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类白细胞抗原-G 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杨海波;何琳惠;池永斌;王植柔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G, 克隆, 序列分析
摘要:目的:构建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LA-G.方法:从孕妇绒毛组织中提取总RNA,借助RT-PCR技术扩增HLA-G的cDNA并把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然后经酶切和测序法鉴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实已构建表达HLA-G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LA-G.结论:应用RT-PCR扩增及DNA连接技术成功构建HLA-G的真核表达载体.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回顾性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非糖尿病患者发生AMI的临床资料,探讨糖尿病患者AMI的临床特点.

    作者:瞿运忠;庾新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辅助生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80年代中末期在25个国家的33个研究中心组织了一次采用标准化诊断的不孕症夫妇的调查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约有5%~8%的夫妇受到不孕症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不孕症的患者发病率可高达30%.全世界的不孕症人数约为5 000~8 000万[1].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育龄夫妇中不孕症患者约占2%~6% ,目前还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女性以输卵管因素为主,占40%~50%.男性以少精、阳萎、高密度畸形精子为常见因素[2].而传统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方法远不能满足患者对生育的需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无疑是生物医学领域里的一场革命[3],解决了大多数不孕症患者通过其它治疗后仍不能受孕的问题.

    作者:李慕军;Youcef Khoudja Rabea;李柳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能震波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高能震波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效能,为临床修复节段性骨缺损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方法:实验兔24只,制造两侧兔桡骨中段10 mm的骨缺损.一侧骨缺损的两骨断端于第2周及第6周用高能震波进行冲击处理,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于震波前及术后第2、4、8、12周分别行双侧桡骨X线检查.于震波术后当日,第2、4、8、12周切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组满12周8只中5只获骨性愈合,3只未愈;对照组满12周8只中无一例获骨性愈合.结论:高能震波能有效地促进骨的再生与修复.

    作者:张天禹;邹国耀;唐志宏;高漓;滕若冰;陈静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龄胃癌的外科治疗(附78例报告)

    目的:探讨提高高龄胃癌病人外科治疗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70岁以上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随访1~7年,统计生存率.结果:78例病人中均合并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不全,施行根治性切除52例,姑息性切除26例,联合脏器切除13例,术后以并发肺部感染为多见,围手术期死亡11例(11/78),姑息性切除生存6~13个月,平均9.5个月.根治性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1%(48/52)、73%(38/52)、28.2%(15/52).结论:高龄胃癌病人以中晚期为多见,常合并其他疾病,加强围手术期治疗和术后腹腔化疗,以D2为主要术式,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韩伟;汤力;刘锦新;蒋斌;黎裕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31 I标记抗卵巢癌细胞膜相关抗体体外杀伤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131I标记抗卵巢癌细胞膜相关抗体体外对卵巢癌细胞株细胞的杀伤能力.方法:采用补体介导细胞毒性试验检测131I标记抗卵巢癌细胞膜相关抗体不同剂量以及不同时间段对卵巢癌细胞细胞毒作用的表现.结果:131I标记抗卵巢癌细胞膜相关抗体对靶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131I加抗体混合组、单纯131I、单纯抗体;佳剂量为3.18×1011 Bq/g,佳作用时间为24~36 h.结论:131I标记抗卵巢癌细胞膜相关抗体对卵巢癌细胞有明显的体外杀伤作用且有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

    作者:黄薇;陈心秋;赵芳芳;王威廉;周德南;唐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胎儿畸形的B超诊断评价

    先天性胎儿畸形种类繁多,几乎胎儿的所有系统均可累及[1].早期检出宫内胎儿畸形,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在优生优育方面具有重要的筛查作用[2].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胎儿畸形,已被公认为首选的检查方法.为探讨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超声诊断认识,现对在本院常规超声检查的5 125例孕妇中查出的胎儿畸形的3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杨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免气腹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附21例报告)

    腹腔镜外科手术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手术方法还在不断改进,免气腹腹腔镜外科手术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业已发展成为现代腹腔镜外科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该技术无论是在国内或是国外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后腹腔镜技术对腹膜后器官的手术具有其独到的优势,特别适合泌尿外科应用.我院2003年8月至2004年10月开展了经腹膜后免气腹下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闭克明;卢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低蛋白血症对机械通气危重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机械通气危重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在入ICU 24 h内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并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将患者分为:①正常白蛋白组及低蛋白血症组,统计APACHEII评分值、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脱机时间及病死率;②存活组及死亡组:统计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正常白蛋白组及低蛋白血症组APACHEII评分值、 MODS发生率、脱机时间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及死亡组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值的标本数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有密切关系,低蛋白血症常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周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胸脐皮瓣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

    1998~2003年,我科应用胸脐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1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强初;林树体;劳贵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曾因输卵管妊娠行单侧输卵管切除术后不孕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因双侧输卵管阻塞(无输卵管积水)不孕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卵巢对控制性超排卵的反应.结果:两组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用药天数、受精率、卵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卵泡数、获卵子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排卵后(注射HCG日)输卵管切除侧的卵巢体积、卵泡数、获卵子数小于或少于对侧卵巢(P<0.05);但在卵泡早期两侧卵巢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输卵管切除侧卵巢与对侧卵巢的卵子受精率、卵裂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切除术在短期内虽然不影响卵巢体积,但却降低了同侧卵巢的储备功能,手术可能影响了卵巢的血液供应和超排卵效果.临床上对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应尽可能地保留患侧输卵管.

