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每日唤醒镇静策略对机械通气患者记忆的影响

曹莉;韦妍飞;刘燕;张黎;钮晋红

关键词:每日唤醒, 镇静, 机械通气, 记忆
摘要:目的:评估每日唤醒镇静策略对机械通气患者记忆的影响.方法:76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在舒芬太尼镇痛基础上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组实施每日唤醒.评估患者ICU谵妄发生情况,询问患者ICU期间的记忆.结果:57例患者完成调查,治疗组每日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剂量低于对照组[(40.8±12.1)mg/例与(52.3±16.2)mg/例,(P=0.04);(263.1±38.6)μg/例与(290.5± 39.3)μg/例,(P=0.01)];谵妄、恐惧记忆低于对照组[(26.7%与7.4%,(P=0.04);37.0%与73.3%,(P=0.01)],清醒记忆高于对照组[59.3%与26.7%,(P=0.01)].结论:每日唤醒增加患者ICU清醒时间和真实记忆,降低ICU谵妄发生率,减少患者ICU期间恐惧感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3个血友病B家系患者与携带者的基因诊断

    目的:对3个无关联家系的血友病B患者及可能携带者进行基因诊断与分析,以建立家系图谱,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提取实验对象DNA,运用PCR扩增及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对3个家系成员的FⅨ基因8个外显子序列进行测序比对,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个家系先证者中共发现了3种突变:家系1中先证者基因突变位于第5号外显子,类型为22724del1 (Ala164Glnfs10),家系2中先证者基因突变位于第6号外显子,类型为25510_25514del5 (Gly236Ilefs6),家系3中先证者基因突变位于第7号外显子,类型为35068_35070del3 (Val263del),均为未经报道的突变类型,其中家系3中发现携带者1例,基因突变类型与家系3中先证者基因突变类型相同.结论:本次基因诊断为3个家系建立了家系图谱,其结果不仅补充了血友病B的突变数据库,也为血友病B发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定分析依据.

    作者:蒋雪雯;韦红英;刘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使用单、双极电凝及超声刀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使用单、双极电凝及超声刀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单侧卵巢囊肿行囊肿剔除术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开腹组、单级电凝组、双极电凝组、超声刀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3,6个月抽血测定雌激素(E2 )、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雄激素(T)水平,术后3个月手术侧与未手术侧卵巢行阴超检查,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4组病例术后1个月均出现E2下降及FSH、LH增高,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组之间FSH、LH、E2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6个月各种激素水平与术前及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阴超检查提示手术侧卵巢体积小于非手术侧(P<0.05),窦卵泡数少于非手术侧(P<0.05),手术侧卵巢基质血流(S/D)及动脉指数与未手术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以单级电凝组导致月经异常的较其他组例数多,但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任何卵巢手术均影响卵巢功能,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使用单、双极电凝及超声刀不加重卵巢近期功能的损害.

    作者:雷彦;凌玫;邱锐;马娅芬;廖丹梅;冯以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每日唤醒镇静策略对机械通气患者记忆的影响

    目的:评估每日唤醒镇静策略对机械通气患者记忆的影响.方法:76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在舒芬太尼镇痛基础上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组实施每日唤醒.评估患者ICU谵妄发生情况,询问患者ICU期间的记忆.结果:57例患者完成调查,治疗组每日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剂量低于对照组[(40.8±12.1)mg/例与(52.3±16.2)mg/例,(P=0.04);(263.1±38.6)μg/例与(290.5± 39.3)μg/例,(P=0.01)];谵妄、恐惧记忆低于对照组[(26.7%与7.4%,(P=0.04);37.0%与73.3%,(P=0.01)],清醒记忆高于对照组[59.3%与26.7%,(P=0.01)].结论:每日唤醒增加患者ICU清醒时间和真实记忆,降低ICU谵妄发生率,减少患者ICU期间恐惧感受.

