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P300分析及其意义

古联;吕玉宝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 P300
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P300改变并探讨其对判定认知功能的意义.方法:对48例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62例健康对照进行P300检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组N2、P3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P3波波幅显著降低(P<0.01);②两组≥60岁者的N2、P3波潜伏期都较<60岁者明显延长,P3波波幅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P300出现改变,P300检测有助于判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状况.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膀胱癌21例,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及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结果:21例随访3个月至6年,平均11个月.20例白天可控制排尿,19例夜间可控制排尿,2例偶有失禁.3例术后发生输尿管扩张,2例合并轻度肾积水,1例肾功能轻度异常.10例行膀胱造影仅1例出现右输尿管反流.新膀胱容量260~500 mL(平均330 mL).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尿路分流术,值得推广.

    作者:杨占斌;汪小明;张新华;周立权;白先忠;莫曾南;陈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评价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随机分入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每天服用坎地沙坦酯8 mg, 对照组每天服用厄贝沙坦150 mg.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常规、血脂、肾功能、血尿酸和药物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治疗后2周末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已明显降低, 8周末观察组及对照组SBP分别下降2.6 kPa和2.8 kPa,DBP分别下降2.1 kPa和2.2 kPa,两组降压显效率均为100%.结论: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降压效果好、服用安全.

    作者:陈胤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变化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测定28例卵巢上皮性癌,20例卵巢良性肿瘤,2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及20例正常妇女血浆LPA水平.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卵巢巧克力囊肿组及正常妇女组血浆LPA水平分别为(5.25±1.57)μmol/L、(1.74±0.71)μmol/L、(2.99±1.28)μmol/L、(1.85±0.35)μmol/L,卵巢上皮性癌组血浆LPA水平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卵巢巧克力囊肿组及正常妇女组(P均<0.05).血浆LPA诊断卵巢上皮性癌的敏感性为89.29%(25/28),特异性为85%(51/60);而且,卵巢上皮性癌组患者术后血浆LPA水平为(3.10±1.30)μmol/L,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1).结论: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浆LPA水平明显升高,术后明显下降,血浆LPA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及术后监测指标.

    作者:徐文生;黄艳丽;蒙玉刚;赖战峰;龙凤宜;徐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人癌胚抗原基因的克隆及基因疫苗的构建

    目的:克隆人癌胚抗原(CEA)基因cDNA,构建CEA基因疫苗.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结肠癌细胞组织克隆出细胞中CEA基因片段,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该基因片段重组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成pcDNA3.1/CEA疫苗,分别用PCR扩增、酶切电泳分析及DNA测序的方法对pcDNA3.1/CEA疫苗进行鉴定.结果:经PCR扩增发现2.1 kb的目的基因条带、酶切电泳分析可见2.1 kb的目的基因条带和5.4 kb的载体条带、DNA测序证实载体中的目的基因序列与CEA的cDNA序列完全相同.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克隆了CEA 基因并构建了其基因疫苗,为进一步研究CEA基因疫苗抗肿瘤的实验打下基础.

    作者:王代友;于大海;邝晓聪;张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背驼式原位肝移植的围术期特点及麻醉管理

    目的:研究成人背驼式原位肝移植术围术期循环功能、呼吸功能、血气、电解质、血糖的变化特点、处理和麻醉管理的方法.方法:背驼式原位肝移植48例,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术中分别于切皮前、无肝前期、无肝期30 min、新肝期初期1 min、新肝期30 min、术毕6个时点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排量(CO)、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体温.根据背驼式原位肝移植术各期病理生理变化不同特点,给予相应的麻醉处理及对症治疗.结果:48例病人均安全渡过围术期,无一例术中发生心脏事件.无肝期30 min与切皮前相比心率显著增快、血压显著下降、CVP显著下降(P<0.01).新肝初期与切皮前相比心率显著减慢、血压显著下降(P<0.01)、CVP显著升高(P<0.05).PCWA、MPAP、CO均显著升高(P<0.01)呈高排低阻.新肝期30 min血流动力学趋于平稳直至术毕.围术期有代谢性酸中毒倾向.无肝期30 min主要表现低钙、低钾(P<0.01),新肝初期1~5 min表现为高血钾、低钙(P<0.01),经综合处理,均可纠正.术中血糖偏高(P<0.01),新肝期血糖逐渐下降.结论:背驼式原位肝移植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有较大波动,血气、电解质、血糖变化大,体温易降低,应正确处理.尽量用不经肝脏代谢的药物,麻醉深度要适当,才能使病人安全渡过围术期.

