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杨彪
目的:比较青年与中老年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病因、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150例青年脑梗死和1 170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病因方面,中老年组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青年组以动脉粥样硬化及心源性因素常见.青年及中老年脑梗死的临床表现、预后、转归不完全相同.两组病人的共同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结论:青年脑梗死的临床预后较中老年好.两组病因不完全一致.两组病人对脑梗死危险因素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偏低.
作者:韦云飞;刘建荣;赵伟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碳纤维增强丙烯酸树脂的力学性能.方法:将碳纤维按体积分数分为60%、70%、75%,与丙烯酸树脂制成单向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测试其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面内剪切强度.结果:随着碳纤维比例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明显增加(P<0.05),75%组达(1 385.14±97.07)MPa.75%组和70%组与60%组相比,弯曲模量提高明显,分别为(91.70±10.02)GPa、(83.26±8.56)GPa、(60.25±6.01)GPa(P<0.01);面内剪切强度降低非常显著,分别为(54.80±5.71)MPa、(53.01±5.27)MPa、(70.03±3.12)MPa(P<0.01).结论:碳纤维对丙烯酸树脂的弯曲性能具有增强作用,碳纤维含量以75%为好.
作者:周永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方法:对144例ACS(ACS组)与74例稳定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Lp(a)水平,并同时观察两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ACS组血清Lp(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同时Hs-CRP水平在ACS组亦明显升高(P<0.05),常规血脂4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ACS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LP(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P(a)可能在ACS发病中起促进作用,并且可能与Hs-CRP一样,是一项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预测ACS的发生.
作者:高英;韦金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临床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RDB)技术对34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基因突变类型的检测.结果:23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中检测出9种基因型12种组合,其中纯合子14例,双重杂合子19例,β-地中海贫血复合HbE 1例.结论:34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突变类型与广西β-地中海贫血基因分型的情况相符.β-地中海贫血遗传机制及临床表现相当复杂,基因检测技术的运用对于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容容;赖永榕;林伟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与开腹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围手术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0年7月至2006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施行腹腔镜辅助下及同期开腹胃癌全胃切除术病人各2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平均失血量(181.4±137.3)ml和(270.5±14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开始流质进食时间腹腔镜组分别(2.4±0.5)d、(3.7±0.6)d、(4.7±0.6)d,开腹组分别(2.9±0.5)d、(4.1±0.6)d、(5.1±0.6)d,腹腔镜组较开腹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早(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7%和36.4%(P>0.05).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12.4±2.8)d,开腹组(15.7±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与开腹胃癌全胃切除术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进食时间早、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黄顺荣;王卫星;徐胜;麦威;秦千子;冯泽荣;牙韩清;朱州;毕连臣;张贵年;钟晓刚;余俊英;韦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卵巢癌耐药细胞系COC1/DDP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COC1/DDP细胞的增敏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用顺铂、单用姜黄素、顺铂与姜黄素合用作用于COC1/DDP细胞48 h后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单用顺铂及顺铂与姜黄素合用后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Survivin的表达.结果:姜黄素浓度在15~35 μmol/L以内时以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对COC1/DDP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顺铂的浓度在1.25~5 mg/L时加入20 μmol/L姜黄素后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P<0.05),尤以2.5 mg/L顺铂和20 μmol/L姜黄素联合作用时,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COC1/DDP中顺铂与姜黄素联合用药与单独用顺铂及单用姜黄素相比,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顺铂与姜黄素联合用药与单独用顺铂相比Bcl-2、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COC1/DDP增殖,并能增强该细胞系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Survivin蛋白的表达,增加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英焕春;吕靖;张淑兰;戴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糖尿病为常见病、多发病,患病人数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柳州市社区居民中尿糖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于2004年底在柳州市民中进行了尿糖阳性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卿凤玲;韦成全;龙少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葡萄糖毒性作用是目前糖尿病治疗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多采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CSⅡ胰岛素泵治疗),但因其价格昂贵,很难推广.而速效胰岛素类药物诺和锐具有起效快,达峰快、恢复快、多次皮下注射亦可很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且费用较前者明显降低的优势.本研究以血糖较难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诺和锐短期强化治疗的降血糖效果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符俊祖;任志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甲状腺癌是为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一,占头颈部肿瘤的首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免疫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对甲状腺癌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基因片段的诊断及相关治疗逐渐成为肿瘤生物学干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研究及临床实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价值.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将日渐成为一项有前景的诊疗选择.为此,对于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介绍.
