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馨
目的:观察多媒体技术在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初诊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糖尿病触摸屏教育及管理软件系统进行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法进行教育.结果:实验组在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血糖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媒体技术可增强糖尿病教育的教育效果,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戴霞;姚冬芳;罗艳霞;黄秋红;包小娟;范海萍;林健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由于额颞顶叶的广泛性脑挫裂伤,颅内多发血肿,特别是对冲性脑挫裂伤的损伤范围大,如果没有充分暴露病灶及减压,难以达到满足手术治疗的要求,临床效果差.2003年1月至20040年8月,本院采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雪松;李文;罗云平;潘荣南;陈民;黎木淦;吴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通过多导睡眠图检查确诊的,需要使用CPAP呼吸机治疗的中重度OSAHS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使用CPAP呼吸机治疗前对患者采用多媒体等手段等进行健康教育.另40例为对照组,只做一般的使用CPAP呼吸机培训.每6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或家访形式填写调查表.结果:治疗后1年实验组匹慈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为(18.5±3.2),对照组为(28.0±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Worth嗜睡程度评价评分:实验组为(4.3±1.3),对照且为(12.9±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每天使用CPAP呼吸机治疗时间为(6.2±1.2)h,对照组为(2.4±0.8)h,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OSAHS患者使用CPAP呼吸机的依从性,对OSAHS的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苏红;杨树栋;李慧;王自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浮肿、尿少、高血压及血尿.临床治疗中,前3种症状较易缓解,而血尿则可迁延较长时间,有的可达1年左右.我科1993~2003年应用硝苯吡啶联合基础疗法(抗感染、利尿、护肾等)治疗该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能震波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效能,为临床修复节段性骨缺损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方法:实验兔24只,制造两侧兔桡骨中段10 mm的骨缺损.一侧骨缺损的两骨断端于第2周及第6周用高能震波进行冲击处理,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于震波前及术后第2、4、8、12周分别行双侧桡骨X线检查.于震波术后当日,第2、4、8、12周切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组满12周8只中5只获骨性愈合,3只未愈;对照组满12周8只中无一例获骨性愈合.结论:高能震波能有效地促进骨的再生与修复.
作者:张天禹;邹国耀;唐志宏;高漓;滕若冰;陈静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先天性巨结肠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露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瓣开颅与钻孔引流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骨瓣开颅组(34例)和钻孔引流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病死率及近期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疗效等方面,骨瓣开颅组优于钻孔引流组(P<0.05).两组早期手术者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优于晚期手术者(P>0.05).结论:骨瓣开颅术普遍适合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但钻孔引流术由于创伤小,在患者不能耐受重大手术时仍是可采用的术式.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结合早期手术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子聪;黄国洲;林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构建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LA-G.方法:从孕妇绒毛组织中提取总RNA,借助RT-PCR技术扩增HLA-G的cDNA并把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然后经酶切和测序法鉴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实已构建表达HLA-G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LA-G.结论:应用RT-PCR扩增及DNA连接技术成功构建HLA-G的真核表达载体.
作者:杨海波;何琳惠;池永斌;王植柔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例LADA患者与25例急性起病1型糖尿病和4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LADA组的起病年龄、体重指数、空腹及餐后2 h C肽水平介于1型和2型糖尿病组之间;出现自发酮症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高于2型糖尿病组,但低于1型糖尿病组.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比例低于2型糖尿病组,与1型糖尿病组相似;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DA的临床特点与急性起病1型和2型糖尿病有所不同.
作者:何玉玲;于志清;肖常青;李世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机械通气危重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在入ICU 24 h内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并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将患者分为:①正常白蛋白组及低蛋白血症组,统计APACHEII评分值、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脱机时间及病死率;②存活组及死亡组:统计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正常白蛋白组及低蛋白血症组APACHEII评分值、 MODS发生率、脱机时间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及死亡组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值的标本数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有密切关系,低蛋白血症常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周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XY消毒液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将XY消毒液与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作用至2 min和5 min后,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sAg和HBV-DNA的灭活情况.结果:5%、3%、2%XY消毒液对HBsAg有完全灭活作用;1%、0.5% XY消毒液组的OD值分别为0.21和0.41,小于阳性对照组的OD值2.21.5%、3%、2%、1%、0.5% XY消毒液均能完全灭活HBV-DNA.结论:XY消毒液是一种可以灭活中和HBV 的消毒液.