    作者:陈序;江朝秀;倪玉霞;彭劲松;林成新;潘敬喜;刘敬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组质粒pDNR-Dual-Rab25的构建及其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DNR-Dual-Rab25,并在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MM231)中表达.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将Rab25cDNA片段与载体pDNR-Dual连接,转染至人乳腺癌细胞株MM231中, G418筛选细胞,RT-PCR检测MM231细胞中Rab25基因的表达, MTT法检测MM231细胞增殖活性,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均证实重组质粒pDNR-Dual-Rab25构建成功,转染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M231中能扩增出与Rab25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一致的DNA片段,说明该质粒经转染后能够在MM231细胞中稳定表达.经MTT法检测,转染重组质粒pDNR-Dual-Rab25的MM231细胞的增殖力明显增强.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DNR-Dual-Rab25,转染至MM231细胞后成功表达,且细胞增殖力明显增强,为研究Rab25基因对乳腺癌的影响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吴非;张海添;陆云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异丙酚对兔小肠缺血-再灌注肝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缺血-再灌注组(P组),每组10只.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夹闭前、再灌注2 h后抽血,测定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血浆MDA含量;并于再灌注2 h后采用放血法处死动物,取出一小块肝组织,测定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含量及MDA.结果:①I-R组、P组的红细胞SOD 活性与S组比较均下降,但P组高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I-R组、P组的红细胞、血浆MDA、肝脏XO及MDA含量与S组比较均升高,但P组升高较少,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对在体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肝脂质过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毛新俊;胡振快;黎静;李炳;刘爱群;张丽君;文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丁丙诺啡联合科博肽单次硬膜外注射用于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的镇痛

    手术后疼痛不仅病人感受痛苦,而且可增加术后并发症.因此,术后镇痛已成为围麻醉期处理的重要部分.

    作者:沙文昆;徐国勇;李协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54例关节病性银屑病临床分析

    银屑病是一种累及皮肤、韧带、筋膜和关节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患者以皮损先发,数月或数年后出现关节炎,诊断不难,但以关节炎首发的关节病性银屑病(psoriasis arthropathica,PsA)常易误诊,且治疗效果不佳.现将我院诊为PsA 5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放射学特点和治疗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文军;林有坤;严煜林;韦高;梁伶;温斯健;刘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广西南宁市0~3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广西南宁市0~3岁婴幼儿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预防保健科常规体检的0~3岁149名婴幼儿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口腔检查由口腔科医生按照WHO标准完成;自答问卷涵盖婴幼儿喂养方式、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家长口腔卫生常识及口腔保健措施等方面.结果:汉、少数民族两组儿童患龋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儿童日常进食雪碧、可乐等碳酸类饮料,儿童出生后一直未进行口腔护理、孩子夜间喂奶习惯何时改变、牙软垢指数等与幼儿龋患有关.结论:广西南宁市0~3岁婴幼儿具有较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口腔预防保健方案,可取得良好的口腔健康效果.

    作者:施春梅;周嫣;韦惠平;江蕙芸;李焱;唐继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直视下斑马导丝引导筋膜扩张器治疗尿道狭窄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患者常规金属尿道探子尿道扩张失败后的治疗新方法.方法:36例尿道狭窄患者常规金属尿道探子扩张失败后,在尿道镜或输尿管镜直视下插入斑马导丝通过狭窄处,撤出尿道镜或输尿管镜,顺留置的斑马导丝逐号置入筋膜扩张器扩张尿道.结果:36例均扩张成功,其中30例经定期尿道扩张治愈,6例因长期频繁尿道扩张后患者要求手术而行尿道内切开或瘢痕电切术.结论:直视下斑马导丝引导筋膜扩张器扩张治疗尿道狭窄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少数需长期频繁尿道扩张患者可行尿道内切开或瘢痕电切术.

    作者:周大庆;李文刚;庞翔;何猛;刘尚文;余小祥;江波;邹汉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WT1基因特异性siRNA对K562细胞表达及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WT1基因特异性小干扰RNA (small RNA interference, siRNA)对K562细胞表达及增殖的影响,为白血病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为研究对象,化学合成并转染针对K562细胞WT1基因的siRNA,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及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半定量RT-PCR检测siRNA对WT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K562细胞凋亡.结果:siRNA转染K562细胞后, 细胞生长受抑,增殖能力减弱,其增殖抑制作用于转染后48、72 h明显, 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0.6%和54.1%.半定量RT-PCR显示WT1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WT1 siRNA转染48 h后有42.19 %的K562细胞发生凋亡.结论:WT1基因特异性siRNA可显著抑制K562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为白血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左文丽;魏琛;宋永平;魏旭东;李玉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术对白介素-10、心肌肌钙蛋白T的影响

    目的:探讨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手术对白介素-10(IL-10)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组)和对照组20例(中低温心脏停跳组).实验组在浅低温[(32±1)℃]体外循环、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心脏跳动中手术;对照组经冠状静脉窦逆灌冷晶体停搏液、中度低温[(28~30)℃]体外循环下手术.分别于手术前、主动脉阻断即刻、主动脉阻断15 min、主动脉开放15 min、主动脉开放1 h、主动脉开放2 h、主动脉开放4 h、主动脉开放24 h采集血液标本,检测两组各个时点血浆IL-10、cTnT水平.结果:①IL-10在主动脉阻断15 min两组都明显升高(P<0.01);但在主动脉开放15 min后各时点实验组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②cTnT在主动脉开放15 min两组都明显升高(P<0.01);但在主动脉开放15 min后各时点实验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手术能增加IL-10释放,减少cTnT释放,从而可减轻体外循环术后全身炎性反应及心肌的损伤.

