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云西;凌江红;庞黎明;黄贵华;蒋历;郑超伟;王道刚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00例急性脑梗死患 者(实验组)血清CRP水平,并与75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前CRP为(48.03±12.78)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43±12.21) mg/L(P<0.05),重型患者其CRP含量在接受治疗14 d后明显高于轻型以及中型患者(P<0.05).结论:血清CRP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禤彩霞;曹传伟;黄载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可扩张通道下(X-Tube)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患者应用可扩张通道下进行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得到随访6~12个月.脑脊液漏2例,椎间隙感染1例.ODI评分:术前为 (72±13)分,术后3个月为(35±17)分,末次随访(16±1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术前为(8.1±1.0)分,术后3个月为(5.2±1.1)分、末次随访为(1.5±1.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扩张通道下可单人独自完成行单节段或相邻两节段的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该术式是一种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操作安全、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作者:黄站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不同病程中的水平及其与脑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4,7,14天的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并与5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天血清hs-CRP水平即较正常对照组[(4.82±4.42)mg/L]升高[(14.32±2.25) mg/L,P<0.01],第4天达峰值[(18.36±5.21) mg/L],之后逐渐下降,第14天 hs-CRP水平已降到正常[(2.70±1.05) mg/L,P>0.05].MMP-9血清水平在第1天即升高达峰值[(122.38±104.27)μg/L],与正常参考值 [(10.28±4.65)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后逐渐下降,但各时点间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后第1天及第4天hs-CRP、MMP-9血清水平均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538,r=0.512,均P<0.01).结论:hs-CRP和MMP-9的检测可能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早期诊断与脑损害的程度的评估.
作者:陈芳梅;尹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经Meta分析以明确髓芯减压术在股骨头坏死早期治疗中是否优于保守治疗.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关于比较保守治疗与髓芯减压术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的文献.按Ficat分期检验各研究间异质性,经统计学方法分期比较治疗成功率.结果:5篇文献(1 022髋)被纳入.髓芯减压组Ⅰ、Ⅱ、Ⅲ期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2%,62%,29%,而保守治疗组为57%,57%,24%.Ⅰ期纳入文献间同质性好,治疗成功率OR合并=2.85(95%可信区间为1.70~4.78,P<0.000 1),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期纳入文献间存在异质性,RR合并=1.01(95%可信区间为0.67~1.51,P=0.97),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治疗成功率太低未检验异质性.结论:髓芯减压术在Ⅰ期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Ⅱ、Ⅲ期,疗效无明显差异.对各类早期股骨头坏死采取正确治疗方案仍需多中心进行双盲的、完全随机对照的试验验证.
作者:邓海林;赵劲民;苏伟;廖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各级肾动脉的阻力指数(RI),观察其与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492例肾移植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各级肾动脉,比较肾功能正常组、急性排斥组、急性肾小管坏死组、慢性排斥组和肾周积液组的阻力指数差异.结果:急性排斥组、急性肾小管坏死组、慢性排斥组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阻力指数升高且有显著差异(P<0.01);肾周积液组阻力指数未见明显升高(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各级肾动脉阻力指数可以为移植肾功能改变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张登峰;黄健源;李卉;吴昭蓉;禹岳华;孙煦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对癫痫患儿体质量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首次诊断癫痫TPM单药治疗的患儿3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6个月进行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IR)指数、瘦素、脂联素、瘦素/脂联素(L/A)测定,进行TPM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结果:TPM治疗3个月的患儿胰岛素、IR指数、瘦素、L/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体质量、BMI及脂联素水平变化不明显(均P>0.05);TPM治疗6个月的患儿胰岛素、IR指数、瘦素、L/A较治疗3个月下降更明显(均P<0.001),体质量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均明显增高(P<0.05),B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脂联素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TPM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M治疗对癫痫患儿体质量及糖脂代谢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周银娥;韩蕴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转染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SK4)慢病毒表达载体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特异性的RSK4慢病毒表达载体LV-RPS6KA6,稳定转染至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使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检测RSK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用Cell Counting Kit-8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结果:稳定转染LV-RPS6KA6至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RSK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上调(均P=0.000).过表达RSK4的MDA-MB-231细胞生长被明显抑制,转染24,48,72,96 h后,其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5±1.8)%、(17.7±2.5)%、(27.1±3.7)%和(13.8±2.1)%.结论:稳定转染RSK4慢病毒表达载体可明显上调RSK4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
