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弘;梁建平;李东云;陆秋天;刘蓓;李穗
目的:通过调查南宁市摩托车驾驶员的一般情况、头盔佩戴率,违章、违规等情况,了解南宁市摩托车驾驶员安全意识行为现状,为预防和控制摩托车交通事故提供正确的对策.方法:在南宁市青秀区辖区内一、二、三级道路上,以250 m为一个单位划分为305个单位,进行编号,按简单随机方法抽取35个调查地点,每一个调查地点配以简单随机选择的星期及时间段,每1 h为一个抽样单位对调查点的摩托车驾驶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383位驾驶员,有364位驾驶员每次都佩戴头盔,佩戴率为95.04%;有119人曾酒后驾驶,占31.07%,有136人曾超速行驶,占35.51%;有190人曾闯过红灯,占49.61%;有89人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占23.24%.结论:摩托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较淡薄,应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强化驾驶员的交通意识.
作者:陈世艺;陈海滨;阮晓冰;黄东;王剑;杨莉;郑艳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急性脑外伤常伴有脑水肿,有效地控制脑水肿,对预后有直接影响.因此,对脑水肿的治疗显得特别重要.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在使用甘露醇的基础上加用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外伤所致的脑水肿等,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凌波;杨贞海;黄志强;邓元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对冲性额颞部脑挫裂伤68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6例,女22例,年龄10~71岁,平均41.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49例,坠落伤13例,其他6例.伤后均有昏迷及头痛进行性加重史.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13~15分12例,9~12分15例,6~8分31例,3~5分10例.
作者:罗象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由于肝胆之间在组织发生、解剖和功能上的密切关系,人们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系统损害的研究愈来愈关注.为了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与胆系损害的关系,我们对35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180例非肝病患者进行了肝胆系统B超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桂芳;易珊琳;陈瑞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的颅内血肿是非高血压性自发性颅内出血的常见原因,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之一.我院自1999~2003年对22例AVM破裂出血并脑疝的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全;肖绍文;黄玮;秦坤明;谭源福;张超元;杨雷霆;冯大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以恰当的体外定向诱导和培养小鼠骨髓CD34+造血干细胞以获得足够数量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DC)的方法.方法:采用自健康C57BL/6j小鼠骨髓中分离CD34+造血干细胞,进而于含rmGM-CSF和rmIL-4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定向诱导和扩增,收集悬浮生长细胞后,予以流式细胞学检测其CD80、CD86和CD11c等表面分子的表达,扫描电镜观察悬浮细胞的形态.结果:去除红细胞的骨髓细胞培养4 h后,10%左右细胞贴壁生长.加rmGM-CSF和rmIL-4培养,逐渐呈集落样悬浮生长,有树枝状突起.第6天时,细胞集落呈密集的葡萄串状,细胞体积增大,毛刺状或根须状突起更明显.流式细胞学显示:体外培养第7天的iDC的表面分子CD11c的表达率为75%~81%[(78.4±8.36)%],表面分子CD80的表达率为32%~51%[(38.26±8.77)%],而表面分子CD86的表达率为18%~53%[(27.5±8.30)%].扫描电镜见细胞有典型的树枝状突起.结论:联合使用rmGM-CSF和rmIL-4定向诱导培养骨髓CD34+造血干细胞,可大量扩增出iDC.
作者:周忠信;吕明德;殷晓煜;向邦德;黄洁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标准治疗药物,并且被列入我国慢性收缩性心衰治疗建议[1].卡维地络为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不仅能够同时阻滞β1、β2受体,还能够阻滞α1受体,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本文旨在观察卡维地洛与倍他乐克两种β受体阻滞剂治疗缺血性心脏病CHF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赖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用免疫印迹法检测鼻咽癌病人血清中抗EB病毒Zta-IgG抗体.方法:利用含EB病毒BZLFl基因完整开放读框的pGEX2TK-ZcDNA质粒转染大肠杆菌,诱导产生并提纯重组基因产物GST-Zta,以GST-Zta作为抗原,用免疫印迹法检测24例鼻咽癌病人血清中Zta-IgG抗体,28例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结果:鼻咽癌组血清中91.7%Zta-IgG阳性,对照组中10.7%Zta-IgG阳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免疫印迹法检测鼻咽癌病人血清中Zta-IgG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可以作为鼻咽癌病人诊断筛选的指标.
作者:易翔;吴英鹰;谢莹;康敏;唐安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样免疫反应物(ir-ET)在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肺动脉高压模型组(以下简称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给予野百合碱(60 mg/kg)复制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对照组按3 ml/kg体重注射生理盐水,然后给予常规饲养,4周后达到实验终点,测定右室收缩压(RVSP)和静脉血浆及心、肺组织匀浆中的CGRP和ir-ET的含量,观察电镜下心肌组织的改变.结果:模型组RVSP(5.95±0.59)kPa、对照组(2.49±0.29)kP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浆中ir-ET增加,心、肺匀浆中ir-ET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血浆及心、肺组织匀浆中CGRP均减少,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RP能降低肺动脉高压,ir-ET使肺动脉压升高,CGRP和ir-ET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关.
作者:曾志羽;廖发荣;黄海;李醒三;刘唐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HBV BCP)变异与临床类型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76例HBV慢性感染患者的血清进行HBV 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检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6组不同临床类型:①慢性乙型肝炎轻度;②慢性乙型肝炎中度;③慢性乙型肝炎重度;④肝炎肝硬化;⑤慢性重型肝炎;⑥原发性肝癌.并与HBV BCP变异的阳性或阴性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HBV BCP双变异在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组,肝炎肝硬化组,慢性重症肝炎组和原发性肝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8.0%、31.4%、34.2%、39.4%、60.0%和70.0%(rs=0.259,P=0.001).结论:HBV BCP变异与HBV慢性感染的由轻至重的临床类型呈正相关,随着病情的加重,BCP变异的阳性率亦随之增高.