    作者:谢晓勇;何巍;郑宝石;雷宾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一期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哑铃形肿瘤27例

    椎管哑铃形肿瘤起源椎管内,通过椎间孔生长到椎旁,形似哑铃,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复杂,占椎管肿瘤的6%,多为良性肿瘤,其中神经鞘瘤占60%~90%.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一期显微手术治疗的椎管哑铃形肿瘤27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承能;钟家云;谢坚;吕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MMP-9、TIMP-1与VEGF的变化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患儿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变化.方法:81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心按治疗前肺动脉收缩压(SPAP)分为4组:非肺动脉高压(PH)组16例(SPAP<4.0 kPa)、轻度PH组21例(4.00 kPa≤SPAP<5.33 kPa)、中度PH组21例(5.33 kPa≤SPAP<9.33 kPa)、重度PH组23例(SPAP≥9.33 kPa);其中19例接受前列腺素E1(PGE1)治疗;24例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为21例同龄正常体检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MP-9、TIMP-1和VEGF含量,并计算MMP-9/TIMP-1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先心病各组VEGF均显著增高,在出现PH后MMP-9、TIMP-1均显著增高;中度PH组MMP-9/TIMP-1显著增高;经PGE1治疗或手术治疗后,MMP-9、TIMP-1和VEGF比治疗前或术前均显著下降.结论:①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合并PH患儿血清VEGF与MMP-9可能协同地参与肺血管的重构;②PGE1可有效地降低先心病合并PH患儿血清VEGF、MMP-9 和TIMP-1的表达,这可能是PGE1逆转肺血管重构的又一机制;③在手术1周后,先心病轻、中度PH患儿血清VEGF、MMP-9和TIMP-1的表达显著降低.

    作者:曾红军;于丽娟;武艺飞;庞玉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疗法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疗法(3DCR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确诊的42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 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1例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 B组21例采用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结果:A组完全缓解率57.1%(12/21),总有效率90.5%(19/21),明显优于B组[完全缓解率19.0%(4/21),总有效率57.1%(12/21)](P<0.05).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白细胞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疗法治疗局部晚期NSCLC可提高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能耐受.

    作者:梁永;黄东宁;蔡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TGF-β1、TGF-β2和Smad7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TGF-β/Smad信号通路的重要成员TGF-β1、TGF-β2和Smad7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鼻咽癌和2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中TGF-β1、TGF-β2和Smad7蛋白的表达状况,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①TGF-β1、TGF-β2和Smad7蛋白在鼻咽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70%和40%,在黏膜慢性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00%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GF-β1与Smad7的表达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和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关系(P<0.05);未发现TGF-β2的表达与鼻咽癌的主要临床病理参数相关(P>0.05);③TGF-β1与Smad7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s=0.628 6,P<0.05).结论:TGF-β1、TGF-β2和Smad7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它们有望成为辅助参考指标应用于临床,并可能为鼻咽癌的生物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作者:张勇;秦娜;李祖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广西地区帕金森病患者Parkin基因外显子缺失的研究

    目的:研究Parkin基因1~12号外显子缺失突变与广西地区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29例临床确诊为早发性帕金森病(EOPD)和34例临床确诊为晚发性帕金森病(LOPD)的患者的Parkin基因1~12号外显子;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arkin基因1~12号外显子缺失突变.结果:未检测到Parkin基因1~12号外显子缺失突变.结论:未发现Parkin基因外显子缺失突变与PD发病有明显相关关系.

    作者:罗曙光;易祖芳;王进;程道宾;林伟雄;杨华丹;卢翠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心脏跳动中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附20例报告)

    目的:总结20例心脏跳动中Bentall术治疗升主动脉瘤的经验,讨论分析该术式的优点以及术式的可操作性.方法: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在主动脉分流冠状静脉窦逆灌心脏跳动中,采用Bentall手术治疗20例升主动脉瘤患者,其中合并二尖瓣置换4例.结果:术前已有肾功能损害、心功能Ⅳ级者,术后死于肾衰、多功能脏器衰竭1例,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均无严重心律失常,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临床效果满意,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手术对患者的心肌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作者:何巍;郭建极;陈铭伍;郑宝石;冯旭;冼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生长激素受体和生长抑素受体2、3、5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GHR)和生长抑素受体(SSTR)2、3、5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分为乳腺癌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癌旁组、乳腺良性病变组及正常乳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中的GHR和SSTR2、3、5的分布及表达.结果:①GHR和SSTR2、3、5在乳腺癌组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HR与SSTR2、3、5在乳腺癌表达的相关性呈正相关关系.结论:GHR和SSTR2、3、5在乳腺癌及其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高表达和相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发展、分化、增殖及其凋亡关系非常密切,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在乳腺癌的预后过程中,GHR有可能为乳腺癌一项预后不良指标,SSTR2、3、5则可能为一项预后保护性指标.

    作者:廖清华;黄任贵;陆云飞;林坚;曾健;黄源;张诗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