    作者:曹莉;韦妍飞;刘燕;张黎;钮晋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对心室颤动大鼠心肺复苏后的脑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心室颤动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8),盐水组(n=24),依达拉奉组(n=24),每组再分为自主循环恢复后12,24,48 h 3个时间点.盐水组与依达拉奉组均采用经食道快速起搏的方法制作大鼠心室颤动模型,常规行心肺复苏术,自主循环恢复即刻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依达拉奉,其中依达拉奉为3 mg/kg,生理盐水组输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监测血流动力学1 h,结扎股动、静脉消毒缝合,放入笼内常规饲养,分别于上述3个时间点腹腔麻醉后快速断头取脑组织,左脑用于测定超氧化物(SOD)、丙二醛(MDA)含量;右脑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CA2-3区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依达拉奉组大鼠脑组织中的SOD含量在12,24,48 h均高于盐水组(P<0.05),MDA含量在以上3个时间点均低于盐水组(P<0.05或P<0.01);镜下观依达拉奉组海马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盐水组为轻,以24,48 h为明显.结论:自主循环恢复后尽早使用依达拉奉,可通过提升脑内的SOD活力,降低MDA水平,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作者:孙雷雷;黄巧娟;陈蒙华;谢露;雷玲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抗冻剂预处理对直接快速液氮冻存人羊膜活性的影响

    目的:筛选一种抗冻剂配方,为建立深低温高活性保存的羊膜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只健康剖宫产产妇羊膜,根据预处理抗冻剂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DMEM/甘油组),C组(DMEM/甘油/DMSO组),D组(DMEM/甘油/ DMSO/海藻糖组).冷冻保存后第1,3个月取羊膜行HE与台盼蓝染色,分别观察羊膜结构,计算羊膜上皮细胞死亡率,并与新鲜羊膜(E组)比较.结果:E组:上皮细胞呈柱状、排列整齐紧密,细胞膜清晰,细胞核圆润蓝染,基底膜连续,细胞死亡率为(6.95±1.95)%.A组:保存1,3个月羊膜上皮层结构完整性均破坏、核固缩呈深蓝染,基底膜渐变为模糊不清.细胞死亡率分别为(39.96±5.84)%,(81.50±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96,P<0.05).B组:保存1,3个月细胞变形,核固缩加剧,基底膜渐变为不连续.细胞死亡率分别为(21.61±6.65)%,(36.76±10.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0,P<0.05).C组:保存1个月后类似新鲜羊膜,保存3个月后羊膜上皮细胞扁平,细胞核深染固缩,基底膜较完整.细胞死亡率分别为(14.08±3.21)%,(29.68±8.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344,P>0.05).D组保存1,3个月形态结构接近新鲜羊膜,死亡率分别为(8.51±1.75)%,(12.70±5.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2,P>0.05).保存1个月的A、B、C组死亡率与D、E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D、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3个月的A、B、C、D、E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D组存活率仍然达到87.3%.结论:DMEM/甘油/ DMSO/海藻糖可作为新型抗冻剂用于深低温高活性保存羊膜.

    作者:齐映亮;朱富军;杨文贤;詹球;吕礼芳;王磊;刘亮;辛海明;林源;童亚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IL-13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IL-18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 IL-13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时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7只,随机分为5组:Sham组,I/R组,C组,T-S组和T-L组.阻断大鼠双侧肾脏血流45 min,再灌注24 h,建立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分别于阻断血流后分别从双侧肾动脉开口注射rmIL-13(T-S组:0.5 g/kg 体重,T-L组:1.5 g/kg 体重);C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检测各组大鼠IL-18血清水平和肾脏表达,以及肾功能和肾脏病理.结果:①与C组比较,T-L组肾脏IL-18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IL-18血清水平也明显下降[(102.86±32.82)ng/L vs (231.02±52.96 )ng/L,P<0.01]; ②与C组比较,T-L组肾功能损害减轻,BUN[(43.64±11.72)mmol/L vs (19.01±6.56)mmol/L,P<0.01],SCr[(79.92±15.22)μmol /L vs (165.56±39.87)μmol/L,P<0.01],肾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肾小管损害评分明显减少(P<0.01);③血清IL-18蛋白水平与BUN、SCr呈正相关(r=0.710,P<0.01;r=0.770,P<0.01),肾组织IL-18 mRNA与BUN、SCr呈正相关(r=0.716,P<0.01;r=0.762,P<0.01).结论:IL-13能有效地抑制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L-18的表达和保护肾功能.

