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洪涝灾害与救灾防病

许明德

关键词:疫情报告, 疫情监测
摘要:1 洪涝灾害与疾病的关系 1.1 洪涝灾害造成公共卫生设施破坏,生活环境恶化,饮水条件差,粪便垃圾、污水及动物尸体得不到及时处理,随着人群移动,增加疾病传播机会; 1.2 因食物缺乏可造成营养不良,食物的污染、腐……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学习《职业病防治法》,提高严格执法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于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国家制定《职业病防治法》的宗旨是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瘤防治法》的颁布实施关系到亿万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切身利益,是促进中国企业健康良性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

    作者:陈葆春;王祖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抗狂犬病血清与狂犬病疫苗联合免疫安全性的观察报告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在被可疑动物咬伤人后采取及时彻底清理伤口,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以下简称“狂苗”)及抗狂犬病血清(以下简称“抗血清”)进行防治。本文就联合免疫的临床安全性进行了观……

    作者:李井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洪涝灾害的环境卫生管理

    1 洪涝灾区的饮用水卫生管理 洪涝灾害期间饮用水源的水中一般含有大量的泥沙,浑浊度高;受人畜粪便污染,细菌孳生,当人口密度大时,问题更为突出;垃圾、粪便、动物尸体及各种杂物进入水体,有机物污染严重,尤其高温气候……

    作者:赵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螺旋CT仿真内窥镜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螺旋CT仿真内窥镜成像是利用计算机功能,将螺旋CT容积扫描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后处理,然后重建出空腔器官内表面的立体图像,酷似纤维内镜所见。此项技术在结肠、大血管等器官的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气管、支气管方面也有……

    作者:成琦;胡克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洪涝灾害与救灾防病

    1 洪涝灾害与疾病的关系 1.1 洪涝灾害造成公共卫生设施破坏,生活环境恶化,饮水条件差,粪便垃圾、污水及动物尸体得不到及时处理,随着人群移动,增加疾病传播机会; 1.2 因食物缺乏可造成营养不良,食物的污染、腐……

    作者:许明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HACCP在真空包装烧鸡生产中的应用

    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环节)是食品卫生管理的一种新方法,已得到WHO/FAO认可,并在全球推广应用,它主要用于对食品的徽生物性危害进行控制。传统的卤制烧鸡因其在加工(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卫生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逐渐被“真空……

    作者:许小青;陈道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铜陵市发热出疹性疾病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为了解发热出疹性疾病(RFls)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以便更好地开展麻疹监测。方法 1998~2001年,在铜陵市采集了爆发和散发病例的急性期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捉法检测麻疹和风疹IgM抗体。结果 74例中麻疹IgM抗体阳性15例(20.27%);风疹IgM抗体阳性15例(20.27%)。RFls病例的发病高峰为春夏季;15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有免疫接种史者占60.00%(9/15),免疫史不详和无免疫史者占40%(6/15)。结论 血清学诊断是科学鉴别RFls的重要手段;加强麻疹疫苗的有效接种和强化免疫,积极推行风疹疫苗接种是控制麻疹和风疹发病的主要策略。

    作者:王平;赵武;汪道发;张健敏;洪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淮北市1995~2001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淮北市梅毒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淮北市1995~2001年性病疫情报表中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采用趋势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淮北市梅毒发病率从1995年的0.11/10万上升到2001年的3.79/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0.4%;梅毒在报告的8种性病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在性别构成上,女性发病增幅上升趋势尤为明显。结论 应尽快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突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控制梅毒疫情的蔓延,减少病例的发生。

