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霉菌感染归因评析及护理

邓家莲;莫莉;农美华;曾国艳;韦海涛

关键词:霉菌感染, 感染病例, 防治对策, 收集, 染发, 临床, 护理, 肺部, 病人
摘要:随着肺部感染发病人数的增多,肺霉菌感染也显著增加.本文收集了2000年以来收治的肺霉菌感染病例23例,分析其发生肺霉菌感染的归因,旨在探讨其诱因及防治对策,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uP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目的:构建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人肝癌细胞,为进一步体外研究uPA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从肝癌组织中提取RNA,通过RT-PCR的方式,获得基因uPA的全长cDNA,并克隆于含有HA2-标签(tag)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上,酶切鉴定,质粒测序鉴定,用pCMV-uPA-HA2进行细胞瞬时转染及WesternBlotting鉴定.结果:经过测序证实得到获得包含uPA基因的pCMV-HA2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细胞有蛋白表达.结论:克隆了人肝癌的uPA基因,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作者:廖芝玲;罗殿中;林静;陈罡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自20世纪60年代初Baun和GreeWood提出三维超声成像以来,迄今已经历了静态三维、动态三维,直至目前正在使用的实时三维.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or liv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RT-3DE)成像法是三维技术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在试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它将超矩阵探头、高通道的数据处理系统和三维空间定位系统等3种先进技术融为一体,并可根据临床需要,在冠状面、矢状面及水平面进行任意切割旋转,得到所需心脏结构和血流的立体图像,更加真实精确地反映了心脏立体空间结构,以及血流起源、方向和立体空间分布,提高了检测细微结构和低速异常血流的敏感性和分辨率,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现就RT-3DE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局限性和发展前景综述如下.

    作者:余蕾;郭盛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吗啡注入硬膜外腔用于妇科术后镇痛98例

    吗啡注入硬膜外腔用于术后镇痛已有较长的历史[1],术后镇痛使用吗啡剂量大小研究较多,大多数学者认为1.5~2 mg/次效果较好[2],且副反应也较少.但在什么时间注药镇痛效果较好的研究不多.1993~1998年我们观察了不同时间从硬膜外腔注入吗啡作术后镇痛共98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改良Park术式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式(改良Park术式)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5年10月采用改良Park术式治疗的4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获得随访36例,术后随访率为87.8%(36/41),中位随访时间4.2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2.8%),吻合口狭窄1例(2.8%),局部复发2例(5.6%),排便功能在术后12~24周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每日1~3次.术后5年的生存率72.2%(26/36).结论:改良Park术式既能保持良好的肛门排便控制功能,又能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直肠癌保肛术式.

    作者:杨华伟;张传珉;刘剑仑;陈建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监测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的临床应用进展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理想的治疗方法,肾移植术后可能会因一些术后并发症导致肾功能丧失,其中急性排异反应(Acute Rejection,简称AR)是肾移植手术后较常见的内科并发症,也是造成肾移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准确地对其进行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检查已成为了肾移植术后的重要检查手段,现对超声诊断移植肾AR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曦曦;何云;李智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8例

    亚低温能显著减轻脑外伤后的脑损害,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同.1998~2004年12月,我院对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大满;劳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瘢痕子宫再次分娩115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放松,剖宫产率有上升趋势,但围产儿死亡率并未明显下降,而产妇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反复剖宫产率增加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一个原因.首次剖宫产后经阴道分娩(VBAC)已成为妇产科学界试图降低剖宫产率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我院近5年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1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如何正确处理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问题.

    作者:蒙俊;莫可良;陈江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hBMP-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

    目的:构建pcDNA3.1-hBMP2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骨肉瘤中扩增出人骨形成蛋白-2(hBMP2)基因片段,构建成pcDNA3.1-hBMP2重组质粒.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其表达.结果:本实验构建的重组质粒目的基因片段为hBMP2-cDNA.经RT-PCR和免疫组化证实,转染pcDNA3.1-hBMP2后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有大量hBMP2 mRNA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hBMP2真核表达质粒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得到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用BMP2基因转染的方法来加速牵张成骨新骨形成奠定了基础.