作者:玉艳红;黄力毅;宣伟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乳腺癌和18例乳腺增生症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PTEN、PCNA的检测,其中PCNA指数作为衡量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参数.结合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TEN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率明显低于乳腺增生症(P<0.05);PTEN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显著相关;PTEN的表达水平与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ER水平和5年生存率相关.结论:PTEN可作为一个潜在的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作者:李梦阳;陆云飞;曾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Tr)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47例鼻咽癌患者以及18例健康者外周血CD4+CD25+ T细胞进行观察,并比较不同病期的变化情况.结果: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 T细胞的比例为(4.47±2.15)%,高于正常对照组(1.70±0.84)%(P<0.05).鼻咽癌Ⅰ期外周血CD4+CD25+ T细胞比例为(2.99±2)%;Ⅱ期为(3.54±1.97)%;Ⅲ期为(4.53±1.56)%,Ⅳ期为(6.53±1.73)%.Ⅰ+Ⅱ期组为(3.3±1.88)%,低于Ⅲ+Ⅳ期组的(5.53±1.8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 T细胞与鼻咽癌病变的进展有关,并对鼻咽癌病人的免疫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温文胜;张哲;谢莹;徐志文;黄光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单层及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2例病人中有23例采用单层螺旋CT检查,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水平至隔顶,19例经16层螺旋CT检查,采用造影剂示踪技术及自动触发扫描,行图像三维重建处理,对5例可疑下肢静脉血栓病人在完成胸部扫描后延迟170 s行下肢扫描.结果:采用单层螺旋CT扫描的23例共显示肺动脉426支,栓塞的肺动脉52支,占12.2%,采用16层螺旋CT检查的19例共显示肺动脉1 429支,栓塞的肺动脉501支,占35.1%,两种机型检查对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叶、肺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例同时行下肢静脉检查的病人发现1例右髂外静脉血栓,1例左股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管腔狭窄、阻塞、分支减少及血管腔内的低密度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为肺梗死灶形成、胸腔积液、肺炎、肺不张、肺动脉增宽、心包积液等.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能清楚的显示肺动脉的解剖,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远高于单层螺旋CT,可完全替代有创性的肺动脉造影而成为临床上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陈刚;曹治婷;王丰;刘正刚;李再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全程陪伴分娩是指当临产的孕妇出现规律宫缩后,由产科专门安排一名有助产经验的助产师(士)进行陪伴,根据产程的进展,对孕妇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并参与助产接生,直至产后2 h.我院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对336例产妇进行全程陪伴分娩服务,经临床观察,开展全程陪伴分娩服务项目,能减轻产妇孤独、恐惧和紧张情绪,并使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减少、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倩;黎惠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P53蛋白的表达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乳头溢液患者溢液的乳管行乳管镜检查,并收集冲洗液细胞,用巴氏染色行细胞学检查,S-P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42例中,病变切除病理诊断为乳腺癌10例,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2例.在乳腺导管冲洗脱落细胞学检查中,1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5例诊断为乳腺癌,4例诊断为可疑乳腺癌,1例未见异常导管上皮.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2例,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可疑瘤10例,可疑癌2例,未见异常上皮12例.在免疫化学检查中,1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6例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蛋白阳性表达,3例P53蛋白阳性表达;32例在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中无Her2蛋白阳性表达,1例P53蛋白阳性表达.乳腺癌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蛋白和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导管内乳头状瘤(P<0.05).结论: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高,检测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P53蛋白的表达对鉴别诊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曾健;张浩;陈玲;胡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糖尿病为常见病、多发病,患病人数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柳州市社区居民中尿糖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于2004年底在柳州市民中进行了尿糖阳性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卿凤玲;韦成全;龙少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测定贯叶金丝桃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λmax=490 nm.结果:5批贯叶金丝桃中多糖的含量分别为:0.169%、0.175%、0.179%、0.165%和0.171%.平均含量为(0.172±0.005)%,RSD为3.15%(n=5).结论:贯叶金丝桃中多糖含量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利用.
作者:黎明;孔晓龙;蒋伟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广西青少年学生1995~2005年10年间的营养变化趋势,为改善儿童青少年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95、2000和2005年广西学生体质调研资料,根据《1985年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计算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城乡男女学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检出率.结果:1995~2005年的10年间,广西青少年学生的营养不良略有改善,主要表现在前5年,营养不良检出率共下降了2.4%,后5年则维持比较平稳状态,无明显改变,超重和肥胖合计的检出率持续上升,前5年上升了57.36%,后5年上升了22.76%.结论:广西青少年学生的营养状况呈两极分化趋势,今后的学生营养工作,应防治营养不良和肥胖并举,积极开展学生、家长、社会的全民营养教育.
作者:范纯;阮青;唐振柱;宁耀;郑安宁;覃志英;刘军;刘玄华;董柏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放松,剖宫产率有上升趋势,但围产儿死亡率并未明显下降,而产妇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反复剖宫产率增加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一个原因.首次剖宫产后经阴道分娩(VBAC)已成为妇产科学界试图降低剖宫产率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我院近5年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1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如何正确处理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问题.
作者:蒙俊;莫可良;陈江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肺部感染发病人数的增多,肺霉菌感染也显著增加.本文收集了2000年以来收治的肺霉菌感染病例23例,分析其发生肺霉菌感染的归因,旨在探讨其诱因及防治对策,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
作者:邓家莲;莫莉;农美华;曾国艳;韦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