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败血症血糖和电解质紊乱52例临床分析

钟修涛;黄庭标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 血糖, 血清钠, 血清钾, 血清钙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血糖和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方法:检测5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糖及血清钠、钾、钙水平,并以15例轻度感染新生儿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高血糖发生率(44.2%)高于对照组(13.3%)(P<0.05).在观察组,合并高血糖的新生儿低钠血症发生率(52.2%)较血糖正常患儿的发生率(23.1%)高(P<0.05),而这两组病儿低钙血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易于发生高血糖、低钠血症和低钙血症,低钠血症与高血糖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外伤54例

    急性脑外伤常伴有脑水肿,有效地控制脑水肿,对预后有直接影响.因此,对脑水肿的治疗显得特别重要.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在使用甘露醇的基础上加用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外伤所致的脑水肿等,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凌波;杨贞海;黄志强;邓元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窒息性心脏骤停大鼠呼吸变化特点与复苏疗效的关系

    目的:了解在诱导大鼠窒息性心脏骤停过程中,呼吸变化的特点与心肺复苏疗效的关系.方法:对60只SD大鼠夹闭气管诱导窒息性心脏骤停,窒息10 min后开始常规心肺复苏并给予大鼠静注肾上腺素0.04 mg/kg 1次,10 min内未恢复自循环者放弃复苏.比较复苏成功组和复苏失败组大鼠在诱导窒息性心脏骤停过程中心电图(ECG)和呼吸变化特点的差异.结果:60只大鼠中有48只复苏成功,12只复苏失败.两组大鼠在窒息前的各种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在诱导心脏骤停过程中,心电图变化也无显著差异,但复苏成功组大鼠发生喘息样呼吸的概率明显高于复苏失败组(分别为31.3%和0%,P<0.05).结论:在诱导窒息性心脏骤停过程中,喘息样呼吸的出现可能有助于减轻重要脏器缺血缺氧性损伤,有利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作者:刘唐威;陈蒙华;谢露;宋凤卿;何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66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1],MP感染可引起肺外多系统、多脏器的并发症[2].现对我院儿科2003年10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MP感染导致肺外并发症的66例患儿分析如下.

    作者:何克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方法:对144例ACS(ACS组)与74例稳定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Lp(a)水平,并同时观察两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ACS组血清Lp(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同时Hs-CRP水平在ACS组亦明显升高(P<0.05),常规血脂4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ACS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LP(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P(a)可能在ACS发病中起促进作用,并且可能与Hs-CRP一样,是一项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预测ACS的发生.

    作者:高英;韦金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对发热大鼠下丘脑中COX-1、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compound of Yinhuang micro-enema,YHCE)对发热大鼠下丘脑中环氧化酶-1(cyclooxygenase,COX-1)、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YHCE的解热作用机制.方法:用酵母混悬液复制发热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二步法观察下丘脑中COX-1、COX-2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YHCE能明显抑制发热大鼠的体温上升,且能抑制下丘脑中COX-2蛋白表达,而对下丘脑中COX-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YHCE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解热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发热大鼠下丘脑中COX-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杨斌;刘华钢;阳洁;赖茂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瘦素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ST段变化的关系探讨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再灌注治疗前后瘦素的变化与心电图ST段回落的关系,为AMI提供简便有效的预后评估指标.方法:AMI组30例,为AMI患者,溶栓前后(0、24 h)测定其血清瘦素,同时定时检查12导联(下壁AMI18导联)心电图,并进行ST段回落分析,计算回落百分比.患者划分为两组,A组为ST回落≥50%的患者,B组为ST回落<50%的患者.对这些患者的血清瘦素变化和ST段回落之关系分别进行探讨.对照组20例,为心电图正常值非亲缘关系者,与AMI组年龄、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相匹配,测空腹血清瘦素,提供瘦素的基础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瘦素水平升高[(14.72±3.01)μg/L vs(3.24±1.12)μg/L](P<0.05);②AMI患者溶栓前血清瘦素水平高低与溶栓后24 h ST段回落相关,A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为(12.70±3.67)μg/L,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17.45±1005)μg/L(P<0.01);③AMI患者溶栓24 h后,A组与B组相比,瘦素下降百分比与24 h ST段回落相关(P<0.01).结论:瘦素参与了AMI心肌损伤过程,高瘦素血症预示溶栓疗效差,AMI治疗中瘦素降低提示预后较好.

    作者:徐彤彤;戴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卡维地洛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标准治疗药物,并且被列入我国慢性收缩性心衰治疗建议[1].卡维地络为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不仅能够同时阻滞β1、β2受体,还能够阻滞α1受体,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本文旨在观察卡维地洛与倍他乐克两种β受体阻滞剂治疗缺血性心脏病CHF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赖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桩钉结合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牙残冠四手操作法的护理配合

    后牙残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目前对残冠的保存治疗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尚无十分肯定的治疗手段[1].桩钉结合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牙残冠操作过程复杂,采用医护四手操作法可以使术者精神及体力上的疲劳减至小程度,使病人感觉更舒适.目前国内尚未广泛开展医护四手操作,相关报道较少.我们在桩钉结合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牙残冠时采用四手操作法,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朱瑞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单层及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评价

