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移植治疗复发性肝癌(附7例报告)

苏铭;黎乐群;肖开银;郭雅;杨定华;彭民浩

关键词:肝移植治疗, 复发性肝癌, 肝部分切除术, 根治性治疗, 临床资料, 肝癌患者, 国内
摘要:复发性肝癌的根治性治疗包括再次肝部分切除术及肝移植.有关肝移植治疗复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国内报道尚少.我院于2004年8月至2005年10月对7例复发性肝癌患者实施肝移植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注射液诱导人鼻咽癌CNE-2细胞凋亡及对细胞周期阻滞的研究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肿瘤化疗药物敏感试验法(ATP-TCA法)测定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在不同作用时间内对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增殖状态; 应用细胞形态学实验方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黄芪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CNE-2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比;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250 mg/L黄芪注射液作用CNE-2细胞48 h有明显的G0/G1期阻滞作用,AnnexinV,PI染色显示CNE-2细胞凋亡率从对照组的1.8%升高到62.4%.HE染色观察到250 mg/L黄芪注射液作用48 h后CNE-2细胞质空泡、核固缩、核染色质聚集等形态学改变.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其抗鼻咽癌的活性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作者:韦世秀;刘成军;李牡艳;吴华;李佳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卡维地洛是一种新型β受体阻滞剂,非选择性阻滞β1和β2受体,并能阻滞α1受体,是一种长效降压药.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卡维地洛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肾功能不全等多种高危因素的病人有着很好疗效和安全性[1].

    作者:陈胤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反应蛋白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C-RP与不同病理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的胃癌患者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度法测定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192例的血清CRP含量.结果:血清CRP的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显著相关,术前血清CRP阳性胃癌高于阴性胃癌(P<0.01);血清CRP阳性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高CRP阳性表达越高;胃癌淋巴结转移组血清CRP阳性表达高于无转移组(P<0.05);进一步病例随访追踪表明:术前血清CRP水平阳性者死亡率较阴性者高,术后血清CRP升高者死亡率较不升高者高.结论:血清CRP水平与肿瘤的发展和恶化程度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关.因此,血清CRP阳性与否是胃癌的又一个生物学特性.

    作者:黄小琪;林英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蛋白酶抑制剂对移植肝灌注冷保存的影响

    目的:研究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UTI)对移植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肝移植模型,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UTI组(将UTI加入到灌注、冷保存液中)、对照组(灌注、冷保存液中不加入UTI);按0、12、24 h不同的时限保存移植肝脏,移植后抽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取肝组织标本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观察光镜和电镜下肝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在相同保存时限UTI组的ALT及LD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ALT及LDH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升高;UTI组的肝组织中MP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TI组的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也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在移植初期将UTI加入到灌注、冷保存液中,对移植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UTI抑制了中性粒细胞聚集以及膜稳定剂作用有关.

    作者:古维立;洪勇;翁杰锋;肖海;曹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甲亢131碘治疗后复发的手术治疗(附86例分析)

    131I治疗甲亢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治疗后并发症除甲低和突眼外,尚存在一定的复发率.1983~2004年我院外科共收治86例甲亢131I治疗后复发的病人,经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全部治愈,效果良好.

    作者:郭伟;谭介恒;吴文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变化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脓毒症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 4、8、12、24 h组共5组,每组8只,所有大鼠于相应时点活杀,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肺湿/干重比和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I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4 h后大鼠肺组织中ICAM-1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并持续升高至24 h,同时伴有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肺湿/干重比的增加和肺组织病理损害的加重.免疫印迹法测定ICAM-1的表达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肺湿/干重比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86(P<0.01).结论:脓毒症大鼠肺组织中ICAM-1呈过度表达,参与脓毒症肺损伤过程.