作者:钟宇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P53蛋白的表达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乳头溢液患者溢液的乳管行乳管镜检查,并收集冲洗液细胞,用巴氏染色行细胞学检查,S-P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42例中,病变切除病理诊断为乳腺癌10例,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2例.在乳腺导管冲洗脱落细胞学检查中,1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5例诊断为乳腺癌,4例诊断为可疑乳腺癌,1例未见异常导管上皮.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2例,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可疑瘤10例,可疑癌2例,未见异常上皮12例.在免疫化学检查中,1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6例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蛋白阳性表达,3例P53蛋白阳性表达;32例在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中无Her2蛋白阳性表达,1例P53蛋白阳性表达.乳腺癌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蛋白和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导管内乳头状瘤(P<0.05).结论: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高,检测乳腺导管冲洗液脱落细胞Her2、P53蛋白的表达对鉴别诊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曾健;张浩;陈玲;胡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nm23基因异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其同源正常(癌旁)组织标本63对,使用小鼠抗入nm23-H1蛋白单克隆抗体,经流式细胞仪检测63对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nm23-H1蛋白表达.结果:nm23-H1基因蛋白表达癌组织明显低于正常(癌旁)黏膜组织(P<0.01),大肠癌伴转移(20/63)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转移的癌组织(43/63)(P<0.01).结论:nm23-H1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下调与结直肠癌转移潜能相关.
作者:黄照权;黄培林;金月玲;王玉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广西青少年学生1995~2005年10年间的营养变化趋势,为改善儿童青少年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95、2000和2005年广西学生体质调研资料,根据《1985年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计算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城乡男女学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检出率.结果:1995~2005年的10年间,广西青少年学生的营养不良略有改善,主要表现在前5年,营养不良检出率共下降了2.4%,后5年则维持比较平稳状态,无明显改变,超重和肥胖合计的检出率持续上升,前5年上升了57.36%,后5年上升了22.76%.结论:广西青少年学生的营养状况呈两极分化趋势,今后的学生营养工作,应防治营养不良和肥胖并举,积极开展学生、家长、社会的全民营养教育.
作者:范纯;阮青;唐振柱;宁耀;郑安宁;覃志英;刘军;刘玄华;董柏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等下腰椎手术后症状体征残存或复发称为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文献报道[1]其发生率为6%~20%.我们收治了FBSS病人46例,其中保守治愈5例,再手术4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朝阳;张祺;刘应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下颌骨髁颈下骨折,因受翼外肌牵拉,折断的髁状突端多向前内方移位,常需手术复位固定.由于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区域狭小,常规手术复位与固定操作较困难,创伤较大,手术费时,术后反应重,综合治疗欠满意.笔者采用颌下切口加耳屏前微小切口进行坚强内固定,共治疗13例髁颈下骨折患者,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宗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价值.方法:91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共121个病灶行超声引导下射频组织消融治疗,根据治疗过程将121个病灶分为两组:一次进针组91个,多次进针组30个.结果:一次进针组一次治疗完全毁损率94.51%,多次进针组完全毁损率80.00%.灰阶超声无法区分毁损区域与残留组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治疗后血流信号消失;增强CT显示毁损组织呈低密度影、无增强.结论:通过合理制定治疗方案,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是能达到完全毁损的有效手段.
作者:何云;廖新红;杨红;李智贤;李艳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构建pcDNA3.1-hBMP2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骨肉瘤中扩增出人骨形成蛋白-2(hBMP2)基因片段,构建成pcDNA3.1-hBMP2重组质粒.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其表达.结果:本实验构建的重组质粒目的基因片段为hBMP2-cDNA.经RT-PCR和免疫组化证实,转染pcDNA3.1-hBMP2后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有大量hBMP2 mRNA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hBMP2真核表达质粒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得到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用BMP2基因转染的方法来加速牵张成骨新骨形成奠定了基础.
作者:黄旋平;周诺;廖妮;韦山良;梁飞新;麦华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科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剥离法扁桃体切除术后创面缝合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者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正光;李冠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肺部感染发病人数的增多,肺霉菌感染也显著增加.本文收集了2000年以来收治的肺霉菌感染病例23例,分析其发生肺霉菌感染的归因,旨在探讨其诱因及防治对策,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
作者:邓家莲;莫莉;农美华;曾国艳;韦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食道心脏起搏对自主循环恢复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40只,用窒息法复制心脏骤停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n=10):盐水组(生理盐水1 ml,iv)、低剂量肾上腺素组(0.04 mg/kg,iv)、高剂量肾上腺素组(0.4mg/kg,iv)和起搏组(生理盐水1 ml,iv+经食道心脏起搏)进行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比较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盐水组,低、高剂量肾上腺素组和起搏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10%、90%、70%和80%.低、高剂量肾上腺素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在复苏后5 min达到峰值,然后进行性下降,而起搏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在复苏后15 min达到峰值并保持在平稳状态;低肾上腺素组和起搏组大鼠的心率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高剂量肾上腺素组大鼠且保持相对平稳状态,而高剂量肾上腺素组大鼠的心率在达到峰值后呈进行性下降.结论:低、高剂量肾上腺素和经食道心脏起搏均能提高窒息性心脏骤停大鼠的自主循环恢复率,但自主循环恢复后,经食道心脏起搏较肾上腺素能产生更为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从而增加受试动物的生存概率和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
作者:陈蒙华;刘唐威;谢露;宋凤卿;何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1],MP感染可引起肺外多系统、多脏器的并发症[2].现对我院儿科2003年10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MP感染导致肺外并发症的66例患儿分析如下.
作者:何克茜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