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寿
为深入了解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监督绩效,积极探索新形式下传染病疫情管理监督执法的模式和方法,为卫生部门传染病疫情管理与监督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国家和安徽省<传染病疫情管理监督与对策研究项目>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宿州市实际情况,我们于2005年10月开展了传染病疫情管理监督与对策研究工作.
作者:李祝;邱广民;武拥军;王向华;张克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决策科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已渗透于医学临床诊断中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贝叶斯(Bayes)决策和大似然法的应用极为普遍,依据其决策思想和方法,我们应用Bayes决策对人群高血压调查获得的数据,来定量评估高血压患病的相关组合因素风险.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庆生;吴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肺炎链球菌,即肺炎球菌.自从1986年Weieh-selbaum证明肺炎球菌能引起肺炎等疾病,是人类重要的病原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对肺炎球菌病的防治问题还远未解决.在磺胺药和抗生素问世以前,肺炎球菌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非常高,故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
作者:戴振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刘家集乡自2003年4月起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以来,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不断提高,治疗的效果明显.
作者:石宏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淮南矿区单身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给制订各项针对性干预对策提供依据,遏制艾滋病在矿区的传播,我站于2006年7月19日至20日和9月4日至9日,分别对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矿、潘一矿、铁运处部分职工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调查.
作者:殷积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我市医疗机构医院污水处理情况,加强辖区内医院污水处理情况的监测管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江阴市于2004~2005年对辖区内各医疗机构污水进行了全面监测调查.
作者:陆备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大学生处于性成熟阶段,思想观念开放,好奇心强,又刚刚脱离家庭父母亲监督,容易发生一些与艾滋病感染相关的行为,如不安全性行为和吸毒等.大学生尤其师范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和艾滋病防治主力军,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让他们了解认识艾滋病危害和防范要求,远离艾滋病、宣传艾滋病和控制艾滋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童志礼;张雯;盛志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精神,了解合肥市包河区餐饮业的食品卫生管理状况,加强餐饮单位自身卫生管理的自律性和积极性,探索科学高效的食品卫生监管模式,包河区于2005年在餐饮业全面实施了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评审工作,现将实施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范良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用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方法管理公共浴业卫生的方法及效果,为公共浴业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对所有营业中的公共浴室使用调查表和量化评分表进行量化前后调查测评,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施量化分级管理1年后,公共浴业单位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由原来的54.5%、29.8%上升到86.8%、69.1%.平均测评分上升了16.9分,B级提高了45.3个百分点,D级减少了42.9个百分点.结论 公共浴业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对促进企业自律,落实各项措施,改善卫生状况的作用是积极有效的.
作者:范亚平;陈健;刘洋;夏清云;朱佩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规定,到2010年底全国15~49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农村居民达到75%以上,流动人口达到80%以上,校内青少年达到95%以上,校外青少年达到75%以上,各类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1].
作者:刘洁;刘寿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目标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及需求情况,为下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基线资料和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城区居民、农村居民、中学生和娱乐场所服务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依次是宾馆服务员(81.0%)、城区居民(78.2%)、娱乐场所服务人员(74.5%)、农村居民(71.8%)、中学生(60.2%),差别具有显著性(x2=205.95,P<0.001).艾滋病的三条传播途径(性、血液和母婴)的知晓率分别是92.7%、89.3%和82.7%(x2=42.17,P<0.001).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为29.9%.知道本地区有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VCT)的比例依次为:宾馆服务员(58.0%)、娱乐场所服务人员(36.3%)、中学生(35.7%)、城区居民(34.0%)、农村居民(24.0%),差别具有显著性(x2=40.01,P<0.001).结论 在非流行地区,人们对于艾滋病知识、无偿献血知识和VCT服务的知晓率较低,需要开展和加强艾滋病知识、无偿献血知识和VCT服务的宣传和教育.
作者:程蓉;陈立清;朱冰;计国平;董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和掌握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以便在今后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实施更有效的干预,2007年2月5日~10日进行了本次调查.