    作者:黄旋平;周诺;廖妮;韦山良;梁飞新;麦华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12例口腔前庭入路隆颏护理配合

    颏短小畸形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生理缺陷,患者颏部后缩,侧面观不符合Ricketts美学平面.颏短小畸形成形术主要有骨水平延长或加植骨颏成形术、硅胶体植入增大颏成形术等方法.植入硅胶假体隆颏手术是目前治疗下颏短小、后缩、畸形的常用方法之一,手术常采用口腔前庭入路,该方式具有安全、出血少、伤口隐蔽、手术效果好的特点.

    作者:张为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影像在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胆系损害中的价值

    由于肝胆之间在组织发生、解剖和功能上的密切关系,人们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系统损害的研究愈来愈关注.为了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与胆系损害的关系,我们对35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180例非肝病患者进行了肝胆系统B超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桂芳;易珊琳;陈瑞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鼠脑干向黑质的传入纤维联系

    目的:研究大鼠脑干内核团向黑质的传入纤维联系.方法:将荧光金(Fluoro-Gold,FG)泳入大鼠一侧黑质,观察双侧脑干内的FG标记细胞分布.结果:在泳入区同側上丘、臂旁核、中脑中央灰质外侧部、被盖腹侧区;双侧的中缝正中核、中缝背核、艾魏核、脚桥被盖核、蓝斑见到FG逆行标记细胞.结论:大鼠脑干内的艾魏核等多个核团存在向黑质的传入纤维联系.

    作者:曾庆堂;叶峻;黄绍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Tr)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47例鼻咽癌患者以及18例健康者外周血CD4+CD25+ T细胞进行观察,并比较不同病期的变化情况.结果: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 T细胞的比例为(4.47±2.15)%,高于正常对照组(1.70±0.84)%(P<0.05).鼻咽癌Ⅰ期外周血CD4+CD25+ T细胞比例为(2.99±2)%;Ⅱ期为(3.54±1.97)%;Ⅲ期为(4.53±1.56)%,Ⅳ期为(6.53±1.73)%.Ⅰ+Ⅱ期组为(3.3±1.88)%,低于Ⅲ+Ⅳ期组的(5.53±1.8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 T细胞与鼻咽癌病变的进展有关,并对鼻咽癌病人的免疫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温文胜;张哲;谢莹;徐志文;黄光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经食道心脏起搏对大鼠自主循环恢复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食道心脏起搏对自主循环恢复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40只,用窒息法复制心脏骤停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n=10):盐水组(生理盐水1 ml,iv)、低剂量肾上腺素组(0.04 mg/kg,iv)、高剂量肾上腺素组(0.4mg/kg,iv)和起搏组(生理盐水1 ml,iv+经食道心脏起搏)进行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比较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盐水组,低、高剂量肾上腺素组和起搏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10%、90%、70%和80%.低、高剂量肾上腺素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在复苏后5 min达到峰值,然后进行性下降,而起搏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在复苏后15 min达到峰值并保持在平稳状态;低肾上腺素组和起搏组大鼠的心率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高剂量肾上腺素组大鼠且保持相对平稳状态,而高剂量肾上腺素组大鼠的心率在达到峰值后呈进行性下降.结论:低、高剂量肾上腺素和经食道心脏起搏均能提高窒息性心脏骤停大鼠的自主循环恢复率,但自主循环恢复后,经食道心脏起搏较肾上腺素能产生更为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从而增加受试动物的生存概率和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

