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秀群;丘映;刘锋;邹彦;邓志华
目的:探讨骨瓣开颅与钻孔引流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骨瓣开颅组(34例)和钻孔引流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病死率及近期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疗效等方面,骨瓣开颅组优于钻孔引流组(P<0.05).两组早期手术者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优于晚期手术者(P>0.05).结论:骨瓣开颅术普遍适合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但钻孔引流术由于创伤小,在患者不能耐受重大手术时仍是可采用的术式.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结合早期手术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子聪;黄国洲;林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开放性心脏损伤是较常见的外伤类型,发生率高.多数心脏穿透伤病人于入院前死亡[1].近年来,开放性心脏损伤病例有增加趋势,随着120急救中心应急机制不断完善,有较多开放性心脏损伤病例能在伤后1 h或数十分钟内送达医院.1997年1月至2004年7月我院共收治开放性心脏损伤病例37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覃水生;罗宗波;韦光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浮肿、尿少、高血压及血尿.临床治疗中,前3种症状较易缓解,而血尿则可迁延较长时间,有的可达1年左右.我科1993~2003年应用硝苯吡啶联合基础疗法(抗感染、利尿、护肾等)治疗该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人群胃内的分布情况.方法:对300例行内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150例1个月内未服用抗Hp药物(未服药组),150例1个月内不规则服用抗Hp药物(不规则服药组),分别取胃窦、胃体、胃底黏膜行病理组织切片,HE、美蓝染色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对各部位单独检出率及多部位联合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未服药组Hp总检出率为88.7%,不规则服药组Hp总检出率为85.3%.未服药组胃窦检出率高为82.7%,其次为胃体74.7%、胃底67.3%;不规则服药组胃底检出率高为76.7%,其次为胃体72%、胃窦64.7%.多部位联合活检比单部位检出率高,胃窦、胃体、胃底三部位联合活检检出率高为100%.两部位活检未服药组以胃窦和胃体联合高,达97.7%,不规则服药组的胃底和胃体联合高,为94.5%.结论:Hp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各部位分布不均,随环境改变,从胃窦部向胃底部移行.
作者:赖铭裕;李素艳;刘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放疗后损伤区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用重组质粒pcDNA3/VEGF165转染大鼠右后肢照射区肌肉组织细胞,每次每只大鼠转染质粒200 μg,共治疗2次,间隔2周,治疗结束后行VEGF蛋白检测、血管染色体视学图像分析、血管超微结构观察以及血管造影等.结果:经重组质粒pcDNA3/VEGF165基因转染后,照射区组织VEGF蛋白明显增高,微血管密度、平均截面积、平均管径和血管造影计数均达到正常组织水平,血管超微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VEGF基因转染治疗可逆转放疗对大鼠组织血管造成的损伤,有效地恢复血管生成能力.
作者:王代友;于大海;温玉明;巫家晓;韦山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肺栓塞(pulmanary embolism,PE)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经皮穿刺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地预防肺栓塞.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对15例下肢DVT患者置放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血栓脱落引起的肺栓塞,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美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高糖高渗非酮症昏迷(HHNC)病死率为20%~40%,神经外科病人合并HHNC常起病急促,临床表现易与原发病混淆,而延误诊治,病死率达80%[1].1995年3月至2003年3月我科收治神经外科重症合并HHNC2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斗;姜洪;邓忠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婴儿肝炎综合征(婴肝征)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超声检测41例婴肝征及70例健康婴儿肝脏血流动力学,并对41例婴肝征行肝病理检查,并按病理肝纤维化程度分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41例行肝活检或手术患儿主要病理改变以肝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常见,占39例次(95.1%),S1~S3者24例,S4者15例.肝固有动脉(PHA)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流速(Vd)、阻力指数(RI)测值和PHAVs/PVVmax在轻、中、重度肝纤维化组逐渐增高,Vs、RI、PHAVs/PVVmax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9和0.748,0.700,P<0.001);肝静脉(HV)多普勒频谱波形与肝纤维化程度亦呈正相关(r=0.787,P<0.001).结论:超声检测PHA的Vs、RI和PHAVs/PVVmax,以及HV多普勒频谱波形改变是反映婴肝征肝纤维化程度较敏感的指标.
作者:何云;吴棘;李智贤;梁淡媚;杨红;王琳琳;张步林;马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超排卵治疗中抑制过早内源性促黄体生成素(LH)峰的作用.方法:多囊卵巢综合征54例,其中口服避孕药(OC)组31例,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组23例,比较两组在超排卵中月经第3天(C3),月经第8天(C8),肌注hCG日血清LH、雌二醇(E2)、孕激素(P)浓度以及使用hMG/r-hFSH的量、时间,卵泡数,妊娠率.结果:OC组和GnRH-a组均未出现过早LH峰.在C3、C8、hCG日的LH浓度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nRH-a组LH浓度均低于OC组,使用hMG/r-hFSH的量,时间和卵泡数OC组均低于GnRH-a组,差异显著(P<0.01),妊娠率经χ2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OC预治疗是可以抑制多囊卵巢综合征超排卵中早发LH峰,且费用低廉,取得满意的妊娠率.
作者:覃爱平;杭馥;陈智平;李柳铭;李懿;江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高钾血症系指血清钾离子浓度高于5.5 mmol/L[1],常引起心电图(ECG)出现高尖之帐蓬状T波,Q-T间期缩短及更为严重的QRS波时限增宽等典型变化[2,3].但临床上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血清钾浓度>5.5 mmol/L时ECG并非完全呈上述典型之变化,有时可呈不典型ECG表现即血清钾浓度增高(>5.5 mmol/L)但ECG不呈高血钾图形.本文对27例高钾血症不典型ECG进行分析.
