后3个月手术侧与未手术侧卵巢行阴超检查,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4组病例术后1个月均出现E2下降及FSH、LH增高,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组之间FSH、LH、E2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6个月各种激素水平与术前及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阴超检查提示手术侧卵巢体积小于非手术侧(P<0.05),窦卵泡数少于非手术侧(P<0.05),手术侧卵巢基质血流(S/D)及动脉指数与未手术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以单级电凝组导致月经异常的较其他组例数多,但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任何卵巢手术均影响卵巢功能,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使用单、双极电凝及超声刀不加重卵巢近期功能的损害.
作者:雷彦;凌玫;邱锐;马娅芬;廖丹梅;冯以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壳聚糖作为成膜辅料用于降低中药浸膏粉引湿性的新途径.方法:以壳聚糖为湿润剂,采用喷淋制粒的方法将中药浸膏粉制成细粒,考察其引湿性变化.结果:在4 h引湿试验中,壳聚糖能显著降低中药浸膏粉的引湿性,改善中药浸膏粉水分质量.结论:壳聚糖可用于中药浸膏粉防潮,改善中间体水分质量,有效保证工序操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罗世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因陈旧性OVCF接受改良PVP治疗的25例(36个节段)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1,6个月及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的临床效果;通过侧位X线测量患者椎体中线高度和矢状位Cobb角.对患者的骨水泥渗漏、感染等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结果:9例(25%)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未出现相关临床症状.无感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出现.在VAS评分、ODI评分以及椎体中线高度和矢状位Cobb角测量评估方面,患者术前与术后各个时间点比较,术后评估结果显著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PVP技术治疗陈旧性OVCF可很好地重建病变椎体高度,其早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刘剑;唐鹏;莫臣强;汪礼军;黄耀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壮药金边蚂蟥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10批不同产地的样品进行水解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10批不同产地的样品均含有17种氨基酸、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中水解氨基酸总含量在(67.20~72.68) g/100 g,游离氨基酸总量在(1 597~4 960) mg/100 g;必需和半必须氨基酸占水解氨基酸总量的50.86%~53.69%,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6.75%~57.91%.结论:不同产地的金边蚂蟥均含丰富的氨基酸,且氨基酸组成较稳定,但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
作者:苏青;陆峥琳;李筠;黄瑞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宫颈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检测正常宫颈组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组36例,宫颈癌组43例(无淋巴转移33例,淋巴转移10例)血清中VEGF-A、VEGFR-2的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有淋巴转移组血清VEGF-A、VEGFR-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宫颈组及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A 在宫颈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与组织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VEGFR-2 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0.05),与组织分级、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VEGF-A 和VEGFR-2 在宫颈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211,P=0.030).结论:高水平血清VEGF-A、VEGFR-2表达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VEGF-A、VEGFR-2的表达水平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A可能在宫颈癌中通过VEGFR-2信号通道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导致肿瘤生长,并促成淋巴结转移.
作者:蒙玉刚;梁春燕;曾雅畅;安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