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毒鼠强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变化

冯玉玺;丁怀莹;单洪莉

关键词:毒鼠强, 心肌酶谱, 变化规律
摘要: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变化.方法:对13例患者分别在中毒后1~10 d每日抽血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取血2次者取同一天的平均值.结果:中毒当日心肌酶谱全部升高,CK、CK-MB第3~4天达到高峰,AST、LDH 第4~6天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结论:毒鼠强中毒患者的心肌酶明显升高,第3~6天达到峰值,第10天可基本恢复正常.在毒鼠强中毒的第3~6天应预防心脏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治疗膀胱结石30例

    膀胱结石在泌尿系结石中较常见.由于传统膀胱切开取石术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等缺点,目前采用较多的是膀胱腔内微创治疗方法,包括经尿道机械碎石术、液电碎石术、超声碎石术、气压弹道碎石术、激光碎石术.各种方法各有利弊,但对大的、多发的膀胱结石单纯经尿道碎石比较困难并且有相应的并发症,包括严重的出血、尿道结石嵌塞[1].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采用膀胱镜下经皮CO2气膀胱穿刺取石治疗膀胱结石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毅;王伟;姚远;杨剑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MIPPO技术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接骨(MIPPO)技术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采用MIPPO技术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髋关节功能.髋关节功能以Harris评分标准来衡量.结果:2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40个月,平均23个月.手术时间(76±12) min;手术出血量(249.6±132.8) mL;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率为100%;1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未见其他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89±7)分,优14例,较好5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1.66%.结论:MIPPO技术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出血量少、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术后髋关节功能良好,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花奇凯;熊凯;赵劲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温药浴外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寒湿阻络型30例

    寒湿阻络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多发病, 由素体阳虚、寒湿内侵引起,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伸不利,遇寒则痛剧,畏寒怕冷,舌淡苔薄白,脉紧或沉紧.笔者应用外用烫洗药浴方对30例寒湿阻络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焦爱军;潘莹;莫其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大脑是我们目前所知的复杂、完善的动态信息处理系统.对脑的研究是一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哲学意义的战略性科学课题,近年来,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成为科学家争相研究的热点,涉及到神经科学、精神科学、生物科学、统计学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脑功能区域的精确判定为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术中尽量避免功能区及结构损伤提供功能解剖学依据,可大限度切除病灶、大程度保留患者功能区域,以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同时,可较准确地评价病变范围及治疗后的功能重组情况.

    作者:曾自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牛磺酸对染锰所致大鼠丘脑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改变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染锰所致大鼠丘脑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改变的干预作用.方法:按随机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染锰组、预防组、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共5组.染锰组、预防组、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MnCl2·4H2O 20 mg/kg·d-1,其中预防组大鼠同时腹腔注射牛磺酸200 mg/kg·d-1,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8周,每周5 d,染锰组、预防组和空白对照组试验终止.然后,治疗组大鼠继续腹腔注射牛磺酸200 mg/kg·d-1,治疗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8周.后一次注射后24 h处死大鼠,切取丘脑.用BCA 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样品中的蛋白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检测法测定大鼠脑丘脑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谷氨酰胺(glutamine,Gln) 和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 的含量.结果:染锰8周后,染锰组Glu含量比空白对照组含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锰组Gln和GABA含量比空白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磺酸预防8周时,预防组Glu含量比染锰组含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Gln和GABA含量比染锰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磺酸治疗8周后,治疗组Glu含量均比治疗对照组含量低,治疗组Gln和GABA含量均比治疗对照组含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锰可致大鼠丘脑Glu升高,Gln和GABA减低,牛磺酸对锰所致大鼠丘脑Glu、Gln和GABA的改变有干预作用.