作者:孙中波;覃晓波;张志雄;莫书荣;李仕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用于肝硬化患者清醒镇静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剂量.方法:106例拟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3组:Ⅰ组为对照组,无肝脏疾病;Ⅱ、Ⅲ组均为肝硬化患者,其中Ⅱ组咪达唑仑用量为0.03 mg/kg,Ⅲ组咪达唑仑用量为0.04 mg/kg.观察其镇静分级、检查过程的患者遗忘程度、检查后感受情况、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及血氨含量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结果:Ⅱ、Ⅲ组镇静程度、遗忘程度均明显优于Ⅰ组(P<0.05),仅6例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胡言乱语,1例出现呼吸循环抑制,其余患者检查过程中呼吸循环功能较稳定.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肝功能Child-Pugh A、B级肝硬化患者清醒时的胃镜检查有较好的镇静作用,但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及胃镜前曾出现肝性脑病者不宜使用.
作者:周里琳;苏东星;陈庆州;潘志刚;陆才金;兰远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科综合疗法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重症毒物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急性重症毒物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进行血浆置换;对照组34例,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28例,治愈21例(75.0%),死亡7例(25.0%);对照组34例,治愈3例(8.8%),死亡31例(91.2%)(P<0.01).结论:急性重症毒物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是降低急性重症毒物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陆绍强;王三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老年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的耐受性、敏感性较差.单一的抗高血压药很难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2000~2003年我院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永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构建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LA-G.方法:从孕妇绒毛组织中提取总RNA,借助RT-PCR技术扩增HLA-G的cDNA并把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然后经酶切和测序法鉴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实已构建表达HLA-G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LA-G.结论:应用RT-PCR扩增及DNA连接技术成功构建HLA-G的真核表达载体.
作者:杨海波;何琳惠;池永斌;王植柔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制备烟酸占替诺缓释片并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壳聚糖、阿拉伯胶为缓释材料制备烟酸占替诺缓释片并进行处方筛选.结果:本品体外有很好的缓释效果,缓释片T50为(157.75±1.38)min,Td为(219.03±1.73)min;普通片T50为 (1.48±0.77) min,Td为(2.13±0.64)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缓释片处方较为合理,易于制备,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剂型.
作者:杨红梅;葛为公;曾立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应用栓塞子宫动脉(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4例子宫肌瘤患者,以Seldinger技术完成单侧股动脉插管,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插管至双侧子宫动脉并经DSA检查证实后,向子宫动脉注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以栓塞子宫动脉,随诊6~12个月,观察月经改变、肌瘤与子宫体积变化以及卵巢内分泌功能改变.结果:TUAE治疗6~12个月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月经量为原月经量的65.95%;第6、12个月肌瘤体积分别缩小66.87%、76.04%,子宫体积分别缩小45.14%、60.45%.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低热,持续1~3周,经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结论:TUAE可有效地缩小肌瘤及子宫的体积,并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廉;黄建邕;潘少咏;郑惠冰;姚时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将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正常蛋白尿组(36例)、微量蛋白尿组(34例)和临床蛋白尿组(30例),同期设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瘦素、TNF-α、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空腹血糖和胰岛素等并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TNF-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②血清瘦素、TNF-α水平随尿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增加.③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病程、血肌酐、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TNF-α呈正相关(r=0.308,r=0.345,r=0.310,r=0.387,r=0.315,P均<0.01),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ndex,ISI)呈负相关(r=-0.332,P<0.01);TNF-α水平与病程、血肌酐、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瘦素呈正相关(r=0.366,r=0.438,r=0.357,r=0.461,r=0.322,P均<0.01),与ISI呈负相关(r=-0.586,P<0.01),与其他指标无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高水平的血清瘦素和TNF-α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龙艳;苏珂;于健;彭鹰;周燕;胡永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广西籍壮族IgA肾病(IgAN)与HLA-DR基因的相关性,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对25例广西籍壮族IgAN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的HLA-DR4、HLA-DR12基因频率进行检测,并测定等位基因序列.结果:壮族IgAN组HLA-DR4的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HLA-DR4基因阳性组持续性镜下血尿伴蛋白尿的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0.05).1例IgAN患者的HLA-DRB1* 04基因出现碱基对变异,149位A→G,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病理类型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结论:①HLA-DR4基因可能是广西籍壮族IgAN的易感基因;②HLA-DR4基因与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伴蛋白尿的广西籍壮族IgAN相关.
作者:冯炜;廖蕴华;李铭邦;黄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三硝基甲苯(TNT)作业工人肝损害的超声图像改变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接触TNT工龄超过2年的80例和80例不接触TNT毒物工作人群进行肝脏二维超声检查、肝功能检查及流行病学分析研究.结果:发现TNT接触组肝脏二维图像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接触组随累积接触剂量的增加,肝脏二维图像异常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P=0.022).结论:TNT作业工人肝损害的超声图像异常对该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朱林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组织中肿瘤抑制蛋白p53、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71例乳腺癌组织、1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织中p53、ER和PR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53、ER和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4%、54.9%和52.1%,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则分别为6.3%、37.5%和31.3%;p53 在乳腺癌组及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与ER、PR间表达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蛋白异常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p53、ER和PR表达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海涛;韦义萍;覃洪;罗虹;黄彬;赵刚;陈细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