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导丝辅助提高三腔二囊管插管成功率的初步探讨

苏东星;吴县斌

关键词:蓝斑马导丝, 三腔二囊管,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导丝辅助提高三腔二囊管插管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选取9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要进行气囊压迫止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蓝斑马导丝辅助三腔二囊管插入法(观察组)及常规插管法(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插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的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分别为82.2%,91.1%,对照组一次插管的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分别为51.1%,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13例插管失败患者改用蓝斑马导丝辅助插管后有8例插管成功,而观察组4例插管失败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插管仍不成功.结论:使用蓝斑马导丝辅助插管可以提高三腔二囊管插入的成功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以结节性甲状腺肿居首位[1],并以中青年女性多见,绝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甲状腺手术在颈部留下6~8 cm的瘢痕,影响患者的外形美观,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年轻女性.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能将手术切口微小化并加以隐藏,以达到颈部无瘢痕的美容效果[2].我院普外科于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完成了56例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滨;龚义伟;盘新辉;胡海;彭承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与电子线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及锁骨上下区调强放疗(IMRT)计划及电子线放疗计划在肿瘤靶区与正常组织剂量学差异,为临床选择放疗计划提供依据.方法:2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均接受CT定位,参考新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靶区勾画标准在CT模拟图像上勾画靶区,同时定义心脏(包括左右心室、心房及冠状动脉区,左侧患者)、同侧与对侧肺、对侧乳腺为危及器官.每例患者均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电子线和调强两种放疗计划进行比较,胸壁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来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IMRT计划肿瘤靶区接受≥95%处方剂量的PTV体积百分数(VD95%)、适形指数(CI)值及均匀指数(HI)值明显优于电子线计划,而VD105%、VD110%比电子线计划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计划和电子线计划的心脏接受≥30 Gy剂量照射的心脏组织占心脏体积的百分数(V30)、患侧肺平均剂量(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计划的心脏V40、患侧肺V20、双肺V20明显低于电子线计划,但心脏Dmean、患侧肺V5、双肺Dmean高于电子线计划.在对侧乳腺的受量对比中,使用电子线技术对侧乳腺基本没有受量,调强技术的对侧乳腺Dmean:(1.47±0.40)Gy、V1(%):(14.0±96.79)Gy.结论: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IMRT技术在提高靶区的适形性和剂量的均匀性及降低心脏和肺接受高剂量的体积上明显优于电子线放疗技术,不过也同时增加了正常组织暴露于低剂量下的体积,但均在限定范围内.

    作者:訾滢洁;梁世雄;容贤冰;吴春华;华丽;黄启芳;朱小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64排螺旋CT轴扫扫描降低腹部CT检查辐射剂量的研究

    目的:研究轴扫扫描降低腹部CT检查X线辐射剂量的作用.方法:36例腹部CT扫描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成A,B两组.A组螺旋扫描组20例,采用120 kV,自动毫安,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 8扫描;B组轴扫扫描组16例,采用120 kV,轴扫(Cine,Full)扫描,自动毫安,NI=8;分别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比较各组图像质量、噪声水平和平均辐射剂量.结果:各组图像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得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两组图像噪声及增强后A组和B组图像噪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辐射剂量B组比A组降低约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轴扫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能有效降低腹部CT扫描的辐射剂量.

    作者:张辉阳;周智鹏;邱维加;曾阳东;陈德勤;尹本德;徐军红;苏寿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蛇毒精氨酸酯酶Agkihpin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活力、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蛇毒精氨酸酯酶Agkihpin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活力、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gkihpin处理肝癌细胞株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应用细胞计数法检测Agkihpin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0.207~4.130 mg/L浓度的Agkihpin作用SMMC-7721细胞后,与对照组比较,各加药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细胞活力随Agkihpin浓度增加而减弱(r=-0.81,P<0.05),细胞活力抑制率可达12.2%~46.2%;2.065~4.130 mg/L剂量的Agkihpin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加药24,48 h和72 h后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9.4%~88.2%、64.1%~84.6%和4.4%~30.5%,且剂量依赖作用明显(P<0.05);3.089 mg/L和4.130 mg/L剂量的Agkihpin对SMMC-7721细胞还有一定的杀伤作用,杀伤率分别为20.0%和79.6%;0.207~4.13 mg/L剂量的Agkihpin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迁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细胞迁移抑制率可达7.8%~98.0%,且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r=0.841,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Agkihpin可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的细胞活力、增殖和迁移.

