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和P53蛋白表达及其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意义

曾健;张浩;陈玲;胡翠娥

关键词:乳腺癌,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免疫细胞化学, 脱落细胞学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P53蛋白的表达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乳头溢液患者溢液的乳管行乳管镜检查,并收集冲洗液细胞,用巴氏染色行细胞学检查,S-P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42例中,病变切除病理诊断为乳腺癌10例,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2例.在乳腺导管冲洗脱落细胞学检查中,1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5例诊断为乳腺癌,4例诊断为可疑乳腺癌,1例未见异常导管上皮.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2例,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可疑瘤10例,可疑癌2例,未见异常上皮12例.在免疫化学检查中,1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6例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蛋白阳性表达,3例P53蛋白阳性表达;32例在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中无Her2蛋白阳性表达,1例P53蛋白阳性表达.乳腺癌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蛋白和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导管内乳头状瘤(P<0.05).结论: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高,检测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P53蛋白的表达对鉴别诊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的帮助.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难治性轻系膜增生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MP)治疗难治性轻系膜增生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MP冲击治疗前后24例患者尿量、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尿素、肌酐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缓解率.结果:4周内完全缓解率84.7%,部分缓解率8.3%,无效4.3%,总有效率95.7%.治疗前一周及治疗后第4周尿量、24 hUP、ALB、Cr及BU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P冲击治疗难治性轻系膜增生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明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技术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以其无损伤性、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已经成为现代辅助生殖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常规使用监测手段.超声技术在治疗前的疾病筛查、卵巢反应性预测、卵泡发育及内膜容受性监测、胚胎移植引导及妊娠后胚胎发育情况监测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由应用二维(2D)超声监测卵巢血流预测辅助生育结局,监测子宫血流及内膜血流评估内膜容受性发展到应用三维(3D)超声来进行,超声技术的发展使之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就超声技术在辅助生殖中近年来的发展及应用进行简要的综述.

    作者:李柳铭;吴洪波;李慕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甲状腺癌是为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一,占头颈部肿瘤的首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免疫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对甲状腺癌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基因片段的诊断及相关治疗逐渐成为肿瘤生物学干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研究及临床实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价值.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将日渐成为一项有前景的诊疗选择.为此,对于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介绍.

    作者:钟宇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肝癌组织中浸润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和表面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人肝癌组织中浸润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和表面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术后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即用型两步法SupervisionTM)检测肝癌组织中DC标志蛋白S-100的表达;从肝癌组织中分离浸润性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DC的表面分子表达,并用RT-PCR技术检测肝癌组织IL-10、TGF-β1和VEGF-AmRNA.结果:肝癌组织中DC的数量少,高分化肝癌组织中DC浸润数量[(27.22±15.38)个/HPF]高于低分化肝癌[(11.92±8.56)个/HPF](P<0.01);肝癌组织中浸润DC的表面分子如CDla、HLA-DR、CD80、CD86和CD54等MHC-Ⅰ、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存在低表达或不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在mRNA水平上,IL-10、TGF-β1和VEGF-A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01,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浸润DC的数量减少并存在功能缺陷,与肝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罗小玲;葛莲英;谢裕安;匡志鹏;吴继宁;梁安民;王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异丙酚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观察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异丙酚在全麻诱导期对心血管抑制的效应.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成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麻黄碱组),每组40例.两组均用异丙酚2 mg/kg,芬太尼3 μg/kg,维库溴铵0.12 mg/kg静脉注射诱导.B组在异丙酚加入麻黄碱0.1~0.12 mg/kg.记录两组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3、5 min的SBP、DBP、MAP和HR的变化.结果:A组在诱导后SBP、DBP和MAP显著下降(P<0.01),气管内插管后5 min SBP、DBP和MAP又再次下降(P<0.05).B组SBP、DBP、MAP在诱导后仅轻度下降(P>0.05).两组患者在气管内插管后即刻SBP、DBP和MAP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诱导后和插管后5 min的SBP、DBP和MAP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诱导后HR稍减慢,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麻黄碱与异丙酚混合注射可有效的减轻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

