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侧端NeerⅡ型骨折16例

俸志斌;廖小波;欧伦;刘明伟;段戡

关键词:锁骨钩钢板, 钢板治疗, 不稳定骨折, 骨折端, 外固定治疗, 内固定治疗, 钢丝张力带, 系统治疗, 手法复位, 疗效满意, 喙锁韧带, 骨折移位, 愈合率, 应用, 随访, 联结
摘要:锁骨外侧端NeerⅡ型[1]骨折为不稳定骨折,因近折端与喙锁韧带的联结遭到破坏,骨折移位,骨折端不愈合率较高[2].若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难以维持骨折端稳定的复位和牢固的固定,采用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锁骨外侧端不稳定骨折,常得不到坚强的固定.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应用锁骨钩钢板系统治疗锁骨外侧端NeerⅡ型骨折16例, 经随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小剂量氨茶碱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缓解期的疗效观察

    近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逐年增多,而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即使在缓解期其气道也存在着明显的炎症改变.为了能减少患儿的发作次数,我们采用口服小剂量氨茶碱治疗缓解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5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景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免气腹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附21例报告)

    腹腔镜外科手术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手术方法还在不断改进,免气腹腹腔镜外科手术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业已发展成为现代腹腔镜外科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该技术无论是在国内或是国外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后腹腔镜技术对腹膜后器官的手术具有其独到的优势,特别适合泌尿外科应用.我院2003年8月至2004年10月开展了经腹膜后免气腹下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闭克明;卢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33份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32份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mRNA的表达情况,并进行阳性率及半定量的比较.以26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26份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EM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VEGFmRNA表达与在位子宫内膜比较,水平较低(P<0.05),但高于对照组(P<0.05);在位子宫内膜与对照组比较VEGFmRNA表达水平较高(P<0.01);在不同月经周期中,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分泌期VEGF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增生期(P<0.01),在位内膜组分泌期和增生期的VEGFmRNA表达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EM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中VEGFmRNA的表达,可能与其血管化程度有关;VEGF对EM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红;况燕;欧奇志;张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初潮、初产年龄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妇女初潮年龄及初产年龄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表方式调查问卷,早晨8:00~10:00取空腹血和第二次晨尿,尿钙(Ca)、肌酐(Cr)、血ALP均采用酶法测定,采用GE公司提供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初潮年龄在>17岁者 Ca/Cr、ALP值高于初潮年龄≤17岁的两组,腰椎2~4(L2~4) 、Wards三角区、股骨上段总骨密度值低于初潮年龄<15岁组(P<0.05);初产年龄≤25岁组骨形成指标血ALP,骨吸收指标尿Ca/Cr值高于初产年龄>25岁组(P<0.05).结论:初潮晚是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初产年龄越年轻,导致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蒋凤艳;莫凤媚;劳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护理体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肾脏受损是SLE常见的临床表现,危害也大,狼疮性肾炎(LN)发生率与SLE病程长短有关,SLE患者如不在早期死于肾外疾患,绝大多数终都会发生LN.传统治疗LN的药物是激素,但近年的临床实践表明,用细胞毒药物治疗为主,特别是用环磷酰胺(CTX)作间歇冲击治疗较单纯用激素者疗效好得多[2].我科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成功地为22例LN患者完成了8~13个疗程的CTX冲击治疗并使病情得到缓解.现将我们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符娟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健康促进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

    目的:研究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对血糖、血压、体质指数的影响.方法:对社区居民进行糖尿病筛查,将筛查并确诊的糖尿病病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37例).对干预组采取为期两年的一系列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健康促进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规范治疗率有显著提高(P<0.05),餐后血糖下降(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健康促进干预可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知识水平及对规范治疗的依从性,对餐后血糖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作者:张利;卢昀春;杨春旭;凌利民;黄海波;曾兆良;王豫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序贯应用强心苷和钙剂对强心苷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序贯应用毒毛花苷K和葡萄糖酸钙对毒毛花苷K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家兔80只,随机分为16个小组,每小组5只.每两个小组随机编成1个大组,其中1小组首先应用葡萄糖酸钙,后应用毒毛花苷K,另1小组的用药顺序相反.用心电图机描记药前、药后心电图,将R-R间期延长超过正常值(药前值)20%以上作为中毒指标.结果:采取先用葡萄糖酸钙,后用毒毛花苷K并且两药的用药间隔时间不少于60 min这种用药方式时,毒毛花苷K的安全性较大.如果顺序颠倒或间隔时间太短则其安全性也将下降.结论:毒毛花苷K与葡萄糖酸钙的联用有一定的安全性,但要注意序贯用药方式、用药间隔时间、用药剂量.