    作者:曾涟;姚尚龙;刘东;王月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OX-2和KAI1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环氧化酶-2(COX-2)和KAI1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3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织中COX-2和KAI1蛋白的表达. 结果:COX-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13.3%(2/15);增生过长为20%(6/30),其中不典型增生过长为50%(4/8);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85.4%(47/55),呈等级上升趋势.KAI1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的阳性表达率为93.3%(14/15);增生过长为73.3%(22/30),其中不典型增生过长为37.5%(3/8);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为23.6%(13/55),呈等级下降趋势.COX-2高表达及KAI1低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OX-2表达与KAI1表达呈负相关(r=-1 ,P<0.01).结论:COX-2和KAI1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检测COX-2和KAI1蛋白表达可作为评价子宫内膜样腺癌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罗秉庆;郑绍光;唐青梅;龚广;陈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注射隆乳聚丙烯酰胺取出首选术式的探讨

    聚丙烯酰胺注射隆乳在我国整形美容外科上的应用已有近10年时间.因为其存在有较多的并发症[1~3]及是否会产生神经毒性或肾毒性及在人体内降解的争议问题[4~6],一直来都是整形美容界大的争执焦点之一.

    作者:黎冻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麻醉诱导方法对婴幼儿手术后苏醒情况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麻醉诱导方法对婴幼儿术后苏醒情况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为异氟醚吸入诱导组(A组)和氯胺酮肌注诱导组(B组),比较诱导情况和苏醒情况.结果:A组诱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于B组(P<0.05);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5);恶心和呕吐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氟醚吸入诱导比氯胺酮肌注诱导更有利于患儿术后的苏醒,但同时要注意预防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作者:施小彤;谢玉波;赵丽妮;陈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166例疗效评价

    妇科急腹症是妇科急诊常见病,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多是采用开腹手术或保守治疗.近年来,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已得到肯定[1~3]. 我院2005年9月至2007年1月对16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燕;黄涛;徐北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硬膜外腔长距离置管行骶管阻滞在肛门会阴部手术的临床观察

    骶管阻滞麻醉适合肛门、直肠和会阴手术.但由于大约20%正常人的骶管出现解剖学异常,骶裂孔畸形或闭锁者约占10%,所以骶裂孔穿刺失败率较高[1].

    作者:李锋;张学刚;朱蔚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全身麻醉对术前辅助化疗癌症病人心肌肌钙蛋白I的影响

    目的:研究全麻对术前辅助化疗癌症病人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选择盆腔、下腹部癌症病人27例,其中观察组13例接受术前辅助化疗(全部为单次静脉化疗用药),对照组14例未行术前辅助化疗,两组病人均在全麻下行手术,分别于麻醉前、手术开始后1 h、手术结束时、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 采集静脉血4 ml检测cTnI、心肌酶CK、CKMB.结果:①观察组病人cTnI于手术结束时开始明显升高(P<0.05),术后1 d达峰值(P<0.01),术后3、7 d下降,但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对照组病人cTnI于手术结束时轻度升高(P>0.05),术后1 d达峰值,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峰值明显较观察组低(P<0.01);③手术结束至术后1、3 d,CK、CKMB较麻醉前明显增高(P<0.05),但两组比较各个时点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辅助化疗的癌症病人在接受全麻和手术治疗时,心肌损伤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应注意心肌损伤的早期识别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

    作者:何并文;朱蔚琳;黄冰;温文钊;秦雪;朱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低镁血症与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低镁血症与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以及血镁与SIRS预后的相关性,为判断SIRS预后提供简易可靠的指标.方法:将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83例新生儿,在入院后24 h内收集SIRS所需资料,于诊断后48 h内进行血镁值测定,分组:①正常血镁组与低镁血症组:统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②存活组及死亡组:统计两组血镁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血镁组及低血镁组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血镁低于正常值的样本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血镁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镁水平反映SIRS患儿的病情及预后,可作为判断SIRS预后简易可靠的指标之一.

