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政;林成新;刘敬臣
目的:探讨提高高龄胃癌病人外科治疗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70岁以上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随访1~7年,统计生存率.结果:78例病人中均合并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不全,施行根治性切除52例,姑息性切除26例,联合脏器切除13例,术后以并发肺部感染为多见,围手术期死亡11例(11/78),姑息性切除生存6~13个月,平均9.5个月.根治性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1%(48/52)、73%(38/52)、28.2%(15/52).结论:高龄胃癌病人以中晚期为多见,常合并其他疾病,加强围手术期治疗和术后腹腔化疗,以D2为主要术式,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韩伟;汤力;刘锦新;蒋斌;黎裕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制备烟酸占替诺缓释片并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壳聚糖、阿拉伯胶为缓释材料制备烟酸占替诺缓释片并进行处方筛选.结果:本品体外有很好的缓释效果,缓释片T50为(157.75±1.38)min,Td为(219.03±1.73)min;普通片T50为 (1.48±0.77) min,Td为(2.13±0.64)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缓释片处方较为合理,易于制备,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剂型.
作者:杨红梅;葛为公;曾立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组织中肿瘤抑制蛋白p53、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71例乳腺癌组织、1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织中p53、ER和PR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53、ER和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4%、54.9%和52.1%,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则分别为6.3%、37.5%和31.3%;p53 在乳腺癌组及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与ER、PR间表达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蛋白异常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p53、ER和PR表达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海涛;韦义萍;覃洪;罗虹;黄彬;赵刚;陈细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三硝基甲苯(TNT)作业工人肝损害的超声图像改变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接触TNT工龄超过2年的80例和80例不接触TNT毒物工作人群进行肝脏二维超声检查、肝功能检查及流行病学分析研究.结果:发现TNT接触组肝脏二维图像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接触组随累积接触剂量的增加,肝脏二维图像异常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P=0.022).结论:TNT作业工人肝损害的超声图像异常对该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朱林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尿钙总量及钙/肌酐比值对妊娠高血压疾病预测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11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和110例正常孕妇的尿钙和尿肌酐;分别以尿钙总量≤3 mmol/L,尿钙/肌酐比值≤0.04为界限值,预测性诊断妊娠高血压疾病.结果:尿钙总量预测诊断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灵敏度为78.2%、特异度为95.5%、阳性预测值为94.5%、阴性预测值为81.4%.尿钙/肌酐比值预测诊断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97.3%、阳性预测值为96.8%、阴性预测值为84.9%.结论:尿钙排泄量的减少可作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测指标;尿钙/肌酐比值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种既可靠又简单易行的方法.
作者:苏云;郭子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鼠胰岛B细胞功能对变应性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D、A、DA、DAI和C组,每组8只.D组: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建成1型糖尿病模型;A组: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致敏+OVA激发建成哮喘大鼠模型;DA组:腹腔注射STZ+OVA致敏和激发;DAI组:腹腔注射STZ+皮下注射胰岛素+OVA致敏和激发;C组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肽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A组BALF炎症细胞计数显著减少;DAI组大鼠经过胰岛素处理后BALF的炎症细胞计数较DA组显著增高.结论:大鼠胰岛B细胞功能对变应性气道炎症有调节作用.
作者:廖宁;谢正福;阳显慧;赵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131I标记抗卵巢癌细胞膜相关抗体体外对卵巢癌细胞株细胞的杀伤能力.方法:采用补体介导细胞毒性试验检测131I标记抗卵巢癌细胞膜相关抗体不同剂量以及不同时间段对卵巢癌细胞细胞毒作用的表现.结果:131I标记抗卵巢癌细胞膜相关抗体对靶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131I加抗体混合组、单纯131I、单纯抗体;佳剂量为3.18×1011 Bq/g,佳作用时间为24~36 h.结论:131I标记抗卵巢癌细胞膜相关抗体对卵巢癌细胞有明显的体外杀伤作用且有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
作者:黄薇;陈心秋;赵芳芳;王威廉;周德南;唐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先天性巨结肠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露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老年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的耐受性、敏感性较差.单一的抗高血压药很难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2000~2003年我院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永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机械通气危重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在入ICU 24 h内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并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将患者分为:①正常白蛋白组及低蛋白血症组,统计APACHEII评分值、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脱机时间及病死率;②存活组及死亡组:统计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正常白蛋白组及低蛋白血症组APACHEII评分值、 MODS发生率、脱机时间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及死亡组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值的标本数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有密切关系,低蛋白血症常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周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异丙酚和异氟醚复合麻醉对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的影响.方法:20例口腔颌面部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10)采用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Ⅱ组(n=10)采用微量泵持续输入异丙酚和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以0.01%硝酸甘油溶液使MAP降低30%.结果:Ⅱ组血压易于下降和维持,停止降压后MAP显著低于Ⅰ组(P<0.05),HR明显慢于Ⅰ组(P<0.01);Ⅱ组硝酸甘油平均剂量显著低于Ⅰ组(P<0.01),硝酸甘油总量较Ⅰ组减少54%;两组围术期尿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异丙酚和异氟醚复合维持麻醉可增强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的效果.
