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俊;周华富;杨涛;赵超仁;冯旭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HIV/AIDS)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与CB+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10例HIV/AIDS患者进行总淋巴细胞计数与CD4+细胞计数检测,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根据SPSS软件计算所得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来寻找能有效预测CD4+细胞计数< 200个/μL与<350个/μL的总淋巴细胞的范围.结果:调查对象总淋巴细胞计数和CD4+细胞计数之间存在相关性(r =0.602,P<0.01),总淋巴细胞<1 400个/μL对应于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有73.0%的灵敏度,69.2%的特异度,92.0%的阳性预测值;总淋巴细胞<1 700个/μL对应于CD4+细胞计数<350个/μL有76.9%的灵敏度,66.7%的特异度,97.3%阳性预测值.结论:在资源有限的国家和地区可利用总淋巴细胞计数作为CD4+细胞计数的一项替代指标,来预测了解HIV/AIDS患者的疾病进展状况及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许超宇;朱宇佳;覃琼芬;李仕雄;江波;吴登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常因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等原因引起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心房颤动、房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甚至短阵性室速等.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西药共同的不足之处是使用不当可诱发心律失常.因此,给临床用药带来一定的影响.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有一定优势,稳心颗粒作为一个抗心律失常的中药组方,在离子通道的研究上已经证实对钠、钾、钙离子通道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具有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下,没有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的报道.本文探讨并评价该药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率失常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936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以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50例肺癌患者和50例对照者的VEGF 936C/T位点基因型进行检测,明确936C/T位点基因型,并行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风险关联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患者VEGF 936C/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 936C/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无关.
作者:李培先;甘浪舸;阮林;韦祝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是较常见的恶性骨肿瘤,约为骨肉瘤的1/2[1].软骨肉瘤起源于软骨或软骨母细胞.按发病部位,又分为中心型和周围型两型,中心型软骨肉瘤发生于髓腔,呈中心性生长,周围型软骨肉瘤起始于骨皮质或骨膜而向外生长[2].两型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中心型软骨肉瘤绝大多数是原发的,周围型则大多数为继发性的.多数中心型软骨肉瘤发生于青少年[2],进展较快.在放射影像领域特别是磁共振影像表现鲜有报道.本文报道9例,并结合文献对其MRI表现进行探讨,以提高对中心型软骨肉瘤的认识.
作者:谢锦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胸导联与肢导联对大鼠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结扎大鼠左前降支( LAD),分别记录术前、术后30 min及60 min的肢、胸导联心电图,测量除aVR导联外的各导联ST段偏移幅度及ST段发生变化的出现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Ⅲ导联外,其它导联结扎后30,60 min的ST段均较术前升高(P<0.05);在胸导联V2、V5ST段较术前升高的幅度高于各肢导联(P<0.05),V1导联高于Ⅱ、aVF导联(P<0.05),而与Ⅰ、aV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胸导联中以V2的ST段变化为明显;两个观测时点间各导联ST段升高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1、Ⅱ和aVF 3个导联术后ST段升高的出现率低于V2、V5、Ⅰ和aVL导联(P<0.05),而这4个导联间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观测时点间各导联的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扎大鼠LAD后胸导联ST段的变化更为明显,检测胸导联更能准确判断大鼠LAD闭塞后发生的心肌梗死.
作者:秦超;何涛;侯小涛;胡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r干扰素诱生蛋白10(Interferon γ-inducible protein 10,IP-10)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比浊法及ELISA法对40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及4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行血清CRP和IP-10测定,并比较临床意义.结果:治疗前感染组血清CRP、IP-10分别为(57.25±47.81)mg/L和(582.37±147.35)ng/L,而对照组分别为(1.52±0.63)mg/L和(92.71±58.29)ng/L,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感染组血清CRP和IP-10降低,恢复到正常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及IP-10可作为判定新生儿早期感染的指标之一,且动态观察CRP及IP-10可作为感染程度和疗效的判断标准,从而可提高新生儿早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率.
作者:刘素春;赵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弥漫性食管痉挛(diffuse esophageal spasm,DES)是临床少见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现回顾我院诊断明确的弥漫性食管痉挛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并确诊的DES的患者4例,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67.75岁.