    作者:耿立敏;郭松超;雷丹青;陆彩玲;何以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免疫磁珠法在分离纯化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免疫磁珠法(MiniMACS)在分离纯化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te cells,PBMC),采用MiniMACS分别分离和纯化39例标本外周血PBMC中的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并经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纯度和台盼蓝染色的方法对细胞活力进行评估.结果:MiniMACS分离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前、后细胞纯度分别为(37.38±5.74)%、(97.75±1.03)%(P<0.001),CD8+T淋巴细胞分离纯化前后细胞纯度分别为(20.11±6.83)%、(96.85±1.86)%(P<0.001);外周血分离前PBMC细胞活力为(97.66±2.73)%,纯化为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后细胞活力分别为(97.44±3.08)%、(98.05±2.92)%(P>0.05).结论:MiniMACS可以高度富集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且不改变细胞的活力.

    作者:莫雪安;周礼圆;秦超;张德敏;赵伟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依托咪酯或异丙酚麻醉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或异丙酚麻醉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雄性SD大鼠140只分为对照组、异丙酚Ⅰ组、异丙酚Ⅱ组、异丙酚Ⅲ组、依托咪酯Ⅰ组、依托咪酯Ⅱ组、依托咪酯Ⅲ组,每组20只.异丙酚Ⅰ组、异丙酚Ⅱ组、异丙酚Ⅲ组腹腔注射异丙酚总量分别为50,100,200 mg/kg,依托咪酯Ⅰ组、依托咪酯Ⅱ组、依托咪酯Ⅲ组腹腔注射依托咪酯总量分别为10,30,60 mg/kg,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血气分析仪检测大鼠动脉血呼吸和代谢指标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CA3区和齿状回NeuN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HCO3-、BE、氧饱和度(SaO2)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异丙酚Ⅰ组、依托咪酯Ⅰ组、异丙酚Ⅱ组、依托咪酯Ⅱ组大鼠海马CA1区NeuN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异丙酚Ⅲ组、依托咪酯Ⅲ组大鼠海马CA1区NeuN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减少(P<0.05),异丙酚Ⅲ组和依托咪酯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海马CA3区和齿状回的NeuN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高剂量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可降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NeuN的表达,但对CA3区和齿状回无影响.

    作者:潘嗣宁;陈静;利莉;谢玉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改进免疫酶染色法EB病毒抗体检测实验的研究

    目的:研究改进免疫酶染色法EB-VCA-IgA检测鼻咽癌EB病毒,以提高检测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方法:通过培养靶细胞B95-8及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EB病毒在细胞内外的变化状况,以指导降低操作说明书原配方中磷酸缓冲液的结晶盐的浓度.结果:滴加在靶细胞孔上的酶标抗体和染色液滴珠状的表面张力没有受到破坏,无以前原说明书配制的磷酸缓冲液试剂实验时溢出孔外现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整地吸附在靶细胞孔表面,保证了抗原抗体能充分结合.结论:一定范围内较低的渗透压洗涤液,可以使EB病毒溢出B95-8细胞外,而宿主B95-8细胞却生长发育良好,细胞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未见改变.并且改进后的免疫酶染色法EB-VCA-IgA检测鼻咽癌EB病毒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

    作者:潘敏;沈菁;秦雪;蒋杰球;覃锦耀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方法对肾性贫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使用方法对终末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按随机样表随机分为皮下注射EPO组(H组)39例及静脉注射EPO组(IV组)37例,均使用F6、F60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EPO起始剂量均按120 IU/kg·周-1,均分2次注射,分别于入选时、治疗1个月、2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Hb),观察其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Hb达到目标值平均使用天数及平均使用EPO剂量(IU/kg·周-1),研究EPO使用方法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结果:入选时2组患者年龄、性别、透析病程及Hb、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Hb值均较入选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H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IV组患者Hb较H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V组患者Hb达到目标值平均使用天数及平均使用EPO剂量(IU/kg·周-1)均较H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O使用方法的不同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有差异,静脉注射EPO能更好地改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