作者:蓝光华;苏洁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腓骨长肌腱重建下胫腓韧带并踝内侧副韧带治疗陈旧性踝关节不稳的疗效.方法:本组22例均为下胫腓韧带并踝关节内侧副韧带陈旧损伤所致踝关节不稳,全部采用同侧腓骨长肌腱重建下胫腓韧带并踝关节内侧副韧带,再用2枚螺丝钉固定下胫腓关节治疗.术后外固定4周,8周后取出螺丝钉.结果: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32个月,优18例,良3例,可1例.结论:腓骨长肌腱是重建下胫腓韧带并踝内侧副韧带良好的自身材料,该方法是治疗下胫腓韧带并踝关节内侧副韧带陈旧损伤所致踝关节不稳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子卫;林舟丹;刘传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高血压病患者易并发心、肾、脑、血管等靶器官损害.近年来研究显示,脉压是冠心病患者的一个重要和独立的相关因素.脉压增大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作用甚至大于收缩压和舒张压[1].因此,对高血压病患者在降压的同时,应重视脉压增大的治疗.
作者:谈志强;庞振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方绞股蓝总甙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颈总动脉闭阻加腹腔注射硝普钠法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并设立正常组、假手术组作对照,每组12只,实验组给予复方绞股蓝总甙胶囊,西药组给予喜得镇,模型组、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0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区存在大量的神经细胞凋亡现象,西药喜得镇及中药复方绞股蓝总甙胶囊能显著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P<0.05,P<0.01),中药高剂量组优于中药低剂量组(P<0.05).结论:复方绞股蓝总甙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彭跃钢;黄立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序贯应用毒毛花苷K和葡萄糖酸钙对毒毛花苷K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家兔80只,随机分为16个小组,每小组5只.每两个小组随机编成1个大组,其中1小组首先应用葡萄糖酸钙,后应用毒毛花苷K,另1小组的用药顺序相反.用心电图机描记药前、药后心电图,将R-R间期延长超过正常值(药前值)20%以上作为中毒指标.结果:采取先用葡萄糖酸钙,后用毒毛花苷K并且两药的用药间隔时间不少于60 min这种用药方式时,毒毛花苷K的安全性较大.如果顺序颠倒或间隔时间太短则其安全性也将下降.结论:毒毛花苷K与葡萄糖酸钙的联用有一定的安全性,但要注意序贯用药方式、用药间隔时间、用药剂量.
作者:赖术;何胜;薛强;郑子敏;韦健全;许小林;黄斌学;凌佩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998~2003年,我科应用胸脐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1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强初;林树体;劳贵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宫颈糜烂、宫颈息肉或肌瘤、宫颈肥大包括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是已婚妇女常见的多发疾病,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工作.我院于2002年1月起应用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疾病64例,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广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骶尾部褥疮是截瘫及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常规护理及清创缝合效果差.我科1997~2004年采用臀上动脉浅支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韦建勋;梁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997年8月至2004年10月我院共施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ST)19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毓标;覃洪斌;韦舸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人群胃内的分布情况.方法:对300例行内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150例1个月内未服用抗Hp药物(未服药组),150例1个月内不规则服用抗Hp药物(不规则服药组),分别取胃窦、胃体、胃底黏膜行病理组织切片,HE、美蓝染色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对各部位单独检出率及多部位联合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未服药组Hp总检出率为88.7%,不规则服药组Hp总检出率为85.3%.未服药组胃窦检出率高为82.7%,其次为胃体74.7%、胃底67.3%;不规则服药组胃底检出率高为76.7%,其次为胃体72%、胃窦64.7%.多部位联合活检比单部位检出率高,胃窦、胃体、胃底三部位联合活检检出率高为100%.两部位活检未服药组以胃窦和胃体联合高,达97.7%,不规则服药组的胃底和胃体联合高,为94.5%.结论:Hp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各部位分布不均,随环境改变,从胃窦部向胃底部移行.
作者:赖铭裕;李素艳;刘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