作者:韦薇;韩璐璐;杨华伟;刘剑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周期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主导卵泡径线大小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首次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或ICSI-ET治疗的患者共557例,并根据HCG日大卵泡径线分为:A组50例(18~19.5 mm),B组272例(20~21.5 mm),C组166例(22~23.5 mm),D组69例(≥24 mm)来分析注射HCG日主导卵泡大小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A、B、C、D组妊娠率分别为50%,45.95%,33.13%,3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率分别为39.76%,36.44%,22.37%,31.2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COH治疗周期中,主导卵泡在18~21.5 mm时决定注射HCG可以得到较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黄颖;丘映;谭秀群;罗宇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无创瓷贴面对修复前牙间隙的可行性.方法:将40例80颗要求关闭前牙间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用常规贴面和无创瓷贴面进行修复.修复后2年复查,并对两组病例的修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贴面组与无创贴面组在边缘密合、颜色、牙龈健康、完整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贴面组在敏感度上优于常规贴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选择好适应证的前提下,无创瓷贴面在关闭前牙间隙的修复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李劲;许胜;雷惠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影响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接受PVP的112例OVCFs患者,其中38例42椎出现骨水泥不同程度的渗漏,均无神经症状.74例74椎无骨水泥渗漏.应用mimics测出骨折压缩程度、渗漏体积.以术后骨水泥的渗漏发生率作为研究结局,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的偏相关分析法,评价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病椎节段、注入量、骨密度及压缩率等因素是否为影响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椎节段及骨密度对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而骨折压缩率、骨水泥注入量对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有明显影响(P<0.05).经过多因素的偏相关分析发现,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与骨折压缩率、骨水泥注入量呈正相关(r=0.635,P<0.05;r=0.41,P<0.05).结论: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是很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与骨水泥注入量、骨折压缩率相关.
作者:张瑶;李兵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对腓深神经的走形进行解剖观察,为微创钢板固定法(MIPO)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避免损伤腓深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12具成人尸体24例膝关节标本,模拟MIPO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手术入路,解剖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及其分支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腓深神经由腓总神经发出后与胫前动脉伴行,在小腿上1/3段位于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下2/3段位则于胫骨前肌和踇长伸肌之间.其中以胫骨粗隆高点和腓骨头连线为底线,向下约(35±2.1)°在离胫骨粗隆(51.6±2.8)mm处腓总神经有一较大分支(胫前关节返支)垂直胫骨方向进入胫骨前肌,分布于膝关节周围.在离胫骨粗隆5,10,15 cm处分别测得腓深神经到胫骨前缘的距离分别为(36.8± 2.5)mm,(30.1±1.9) mm,(27.0±1.2) mm.结论:胫骨外侧存在一个倒三角形的安全区域,在此区域内行MIPO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安全可行.
作者:谢能峰;苏伟;黄钊;李尚政;郭杰;何肖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有4个跨膜区的L6超家族成员1(transmembrane 4 L six family member 1,TM4SF1)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用RT-PCR法检测TM4SF1基因在36例卵巢癌、15例卵巢良性肿瘤、13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M4SF1基因在卵巢癌中表达为(0.173±0.054)、良性肿瘤为(0.134±0.015)、正常卵巢组织为(0.118±0.008).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卵巢良性肿瘤(P=0.031);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04);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2);手术-病理分期为Ⅰ-Ⅱ期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124±0.02)低于Ⅲ期(0.164±0.024)(P<0.05);高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0.091±0.052),中-低分化癌组织表达为(0.113±0.024)(P>0.05).结论:TM4SF1基因的表达与卵巢癌相关,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俸艳英;阳志军;李力;张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高校新入学女生对月经期卫生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更好地指导女性青春期保健工作.方法:设制经期卫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表,在柳州某高校新入学的2009级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在来自城市和农村的生源中随机抽取10%女生,共550名进行调查.结果:97.45%的女生对月经期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较好,但关于正常月经量的回答正确率较低;被调查女生的经期卫生保健知识来源于医生等专业人员比例低,仅占2.18%;来源于母亲者,城市与农村有明显差异(P<0.05),其他各项指标农村与城市无差异(P>0.05).结论:被调查的某高校女生对月经期保健知识掌握较好,但仍应加强青春期女性对正常月经量的认知教育;同时还应加强社区医疗保健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农村的医疗保健水平.
