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12例临床分析

黄光否

关键词:外伤性, 骑跨静脉窦, 硬膜外血肿, 现报告如下, 特殊类型, 临床资料, 诊治, 复习
摘要:外伤性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是硬膜外血肿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比较少见,笔者对2001年2月至2005年9月诊治的12例临床资料进行复习,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毫米波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毫米波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患者进行毫米波治疗,毫米波频率36 GHz,输出功率120 mW,每天2次,每次30 min,15 d为一疗程,间隔10 d后进行第二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同时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轻度~中度水肿组两疗程治疗后患者主观症状改善,肢体周径明显减少(P<0.01),免疫功能改善.结论:对于乳腺癌术后的轻度~中度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毫米波治疗是一种有效而简便的方法.

    作者:陆永奎;黄智芬;黎汉忠;陈闯;张作军;谭志强;陈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柳州市晶远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状况调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染病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下降,而各种慢性病,特别是发达国家高发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也成为我国人口的主要死因.重视慢性病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以便采取相应的社会防治措施,保护居民健康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探讨慢性病防治对策,2004年10月对柳州市晶远社区进行了一次慢性病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宫丽娅;龙少康;苏秀宁;韦运杰;王小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症状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为了提高对老年人AMI患者早期症状的认识,减少误诊或漏诊,现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间收治106例老年人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苏萍;岑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MTA1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 1)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43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正常鼻咽部组织,检测了Mta1 mRNA的表达.结果:43例鼻咽癌组织的Mta1 mRNA平均表达水平(2.36±0.87)明显高于鼻咽部正常组织(0.87±0.45)(P<0.01);鼻咽癌组织中Mta1 mRNA高表达率与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关系密切;43例鼻咽癌有19例Mta1 mRNA高表达,高表达率为44.2%.结论:Mta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其高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

    作者:王会河;黄光武;莫立根;赵惠柳;邝国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32例临床观察

    多西紫杉醇是新一代紫杉类化疗药物,具有抗癌活性高、疗效确切、毒性反应可耐受,成为乳腺癌治疗中重要的化疗药物之一,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采用国产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转移性乳腺癌32例,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振祥;冯国生;粟裕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环状韧带重建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

    我科自1994年6月至2001年8月共收治11例儿童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含孟氏骨折脱位)病人,均采用尺骨背侧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早产的关系

    早产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是引起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首要因素[1].在围产儿死亡中,早产儿占半数,而约8%的存活者也会有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早期预测早产是防治早产的关键和研究重点.

    作者:赵艳琼;黄星;韦业平;陈悦;黄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RECK蛋白表达与舌鳞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RECK蛋白表达水平与舌癌侵润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舌癌标本59例,采用免疫组化与图像分析系统,检测RECK、MMP-9蛋白表达情况,并与舌癌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RECK蛋白的低表达水平与舌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且与MMP-9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15.结论:RECK蛋白高水平表达可降低舌癌的侵袭与转移,其调控机制可能与RECK蛋白可能抑制MMP-9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姚金光;李龙江;邝晓聪;温冠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6例临床分析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病情凶险,其治疗一直是人们重视的课题.现将我院1995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26例RM所致ARF患者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文青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诺迪康胶囊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作用

    目的:研究诺迪康(nuodikang,NDK)胶囊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取Wistar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采用离体血管实验方法,经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测定血管环张力的变化.结果:①NDK对血管环具有明显的直接舒张作用;②NDK能明显减小氯化钾刺激血管环引起的收缩幅度;③NDK在含氯化钾(60 mmol/L)的无钙Krebs-Henseleit灌注液(K-H液)孵浴血管环后对氯化钙以累积浓度所引起的收缩具有抑制作用.结论:NDK可能通过调节钙通道而抑制胸主动脉血管环收缩.

    作者:鲁波;李德剑;莫书荣;何惠;连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白细胞介素-4对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3的影响

    目的:研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3(eotaxin-3)在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表达以及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对其表达的调节,探讨支气管上皮细胞和IL-4在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中的作用.方法:以BEAS-2B细胞和NHBE细胞为研究对象,用IL-4刺激细胞24 h,RT-PCR法检测eotaxin-3在mRNA水平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eotaxin-3蛋白的表达.结果:未经处理的支气管上皮细胞不表达eotaxin-3,用IL-4刺激细胞24 h后,可见mRNA和蛋白水平的eotaxin-3的明显表达,IL-4的这种诱导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增强.结论:支气管上皮细胞不仅是一种屏障细胞,也是一种效应细胞,在炎症介质IL-4的刺激下能表达eotaxin-3,可能是其参与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机制之一.

    作者:欧维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25例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中筛查出1例9qh+、2例inv(9)

    唐氏综合征(Down's Sydrome,DS)又称先天愚型,是一种发生于胎儿的遗传性疾病.我们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及AFP、Free-β-HCG试剂盒对1 773例孕妇行产前DS筛查,检出1例9号染色体长臂次溢痕增加(9qh+)、2例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的胎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奇松;陈萍;宁自觉;黄毓;谢湘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元胡止痛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元胡止痛胶囊由元胡(醋制)、白芷组成.具有理气、活血、止痛等功效,用于气滞血瘀的胃痛、肋痛、头痛及月经痛等.该药的质量控制标准,只有鉴别而无含量测定[1].处方中元胡为君药,延胡索乙素为元胡的主要活性成分,笔者建立了HPLC测定元胡止痛胶囊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精密度高,结果可靠,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进英;涂文升;黄其春;黎远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30例

    髁状突骨折是颌骨常见骨折之一,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易引起(牙合)功能紊乱、关节弹响、疼痛、面部畸形,甚至关节强直等并发症.我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微型钛板进行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胆道大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附7例报告)

    胆道大出血往往出血量大,病情紧急,如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可危及生命,而内科保守治疗和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多难以奏效.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技术的发展,采用肝动脉造影诊断和治疗胆道大出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我院1999~2005年对7例胆道大出血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荣富;王大健;曾自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少数民族地区初诊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贵州省黔南少数民族地区初诊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280例住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汉族组(170例),少数民族组(110例),采用氧化酶法测定受试患者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使用亲和层析微柱法测定HbA1c.结果:受试患者FPG及2 hPG值分别与HbA1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组与少数民族组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含量的检测与民族无关,但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以及早期认识与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作者:王正英;李铁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位置深在,与颈内动脉关系密切,因而手术切除难度较大,以往治疗态度偏于保守,1999~2005年我院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处理此类脑膜瘤20例,全切除1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吴雪松;罗云平;潘荣南;刘增庆;陈民;吴文昌;卢霞;何一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多管交叉引流治疗十二指肠肠瘘16例报告

    我科1995~2005年采用多管交叉引流治疗十二指肠肠瘘病人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洪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疗效分析

    脑出血急性期病死率较高,存活者致残率也很高,严重影响生存质量;急性期出血周围的脑组织水肿明显,脑灌注压降低以及伴随的脑缺血、缺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余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树鼩部分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cDNA芯片的建立

    目的:建立树鼩部分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cDNA芯片,从而进一步探讨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基因库中找出人的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mRNA序列,选取其中与大、小鼠高度同源的片段,设计出相关的引物序列,然后用树鼩正常肝组织的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出树鼩相应基因的cDNA片段,将这些cDNA片段作为树鼩的特异性探针,进而建立起树鼩部分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cDNA芯片.结果:得到涉及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的探针共有152个基因.结论:利用该芯片研究树鼩HCC发生过程中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将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从而完善树鼩肝癌动物模型的研究.

    作者:陈远能;曹骥;苏建家;李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