作者:李后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重症药疹是一种常见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系指药物通过注射、口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体内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主要包括: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TEN)、重症多型红斑型(STS)及剥脱性皮炎型(ED)3种类型;患者发病急、病情重,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自2001年~2005年共收治29例重症药疹患者,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注射吸毒者作为桥梁人群通过性行为传播STI(性传播疾病)和HIV(艾滋病病毒)给性伴的现象,探讨桥梁人群和非桥梁人群传播HIV的危险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整群抽样方法,面对面进行结构化无个人特征信息的问卷调查.同时采血检测HIV、HCV(丙型肝炎)和梅毒抗体.结果 312名吸毒者参加本次研究.确定是桥梁人群的吸毒者154人,占49.4%.在桥梁人群中有83.1%注射过毒品;35%(54人)在过去几个月内与他人共用针头或注射器;87%(134人)在过去1年有1个或更多商业性伙伴.53.5%的女性和8.2%的男性桥梁人群每次和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3.9%的桥梁人群和4.6%的非桥梁人群与固定性伴每次使用安全套.1名男性桥梁人群检出感染了HIV.58%(90/154)的桥梁人群和46.8%(74/158)的非桥梁人群检出感染丙肝(χ2=4.21.P=0.04).24名(15.6%)桥梁人群和11名(7%)非桥梁人群检出梅毒阳性(χ2=5-82,P=0.02).结论 吸毒者中的桥梁人群传播STI/HIV的危险度较高.应加强吸毒人群的健康教育和相关行为干预.
作者:李晓静;王海;朱义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肥东县自2004年实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以来,虽然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较网络报告前有明显上升,但漏报、迟报、报告卡填写不完整、不准确等现象仍存在,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笔者针对传染病报告与管理方法作初步探讨如下.
作者:张全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布比卡因是一种长效的酰胺类局麻药,Albrigh报道了布比卡因的心脏毒性后,诸多的文献证实大量布比卡因人血后引起顽固性的心律失常、室颤甚至心跳骤停,且复苏困难,后果严重.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受到严格的关注[1-2].
作者:陈美银;方存贵;王燕;卜先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动预警系统功效,为提高传染病预警效率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重点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平台,采取日预警的方式,对甲肝、痢疾、伤寒与副伤寒、麻疹、流脑、乙型脑炎、疟疾与流行性出血热8种传染病在3个县进行预警试点研究.预警界值为P5o,同时设置P60、P70、P80和P90作为参考.根据与前3年历史数据比较,当前值超过历史数据P50,系统即发出预警信息.结果 2006年8月1日~12月31 13,系统共发出有效预警信息256条,不同地区预警信息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363.95,P<0.01);预警界值和预警触发值在常见传染病与少见或低发传染病之间产生预警信息差别较大.结论 预警系统非常敏感,不同病种、不同地区应设置不同的预警界值.
作者:刘永孝;邓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执行效果,为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后3年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匿名问卷调查居民299人,中学生448人、流动人群101人;采取普查的方法,匿名问卷调查暗娼52人、感染者/病人144人.结果 暗娼、感染者/病人、流动人群、居民、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为90.4%、95.1%、87.1%、85.7%、86.7%;无偿献血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71.2%、70.1%、63.0%、67.3%、48.9%.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覆盖率85.1%;暗娼、感染者及病人、流动人群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76.9%、90.9%、15.3%;90.7%的艾滋病家庭学龄子女减免了学杂费,98.9%的艾滋病感染/病人得到关怀与救助,100%的艾滋病孕妇获得了免费的母婴传播阻断,95.3%和96.8%的病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结论 界首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项干预工作仍须进一步加强.
作者:张东文;郭城;张瑞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蒙城县2006年9月起开展娱乐服务场所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工作.从初的举步维艰到顺利开展,从业主拒绝配合到大力支持,从商业性行为人群极力排斥到积极参与,从工作人员手足无措到取得一定经验,干预工作不断发展.
作者:张海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卫生理化实验室检测过程可产生大量的有毒废弃物,而大多实验室对这些废弃物没有集中处理,普遍存在废弃物随意处置、化学废气和实验废水随意排放的现象,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作者:黄丽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