作者:吴佩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广西区直属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以便改善医院的消毒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区直属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2011年共监测样品1 104份,合格1 076份,消毒效果监测总合格率为97.5%.各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液、透析用水、灭菌物品、灭菌器及紫外线灯的合格率高,为100.0%; 内镜合格率低,为90.0%,其次是室内空气,为92.9%.层流过滤技术的洁净空气合格率(100%)较传统消毒技术合格率(88.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区直属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总体较好,但室内空气和内镜合格率相对偏低,仍需加强对消毒重点环节的监督与监测.
作者:陈莉;李竹天;甘永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脐动脉血流S/D值与新生儿窒息相关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胎儿电子监护仪及监测脐动脉血流S/D值对100例孕晚期孕妇进行胎儿宫内监测.结果:胎心监护和脐动脉血流S/D值与新生儿窒息有相关性,其中胎心监护与其相关性更大.结论:胎心监护与脐动脉血流S/D值联合监测可提高胎儿宫内缺氧状态的诊断率,为临床及时纠正宫内缺氧和胎儿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黄丽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成分输血情况,探讨临床用血的特点、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临床血液制品使用资料并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成分输血率逐年提高,但血浆输注比例较高.结论:成分输血的理念已成我院常态,临床输血的主要成分为红细胞,血小板和冷沉淀用量逐年上升,血浆和全血用量逐年下降.
作者:陈宇;邓梅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EBN)相关知识的认知及实践EBN情况.方法:设计EBN知识认知及实践情况调查表,以南宁市内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肿瘤科及1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303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了解护理人员对EBN知识的认知和实践情况.结果: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对EBN知识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因工作太忙而缺乏学习时间是影响护理人员学习EBN知识的主要原因,但大部分护理人员对学习EBN知识感兴趣.仅少数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实践EBN的经验.查阅文献能力较差、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等知识匮乏导致护理人员的循证技能较差.结论:肿瘤专科护理人员缺少EBN相关知识和实践EBN的经验,实施EBN的技能不足.
作者:曾珊;陈丽君;吕小红;黄英凡;江锦芳;陈志玲;陆静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胃肠动力障碍是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FD)、功能性便秘、糖尿病胃轻瘫、小儿巨结肠病、胃肠术后肠麻痹、肠粘连及肠梗阻等疾病的共同原因.而胃肠动力障碍的形成则有更为复杂的深层次原因,常牵涉到不同组织器官之间功能失调,多种细胞信号传导受阻,以及基因缺失、转录或蛋白表达不足导致蛋白功能不能执行,胃肠平滑肌舒缩功能下降等,如胃肠激素-神经递质-脑肠肽系统功能失调,PLC-Ca2+-IP3信号通路传导受阻,Ca2+-钙调蛋白-肌球蛋白轻链激酶依赖的平滑肌收缩机制失调,或因营养缺乏、氧化应激等细胞内外环境急剧变化导致细胞启动程序性死亡信号,诱发细胞凋亡与自噬.
作者:纪云西;凌江红;庞黎明;黄贵华;蒋历;郑超伟;王道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院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神经外科分离病原菌的感染部位、种类及耐药现状.结果:送检的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25株,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44.8%),其次为颅内(28.0%).病原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63.2%,革兰阳性(G+)球菌占22.4%,真菌占14.4%;G-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G+球菌则主要以葡萄球菌为主;真菌以热带念珠菌为主.常见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奎奴普丁-达福普丁未检出耐药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均未检出耐药菌株.结论:监测神经外科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动态,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降低感染率,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很有必要.
作者:温燕;唐双意;蒋霞;丘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等炎症指标在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作用.方法:采集AECOPD患者入院时、入院14 d、出院6个月的外周血,检测PCT、CRP、WBC、NE,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为对照组.结果:AECOPD患者入院当天的外周血中PCT、CRP、NE与14 d组、6个月组及COPD稳定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组、6个月组及COPD稳定组的PCT、CRP、NE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在AECOPD入院当天组与6个月组及稳定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入院当天组的PCT(72%)、CRP(60%)及NE(100%)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的阳性率以AECOPD入院当天组高(40%),其次为AECOPD 6个月组(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PCT、CRP与NE有利于AECOPD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晓文;陈一强;张剑锋;周林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