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伟;孙安远;廖蕴华;黄莉
目的:评价脑电边缘频率(SEF)、双频谱指数(BIS)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氟醚吸入全麻(GA)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EA)组,每组10例.EA组先于胸段硬膜外给予局麻药8~10 ml.两组均吸入异氟醚/O2维持麻醉.先记录两组异氟醚呼气末浓度达到0.5、1.0、1.5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时的SEF、BIS值,然后使两组麻醉维持在稳定水平,记录不同阶段的呼气末MAC、SEF、BIS值.EA组每间隔60 min硬膜外给局麻药4~5 ml.结果:两组SEF、BIS值与异氟醚呼气末MAC均呈负相关;GA组异氟醚呼气末MAC值高于EA组,SEF、BIS值则低于G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中局麻药常规剂量对脑电无影响;SEF、BIS在麻醉深度监测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谢玉波;覃怡;李文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加强血液及制品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检测已越来越受到医疗行政部门的重视.对外科手术及预输血患者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兹病抗体(抗-HIV)、梅毒抗体(TP-ELISA)的检测,对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健康、避免输血传播疾病导致医疗纠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2004年1~12月对手术及预输血患者6 140例进行4项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陆一平;李晖;黄文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烧伤创面愈合后不同时间应用90Sr-90Y照射防治瘢痕的疗效.方法:对我科18例患者50处深Ⅱ度和Ⅲ度创面愈合后分组采用90Sr-90Y照射,其中A组36处创面在愈合后第3天开始照射,B组14处创面在愈合后2周开始照射,每个疗程的总剂量为25~40 Cy,分6~8次完成,每次剂量3~7 Cy.照射一个疗程后大体观察瘢痕生长情况,部分病例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结果:创面经照射一个疗程后,病理学检查见A组瘢痕厚度平均为3 mm,B组瘢痕厚度平均为5 mm.A组CD34染色示血管数也明显低于B组,A组创面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90Sr-90Y照射对防治烧伤瘢痕增生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国亮;蒙诚跃;张立明;覃伟武;韦智晓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乙型肝炎在多种传染病中是常见的一种,在正常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大,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对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感染程度有着很大的帮助.
作者:赖国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广西黑衣壮族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应用AmpFISTR IdentifilerTM扩增试剂盒和ABI 3100遗传分析仪检测152例无关个体血样.结果:D3S1358、D16S539、D19S433、D21S11、FGA5个STR基因座共检测出54种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分布在0.003 3~0.401 3.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770 0、0.711 0、0.809 0、0.822 0、0.908 0;多态信息总量分别为0.760 0、0.670 0、0.790 0、0.820 0、0.860 0,累积个体识别力达0.999 999 098,累积非父排除率达0.999 548.广西黑衣壮族与其他2个广西壮族支系之间相同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黑衣壮族5个STR基因座属高度遗传多态性标记;广西壮族内部存在多种支系的说法可能具有STR基因座的遗传学基础.
作者:滕少康;徐林;曹林枝;朱少建;汪萍;黄世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扩增广西眼镜蛇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全长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以广西眼镜蛇cDNA为模板,扩增出编码NGF的全长基因,并克隆至pMD18-T载体中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所得序列与Genbank提供的序列(M61180)对比显示,广西眼镜蛇prepro-NGF与Naja kaouthia (monocled cobra)、Bungarus multicinctus、mouse、人的NGF同源性分别为99%、91%、66%、68%,将不同氨基酸相同的化学性质计算在内,同源性更高.结论:成功地获得了广西眼镜蛇NGF的全长基因,且序列与已知序列高度一致.
作者:宋慧;张学荣;周元聪;江涛;舒雨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内固定失效是股骨干骨折钢板螺钉接骨术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发生原因较为复杂,治疗棘手.现将资料完整的32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兵;孙宏志;李龙;陈耀辉;程珂琳;李富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TT实验中不同溶剂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受试物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用MTT比色方法比较不同溶剂(乙醇、脂肪乳、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氯仿、吐温80)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受试物(黄芩素、茶多酚、阿霉素)颜色对MTT显色反应的影响.结果:10%以上浓度的乙醇、乙酸乙酯、5%二甲基亚砜、20%以上浓度的氯仿和所有浓度的吐温80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递增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强,而脂肪乳细胞毒性甚微,浓度高达50%仍不会对细胞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吐温80不宜作为MTT实验受试物的溶剂.药物黄芩素、茶多酚和阿霉素本身的颜色会增加MTT实验中的吸光值,导致结果出现假阴性.结论:不同浓度的溶剂和受试药物的颜色会干扰MTT的实验结果,在采用MTT法时必须设定溶剂和有颜色受试药物的对照组,否则将不能利用MTT的实验结果正确评价受试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作者:陈艳华;黎丹戎;侯华新;邱莉;张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腹腔镜组),取同期具有可比性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5例为对照组(开腹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妇女的身心健康,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作者:雷彦;邱锐;冯以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Down综合征进行产前诊断.方法:收集产前筛查中染色体异常的高危孕妇(孕8~10周或孕16~20周) 绒毛或羊水间期细胞或染色体标本各20例,应用21号染色体特异性DNA探针对间期和中期细胞进行FISH检测,同时通过脐血淋巴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及流产后绒毛细胞染色体的检测分析以证实产前诊断准确性.结果:全部标本杂交成功,信号强,背景低.经FISH检测的总共40例绒毛和羊水细胞中,发现21三体综合征3例,其中羊水细胞2例,绒毛细胞1例,所有产前诊断结果与追踪检查结果一致.结论:FISH技术简便、快速、特异性强、易掌握,适用于染色体异常的快速产前诊断.