    作者:谭宪湖;何亚军;王凌;王强;倪玉霞;舒礼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胸腺内注射异基因骨髓细胞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通过胸腺内注射异基因骨髓细胞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以小鼠皮肤移植为模型,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为免疫耐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提取供体B6小鼠(H-2b)骨髓细胞,注入受体BALB/C(H-2d)小鼠胸腺内,48 h后腹腔注射200 mg/kg的环磷酰胺,2周后移植供体小鼠(H-2b)和无关供体C3H(H-2k)小鼠皮肤.共设空白对照组、CP对照组、BM对照组、实验组、第三方供体组5个组.观察皮肤存活时间;皮肤移植2周后对受体小鼠作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脾细胞增值反应及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耐受状态的检测.结果:受体小鼠获得了对供体小鼠的特异性皮肤移植耐受,实验组移植皮肤平均存活时间(MST)为(22.00±2.51)d,对照组MST为(8.75±1.04)d,耐受的受体小鼠对第三供体C3H小鼠的移植皮肤仍正常排斥,MST为(10.25±1.91)d.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证明耐受的BALB/C小鼠对B6小鼠的脾细胞的反应性特异性降低,而仍保持对第三方供体C3H小鼠的免疫反应.耐受的受体小鼠脾细胞对丝裂原(ConA)的增殖反应在正常范围.结论:使用胸腺内注射供体异基因骨髓细胞,结合腹腔应用环磷酰胺的方法,可在成年动物诱导出对供体移植物的特异性免疫耐受,无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小鼠皮肤移植模型是观察免疫耐受状态的可靠动物模型.

    作者:胡进;赵劲民;杨志;苏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南宁市摩托车驾驶员安全意识行为的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南宁市摩托车驾驶员的一般情况、头盔佩戴率,违章、违规等情况,了解南宁市摩托车驾驶员安全意识行为现状,为预防和控制摩托车交通事故提供正确的对策.方法:在南宁市青秀区辖区内一、二、三级道路上,以250 m为一个单位划分为305个单位,进行编号,按简单随机方法抽取35个调查地点,每一个调查地点配以简单随机选择的星期及时间段,每1 h为一个抽样单位对调查点的摩托车驾驶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383位驾驶员,有364位驾驶员每次都佩戴头盔,佩戴率为95.04%;有119人曾酒后驾驶,占31.07%,有136人曾超速行驶,占35.51%;有190人曾闯过红灯,占49.61%;有89人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占23.24%.结论:摩托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较淡薄,应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强化驾驶员的交通意识.

    作者:陈世艺;陈海滨;阮晓冰;黄东;王剑;杨莉;郑艳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程陪伴分娩对产程的影响(附336例分折)

    全程陪伴分娩是指当临产的孕妇出现规律宫缩后,由产科专门安排一名有助产经验的助产师(士)进行陪伴,根据产程的进展,对孕妇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并参与助产接生,直至产后2 h.我院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对336例产妇进行全程陪伴分娩服务,经临床观察,开展全程陪伴分娩服务项目,能减轻产妇孤独、恐惧和紧张情绪,并使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减少、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倩;黎惠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解剖异常125例

    鼻腔解剖异常导致鼻塞、头痛、鼻出血、鼻涕倒流等症状,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如何能在改善鼻部症状的同时保持正常的鼻生理功能已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的广泛开展和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鼻内镜技术在鼻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2003年3月至2004年10月,我们对125例有症状的鼻腔解剖异常患者施行鼻内镜下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弘;梁建平;李东云;陆秋天;刘蓓;李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瘢痕子宫再次分娩115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放松,剖宫产率有上升趋势,但围产儿死亡率并未明显下降,而产妇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反复剖宫产率增加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一个原因.首次剖宫产后经阴道分娩(VBAC)已成为妇产科学界试图降低剖宫产率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我院近5年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1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如何正确处理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问题.

    作者:蒙俊;莫可良;陈江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围手术期疗效比较的研究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与开腹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围手术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0年7月至2006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施行腹腔镜辅助下及同期开腹胃癌全胃切除术病人各2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平均失血量(181.4±137.3)ml和(270.5±14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开始流质进食时间腹腔镜组分别(2.4±0.5)d、(3.7±0.6)d、(4.7±0.6)d,开腹组分别(2.9±0.5)d、(4.1±0.6)d、(5.1±0.6)d,腹腔镜组较开腹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早(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7%和36.4%(P>0.05).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12.4±2.8)d,开腹组(15.7±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与开腹胃癌全胃切除术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进食时间早、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黄顺荣;王卫星;徐胜;麦威;秦千子;冯泽荣;牙韩清;朱州;毕连臣;张贵年;钟晓刚;余俊英;韦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姜黄素对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卵巢癌耐药细胞系COC1/DDP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COC1/DDP细胞的增敏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用顺铂、单用姜黄素、顺铂与姜黄素合用作用于COC1/DDP细胞48 h后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单用顺铂及顺铂与姜黄素合用后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Survivin的表达.结果:姜黄素浓度在15~35 μmol/L以内时以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对COC1/DDP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顺铂的浓度在1.25~5 mg/L时加入20 μmol/L姜黄素后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P<0.05),尤以2.5 mg/L顺铂和20 μmol/L姜黄素联合作用时,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COC1/DDP中顺铂与姜黄素联合用药与单独用顺铂及单用姜黄素相比,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顺铂与姜黄素联合用药与单独用顺铂相比Bcl-2、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COC1/DDP增殖,并能增强该细胞系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Survivin蛋白的表达,增加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英焕春;吕靖;张淑兰;戴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花感冒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