作者:张启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肿瘤化疗患者经锁骨上、下两种入路穿刺锁骨下静脉留置管维护的效果.方法:将300例肿瘤化疗患者分成锁骨上、下入路静脉留置管两组,维护方法相同,比较两种入路留置管的年龄、性别、留置时间、部分堵管及因感染需拔管等的情况.结果:上、下两种入路穿刺锁骨下静脉留置管留置时间的比较,下入路组长于上入路组(P<0.05);年龄、性别、部分堵管和因感染需拔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维护方法相同的情况下,下入路穿刺比上入路穿刺锁骨下静脉留置管留置时间长,维护效果好.
作者:许璐;劳永聪;陈梅忠;岑绍芳;陈壮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将我院88台4种型号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POCT血糖仪检测血糖的偏倚.方法:采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血糖,再用Accu-Chek Active血糖仪、Accu- Chek Perforna血糖仪、Accu-Chek Advantage血糖仪和Sure-Step Plus血糖仪分别检测全血中的血糖.结果:88台4种型号POCT血糖仪检测的血糖结果均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校正前后的偏倚评估显示88台4种型号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均<±20%.结论:88台4种型号POCT血糖仪检测血糖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均存在差异;但通过偏倚分析,本院88台4种型号POCT血糖仪的偏倚尚在临床可接受范围.
作者:何亚妮;李海炜;伍惠玲;秦雪;李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指固有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SLE组52例,对照组5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受试者右手中指固有动脉血流束,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指固有动脉可清晰显示,血流信号丰富,血流束边缘连续光整.SLE组血流信号减少,血流断续,较严重者呈“星点状”.PSV( 18.05±8.81)cm/s、EDV(6.62±5.04)cm/s,RI(0.69±0.11),与对照组比较,PSV、EDV减低,R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小血管指端血流动力学改变以舒张期血流显著下降,乃至消失为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检测SLE小血管血流情况,为临床诊治SLE提供理论根据.
作者:利青;张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近年来,在年轻妇女中宫颈癌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故对宫颈癌的筛查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宫颈癌前病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发展到宫颈浸润癌大约需10~15年[1].本研究以病理诊断为标准,用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宫颈巴氏涂片在人群中进行初筛并将结果进行比较.
作者:黎德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诊断要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病人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方式及并发症和预后.结果:肝脏FNH病灶多为单发(93.7%),肿块直径平均为3.6cm.增强CT扫描术前确诊率为40.6%,出现中央星状瘢痕10例(31.3%),行手术切除32例,1例患者术后1个月因严重低钠血症死亡,其他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FNH是一种肝脏良性病变,在影像学上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结合临床及各种影像检查资料可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作者:李湘竑;杨定华;张澍;周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指导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在我院住院进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指导的单胎初产妇300例.宫口开大3 cm后,床边超声检查胎儿的方位及羊水厚径.结果:产程中应用超声检查胎儿方位较手法阴道检查更方便和准确;孕周≥41周,羊水偏少者,发生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及胎儿宫内窘迫比例增高,与<41周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时应用超声检查胎儿在宫内情况,能及时处理产程中的异常情况,准确地判断胎儿方位,早期配合体位指导干预,及时纠正异常胎儿方位,降低难产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陆鸣鸣;廖玲;廖东林;祁明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的特点.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术前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患者中,72例(共74个结节)为结节性病变,2例为弥漫性病变.结节表现为边界不清晰者47例(63.5%),形态不规则者58例(78.4%),无声晕者59例(79.7%),内部回声减低者69例(93.2%),呈实质性者69例(93.2%),内回声不均匀者65例(87.8%),结节内可见微钙化灶者60例(81.1%),后方回声衰减者50例(67.6%),大结节(大直径≥1.5 cm)与小结节(大直径<1.5 cm)的二维声像图特征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彩色多普勒显示64个(86.5%)结节内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节内部血流丰富程度与结节大小有关(P<0.05),结节内血流阻力指数较高,平均0.71±0.13.2例弥漫性病变呈不均匀低回声,见弥漫性散在分布微钙化灶,病灶内血流丰富.34例(45.9%)出现淋巴结转移,多发癌灶较单发癌灶淋巴结转移率高(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上具有实质性低回声,边界不清,边缘不规则,病灶内常有微钙化灶,以内部血流为主,血管走行杂乱等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超声的明确诊断.