    作者:冯振伟;江黎明;陈孝文;杨展;吴平;赵家明;何惠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活动性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治疗活动性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疗效.方法:对74例活动性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予静脉滴注甲强龙500 mg/d,连续3 d,间隔4 d;再静脉用药3 d后改口服强的松,1 mg/kg·d-1,每到两周递减5~10 mg,直至5 mg/d,维持2个月.结果:50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67.5%.1例发生上腹部隐痛(占2.6%),经奥美拉唑治疗后好转.结论:大剂量甲强龙治疗活动性甲状腺相关眼病疗效满意,甲状腺相关眼病病程小于1年的甲强龙治疗效果好,病程大于1年的治疗效果差.

    作者:谢新荣;蒋红焱;余天强;邹汶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106例中合并AFP 16例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瘫痪肢体功能康复情况进行3个月随访.结果:本组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 ~24个月,平均年龄11个月.肢体瘫痪出现在发病后2~4 d,肢体瘫痪后1~2 d内进展至高峰.16例均表现为AFP.单侧上肢瘫痪8例,单侧下肢瘫痪5例,双侧下肢瘫痪3例.肌力为0~Ⅱ级.随访瘫痪肢体功能在1周左右由远端肌群开始恢复,经肢体功能康复3个月后肌力升至Ⅲ~Ⅴ级.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AFP婴儿多见,均为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表现为AFP.瘫痪发生在病程初期,1~2 d内进展至高峰,单侧肢体受累多见,患肢功能约1周后开始恢复.行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李柏;廖素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5例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一半以上,以往对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多采用后路跨伤椎4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但其存在一些缺陷,如后凸畸形、断钉断棒、矫正角度的丢失等现象屡见不鲜,影响治疗效果.2006年6月至2011年1月我院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勇喜;农新盛;黄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分娩方式与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自2008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60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112例和阴道顺产组148例.两组均于孕妇入院时及新生儿出生24 h内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常规注射,同时检测血清HBsAg、抗-HBs 及HBV-DNA水平,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结果:本组260例HBsAg阳性孕妇分娩24 h内共计出现HBV母婴垂直传播23例,占8.85%.随着HBV-DNA水平逐渐增高,母婴垂直传播率也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前孕妇HBV-DNA水平≤1010copies/L时,两组婴儿垂直传播感染率、HBV-DNA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HBV-DNA水平>1010copies/L时,剖宫产组婴儿垂直传播感染率、HBV-DNA阳性率较阴道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入院时HBV-DNA水平可显著影响孕妇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剖宫产可以显著降低HBV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

    作者:王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快速输注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血清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快速静脉输入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低右)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血清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琥珀酰明胶组(n=60)和低右组(n=60),静脉输入平衡盐液500 mL后快速输入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或低右,输入前后抽取静脉血行血清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的检测,并记录液体复苏6 h时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尿量.结果:与琥珀酰明胶组输入前比较,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输入后血清Na+、Cl-、Ca2+水平、PT时间和 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血清K+水平下降[(3.81±0.06)mmol/L比(3.96±0.06)mmol/L(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内;与低右组输入前比较,低右输入后血清Cl-水平增加[(104.75±1.32)mmol/L比(104.28±1.05)mmol/L(P<0.05)]、血清Ca2+水平增加[(2.46±0.08)mmol/L比(2.36±0.07)mmol/L(P<0.05)]、PT时间延长[(14.25±2.3)s比(12.8±0.98)s(P<0.05)],PLT计数明显下降[(115±40)×109/L比(189±46)×109/L (P<0.05)];与低右组输入后比较,琥珀酰明胶组输入后血清Ca2+水平下降[(2.12±0.06)mmol/L比(2.46±0.08)mmol/L(P<0.05)]、PT时间缩短[(12.9±1.9)s比(14.25±2.3)s(P<0.05)],PLT计数明显增加[(150±54)×109/L比(115±40)×109/L(P<0.05)];琥珀酰明胶组较低右组在输入后6 h时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尿量改善更明显(均P<0.01).结论: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早期大剂量使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对血清电解质水平及凝血功能影响小,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使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较低右更安全、效果更好.

