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玲;于志清;肖常青;李世生
肺栓塞(pulmanary embolism,PE)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经皮穿刺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地预防肺栓塞.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对15例下肢DVT患者置放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血栓脱落引起的肺栓塞,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美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从猪血分离制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红素(Hematin)和蛋白胨(peptone)的工艺流程.方法:SOD的分离纯化采用加热变性、盐析和凝胶过滤的方法;血红素的提取采用鞣酸法;蛋白胨的制备采用碱性酶解法.结果:根据这一工艺流程,能从1 000 ml猪血的红细胞中获得总活力为25.8×104 U、比活力为1.19×104 U/mg的SOD和产量达2 678 mg、纯度达92.3%的血红素,并且还从猪血总蛋白中制备了含Arg、Leu、Lys、Phe、Val丰富的蛋白胨.结论:从猪血中成功制备了产率与纯度较高的SOD、血红素以及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胨.
作者:凌敏;蔡丹昭;苏上贵;黄勇奇;赖祥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方法对体外循环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1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浅低温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组)与对照组(中度低温心脏停跳组),每组8只.体外循环(CPB)150 min.于6个时点采静脉血,检测血浆肌钙蛋白I(cTnI).结果:两组CPB期间cTnI与CPB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实验组与对照组cTnI在CPB中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可作为CPB过程中检测心肌保护效果的敏感指标;心脏不停跳法有利于减少cTnI的释放,具有较佳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冯旭;林辉;何巍;陈铭伍;周华富;覃家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脑血管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猝死,往往突然发生,迅速死亡,抢救常常措手不及.现收集我院1996年10月至2004年10月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生猝死的2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周业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异丙酚和异氟醚复合麻醉对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的影响.方法:20例口腔颌面部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10)采用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Ⅱ组(n=10)采用微量泵持续输入异丙酚和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以0.01%硝酸甘油溶液使MAP降低30%.结果:Ⅱ组血压易于下降和维持,停止降压后MAP显著低于Ⅰ组(P<0.05),HR明显慢于Ⅰ组(P<0.01);Ⅱ组硝酸甘油平均剂量显著低于Ⅰ组(P<0.01),硝酸甘油总量较Ⅰ组减少54%;两组围术期尿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异丙酚和异氟醚复合维持麻醉可增强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的效果.
作者:毛新俊;沈浩林;文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听力损害是新生儿常见的异常之一,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0.1%~0.3%,我国每年有2 000万新生儿出生,若以国外比例推算,每年会有2~4万听力损害的新生儿出现,这种情况如不及时发现和干预,将严重影响患儿的语言、认知和情感的发育.不但影响个人的家庭,而且累及社会[1].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婴幼儿的听力损害,以便早期干预.我院2003年6月至2004年4月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方法对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现将筛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成功老龄、常态老龄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者(MCT)在巴马地区的检出率及其特点.方法:①以巴马地区80岁以上人口构成为基准,在巴马县甲篆乡以村委会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②应用<巴马地区长寿老人心理健康调查表>调查,主要包括一般项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等国际通用的标准化工具;③根据数据分布特点,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结果:成功老龄、常态老龄和MCI检出率分别为42.3%、40.8%、16.9 %.成功老龄检出率男性多于女性,且随着年龄增加、文化程度增高呈下降之势;而常态老龄和MCI在上述三方面检出率则相反.结论:巴马长寿老人保持着良好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年龄大而体不弱,既长寿又健康.
