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春;韦成信;曹健斌;黄健辉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及复制在原发性肝癌(HCC)家庭聚集性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制定HCC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配对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区中选择肝癌高发家庭成员的同时,选择相同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相同民族、相同性别,年龄士5岁的无癌家庭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巢式PCR和RT-PCR技术对研究对象外周血清中TTVDNA、HBVDNA和HCVRNA进行检测,将HBV及HCV的感染作为混杂因素进行控制,应用χ2检验方法进行资料的统计学分析.结果:TTVDNA在HCC高发家庭成员组中的阳性率高于非癌家庭成员组,阳性率分别为33.0%(33/100)和21.0% (21/10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3 0,P=0.039 6)(RR=1.85,95%可信区间为0.980~3.502);两组在男、女性别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7%(23/75)、40.0%(10/25)和20.0% (15/75)、24.0%(6/25),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255 6,P=0.094 2;χ2=1.470 6,P=0.181 8).结论:TTV感染及复制与HCC家庭聚集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TTV的致肝癌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国坚;吴继周;梁远;黎乐群;刘志明;梁任祥;韦忠亮;陈茂伟;吴健林;苏明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神经放射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儿童小脑蚓部及第四脑室肿瘤手术死亡率明显减低,手术全切率提高,但仍有不少并发症.我院从1992年1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儿童小脑蚓部及第四脑室肿瘤3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征军;蒋广元;梁新强;宋星志;廖毅超;覃颜;陈慧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评价光子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疗效的价值.方法:采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30例重度BPH患者光子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的前列腺进行观察.结果:27例前列腺内外腺厚度之比、移行带指数(TZI)、尿道前列腺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Vs)、阻力指数(RI)、血管内径(D)于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01),各项指标间呈正相关.结论:经直肠超声检测可为BPH光子治疗效果评价提供客观指标,完善了BPH非手术治疗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健源;李智贤;郭盛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与成人多囊肾病基因1(PKD1)紧密连锁的微卫星序列DNA等位基因在广西侗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体外扩增KG8、SM6、CW2和CW4等4个位点的基因片段,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并与标准DNA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受检的62名侗族人染色体当中,分别在KG8、SM6、CW2和CW4等4个位点分离到了14、12、16和21种等位基因.结论:与PKD1连锁的4个微卫星DNA在广西侗族人群中存在高度多态性.
作者:苏上贵;赵铖;伍巧源;赖永榕;杨桢华;黎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在广西IgA肾病(IgAN)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脏病理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广西籍IgAN患者56例,分为四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观察四组中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和Ⅳ型胶原(collagen Ⅳ,COL-Ⅳ)的表达,并分析CTGF表达水平与患者血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进行比较.结果:肾小管上皮细胞是肾组织中CTGF的主要来源,CTGF表达量与肾脏病理病变程度成正相关(P<0.01).此外,CTGF与TGF-β1、FN和COL-Ⅳ的表达量成正相关(P=0.000);与患者Scr升高水平、Ccr下降程度成正相关(P=0.000).而在肾小球和小血管中均未见CTGF表达.结论:①CTGF主要在肾小管中表达,并且随IgAN级别增加CTGF蛋白分子表达量显著增加,它可能在肾脏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②CTGF与TGF-β1的细胞分布不完全相同,CTGF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而 TGF-β1的分布范围比CTGF更广泛,在肾小球内和小血管周围可见TGF-β1的表达;③FN、COL-Ⅳ在IgAN中亦随肾组织病变程度加重而表达量显著增加,与CTGF的表达量成正相关;④CTGF与患者Scr升高水平、Ccr下降程度成正相关,提示CTGF表达与广西IgAN肾功能减退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黎伟;孙安远;廖蕴华;黄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微探头超声内镜(USP)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41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USP检查,其中154例经手术或内镜切除,内镜活检得到病理确诊.结果: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种类分布及声像图有一定规律,USP对154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4.8%,与胃镜、X线钡餐造影相比,USP更容易确定病变的性质.结论:USP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具有很高诊断价值.
作者:覃山羽;姜海行;谭至柔;唐国都;金群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注射用磷霉素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为探讨其应用于老年人的安全性,对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1 200例应用注射用磷霉素钠(东北制药总厂生产,商品名:复美欣)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九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结直肠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低位肛周脓肿约占85%[1],而高位的较少见.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术后瘘管形成的比例较高,患者往往需要经过二期手术或更多次手术才能治愈.我科自1996年10月开始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并与单纯切开引流术作对照研究.