    作者:胡军涛;李超乾;汤展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栓性微血管病2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栓性微血管病(TMA)临床特点、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临床确诊的TMA者,讨论该病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改变、治疗及预后.结果:起病多未发现明确诱因19例(65.5%),其他诱因:感染 7例(24.1%)(上感4例、腹泻3例),妊娠分娩继发2例(6.9%),药物相关1例(3.5%).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发病多见于秋冬季,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发病无明显季节性.29例TMA均出现肾脏及血液系统受损,部分患者有发热及神经精神症状.HUS肾功能损害较TTP重,TTP发热、血小板下降及神经症状较HUS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浆置换和(或)新鲜冰冻血浆治疗,6例死亡,18例存活,而5例仅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治疗者均死亡.结论:TMA的诱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HUS肾损害较明显,TTP则以血液系统受累及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浆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法,预后可改善.

    作者:潘玲;王英;廖蕴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前房维持器在Blumethal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时灌注入口的选择

    目的:观察前房维持器(ACM)在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CCC)Blumethal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时于不同的灌注入口所形成的涡流带来的手术优点和弊端.方法:将应用前房维持器分别于1点钟、3点钟及5点钟位置作为灌注入口下施行CCC Blumethal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150例分为3组,术中对形成的涡流带来的撕囊圆整性、手术时间、房角皮质冲洗等手术优点和弊端进行分析观察.结果:1点钟位置:撕囊圆整性为80%,平均手术时间25 min,房角皮质冲洗难.3点钟位置:撕囊圆整性为50%,平均手术时间18 min,房角皮质冲洗较难.5点钟位置:撕囊圆整性为84%,平均手术时间12 min,房角皮质冲洗容易.结论:应用前房维持器在5点钟位置作为灌注入口下施行CCC Blumethal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较1点钟、3点钟位置作为灌注入口具有优越性.

    作者:覃涛;黄经河;叶舒;梁文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共同负荷联合缩血管药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腰麻后低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共同负荷联合小剂量麻黄碱与万汶共同负荷预防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腰麻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A组是万汶共同负荷联合小剂量麻黄碱组;B组是万汶共同负荷;C组是乳酸林格氏液组.观察不同时点SBP、DBP、HR的变化,记录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A组SBP、DBP、HR在T1稍升高、余时点稍下降(P>0.05); B组、C组的SBP、DBP在腰麻后各时点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B组T2、T3及C组T2、T3、T4时点的SBP与相应组T0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A组和B组T2、T3时点的SBP均明显高于C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C组>B组> A组(P<0.05).结论:万汶共同负荷联合小剂量麻黄碱能有效减少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腰麻后低血压发生率.

    作者:钟瑛;谭宪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耐受性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耐受性与疗效.方法:收集155例首程根治性放疗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RT)76例、同期放化疗组(CCRT)79例,均为二维常规根治性放射治疗.CCRT组分别在放疗前、第4周、放疗后1~2周内给予化疗:DDP 30 mg/m2·d-11~3,5-氟尿嘧啶500 mg/m2·d-11~5,静脉点滴.结果:CCRT组和RT 组在治疗期间发生的血液、胃肠道、黏膜及皮肤反应等急性毒性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需静脉补液、营养支持治疗的CCRT组有62例(78.5%)、RT组有39例(51.3%) (χ2=12.592,P<0.001).治疗结束后3个月CCRT组和RT组鼻咽部肿瘤消退率和颈部淋巴结肿瘤消退率均分别为97.5%与92.1%;94.9%与89.5% (P>0.05).CCRT组2年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优于RT组[(94.9%与82.9%;93.8%与80.2%;100%与78.9%,P<0.05)].结论: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同期放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提高了2年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毒副作用有所增加,耐受性有下降的趋势,但尚在可耐受范围.