    作者:陈蒙华;刘唐威;谢露;宋凤卿;何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胸腺内注射异基因骨髓细胞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通过胸腺内注射异基因骨髓细胞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以小鼠皮肤移植为模型,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为免疫耐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提取供体B6小鼠(H-2b)骨髓细胞,注入受体BALB/C(H-2d)小鼠胸腺内,48 h后腹腔注射200 mg/kg的环磷酰胺,2周后移植供体小鼠(H-2b)和无关供体C3H(H-2k)小鼠皮肤.共设空白对照组、CP对照组、BM对照组、实验组、第三方供体组5个组.观察皮肤存活时间;皮肤移植2周后对受体小鼠作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脾细胞增值反应及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耐受状态的检测.结果:受体小鼠获得了对供体小鼠的特异性皮肤移植耐受,实验组移植皮肤平均存活时间(MST)为(22.00±2.51)d,对照组MST为(8.75±1.04)d,耐受的受体小鼠对第三供体C3H小鼠的移植皮肤仍正常排斥,MST为(10.25±1.91)d.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证明耐受的BALB/C小鼠对B6小鼠的脾细胞的反应性特异性降低,而仍保持对第三方供体C3H小鼠的免疫反应.耐受的受体小鼠脾细胞对丝裂原(ConA)的增殖反应在正常范围.结论:使用胸腺内注射供体异基因骨髓细胞,结合腹腔应用环磷酰胺的方法,可在成年动物诱导出对供体移植物的特异性免疫耐受,无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小鼠皮肤移植模型是观察免疫耐受状态的可靠动物模型.

    作者:胡进;赵劲民;杨志;苏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齿科聚合物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目的:研究碳纤维增强丙烯酸树脂的力学性能.方法:将碳纤维按体积分数分为60%、70%、75%,与丙烯酸树脂制成单向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测试其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面内剪切强度.结果:随着碳纤维比例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明显增加(P<0.05),75%组达(1 385.14±97.07)MPa.75%组和70%组与60%组相比,弯曲模量提高明显,分别为(91.70±10.02)GPa、(83.26±8.56)GPa、(60.25±6.01)GPa(P<0.01);面内剪切强度降低非常显著,分别为(54.80±5.71)MPa、(53.01±5.27)MPa、(70.03±3.12)MPa(P<0.01).结论:碳纤维对丙烯酸树脂的弯曲性能具有增强作用,碳纤维含量以75%为好.

    作者:周永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方法:对144例ACS(ACS组)与74例稳定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Lp(a)水平,并同时观察两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ACS组血清Lp(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同时Hs-CRP水平在ACS组亦明显升高(P<0.05),常规血脂4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ACS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LP(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P(a)可能在ACS发病中起促进作用,并且可能与Hs-CRP一样,是一项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预测ACS的发生.

    作者:高英;韦金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姜黄素对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卵巢癌耐药细胞系COC1/DDP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COC1/DDP细胞的增敏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用顺铂、单用姜黄素、顺铂与姜黄素合用作用于COC1/DDP细胞48 h后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单用顺铂及顺铂与姜黄素合用后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Survivin的表达.结果:姜黄素浓度在15~35 μmol/L以内时以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对COC1/DDP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顺铂的浓度在1.25~5 mg/L时加入20 μmol/L姜黄素后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P<0.05),尤以2.5 mg/L顺铂和20 μmol/L姜黄素联合作用时,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COC1/DDP中顺铂与姜黄素联合用药与单独用顺铂及单用姜黄素相比,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顺铂与姜黄素联合用药与单独用顺铂相比Bcl-2、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COC1/DDP增殖,并能增强该细胞系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Survivin蛋白的表达,增加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英焕春;吕靖;张淑兰;戴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外科危重病人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50例临床分析

    临床上血尿淀粉酶升高常见于胰腺炎,除与胰腺本身病变有关外,也可由胰外因素引起.但由胰外因素引起的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在临床上报道极少,特别是外科创伤的危重病人.本文回顾分析了本中心外科ICU中50例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创伤等胰外因素导致的血淀粉酶升高的机理,以期对外科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有所裨益.

    作者:胡军涛;汤展宏;季晓芳;刘品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66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1],MP感染可引起肺外多系统、多脏器的并发症[2].现对我院儿科2003年10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MP感染导致肺外并发症的66例患儿分析如下.

    作者:何克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新生儿败血症血糖和电解质紊乱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血糖和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方法:检测5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糖及血清钠、钾、钙水平,并以15例轻度感染新生儿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高血糖发生率(44.2%)高于对照组(13.3%)(P<0.05).在观察组,合并高血糖的新生儿低钠血症发生率(52.2%)较血糖正常患儿的发生率(23.1%)高(P<0.05),而这两组病儿低钙血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易于发生高血糖、低钠血症和低钙血症,低钠血症与高血糖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

    作者:钟修涛;黄庭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