    作者:蒙如庆;牙秋艳;覃勋;温海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Th17细胞与乳腺癌关系研究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女性因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发现的T辅助细胞17(T helper 17 cell,Th17)细胞是4个Th细胞亚群之一.关于Th17细胞在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已经有较多研究,该细胞主要特征性分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参与体内炎症反应并清除病原体、介导自身免疫疾病,并在肿瘤的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研究Th17细胞的分化机制以及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对寻求治疗肿瘤的靶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乳腺癌与Th17细胞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曾繁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32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膨出是重型颅脑损伤开颅血肿清除术中较常遇到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会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和坏死,其致残率、病死率极高.有文献报道,病死率高达70%[1].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3例,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中并发急性脑膨出32例,现结合相关文献,对术中发生脑膨出的原因、术前判定标准、治疗等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谭德瑜;潘淳;黎浩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纳络酮联合酚妥拉明佐治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络酮联合酚妥拉明佐治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1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氧疗(面罩给氧)、抗感染、强心、利尿、吸痰、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纳络酮和酚妥拉明治疗.两组疗程3~5 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血氧饱和度(SPO2)、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①观察组显效率75.0%和总有效率9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8%和85.7%(P<0.01);②观察组治疗后SPO2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③观察组治疗后CK-MB和LDH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④两组患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络酮联合酚妥拉明佐治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应用.

    作者:黄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在我国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一位[1].胃癌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原因与各种因素有关,给老年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高龄胃癌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但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故加强高龄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我院普外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经手术治疗、有完整临床资料的66例高龄(≥70岁)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何文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金黄扶正散对免疫抑制小鼠抗应激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金黄扶正散对免疫抑制小鼠的抗应激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金黄扶正散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连续给昆明种小鼠灌胃10 d,同时隔日皮下注射环磷酰胺(30 mg/kg)造成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小鼠造模后分别进行负重游泳、耐高温、耐低温、常压缺氧及中毒性缺氧实验;检测脾悬液GSH-PX、CAT、T-SOD的活性及MDA和T-AOC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环磷酰胺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减少,耐高温、耐低温、常压耐缺氧和中毒性缺氧存活时间明显减少(P<0.05,P<0.01);给药后,与环磷酰胺组比较,金黄扶正散各剂量组可以不同程度地延长小鼠游泳时间和存活时间(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环磷酰胺组的T-AOC能力、CAT、T-SOD、GSH-PX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P<0.01); MDA含量明显提高(P<0.05),与环磷酰胺组比较,金黄扶正散低、中、高剂量组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T-AOC能力,提高CAT、T-SOD、GSH-PX的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P<0.05,P<0.01).结论:金黄扶正散可以提高免疫抑制小鼠抗应激能力,调节体内抗氧化酶的水平和自由基水平.

    作者:朱丹;张春花;梁秋云;刘华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MRI在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MRI表现,其中良性68例116个病变椎节为良性组,恶性48例58个病变椎节为恶性组.比较两组脊柱压缩性骨折的MRI征象及ADC值.结果:良性组中椎体形态楔形变占94.8%,椎体后缘成角占73.3%,TIWI表现为低信号占68.9%,DWI呈低信号占84.6%,ADC值增大;外伤性压缩骨折病例累及椎间盘及椎间隙分别占92.3%和88.5%.恶性组中椎体形态呈倒楔形占82.8%,椎体后缘膨隆占72.4%,椎弓根破坏占75.9%,椎旁软组织肿块占60.3%,椎体DWI高信号占93.1%,增强后强化占93.10%,ADC值降低.结论:良恶性脊柱压缩骨折的MRI表面存在许多特征性征象,MRI对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具有重要的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莫旭林;刘彪;黄波;魏景欣;郑菲;覃若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TrkB、P75NTR在颞叶癫痫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及托吡酯干预的研究