    作者:蔡凯;胡联民;廖天华;余昭胜;陈刚;刘术金;谭长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尼美舒利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对体外培养的胰腺癌PANC-1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尼美舒利干预体外培养人胰腺癌PANC-1细胞,采用MTT比色法观察生长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免疫组化方法观察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尼美舒利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尼美舒利作用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和 G2/M期比例下降,呈剂量依赖关系.Caspase-3 活性明显增高,呈剂量依赖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urvivin蛋白表达明显减弱.结论:尼美舒利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生长和诱导其凋亡,可能与对细胞周期的阻滞、增强caspase-3 的活性和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李佳;林德安;刘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2011年1~12月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ALRI患儿共2 796例,采集每例患儿血清标本1份,应用斑点试验芯室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V)、副流感病毒(PIV).结果:(1)总的病毒阳性检出率40.98%(1 146/2 796例),其中<1岁、~3岁、~6岁和>6岁组分别为43.45%(604/1 390例)、40.94%(488/1 192例)、26.79%(45/168例)、19.57%(9/46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3,P=0.000).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IV、RSV、PIV、ADV.(2)IV和ADV流行季节在夏秋季,RSV、PIV在冬春季.(3)<1岁、~3岁、~6岁和>6岁年龄组病毒阳性患儿中检出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的比例分别为10.50%、9.56%、3.57%和4.3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9.82,P<0.05).结论:病毒是引起儿童ALRI的重要病原,此次研究显示 IV、RSV、PIV是感染的主要病原,其感染存在季节特征;混合感染检出率为9.59%,多见于<1岁儿童,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颜云盈;曾贵祥;邱宝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蒜素联合长春新碱对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蒜素联合长春新碱对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大蒜素组、长春新碱组、大蒜素联合长春新碱组(联合用药组),以未用药物处理的BIU-87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利用CCK-8法分别评价大蒜素和长春新碱对BIU-87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4组细胞中CDK1和CyclinB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大蒜素和长春新碱对膀胱癌BIU-87细胞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联合用药组能明显降低BIU-87细胞中CDK1和CyclinB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能诱导细胞凋亡,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为(54.89±0.27)%,与空白对照组(3.81±0.63)%、大蒜素组(19.20±0.26)%、长春新碱组(25.39±0.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可增强长春新碱对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两者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大蒜素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CDK1和CyclinB1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永生;王允金;穆细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机短信提醒方式应用于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手机短信提醒干预方式配合常规的依从性教育应用于艾滋病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减少治疗失败现象的发生.方法:将HAART 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双数交替入选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HAART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依从性教育.干预组(40例):HAART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依从性教育并由医护人员在患者需要服药的时间进行每天两次手机短信提醒.监测两组患者HAART治疗第1年的依从性和治疗失败现象;HAART的基线、1,2,3,4年分别检测CD4+及病毒载量.结果:①HAART第一年服药依从性:对照组为91.7%;干预组为9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3.981,P<0.05).②对照组HAART第1年死亡3例、失访2例、第2年耐药 1例;第4年死亡1例,耐药1例;干预组:HAART第1年时死亡1例,4年无失访、耐药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结论:使用手机短信提醒干预方式配合常规的依从性教育应用于艾滋病患者HAART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减少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失败现象的发生.

    作者:秦英梅;杜丽群;黄绍标;吴念宁;何琦;卢祥婵;黄金萍;农影星;陈益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啶在老年上腹部手术全麻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右托咪啶在老年上腹部手术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拟行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0~7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观察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每组各30例.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右美托咪啶负荷量0.5 μg/kg静脉泵注后,继以0.2 μg/kg·h-1泵注维持,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泵注.观察并记录两组诱导前、气管插管即时、切皮后5,10,30,60 min时点的HR、SBP、DBP;给药前(T0)、给药后5 min(T1)、给药后10 min(T2)、气管拔管时(T3)、气管拔管后5 min(T4)、气管拔管后20 min(T5)的Ramsay镇静评分(RSS评分);记录术后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和临床麻醉效果的评价.结果:D组手术开始后各时点的心率和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参数值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其前后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心率和血压都出现了明显改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用药后各个时间点的RSS值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的满意度比较:D组为90.33%,明显优于C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在老年上腹部手术的全麻中具有较好的镇静和保持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作用,能提高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在老年上腹部全麻手术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孔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