作者:黄莉;曾瑄;谢丹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不同宿主华支睾吸虫的同工酶研究,了解其在不同宿主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板状电泳(CG-PAGE)对50 d虫体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进行电泳观察,通过凝胶成像软件对酶(蛋白)带的迁移率、相对浓度分布、光密度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来自不同宿主(大鼠、犬、豚鼠、兔、猫)的虫体主要酶带特征基本相同,但次要酶带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不同宿主的华支睾吸虫同工酶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实验结果为华支睾吸虫在不同宿主中的发育、生理、生化提供实验资料.
作者:胡文庆;秦小虎;田春林;刘登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起搏器囊袋血肿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并发症之一,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局部加压胸带包裹或用注射器针头反复抽吸血肿.但对于囊袋内持续渗出,患者效果欠佳,我们采用自制猪尾引流导管经皮穿刺对起搏器囊袋血肿进行抽液;引流,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我院成功进行起搏器囊袋血肿穿刺引流术2例.
作者:张伟;伍于斌;潘迪光;蒋靖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及复制在原发性肝癌(HCC)家庭聚集性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制定HCC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配对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区中选择肝癌高发家庭成员的同时,选择相同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相同民族、相同性别,年龄士5岁的无癌家庭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巢式PCR和RT-PCR技术对研究对象外周血清中TTVDNA、HBVDNA和HCVRNA进行检测,将HBV及HCV的感染作为混杂因素进行控制,应用χ2检验方法进行资料的统计学分析.结果:TTVDNA在HCC高发家庭成员组中的阳性率高于非癌家庭成员组,阳性率分别为33.0%(33/100)和21.0% (21/10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3 0,P=0.039 6)(RR=1.85,95%可信区间为0.980~3.502);两组在男、女性别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7%(23/75)、40.0%(10/25)和20.0% (15/75)、24.0%(6/25),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255 6,P=0.094 2;χ2=1.470 6,P=0.181 8).结论:TTV感染及复制与HCC家庭聚集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TTV的致肝癌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国坚;吴继周;梁远;黎乐群;刘志明;梁任祥;韦忠亮;陈茂伟;吴健林;苏明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对45例浅表性膀胱癌进行治疗,其中29例采取膀胱切开肿瘤切除或膀胱部分切除术+丝裂霉素-C(MMC-C)膀胱黏膜下浸润注射(A法);16例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B法),术后应用MMC-C膀胱灌注,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新庆;阮贤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异基因脾细胞经门静脉途径输注诱导受体免疫耐受的效果,以及联合使用塞尼哌后的效果.方法:将供体SD大鼠的脾细胞经门静脉途径输注给受体Wistar大鼠,一周后把SD大鼠的皮肤移植到相应的Wistar大鼠上.移植前联合使用塞尼哌.观察术后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和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CD25+的表达水平. 结果:门静脉耐受诱导后移植皮肤的平均存活时间(MST)为(15.8±2.1)d,较对照组长(P<0.01);随移植皮肤存活时间的延长,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D25+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使用塞尼哌后MST未延长.结论:经门静脉途径输注异基因脾细胞能够诱导受体产生免疫低应答状态,联合使用塞尼哌未能加强免疫耐受的诱导效果.
作者:黎承杨;邓耀良;吴闯;李山;米华;刘德云;李盛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我院利用Foley's导管逆行灌注在心脏不停跳下行心脏瓣膜替换术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香伟;林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胸、腹主动脉瘤治疗一直是血管外科的一个难题,传统方法为外科手术切除以后利用人造血管移植,但有相当数量有手术指征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年龄大及合并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病变,所以传统术式病死率很高,择期手术的病死率为2%~7%,平均5%,而破裂的主动脉病死率竟高达50%~80%以上[1],且均死于手术后并发症.
作者:刘永春;韦成信;曹健斌;黄健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支气管扩张咯血临床较常见,需及时救治.1996年6月到2005年12月,笔者用垂体后叶素持续静滴联合酚妥摘明治疗支所管扩张咯血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患儿,4岁9个月,壮族.2001年11月出生时发现颈、臂、背、胸、大腿等处有咖啡色色素沉着,1岁3个月出现阴道流血,每年2~3次,每次2~3 d,量不多,4岁8个月出现乳房发育,近1周右大腿上端隐痛,无骨折史.2006年 8月28日到我院就诊.
作者:张宏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微探头超声内镜(USP)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41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USP检查,其中154例经手术或内镜切除,内镜活检得到病理确诊.结果: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种类分布及声像图有一定规律,USP对154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4.8%,与胃镜、X线钡餐造影相比,USP更容易确定病变的性质.结论:USP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具有很高诊断价值.
作者:覃山羽;姜海行;谭至柔;唐国都;金群馨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