    银花感冒胶囊由金银花感冒颗粒改剂而成,含金银花、连翘、防风等五味中药.具有清热、解表、利咽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银花感冒颗粒质量标准中,无含量测定项.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对银花感冒胶囊中的绿原酸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许杨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改良Park术式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式(改良Park术式)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5年10月采用改良Park术式治疗的4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获得随访36例,术后随访率为87.8%(36/41),中位随访时间4.2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2.8%),吻合口狭窄1例(2.8%),局部复发2例(5.6%),排便功能在术后12~24周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每日1~3次.术后5年的生存率72.2%(26/36).结论:改良Park术式既能保持良好的肛门排便控制功能,又能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直肠癌保肛术式.

    作者:杨华伟;张传珉;刘剑仑;陈建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新生儿败血症血糖和电解质紊乱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血糖和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方法:检测5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糖及血清钠、钾、钙水平,并以15例轻度感染新生儿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高血糖发生率(44.2%)高于对照组(13.3%)(P<0.05).在观察组,合并高血糖的新生儿低钠血症发生率(52.2%)较血糖正常患儿的发生率(23.1%)高(P<0.05),而这两组病儿低钙血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易于发生高血糖、低钠血症和低钙血症,低钠血症与高血糖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

    作者:钟修涛;黄庭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价值.方法:91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共121个病灶行超声引导下射频组织消融治疗,根据治疗过程将121个病灶分为两组:一次进针组91个,多次进针组30个.结果:一次进针组一次治疗完全毁损率94.51%,多次进针组完全毁损率80.00%.灰阶超声无法区分毁损区域与残留组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治疗后血流信号消失;增强CT显示毁损组织呈低密度影、无增强.结论:通过合理制定治疗方案,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是能达到完全毁损的有效手段.

    作者:何云;廖新红;杨红;李智贤;李艳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鼻咽癌病人血清抗重组EB病毒Zta抗原IgG抗体检测

    目的:用免疫印迹法检测鼻咽癌病人血清中抗EB病毒Zta-IgG抗体.方法:利用含EB病毒BZLFl基因完整开放读框的pGEX2TK-ZcDNA质粒转染大肠杆菌,诱导产生并提纯重组基因产物GST-Zta,以GST-Zta作为抗原,用免疫印迹法检测24例鼻咽癌病人血清中Zta-IgG抗体,28例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结果:鼻咽癌组血清中91.7%Zta-IgG阳性,对照组中10.7%Zta-IgG阳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免疫印迹法检测鼻咽癌病人血清中Zta-IgG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可以作为鼻咽癌病人诊断筛选的指标.

    作者:易翔;吴英鹰;谢莹;康敏;唐安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卡维地洛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标准治疗药物,并且被列入我国慢性收缩性心衰治疗建议[1].卡维地络为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不仅能够同时阻滞β1、β2受体,还能够阻滞α1受体,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本文旨在观察卡维地洛与倍他乐克两种β受体阻滞剂治疗缺血性心脏病CHF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赖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广西何首乌GXHSWAQⅠ在鼻咽癌细胞放射增敏过程中对基因HIF-1α的影响

    目的:探讨广西何首乌中蒽醌类化合物GXHSWAQⅠ,在鼻咽癌CNE-1细胞的放射增敏过程中对乏氧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比色法确定GXHSWAQⅠ对鼻咽癌CNE-1细胞株体外增敏剂量和放射增敏比,HE染色观察GXHSWAQⅠ放射增敏后细胞形态学的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XHSWAQⅠ作用前后,乏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无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浓度的GXHSWAQⅠ低浓度(3.90 mg/L)和高浓度(7.80 mg/L)组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23和1.58,放射和联合用药的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同时下调基因HIF-1α的表达.结论:GXHSWAQⅠ对鼻咽癌CNE-1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与下调乏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有关.

    作者:罗艳;侯华新;黎丹戎;曲颂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和P53蛋白表达及其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P53蛋白的表达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乳头溢液患者溢液的乳管行乳管镜检查,并收集冲洗液细胞,用巴氏染色行细胞学检查,S-P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42例中,病变切除病理诊断为乳腺癌10例,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2例.在乳腺导管冲洗脱落细胞学检查中,1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5例诊断为乳腺癌,4例诊断为可疑乳腺癌,1例未见异常导管上皮.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2例,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可疑瘤10例,可疑癌2例,未见异常上皮12例.在免疫化学检查中,1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6例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蛋白阳性表达,3例P53蛋白阳性表达;32例在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中无Her2蛋白阳性表达,1例P53蛋白阳性表达.乳腺癌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蛋白和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导管内乳头状瘤(P<0.05).结论: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高,检测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P53蛋白的表达对鉴别诊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曾健;张浩;陈玲;胡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