    作者:赖术;何胜;薛强;郑子敏;韦健全;许小林;黄斌学;凌佩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在监测骨折术后骨痂愈合过程中的价值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骨折术后骨痂愈合过程及其血运的变化,探讨早期预测骨折愈合趋势及预后.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9例骨折患者在内固定术后第1、2、3、4、9周及第15周内依次观察患者骨折骨痂形成的声像特征及其血运情况,并与X线摄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X线检查难于显示的血肿机化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在原始骨痂形成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早于X线.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骨折端骨痂愈合的过程及其血运的变化,能早期预测骨折愈合的趋势和预后.

    作者:白宇;庄小强;农德毅;苏海庆;黄筱华;陆冰冰;蒙树岳;王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GSTT1、GSTM1基因缺失多态性与鼻咽癌的发病关系

    目的:研究解毒酶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鼻咽癌组和对照组人群GSTM1和GSTT1基因.结果:GSTM1和GSTT1基因缺失率在鼻咽癌组分别为62.5%(50/80)和63.75%(51/80),对照组分别为44.44%(32/72)和40.27%(29/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及GSTT1缺乏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结论:广西柳州地区鼻咽癌高发,当地人GSTM1和GSTT1缺失为遗传易感因素,联合环境致癌物作用,成为鼻咽癌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廖芝玲;邓卓霖;韦义萍;谢凯圣;张斌;代宣民;许朝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曾因输卵管妊娠行单侧输卵管切除术后不孕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因双侧输卵管阻塞(无输卵管积水)不孕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卵巢对控制性超排卵的反应.结果:两组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用药天数、受精率、卵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卵泡数、获卵子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排卵后(注射HCG日)输卵管切除侧的卵巢体积、卵泡数、获卵子数小于或少于对侧卵巢(P<0.05);但在卵泡早期两侧卵巢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输卵管切除侧卵巢与对侧卵巢的卵子受精率、卵裂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切除术在短期内虽然不影响卵巢体积,但却降低了同侧卵巢的储备功能,手术可能影响了卵巢的血液供应和超排卵效果.临床上对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应尽可能地保留患侧输卵管.

    作者:谭秀群;丘映;刘锋;邹彦;邓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大鼠胰岛B细胞功能对变应性气道炎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胰岛B细胞功能对变应性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D、A、DA、DAI和C组,每组8只.D组: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建成1型糖尿病模型;A组: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致敏+OVA激发建成哮喘大鼠模型;DA组:腹腔注射STZ+OVA致敏和激发;DAI组:腹腔注射STZ+皮下注射胰岛素+OVA致敏和激发;C组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肽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A组BALF炎症细胞计数显著减少;DAI组大鼠经过胰岛素处理后BALF的炎症细胞计数较DA组显著增高.结论:大鼠胰岛B细胞功能对变应性气道炎症有调节作用.

    作者:廖宁;谢正福;阳显慧;赵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冠心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冠心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 DB-C8(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水(72∶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进行测定.结果: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为0.040 32~0.403 20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41%,RSD=2.7%.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冠心丹参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敏琪;甄汉深;李运桂;周吴萍;党美琼;陈海燕;陈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巴马县长寿老人成功老龄、常态老龄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流行病学的初步研究

    目的:调查成功老龄、常态老龄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者(MCT)在巴马地区的检出率及其特点.方法:①以巴马地区80岁以上人口构成为基准,在巴马县甲篆乡以村委会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②应用<巴马地区长寿老人心理健康调查表>调查,主要包括一般项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等国际通用的标准化工具;③根据数据分布特点,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结果:成功老龄、常态老龄和MCI检出率分别为42.3%、40.8%、16.9 %.成功老龄检出率男性多于女性,且随着年龄增加、文化程度增高呈下降之势;而常态老龄和MCI在上述三方面检出率则相反.结论:巴马长寿老人保持着良好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年龄大而体不弱,既长寿又健康.