    作者:程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甲氨蝶呤与抗人成骨肉瘤单克隆抗体F(ab')2片段偶联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目的:研制一种以单抗F(ab')2片段为基础的抗肿瘤导向药物.方法:制备出抗人成骨肉瘤单克隆抗体F(ab')2片段与甲氨蝶呤(MTX)偶联物F(ab')2-MTX、间接偶联物McAb-HSA-MTX、直接偶联物McAb-MTX,并进行体外靶细胞结合实验、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结果:F(ab')2、McAb、F(ab')2-MTX、McAb-HSA-MTX、McAb-MTX均保持了与靶细胞MG-63的免疫反应性;细胞增殖抑制实验中,F(ab')2-MTX、McAb-HSA-MTX、McAb-MTX、MTX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67±0.110) μg/L、(2.55±0.114) μg/L、(2.71±0.1452) μg/L、(5.51±1.529) μg/L,上述所有偶联物的杀伤活性明显大于游离MTX(P<0.05),F(ab')2-MTX的杀伤活性明显大于McAb-HSA-MTX和McAb-MTX(P<0.01),F(ab')2同抗体一样没有治疗作用.结论:F(ab')2-MTX具有比MTX及McAb-MTX、McAb-HSA-MTX更强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作者:詹新立;肖增明;李世德;周江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树突状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与治疗中的作用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体内效力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具有向免疫细胞递呈抗原、影响T细胞亚群分化和诱导免疫耐受等功能.1型糖尿病(T1DM)作为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病,DC对其效应性T细胞的产生及免疫耐受的维持至关重要,因此,DC与T1DM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就DC的分化和功能及其与T1DM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罗莹;夏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IGF2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43 例胃癌组织、17例异型增生组织、15 例肠上皮化生组织及43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 IGF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癌组 IGF2表达水平为 0.865 1±0.076 2,异型增生组为0.784 2±0.071 8,肠化生组为0.553 8±0.048 7,正常组织为0.264 1±0.042 5.胃癌组与正常对照组、癌前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IGF2过表达与胃癌发生和发展有关,可能是胃癌的早期分子标记.

    作者:覃江;梁增文;黄振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TMEP对麻醉大鼠升压反射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合物1-(萘满酮-5-氧基)-3-[2-(2-甲氧基苯氧基)乙胺基]-2-丙醇盐酸盐(简称TMEP)对麻醉大鼠升压反射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卡维地洛阳性给药对照组、TMEP给药组,药物按0.8、1.0及1.2 mg/kg的剂量分别从大鼠尾静脉给予,用颈动脉插管方法测定大鼠血压,并记录夹闭颈动脉后血压上升高值,计算升压反射血压升高值(△BP),然后观察给药前后△BP的变化.结果:0.8、1.0、1.2 mg/kg TMEP和相同3种浓度的卡维地洛均明显降低△BP,其中在0.8 mg/kg与1.0 mg/kg的给药剂量下TMEP给药前后△BP的差值大于卡维地洛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0.8、1.0 mg/kg的给药剂量下TMEP对麻醉大鼠升压反射的抑制作用强于同等剂量的卡维地洛,TMEP抑制升压反射的作用可能与阻断外周阻力血管α1受体有关.

    作者:周燕;曾日海;宋慧;田磊;田世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数据化乳腺托架在乳腺癌等中心1/4野切线技术中的应用

    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后放射治疗能显著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1].而乳腺癌治疗失败的原因也往往是局部区域的复发[2].

    作者:李莉萍;付庆国;杨海明;陆锋;许洲莹;李文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诊治(附3例报告)

    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是新生儿肠外营养(PN)的常见并发症, 1999年9月至2006年8月我科进行PN治疗早产儿76例,发生PNAC 3例,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海英;王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方法.方法:对38例70~84岁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高龄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情况,给予镇静、供氧营养心肌、扩冠和降压等治疗,术中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全部病例在静吸复合全麻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结果:麻醉手术过程平稳,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成功的关键在于麻醉前镇静和供氧要充分,降低心肌耗氧,术中力求保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使得氧供需保持平衡;围手术期合理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减低心脏的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

    作者:叶凤青;毛志福;林辉;胡彦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