    作者:胡祥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前列腺液、尿液中致病菌检查与药敏分析

    本文对58份前列腺液、尿液进行了细菌培养,并对检出的革兰氏阳性菌进行了药敏分析,以探讨前列腺炎患者的细菌谱分布和尿路感染之间的联系,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作者:陈裕秀;甘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危险因素,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计算各因素的比值比(OR)和95%的可信区间(CI),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开始吸烟年限、过敏性疾病、卧室油烟污染、儿童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物质过敏、职业危害等因素进入回归模型,OR值分别为4.67、3.50、1.42、12.00、3.38、2.78(P<0.05)。结论 上述因素可能是COPD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史清明;张宜文;倪进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蚌埠市农村人群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调查影响农村居民接受乙肝疫苗接种的因素,探索能提高农村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有效干预策略。方法 随机抽取蚌埠市郊区秦集乡、吴小街乡、怀远县梅桥乡、五岔乡的目标人群400人,以问卷形式了解其对乙肝疫苗接种的知识、信念、行为现况。结果 81.77%的目标人群知道有乙肝疫苗,68.90%的人认识到其作用,但有一半的人不了解乙肝疫苗接种程序;获得乙肝疫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医生和广播、电视;未给孩子接种乙肝疫苗主要原因是不知道相关知识和接种程序;目标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知识贫乏。结论 当前农村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的主要策略是加大乙肝疫苗接种的健康教育力度,发挥孕期保健时医生的人际传播作用,继续加大广播电视媒体的大众传播作用。

    作者:朱道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硫酸庆大霉素微生物法效价测定方法的改进

    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提供的方法测定庆大霉素效价,现通过在供试品溶液制备时增加缓冲液中氯化钠的浓度,对测毒庆大霉素效价的方法进行改进探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作者:周芝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健康传播的社会市场模型

    健康传播的社会市场模型(图1)是运用社会市场学的原理研究健康传播的策略,是一个研究如何把健康知识、行为、技能“推销”给目标人群的框架。着重描述促使目标人群接受特定健康相关信息传播,增强传播效果的过程。……

    作者:祖光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试谈卫生监督与社会经济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加速了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群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若不及时加以解决,必然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家卫生监督的目的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促……

    作者:束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洪灾及灾区的杀虫灭鼠技术

    1 灾区的环境特点 1.1 污水横流 我省横跨江淮两大水系,夏季水患频繁,极易形成内涝,洪水带来的动植物残体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很快就在水中腐败分解形成污水,所以内涝水中富含有机物质,为蚊虫的孳生创造了有……

    作者:胡兴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建立新形势下的护理管理模式

    为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医疗卫生事业重大改革需要,使护理工作发展跟上医院改革步伐,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严峻课题。进一步探讨适合我院院情的护理管理模式,现将本院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整体护理等方面进展情……

    作者:朱诗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47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综合干预成效研究

    目的 针对肥胖儿童心理行为特点及易致肥胖的因素,进行个体化干预,控制肥胖发展。方法对单纯性肥胖儿及健康儿童进行《青少年健康与行为》调查,寻找导致肥胖的因素;随机抽取肥胖儿47人进行心理行为综合干预,并设对照组。结果 肥胖儿与正常儿行为存在显著差异(P<0.01)。干预治疗14m,干预组肥胖度下降13.2%,体质增强,身高增长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方案寓治疗于日常生活之中,经济、方便、有效,不影响儿童发育,宜于推广。

    作者:岳亿玲;刘素芹;张清华;李玉芹;路安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采用偏相关系数对电厂灰场覆土后小麦氟污染的调查与分析

    淮北煤矿开采后引起地表塌陷,作为电厂粉煤灰的冲填区,覆土后还田种植农作物,因电厂排放灰水平均氟含量大于10mg/l,灰水在排放塘中自然沉降,上清液外排入地表河流,灰场填满后覆土复垦,粉煤灰中氟对覆土土壤和农作物以及对地表和地下……

    作者:任启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上海市城镇社会医疗保险改革若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全面展开,一个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补充医疗保险为辅助,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医疗卫生保障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创建过程中。与我国原有的医疗制度相比,其性质、覆盖人群、服务水……

    作者:何亚平;路薇;项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05例助产士全程陪伴式分娩临床效果分析

    我院于2001年9月在全省率先全面开展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即产程开始至分娩结束的全过程均有一位助产士实行一对一陪伴在产妇身边,并给予持续的心理、生理及情感上的科学支持,以谈心方式使产妇对分娩充满信心,充分发挥产妇……

    作者:刘贤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