    作者:胡启平;黄程新;马军;方玲;袁志刚;韦力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广西地区儿童血友病65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血友病临床发病与诊断年龄、临床出血特点及替代治疗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地区65例儿童血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友病A 54例,血友病B 11例.首次出血中位数年龄为1岁,首次诊断中位数年龄为 2岁2个月.关节出血33例,关节畸形17例.亚临床型均为医源性出血.有明确血友病家族史18例(27.69%).62例接受过替代治疗共73例次.结论:①广西地区儿童血友病首次诊断年龄较首次出血年龄延迟;②出血部位、出血严重程度与血友病临床分型密切相关;③关节出血及关节畸形发生率较高;④存在替代治疗不及时以及无预防性替代治疗状况.

    作者:凌雅赟;廖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电视胸腔镜诊治恶性胸腔积液46例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5月4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电视胸腔镜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得到明确的病理结果,其中非小细胞肺癌36例,恶性间皮瘤3例,小细胞肺癌3例,直肠癌2例,乳腺癌及卵巢癌各1例.术毕复张性肺水肿1例,术后漏气时间延长2例,肺不张1例,均治愈,胸膜固定术后有效率达95.7%(44/46),复发6例.结论:电视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具有微创、安全、诊断准确的特点,是有效诊治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

    作者:李刚;肖凌;谭光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MRI在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MRI表现,其中良性68例116个病变椎节为良性组,恶性48例58个病变椎节为恶性组.比较两组脊柱压缩性骨折的MRI征象及ADC值.结果:良性组中椎体形态楔形变占94.8%,椎体后缘成角占73.3%,TIWI表现为低信号占68.9%,DWI呈低信号占84.6%,ADC值增大;外伤性压缩骨折病例累及椎间盘及椎间隙分别占92.3%和88.5%.恶性组中椎体形态呈倒楔形占82.8%,椎体后缘膨隆占72.4%,椎弓根破坏占75.9%,椎旁软组织肿块占60.3%,椎体DWI高信号占93.1%,增强后强化占93.10%,ADC值降低.结论:良恶性脊柱压缩骨折的MRI表面存在许多特征性征象,MRI对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具有重要的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莫旭林;刘彪;黄波;魏景欣;郑菲;覃若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MIPPO技术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接骨(MIPPO)技术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采用MIPPO技术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髋关节功能.髋关节功能以Harris评分标准来衡量.结果:2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40个月,平均23个月.手术时间(76±12) min;手术出血量(249.6±132.8) mL;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率为100%;1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未见其他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89±7)分,优14例,较好5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1.66%.结论:MIPPO技术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出血量少、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术后髋关节功能良好,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花奇凯;熊凯;赵劲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胃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优化设计方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优化设计方案治疗的安全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施行胃肠道手术患者194例,随机分组:快速康复外科组(治疗A组)60例;微波照射治疗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组(治疗B组)73例;传统手术组(对照C组)61例,比较3组病例的各项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结果: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现急性胃扩张而需要重置胃肠减压管并禁食和吻合口漏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与C组在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体重减轻、术后停输液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恶心呕吐、咽喉疼痛和尿路感染等方面明显减少(P<0.01);A组与B组在术后停输液时间、术前和术后1周的体重差无明显差异(P>0.05),B组较A组在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恶心呕吐、咽喉疼痛、肺部感染和治疗费用方面明显减少 (P<0.01),切口感染也减少(P<0.05).结论:胃肠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是一种全新外科理念,较传统手术治疗有明显优势.采用微波照射治疗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的优化方案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颜冰;韩伟;张志哲;周瑞仁;李新萍;陆春秀;林桦;孙兴;谢丽娟;冯关荣;苏泽;黄敏红;许国定;黄江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在我国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一位[1].胃癌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原因与各种因素有关,给老年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高龄胃癌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但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故加强高龄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我院普外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经手术治疗、有完整临床资料的66例高龄(≥70岁)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何文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正常高值血压相关性观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正常高值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取正常高值血压者128例作为正常高值血压组,以正常血压128例为对照组,测定全部受试者血清Hcy水平及其它生化指标,比较两组之间Hcy的差异.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Hcy水平[(16.2±7.5)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8.3±5.6)μmol/L](P<0.01).正常高值血压组高Hcy血症率为32.8%,亦高于对照组10.9%(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cy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0.266,P=0.018;r=0.238,P=0.012).结论:正常高值血压者已有血清Hcy升高.