作者:施丹伟;李艳宁;李智贤;廖新红;李芬;唐智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肝脏虽然有胸廓保护,但因其体积、重量均较大,质地脆弱,而且被周围韧带固定,因此,不论是战时还是平时,也不论是胸腹钝性伤或穿刺伤,都容易使之受损并发生破裂,尤其在肝脏发生病理性肿大时更是如此.据统计,肝外伤约占交通事故中腹部外伤的16%~30%.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肝外伤病例有增多的趋势.一般说来,单纯性肝外伤病死率较低,约为10%,而复杂性肝外伤的病死率达50%以上[1].如何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降低病死率是摆在外科医生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治疗20例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DCS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黎小平;胡立春;赵绥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术及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07年以来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术或介入治疗的37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372例,成功率98.4%;桡动脉插管成功368例,成功率97.4%.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186例,其中左主干病变5例,单支血管病变50例,2支病变56例,3支病变75例.术中及术后发生与桡动脉穿刺有关的并发症52例(13.8%).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王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代谢酶基因GSTM1、GSTT1多态性与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广西壮族结直肠癌患者130例和健康人100例的GSTM1、GSTT1基因缺失的分布频率,以非条件性Logistic 回归模型分别对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状况进行校正后计算优势比(OR)及95% CI.结果:在结直肠癌组和健康对照组,GSTM1(-)基因型频率分别为为45.4%、42.0%,GSTT1(-)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5%、4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 =0.620;x2=0.281,,P=0.572).按照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状况校正后,这种差异性仍然无统计学意义(x2=0.267,P=0.615;x2=0.290,P=0.564).进一步联合分析提示:与同时携带GSTM1(+)和GSTT1(+)的个体比较,同时携带GSTM1(-)和GSTT1(-)的个体患结直肠癌的OR为0.896 (95% CI =0.60~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按照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状况校正后,这种差异性仍然无统计学意义(ORa=0.902,95% CI =0.58~1.49,Pa=0.78).结论:广西壮族GSTM1与GSTT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可能没有相关性.
作者:黄雪;谭至柔;张瑜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染色体病中常见的一种,活婴中发生率约1/(600~800),母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病率愈高,60%患儿在胎儿早期即夭折流产[1].DS包含一系列的遗传病.常会导致包括学习障碍、智能障碍和残疾等高度畸形,而孕期DS筛查是优生优育的办法之一,也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DS筛查对减少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1 020例孕中期孕妇进行了唐氏综合征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李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RI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为临床对病情的评估提供更多依据.方法:AS患者30例,根据临床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分为3组,即静止组、可疑活动组、活动组,所有患者均行骨盆正位片、MRI检查,对患者进行平片分级,并采用MRI评分系统(SPARCC)对骶髂关节病变行活动性评分,对3组病人的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分析AS骶髂关节MRI脂肪信号并评估脂肪沉积的程度,与平片分级做对照研究.结果:3组之间SPARC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RCC与BASDAI评分呈正相关(rs=0.66,P<0.05);骶髂关节平片Ⅰ~Ⅱ级,MRI表现无或轻度脂肪沉积.平片Ⅲ级,MRI表现中度或重度脂肪沉积.平片Ⅳ级,MRI表现重度脂肪沉积.结论:在AS骶髂关节病变中,骨髓水肿程度的SPARCC评分可作为判定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的依据之一,骶髂关节脂肪沉积的程度可以反映AS患者病情轻重程度.
作者:寇介丽;李伟雄;米存东;宋英儒;李文美;叶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脓毒症是由感染所导致的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尽管早期液体复苏、新型抗生素治疗、代谢支持及重要器官支持等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但脓毒症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成为进一步提高危重症救治成功率的一大障碍.笔者采用综合方法治疗24例脓毒症合并感染性休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符西波;覃永安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