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进
目的:总结右侧胸壁3孔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疗效.方法:采用股动脉、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术中不阻闭升主动脉,体外循环不降温或浅低温(32±1)℃,全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结果:本组无死亡,术后右侧气胸1例;手术时间1.8~2.7 h,体外循环时间36~72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4 h,术后胸液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5~8 d.结论:右侧胸壁3孔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
作者:王跃军;程云阁;邓海青;钟齐庆;凌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膀胱阴道瘘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疾病,也是泌尿外科棘手的手术之一.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05年3月采用单J管作尿液改道引流,治疗膀胱阴道瘘1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银河;徐志强;莫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肝脏是动物体内的解毒器官及重要的代谢场所,建立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为探知肝脏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疗效判断提供有用的工具.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对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分类、检测指标等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陈卫华;郭松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微探头超声内镜(USP)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41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USP检查,其中154例经手术或内镜切除,内镜活检得到病理确诊.结果: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种类分布及声像图有一定规律,USP对154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4.8%,与胃镜、X线钡餐造影相比,USP更容易确定病变的性质.结论:USP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具有很高诊断价值.
作者:覃山羽;姜海行;谭至柔;唐国都;金群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肺性脑病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由于呼吸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近年来无创通气,尤其是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临床上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应用BiPAP治疗COPD呼吸衰竭疗效肯定.本文收集我科2003年5月至2005年12月采用BiPAP治疗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2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晓芳;李家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脑电边缘频率(SEF)、双频谱指数(BIS)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氟醚吸入全麻(GA)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EA)组,每组10例.EA组先于胸段硬膜外给予局麻药8~10 ml.两组均吸入异氟醚/O2维持麻醉.先记录两组异氟醚呼气末浓度达到0.5、1.0、1.5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时的SEF、BIS值,然后使两组麻醉维持在稳定水平,记录不同阶段的呼气末MAC、SEF、BIS值.EA组每间隔60 min硬膜外给局麻药4~5 ml.结果:两组SEF、BIS值与异氟醚呼气末MAC均呈负相关;GA组异氟醚呼气末MAC值高于EA组,SEF、BIS值则低于G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中局麻药常规剂量对脑电无影响;SEF、BIS在麻醉深度监测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谢玉波;覃怡;李文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癌性胸水是指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胸膜原发性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在病程晚期都可以并发胸膜腔积液,癌性胸水的治疗是临床医生不可避免且比较棘手的问题,治疗癌性胸水的办法虽有很多,但效果不佳、副作用大.
作者:黄鼎铭;谢彤;崔英;左传田;刘德森;茅乃权;潘琪;潘泓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患儿,4岁9个月,壮族.2001年11月出生时发现颈、臂、背、胸、大腿等处有咖啡色色素沉着,1岁3个月出现阴道流血,每年2~3次,每次2~3 d,量不多,4岁8个月出现乳房发育,近1周右大腿上端隐痛,无骨折史.2006年 8月28日到我院就诊.
作者:张宏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布比卡因椎旁阻滞用于剖胸术后镇痛效果和给药方式.方法:90例全麻下单侧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6组(n=15).术后病人出现中度疼痛时,用不同浓度布比卡因椎旁阻滞作镇痛治疗,Ⅰ~Ⅵ组布比卡因浓度依次为0.13%、0.20%、0.25%、0.30%、0.37%、0.50%,首量15 ml.观察镇痛前、后的血压、心率、SpO2、疼痛评分、呼吸通气功能的变化及部分病例的应激激素变化.再次出现疼痛时注药,此时第Ⅰ~Ⅳ组用连续注射法,维持量2~4 ml/h;Ⅴ、Ⅵ组用间断注药法,每次15 ml. 结果:6组都有镇痛作用.Ⅰ~Ⅵ组的止痛时间依次为:(125±42) min、(167±39) min、(198±56) min、(215±67) min、(263±47) min、(452±75) min;疼痛评分:VAS评分≤4, Prince Henry Scale 评分≤2分;用布比卡因前及用后5、10、15、30 min的血压、心率、SpO2均无明显变化(P>0.05);镇痛后30 min呼吸功能FVC、FEV1.0比镇痛前改善(P<0.01);术后第1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恢复麻醉前水平(P>0.05). 结论:6种浓度布比卡因椎旁阻滞用于剖胸术后镇痛均有效、安全,止痛时间随浓度增加而延长, 0.13%布比卡因是实用有效的浓度.连续注射法比间断注射法效果更好.