    作者:谭秀群;丘映;刘锋;邹彦;邓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内科综合疗法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重症毒物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内科综合疗法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重症毒物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急性重症毒物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进行血浆置换;对照组34例,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28例,治愈21例(75.0%),死亡7例(25.0%);对照组34例,治愈3例(8.8%),死亡31例(91.2%)(P<0.01).结论:急性重症毒物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是降低急性重症毒物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陆绍强;王三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健康促进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

    目的:研究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对血糖、血压、体质指数的影响.方法:对社区居民进行糖尿病筛查,将筛查并确诊的糖尿病病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37例).对干预组采取为期两年的一系列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健康促进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规范治疗率有显著提高(P<0.05),餐后血糖下降(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健康促进干预可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知识水平及对规范治疗的依从性,对餐后血糖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作者:张利;卢昀春;杨春旭;凌利民;黄海波;曾兆良;王豫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脑肿瘤显微手术治疗21例

    成人小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3,小儿小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3[1].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促进了小脑肿瘤的外科治疗,显著提高了手术效果,降低了病死率及致残率.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行小脑肿瘤显微手术治疗21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学军;陈家康;文超勇;陆建吾;郑捷敏;李学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初潮、初产年龄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妇女初潮年龄及初产年龄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表方式调查问卷,早晨8:00~10:00取空腹血和第二次晨尿,尿钙(Ca)、肌酐(Cr)、血ALP均采用酶法测定,采用GE公司提供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初潮年龄在>17岁者 Ca/Cr、ALP值高于初潮年龄≤17岁的两组,腰椎2~4(L2~4) 、Wards三角区、股骨上段总骨密度值低于初潮年龄<15岁组(P<0.05);初产年龄≤25岁组骨形成指标血ALP,骨吸收指标尿Ca/Cr值高于初产年龄>25岁组(P<0.05).结论:初潮晚是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初产年龄越年轻,导致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蒋凤艳;莫凤媚;劳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巴马县长寿老人成功老龄、常态老龄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流行病学的初步研究

    目的:调查成功老龄、常态老龄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者(MCT)在巴马地区的检出率及其特点.方法:①以巴马地区80岁以上人口构成为基准,在巴马县甲篆乡以村委会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②应用<巴马地区长寿老人心理健康调查表>调查,主要包括一般项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等国际通用的标准化工具;③根据数据分布特点,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结果:成功老龄、常态老龄和MCI检出率分别为42.3%、40.8%、16.9 %.成功老龄检出率男性多于女性,且随着年龄增加、文化程度增高呈下降之势;而常态老龄和MCI在上述三方面检出率则相反.结论:巴马长寿老人保持着良好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年龄大而体不弱,既长寿又健康.

    作者:伍业光;李志彬;张国兵;陈进超;韦程瀚;黄金瑞;赵荣;黄冬兰;张小明;韦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增大的治疗进展

    高血压病患者易并发心、肾、脑、血管等靶器官损害.近年来研究显示,脉压是冠心病患者的一个重要和独立的相关因素.脉压增大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作用甚至大于收缩压和舒张压[1].因此,对高血压病患者在降压的同时,应重视脉压增大的治疗.

    作者:谈志强;庞振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甲状腺再手术41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手术后再手术并非罕见,手术较初次手术难度相对较大,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我院1982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行甲状腺手术1 512例,其中再次手术29例,占同期手术的1.92%.外院首次手术,我院再次手术12例,再手术合计41例.

    作者:覃智标;张力;伍松合;孙平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乳腺良恶性肿瘤中p53蛋白和雌孕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组织中肿瘤抑制蛋白p53、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71例乳腺癌组织、1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织中p53、ER和PR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53、ER和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4%、54.9%和52.1%,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则分别为6.3%、37.5%和31.3%;p53 在乳腺癌组及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与ER、PR间表达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蛋白异常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p53、ER和PR表达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海涛;韦义萍;覃洪;罗虹;黄彬;赵刚;陈细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切口Zimmer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小切口Zimmer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有限扩髓和静态Zimmer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30例,所有病例都首先采用静力性带锁固定.结果:30例患者平均随访10.3个月.所有病例都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术后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膝、踝关节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结论:股骨小切口Zimmer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有效,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好.

    作者:杨健松;苏培基;杨勇;伍中庆;张会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荔枝多糖分离纯化及纯度鉴定

    目的:从荔枝肉中提取多糖,并对其进行分级纯化及纯度鉴定.方法:利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提取荔枝多糖,通过去蛋白、去色素对多糖进行纯化,用凝胶色谱柱sephadex G-25对荔枝多糖进行分级纯化,纯化后的多糖分别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柱P-10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检测多糖的纯度.结果:经水提醇沉后,经sephadex G-25分级得两种级分得到多糖A1和多糖A2,A1、A2的得率分别为0.726%、 0.957%.对A2进行纯度鉴定:从聚丙烯酰胺凝胶P-100柱的洗脱图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电泳色带均证明A2为纯品.结论:荔枝多糖存在两个级分.

    作者:李雪华;谢云峰;周劲帆;韦巍;龙盛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