作者:毛新俊;沈浩林;文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方法对体外循环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1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浅低温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组)与对照组(中度低温心脏停跳组),每组8只.体外循环(CPB)150 min.于6个时点采静脉血,检测血浆肌钙蛋白I(cTnI).结果:两组CPB期间cTnI与CPB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实验组与对照组cTnI在CPB中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可作为CPB过程中检测心肌保护效果的敏感指标;心脏不停跳法有利于减少cTnI的释放,具有较佳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冯旭;林辉;何巍;陈铭伍;周华富;覃家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肾脏受损是SLE常见的临床表现,危害也大,狼疮性肾炎(LN)发生率与SLE病程长短有关,SLE患者如不在早期死于肾外疾患,绝大多数终都会发生LN.传统治疗LN的药物是激素,但近年的临床实践表明,用细胞毒药物治疗为主,特别是用环磷酰胺(CTX)作间歇冲击治疗较单纯用激素者疗效好得多[2].我科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成功地为22例LN患者完成了8~13个疗程的CTX冲击治疗并使病情得到缓解.现将我们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符娟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广西籍壮族IgA肾病(IgAN)与HLA-DR基因的相关性,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对25例广西籍壮族IgAN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的HLA-DR4、HLA-DR12基因频率进行检测,并测定等位基因序列.结果:壮族IgAN组HLA-DR4的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HLA-DR4基因阳性组持续性镜下血尿伴蛋白尿的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0.05).1例IgAN患者的HLA-DRB1* 04基因出现碱基对变异,149位A→G,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病理类型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结论:①HLA-DR4基因可能是广西籍壮族IgAN的易感基因;②HLA-DR4基因与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伴蛋白尿的广西籍壮族IgAN相关.
作者:冯炜;廖蕴华;李铭邦;黄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宫颈糜烂、宫颈息肉或肌瘤、宫颈肥大包括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是已婚妇女常见的多发疾病,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工作.我院于2002年1月起应用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疾病64例,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广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肺栓塞(pulmanary embolism,PE)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经皮穿刺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地预防肺栓塞.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对15例下肢DVT患者置放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血栓脱落引起的肺栓塞,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美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瓣开颅与钻孔引流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骨瓣开颅组(34例)和钻孔引流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病死率及近期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疗效等方面,骨瓣开颅组优于钻孔引流组(P<0.05).两组早期手术者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优于晚期手术者(P>0.05).结论:骨瓣开颅术普遍适合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但钻孔引流术由于创伤小,在患者不能耐受重大手术时仍是可采用的术式.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结合早期手术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子聪;黄国洲;林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应用栓塞子宫动脉(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4例子宫肌瘤患者,以Seldinger技术完成单侧股动脉插管,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插管至双侧子宫动脉并经DSA检查证实后,向子宫动脉注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以栓塞子宫动脉,随诊6~12个月,观察月经改变、肌瘤与子宫体积变化以及卵巢内分泌功能改变.结果:TUAE治疗6~12个月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月经量为原月经量的65.95%;第6、12个月肌瘤体积分别缩小66.87%、76.04%,子宫体积分别缩小45.14%、60.45%.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低热,持续1~3周,经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结论:TUAE可有效地缩小肌瘤及子宫的体积,并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廉;黄建邕;潘少咏;郑惠冰;姚时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内催产素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分别将不同剂量(0、0.2 nmol和10 nmol)的催产素注入Wistar雌性大鼠的侧脑室内,然后用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其量效关系.结果:脑室内注入0.2 nmol和10 nmol催产素组的大鼠在5 d的训练中,找到平台的时间没有明显改变,而在休息4 d后,再作水迷宫测试时,10 nmol组大鼠找到平台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缩短,各组大鼠的运动速度没见明显改变.结论:脑内催产素有利于大鼠的长期记忆能力.
作者:杨伯宁;韦力;黎有文;周三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锁骨外侧端NeerⅡ型[1]骨折为不稳定骨折,因近折端与喙锁韧带的联结遭到破坏,骨折移位,骨折端不愈合率较高[2].若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难以维持骨折端稳定的复位和牢固的固定,采用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锁骨外侧端不稳定骨折,常得不到坚强的固定.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应用锁骨钩钢板系统治疗锁骨外侧端NeerⅡ型骨折16例, 经随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俸志斌;廖小波;欧伦;刘明伟;段戡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