    目的:评价单层及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2例病人中有23例采用单层螺旋CT检查,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水平至隔顶,19例经16层螺旋CT检查,采用造影剂示踪技术及自动触发扫描,行图像三维重建处理,对5例可疑下肢静脉血栓病人在完成胸部扫描后延迟170 s行下肢扫描.结果:采用单层螺旋CT扫描的23例共显示肺动脉426支,栓塞的肺动脉52支,占12.2%,采用16层螺旋CT检查的19例共显示肺动脉1 429支,栓塞的肺动脉501支,占35.1%,两种机型检查对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叶、肺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例同时行下肢静脉检查的病人发现1例右髂外静脉血栓,1例左股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管腔狭窄、阻塞、分支减少及血管腔内的低密度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为肺梗死灶形成、胸腔积液、肺炎、肺不张、肺动脉增宽、心包积液等.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能清楚的显示肺动脉的解剖,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远高于单层螺旋CT,可完全替代有创性的肺动脉造影而成为临床上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陈刚;曹治婷;王丰;刘正刚;李再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型β-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及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临床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RDB)技术对34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基因突变类型的检测.结果:23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中检测出9种基因型12种组合,其中纯合子14例,双重杂合子19例,β-地中海贫血复合HbE 1例.结论:34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突变类型与广西β-地中海贫血基因分型的情况相符.β-地中海贫血遗传机制及临床表现相当复杂,基因检测技术的运用对于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容容;赖永榕;林伟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胰岛素瘤21例诊治分析

    胰岛素瘤也称胰岛β细胞瘤,是由胰岛β细胞形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肿瘤.胰岛素瘤主要是合成和分泌过多的胰岛素,引起低血糖症状反复发作.由于部分症状酷似精神和神经疾患,容易被误诊为精神病、癫(癎)等.我院1977年1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胰岛素瘤21例,现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桂小龙;陆云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异丙酚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观察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异丙酚在全麻诱导期对心血管抑制的效应.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成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麻黄碱组),每组40例.两组均用异丙酚2 mg/kg,芬太尼3 μg/kg,维库溴铵0.12 mg/kg静脉注射诱导.B组在异丙酚加入麻黄碱0.1~0.12 mg/kg.记录两组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3、5 min的SBP、DBP、MAP和HR的变化.结果:A组在诱导后SBP、DBP和MAP显著下降(P<0.01),气管内插管后5 min SBP、DBP和MAP又再次下降(P<0.05).B组SBP、DBP、MAP在诱导后仅轻度下降(P>0.05).两组患者在气管内插管后即刻SBP、DBP和MAP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诱导后和插管后5 min的SBP、DBP和MAP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诱导后HR稍减慢,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麻黄碱与异丙酚混合注射可有效的减轻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

    作者:谭宪湖;何亚军;王凌;王强;倪玉霞;舒礼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治疗 (附2例报告)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是位于眼底后极部的错构性血管瘤,常合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而使视力下降.我院于2005年4月至2006年10月运用巩膜外冷凝排出视网膜下液术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合并有球形视网膜脱离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2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学今;张九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价值.方法:91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共121个病灶行超声引导下射频组织消融治疗,根据治疗过程将121个病灶分为两组:一次进针组91个,多次进针组30个.结果:一次进针组一次治疗完全毁损率94.51%,多次进针组完全毁损率80.00%.灰阶超声无法区分毁损区域与残留组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治疗后血流信号消失;增强CT显示毁损组织呈低密度影、无增强.结论:通过合理制定治疗方案,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是能达到完全毁损的有效手段.

    作者:何云;廖新红;杨红;李智贤;李艳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004年柳州市社区居民尿糖阳性率调查分析

    糖尿病为常见病、多发病,患病人数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柳州市社区居民中尿糖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于2004年底在柳州市民中进行了尿糖阳性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卿凤玲;韦成全;龙少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鼠脑干向黑质的传入纤维联系

    目的:研究大鼠脑干内核团向黑质的传入纤维联系.方法:将荧光金(Fluoro-Gold,FG)泳入大鼠一侧黑质,观察双侧脑干内的FG标记细胞分布.结果:在泳入区同側上丘、臂旁核、中脑中央灰质外侧部、被盖腹侧区;双侧的中缝正中核、中缝背核、艾魏核、脚桥被盖核、蓝斑见到FG逆行标记细胞.结论:大鼠脑干内的艾魏核等多个核团存在向黑质的传入纤维联系.

    作者:曾庆堂;叶峻;黄绍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管理的研究

    目的:评价糖尿病教育对患者的各项指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为完善和推广应用糖尿病特异性量表(DSQL)打下基础.方法:采用DSQL对2 0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于测量血压、身高、体重;测定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空腹及餐后2 hC肽,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GhbA1c、血脂各项(TG、Tch、ApoA1、ApoB、HDL-c、LDL-c).结果: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与生理、心理/精神、治疗、社会多种因素有关.结论:全面开展糖尿病双向教育,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雍军光;阮萍;廖志红;阎黎;陈运香;莫凤鹃;邓海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酚妥拉明加阿拉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喘憋及呼吸困难,常发生呼吸衰竭等严重合并症而危及生命,对本病的治疗仍以综合治疗为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我们于2005年10月至2006年6月对52例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酚妥拉明加阿拉明静滴,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芬;陈红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肺霉菌感染归因评析及护理

    随着肺部感染发病人数的增多,肺霉菌感染也显著增加.本文收集了2000年以来收治的肺霉菌感染病例23例,分析其发生肺霉菌感染的归因,旨在探讨其诱因及防治对策,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

    作者:邓家莲;莫莉;农美华;曾国艳;韦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5例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骨科创伤疾病,过去对于不稳定骨折采用手术治疗的入路一直认为应根据骨折移位的方向而定,即背侧移位采用背侧入路,掌侧移位选用掌侧入路.我院自2002年3月起至2006年4月采用掌侧入路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炜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