作者:郭云;唐宗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膀胱阴道瘘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疾病,也是泌尿外科棘手的手术之一.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05年3月采用单J管作尿液改道引流,治疗膀胱阴道瘘1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银河;徐志强;莫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偏瘫弛缓期康复治疗训练有效的指导方法.方法:先后随机抽取偏瘫弛缓期病人各5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前后对照,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进行指导,实验组通过观看专门制作的康复治疗训练光盘及阅读配套的康复手册进行学习.结果:实验组对偏瘫弛缓期特定康复知识的知晓率、功能锻炼的准确率及功能锻炼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康复治疗训练光盘及配套的康复手册指导偏瘫弛缓期病人的功能锻炼的方法,不仅能更好地激发病人学习的兴趣,引起无意注意,使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有机地结合,增强记忆的效果,而且还能满足病人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丰富了人性化护理的内涵,值得推广.
作者:卢桂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尼莫同与金纳多联合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65例符合DSM-IV血管性痴呆(VD)诊断标准的轻中度VD患者(MMSE评分在10~26分之间).分别于尼莫同与金纳多联合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12周,用MMSE和Blessed-Roth痴呆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用药前及用药后12周TCD检测脑血流;用药前及用药后12周分别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以观察其安全性.结果:尼莫同与金纳多联合治疗6周时,与治疗前比较,MMSE评分显著提高(P<0.01),Blessed-Roth评分显著降低(P<0.01);继续治疗至12周,病情改善更趋明显,MMSE增分及Blessed-Roth减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TCD提示其有效地改善脑血流;用药过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尼莫同与金纳多联合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脑血流,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程道宾;王进;秦超;曾丽;罗曙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0年12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收治30例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误诊为胰腺炎患者,现分析如下.
作者:严永光;马艾辉;潘力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支气管扩张咯血临床较常见,需及时救治.1996年6月到2005年12月,笔者用垂体后叶素持续静滴联合酚妥摘明治疗支所管扩张咯血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肝脏是动物体内的解毒器官及重要的代谢场所,建立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为探知肝脏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疗效判断提供有用的工具.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对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分类、检测指标等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陈卫华;郭松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及胶原半固体培养法对56例再障患者的骨髓CFU-GM、CFU-E、BFU-E及CFU-MK、BFU-MK进行培养;采用APAAP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再障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sIL-2R进行检测.结果:再障患者CFU-GM、CFU-E、BFU-E及CFU-MK、BFU-MK集落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严重型再障CFU-GM、CFU-E、BFU-E及CFU-MK、BFU-MK集落数减少程度较慢性再障更明显;再障患者CD3亚群细胞无变化,CD4亚群细胞减低,CD8亚群细胞增高,CD4/CD8降低,重型再障患者血清sIL-2R中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骨髓造血祖细胞数量减少是再障发病的重要因素,其减少程度与再障的病情有关;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造血负调控因子可能在再障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程鹏;彭志刚;宁自觉;卢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右房、三尖瓣径路采用三尖瓣适当切开技术(TVD)是否会加重三尖瓣术后返流.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法乐四联症病人136例,分为采用TVD 51例,非TVD 85例,术后用心脏彩超测量两组三尖瓣的返流量(TI)及室间隔残余分流(RS).结果:TV D组与非TV D组之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TI、RS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D不会加重术后三尖瓣返流.
作者:吴文森;谢晓勇;张赋;杨柳山;龙驹;江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科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对5例外伤性肝破裂合并全身多处骨折的病人,在全麻下采用腹腔镜行肝破裂修补术,病人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蒲桂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风湿性二尖瓣重度狭窄患者,病史往往较长,且病情较重,如何使病人安全度过手术,顺利康复,并获得良好的远期生活质量,显得尤为关键.我院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柳山;吴文森;张赋;龙驹;江毅;范悦;方恒晓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肺性脑病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由于呼吸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近年来无创通气,尤其是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临床上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应用BiPAP治疗COPD呼吸衰竭疗效肯定.本文收集我科2003年5月至2005年12月采用BiPAP治疗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2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晓芳;李家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滤过(HDF)与维持性血液透析(HD)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尿毒症终末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HDF组19例,HD组20例.HDF组采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HD组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均每周2次,每次5 h,疗程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清磷(P3-)、甲状旁腺素(PTH)、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铁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临床表现如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瘙痒、厌食纳差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HDF组治疗后Cr 、Bun 、P3-和PTH下降(P<0.05或P<0.01);而HDF组和HD组Hb和红细胞比容均升高(P<0.01).治疗后,HDF组的Cr 、Bun 、P3-和PTH低于HD组(P<0.05或P<0.01);而HDF组的Hb和红细胞比容高于HD组(P<0.01).结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优于维持性血液透析.
作者:徐子欣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