作者:黄燕娟;曾建业;邹建平;黄思光;钟日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c-CRP)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度(0~15分)46例,中度(16~30分)38例,重度(31~45分)22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比较相似的90名正常健康体检者,空腹抽血测定hc-CRP.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CRP的水平为(5.84±2.39)m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轻、中、重度组hc-CRP分别为(3.15±2.85)mg/L、(5.69±2.67)mg/L、(9.42±2.73)mg/L,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c-CRP是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它与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翁保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虽然对甲状腺及其急性并发症,尤其甲亢危象(thyroid storm,TS)的研究有了相当的进展,但有关TS的临床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其病死率约为30%~60%[1].为此,我们回顾性分析10年来我院收治的11例TS,以同期收治的入院治疗的甲亢患者作对照进行比较,以揭示TS的临床特点.
作者:梁华晟;罗佐杰;秦映芬;梁杏欢;戴霞;卢德成;韦志明;冼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前循环动脉瘤占各种颅内动脉瘤的绝大多数.1998年1 月至2005年7 月,我科共手术治疗42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疗效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星志;蒋广元;梁新强;张征军;黄航;廖毅超;覃颜;陈慧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及胶原半固体培养法对56例再障患者的骨髓CFU-GM、CFU-E、BFU-E及CFU-MK、BFU-MK进行培养;采用APAAP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再障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sIL-2R进行检测.结果:再障患者CFU-GM、CFU-E、BFU-E及CFU-MK、BFU-MK集落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严重型再障CFU-GM、CFU-E、BFU-E及CFU-MK、BFU-MK集落数减少程度较慢性再障更明显;再障患者CD3亚群细胞无变化,CD4亚群细胞减低,CD8亚群细胞增高,CD4/CD8降低,重型再障患者血清sIL-2R中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骨髓造血祖细胞数量减少是再障发病的重要因素,其减少程度与再障的病情有关;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造血负调控因子可能在再障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程鹏;彭志刚;宁自觉;卢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支气管扩张咯血临床较常见,需及时救治.1996年6月到2005年12月,笔者用垂体后叶素持续静滴联合酚妥摘明治疗支所管扩张咯血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右房、三尖瓣径路采用三尖瓣适当切开技术(TVD)是否会加重三尖瓣术后返流.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法乐四联症病人136例,分为采用TVD 51例,非TVD 85例,术后用心脏彩超测量两组三尖瓣的返流量(TI)及室间隔残余分流(RS).结果:TV D组与非TV D组之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TI、RS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D不会加重术后三尖瓣返流.
作者:吴文森;谢晓勇;张赋;杨柳山;龙驹;江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内固定失效是股骨干骨折钢板螺钉接骨术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发生原因较为复杂,治疗棘手.现将资料完整的32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兵;孙宏志;李龙;陈耀辉;程珂琳;李富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我院利用Foley's导管逆行灌注在心脏不停跳下行心脏瓣膜替换术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香伟;林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CSD)是动物源性病. 通常在猫抓伤或与猫密切接触后患病,少数与狗接触有关. 以往由于屡次染色与培养不成功,曾怀疑病毒或衣原体是本病的病原体,1983年美国病理学家Wear 用Warthin-Starry (W-S)银染色法才发现其病原为一种嗜银染色的杆菌, 是一种巴尔通菌(Bartonella sp.).
作者:曾冰艺;张义;邓卓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2年1月至2005年8月,我们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农新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不同宿主华支睾吸虫的同工酶研究,了解其在不同宿主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板状电泳(CG-PAGE)对50 d虫体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进行电泳观察,通过凝胶成像软件对酶(蛋白)带的迁移率、相对浓度分布、光密度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来自不同宿主(大鼠、犬、豚鼠、兔、猫)的虫体主要酶带特征基本相同,但次要酶带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不同宿主的华支睾吸虫同工酶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实验结果为华支睾吸虫在不同宿主中的发育、生理、生化提供实验资料.
作者:胡文庆;秦小虎;田春林;刘登宇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