    作者:陈斌;吴显儒;庞丹凤;吴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32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膨出是重型颅脑损伤开颅血肿清除术中较常遇到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会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和坏死,其致残率、病死率极高.有文献报道,病死率高达70%[1].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3例,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中并发急性脑膨出32例,现结合相关文献,对术中发生脑膨出的原因、术前判定标准、治疗等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谭德瑜;潘淳;黎浩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正常人T淋巴细胞亚群端粒酶活性的观察

    目的:探讨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TRAP-PCR-ELISA)方法半定量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CD4+T淋巴细胞端粒酶阳性率43.8%(7/16),CD8+T淋巴细胞端粒酶阳性率37.5%(6/16).结论:正常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可表达端粒酶活性.

    作者:周礼圆;莫雪安;秦超;张德敏;赵伟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治疗膀胱结石30例

    膀胱结石在泌尿系结石中较常见.由于传统膀胱切开取石术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等缺点,目前采用较多的是膀胱腔内微创治疗方法,包括经尿道机械碎石术、液电碎石术、超声碎石术、气压弹道碎石术、激光碎石术.各种方法各有利弊,但对大的、多发的膀胱结石单纯经尿道碎石比较困难并且有相应的并发症,包括严重的出血、尿道结石嵌塞[1].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采用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治疗膀胱结石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毅;王伟;姚远;杨剑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接受式音乐疗法对医学生考试焦虑的缓解作用

    目的:探讨接受式音乐疗法对缓解医学生考试焦虑的作用.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2010级与2011级医学专业本科生145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考试焦虑测验自评量表(TAI)进行测验,其中90名医学生随机分配至实验组,55名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每周2次,每次30 min,总计6周的音乐放松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干预,6周后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同时采用TAI进行测试.结果: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考试焦虑总分数分别为(36.75±7.51)分与(34.76±7.55)分,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水平为(30.91±6.18)分,考试忧虑性因子得分为(11.17±2.61)分,情绪性因子得分为(12.52±3.24)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焦虑水平总分以及忧虑性因子得分(13.81±4.31)分和情绪性因子得分(14.69±2.77)分(P<0.01).结论:接受式音乐疗法可以明显缓解医学生考试焦虑,但其发挥作用的神经心理学机制需要深入探讨.

    作者:覃雄;赵宣亮;杨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毒鼠强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变化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变化.方法:对13例患者分别在中毒后1~10 d每日抽血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取血2次者取同一天的平均值.结果:中毒当日心肌酶谱全部升高,CK、CK-MB第3~4天达到高峰,AST、LDH 第4~6天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结论:毒鼠强中毒患者的心肌酶明显升高,第3~6天达到峰值,第10天可基本恢复正常.在毒鼠强中毒的第3~6天应预防心脏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冯玉玺;丁怀莹;单洪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我院16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保证患者安全用药的重要环节[2],也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各级组织机构的建立,国内医疗机构相继开展了ADR监测报告工作,ADR造成的危害逐渐引起医药界的重视.为探讨ADR发生特点及规律,本文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各科上报的16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及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作者:黄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46例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均无死亡病例,急诊手术组17例,其中4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附加胰包膜切开减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小网膜腔灌洗引流,2例发生并发症,为切口裂开和腹腔脓肿,均为出血坏死型,经引流治愈;非手术组29例,20例病情缓解后延期行胆囊切除术,2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3个月后行囊肿内引流术.结论: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胆系疾病是其主要原因,经术前积极综合治疗同时加强监测,掌握好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对有梗阻的胆源性胰腺炎行急诊手术,而非梗阻性暂缓手术,可降低手术死亡率.

    作者:杨雪冰;邓长云;马保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对食管癌手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9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EN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45例.行术前1天、术后第7天IgA 、IgG、IgM、CD3、CD4免疫学指标及并发症等比较.结果:EN组的IgA 、IgG、IgM、CD3、CD4 比PN组稳定,并发症少(P<0.05).结论:EN较PN更能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简单、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作者:王庆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改进免疫酶染色法EB病毒抗体检测实验的研究

    目的:研究改进免疫酶染色法EB-VCA-IgA检测鼻咽癌EB病毒,以提高检测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方法:通过培养靶细胞B95-8及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EB病毒在细胞内外的变化状况,以指导降低操作说明书原配方中磷酸缓冲液的结晶盐的浓度.结果:滴加在靶细胞孔上的酶标抗体和染色液滴珠状的表面张力没有受到破坏,无以前原说明书配制的磷酸缓冲液试剂实验时溢出孔外现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整地吸附在靶细胞孔表面,保证了抗原抗体能充分结合.结论:一定范围内较低的渗透压洗涤液,可以使EB病毒溢出B95-8细胞外,而宿主B95-8细胞却生长发育良好,细胞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未见改变.并且改进后的免疫酶染色法EB-VCA-IgA检测鼻咽癌EB病毒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

    作者:潘敏;沈菁;秦雪;蒋杰球;覃锦耀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