    作者:伍业光;李志彬;张国兵;陈进超;韦程瀚;黄金瑞;赵荣;黄冬兰;张小明;韦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提高OSAHS患者使用CPAP呼吸机的依从性观察

    目的:探讨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通过多导睡眠图检查确诊的,需要使用CPAP呼吸机治疗的中重度OSAHS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使用CPAP呼吸机治疗前对患者采用多媒体等手段等进行健康教育.另40例为对照组,只做一般的使用CPAP呼吸机培训.每6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或家访形式填写调查表.结果:治疗后1年实验组匹慈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为(18.5±3.2),对照组为(28.0±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Worth嗜睡程度评价评分:实验组为(4.3±1.3),对照且为(12.9±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每天使用CPAP呼吸机治疗时间为(6.2±1.2)h,对照组为(2.4±0.8)h,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OSAHS患者使用CPAP呼吸机的依从性,对OSAHS的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苏红;杨树栋;李慧;王自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PRK后屈光回退、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再次手术12例

    自1983年Trokel将准分子激光首次用于眼科手术以来,其技术迅速发展,其中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 治疗中低度近视具有预测性好,准确性高,恢复快,不需住院,治疗时间短等优点[1].但对于部分患者,尤其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回退、欠矫和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仍是其术后出现的主要并发症[2].二者可单独或并发出现,为了解PRK术后出现的屈光回退和Haze的再次手术效果,现将我科应用再次PRK手术治疗的12例(15只眼)1年后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华贞;贺自力;何剑峰;张鸿敏;陈凤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神经刺激器用于锁骨上臂丛神经定位阻滞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与异感定位技术用于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拟行臂、腕、手掌及手指部位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I组采用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当刺激到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时分别予以阻滞;Ⅱ组采用异感定位.两组均采用锁骨上入路,局麻药均为0.375%罗哌卡因.结果:使用神经刺激器组对尺神经阻滞的有效例数及麻醉成功率明显高于异感定位组(P<0.05),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均短于异感定位组(P<0.05).二者在实施阻带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0.375%罗哌卡因经外周神经刺激器行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更精确,阻滞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神经阻滞方法.

    作者:何文政;林成新;刘敬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尿钙总量及钙/肌酐比值对妊娠高血压疾病预测性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尿钙总量及钙/肌酐比值对妊娠高血压疾病预测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11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和110例正常孕妇的尿钙和尿肌酐;分别以尿钙总量≤3 mmol/L,尿钙/肌酐比值≤0.04为界限值,预测性诊断妊娠高血压疾病.结果:尿钙总量预测诊断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灵敏度为78.2%、特异度为95.5%、阳性预测值为94.5%、阴性预测值为81.4%.尿钙/肌酐比值预测诊断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97.3%、阳性预测值为96.8%、阴性预测值为84.9%.结论:尿钙排泄量的减少可作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测指标;尿钙/肌酐比值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种既可靠又简单易行的方法.

    作者:苏云;郭子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对比剂追踪DSA技术在下肢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比剂追踪DSA技术在下肢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患者进行32例次对比剂追踪DSA检查,使用系统Interac Bolus程序,图像采集曝光时,用控制手柄控制检查床的移动,使检查床与对比剂在血管内的流动速度同步,以获得一系列与血流速度一致的实时对比剂追踪下肢血管的影像.结果:32例次造影中,30例次造影图像质量优良,占93.7%,2例次造影图像质量欠佳,占6.3%,但经图像后处理仍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对比剂追踪DSA技术能准确显示下肢血管解剖结构和血流情况,是一种能连续实时观察诊断下肢全段血管病变的新方法.

    作者:方烂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造影对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意义

    目的:探讨及时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于临床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诊治的意义.方法:对临床诊断为ACS的183例患者进行CAG检查,并对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结果:CAG证实无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为22.4%.初发劳累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恶化劳累性、自发性和混合性心绞痛以多支病变为主(P<0.05).142例有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ACS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和干预组(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随访6个月,药物治疗组死亡为11.5%,再次出现ACS 为61.1%.干预组分别为6.4%、2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临床诊断ACS患者及时进行CAG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及时采取积极的干预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符春晖;严华;陈湘桂;黄军章;陈丽媛;何东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开放性心脏损伤37例救治分析

    开放性心脏损伤是较常见的外伤类型,发生率高.多数心脏穿透伤病人于入院前死亡[1].近年来,开放性心脏损伤病例有增加趋势,随着120急救中心应急机制不断完善,有较多开放性心脏损伤病例能在伤后1 h或数十分钟内送达医院.1997年1月至2004年7月我院共收治开放性心脏损伤病例37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覃水生;罗宗波;韦光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