    目的:研究托吡酯(TPM)干预红藻氨酸(KA)致大鼠颞叶癫痫(TLE)后海马组织学变化特征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受体TrkB、P75NTR蛋白在大鼠海马内的表达,探讨TrkB及P75NTR在TLE中的作用及TPM的抗痫机制.方法:KA诱导建立TLE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于1 d,1,2,3,4周时间点,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TrkB、P75NTR蛋白在海马内表达的改变,Niss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丢失的变化.结果:(1)TPM干预后KA致痫大鼠发作减少.(2)KA致痫后海马神经元丢失以门区和CA1区为主,4周达高峰;TPM干预后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减少.(3)致痫后,TrkB的表达于1 d至4周在齿状回门区、CA3区明显增高(P<0.01),持续4周,在CA1区仅1 d时增高(P<0.01);P75NTR的表达在PoDG、CA1区、CA3区明显增高(P<0.01),并在PoDG和CA3区持续至2周(P<0.05);TPM干预后TrkB、P75NTR于上述各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均明显减少.结论:致痫后,海马内TrkB和P75NTR的持续较长时间表达增高通过其受体起作用,可能有助于癫痫异常兴奋性网络的形成.TPM干预对海马神经元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下调海马内TrkB和P75NTR的表达,减少海马神经元损伤从而对癫痫发展起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余璐;梁秀琳;郑金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电视胸腔镜诊治恶性胸腔积液46例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5月4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电视胸腔镜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得到明确的病理结果,其中非小细胞肺癌36例,恶性间皮瘤3例,小细胞肺癌3例,直肠癌2例,乳腺癌及卵巢癌各1例.术毕复张性肺水肿1例,术后漏气时间延长2例,肺不张1例,均治愈,胸膜固定术后有效率达95.7%(44/46),复发6例.结论:电视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具有微创、安全、诊断准确的特点,是有效诊治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

    作者:李刚;肖凌;谭光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对食管癌手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9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EN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45例.行术前1天、术后第7天IgA 、IgG、IgM、CD3、CD4免疫学指标及并发症等比较.结果:EN组的IgA 、IgG、IgM、CD3、CD4 比PN组稳定,并发症少(P<0.05).结论:EN较PN更能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简单、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作者:王庆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广西急性中毒原因与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广西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与相关因素.方法:查阅了广西市级医院36所,县级医院12所及15个乡镇卫生院的相关病历,收集资料作分类描述性分析.结果:在5 988例急性中毒病例中,以意外性与自杀性中毒(2 337例、1 886例,占39.62%、31.97%)高,两者占总数的70.52%.意外性中毒主要见于城镇(1 174例,占51.58%)、男性(1 172例,占41.81%)、36~60岁与>61岁组(852例、249例,40.88%、40.75%)及化学类、动物类与其它类(915例、311例、359例,86.24%、72.66%、48.71%)引起的中毒;自杀性主要见于农村(1 441例,占39.07%)、女性(1 271例,占39.92%)、19~35岁组(893例,占43.80%)及农药类与医药类(1 512例、299例,59.64%、33.71%)引起的中毒.城镇≥36岁男性意外中毒病例数、化学类与其它类毒物病例数以及三类毒物合计病例数各占54.84%、39.92%、29.41%、81.51%,均明显高于农村的38.97%、15.27%、8.08%、49.70%(P<0.01);农村女性的自杀中毒病例数、农药类与两类毒物合计例数各占65.87%、83.71%、90.27%,均明显高于城镇的34.84%、27.46%、81.35%(P<0.01).结论:由CO、酒类所致城镇≥36岁男性的意外性中毒,及其由有机磷农药所致农村19~35岁女性的自杀性中毒为广西地区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

    作者:蒋东方;刘清华;胡德宏;张振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毒鼠强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变化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变化.方法:对13例患者分别在中毒后1~10 d每日抽血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取血2次者取同一天的平均值.结果:中毒当日心肌酶谱全部升高,CK、CK-MB第3~4天达到高峰,AST、LDH 第4~6天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结论:毒鼠强中毒患者的心肌酶明显升高,第3~6天达到峰值,第10天可基本恢复正常.在毒鼠强中毒的第3~6天应预防心脏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冯玉玺;丁怀莹;单洪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