作者:伍业光;李志彬;张国兵;陈进超;韦程瀚;黄金瑞;赵荣;黄冬兰;张小明;韦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应用栓塞子宫动脉(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4例子宫肌瘤患者,以Seldinger技术完成单侧股动脉插管,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插管至双侧子宫动脉并经DSA检查证实后,向子宫动脉注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以栓塞子宫动脉,随诊6~12个月,观察月经改变、肌瘤与子宫体积变化以及卵巢内分泌功能改变.结果:TUAE治疗6~12个月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月经量为原月经量的65.95%;第6、12个月肌瘤体积分别缩小66.87%、76.04%,子宫体积分别缩小45.14%、60.45%.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低热,持续1~3周,经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结论:TUAE可有效地缩小肌瘤及子宫的体积,并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廉;黄建邕;潘少咏;郑惠冰;姚时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997年8月至2004年10月我院共施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ST)19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毓标;覃洪斌;韦舸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自1983年Trokel将准分子激光首次用于眼科手术以来,其技术迅速发展,其中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 治疗中低度近视具有预测性好,准确性高,恢复快,不需住院,治疗时间短等优点[1].但对于部分患者,尤其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回退、欠矫和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仍是其术后出现的主要并发症[2].二者可单独或并发出现,为了解PRK术后出现的屈光回退和Haze的再次手术效果,现将我科应用再次PRK手术治疗的12例(15只眼)1年后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华贞;贺自力;何剑峰;张鸿敏;陈凤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我们采用显微手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梗阻4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宁安;苏小容;杨钦灵;梁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毒鼠强对人的口服致死量为0.1~0.2 mg/kg,且有二次中毒的危险[1],近年来中毒事件有大幅度增多的趋势,病死率高(19.7%),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临床除了常规对症治疗外,对于急性重度中毒患者常采用血液净化疗法.常用的血液净化疗法有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其中血液灌流为常用,但对伴有血小板减少、血压低、生命征不稳的重症患者,治疗较为棘手.我们应用血浆置换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观察血浆置换前后患者血中毒鼠强含量的变化,并与血液灌流作对比,以探讨血浆置换对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龚智峰;伍秋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输尿管嵌顿结石因结石长期停留于输尿管的某一固定部位,常有并发症共存,用药物或体外冲击波(ESWL)治疗无效.因此,在处理上与普通输尿管结石不同.1994年1月至2004年3月,我院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嵌顿结石65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刘新福;李欢诚;陈春延;庞家瑜;何国友;吴品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组织中肿瘤抑制蛋白p53、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71例乳腺癌组织、1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织中p53、ER和PR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53、ER和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4%、54.9%和52.1%,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则分别为6.3%、37.5%和31.3%;p53 在乳腺癌组及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与ER、PR间表达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蛋白异常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p53、ER和PR表达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海涛;韦义萍;覃洪;罗虹;黄彬;赵刚;陈细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制备烟酸占替诺缓释片并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壳聚糖、阿拉伯胶为缓释材料制备烟酸占替诺缓释片并进行处方筛选.结果:本品体外有很好的缓释效果,缓释片T50为(157.75±1.38)min,Td为(219.03±1.73)min;普通片T50为 (1.48±0.77) min,Td为(2.13±0.64)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缓释片处方较为合理,易于制备,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剂型.
作者:杨红梅;葛为公;曾立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994年2月至2003年5月,我科共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7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华富;何巍;陈铭伍;覃家锦;冯旭;廖寿合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方绞股蓝总甙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颈总动脉闭阻加腹腔注射硝普钠法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并设立正常组、假手术组作对照,每组12只,实验组给予复方绞股蓝总甙胶囊,西药组给予喜得镇,模型组、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0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区存在大量的神经细胞凋亡现象,西药喜得镇及中药复方绞股蓝总甙胶囊能显著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P<0.05,P<0.01),中药高剂量组优于中药低剂量组(P<0.05).结论:复方绞股蓝总甙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彭跃钢;黄立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肾脏受损是SLE常见的临床表现,危害也大,狼疮性肾炎(LN)发生率与SLE病程长短有关,SLE患者如不在早期死于肾外疾患,绝大多数终都会发生LN.传统治疗LN的药物是激素,但近年的临床实践表明,用细胞毒药物治疗为主,特别是用环磷酰胺(CTX)作间歇冲击治疗较单纯用激素者疗效好得多[2].我科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成功地为22例LN患者完成了8~13个疗程的CTX冲击治疗并使病情得到缓解.现将我们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符娟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婴儿肝炎综合征(婴肝征)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超声检测41例婴肝征及70例健康婴儿肝脏血流动力学,并对41例婴肝征行肝病理检查,并按病理肝纤维化程度分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41例行肝活检或手术患儿主要病理改变以肝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常见,占39例次(95.1%),S1~S3者24例,S4者15例.肝固有动脉(PHA)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流速(Vd)、阻力指数(RI)测值和PHAVs/PVVmax在轻、中、重度肝纤维化组逐渐增高,Vs、RI、PHAVs/PVVmax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9和0.748,0.700,P<0.001);肝静脉(HV)多普勒频谱波形与肝纤维化程度亦呈正相关(r=0.787,P<0.001).结论:超声检测PHA的Vs、RI和PHAVs/PVVmax,以及HV多普勒频谱波形改变是反映婴肝征肝纤维化程度较敏感的指标.
作者:何云;吴棘;李智贤;梁淡媚;杨红;王琳琳;张步林;马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锁骨外侧端NeerⅡ型[1]骨折为不稳定骨折,因近折端与喙锁韧带的联结遭到破坏,骨折移位,骨折端不愈合率较高[2].若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难以维持骨折端稳定的复位和牢固的固定,采用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锁骨外侧端不稳定骨折,常得不到坚强的固定.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应用锁骨钩钢板系统治疗锁骨外侧端NeerⅡ型骨折16例, 经随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俸志斌;廖小波;欧伦;刘明伟;段戡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