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卫生监督稽查现状与对策初步探讨

张志雄;温月梅;梁玉慧

关键词:卫生监督稽查, 卫生行政执法, 问题, 对策
摘要:卫生监督稽查是对卫生监督机构内部及其下属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卫生监督人员在卫生行政执法活动中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情况而开展的一项监督检查活动[1],但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权威机构对卫生监督稽查进行研究和有效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2],尤其是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在真正发挥稽查的作用方面还远远不及,稽查工作的正常开展还有待深入.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钢铁企业尘肺及其并发症分析研究

    目的 研究马鞍山钢铁企业尘肺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状况、临床表现和X线胸片特征,为尘肺并发症的治疗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尘肺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X线胸片特征及不同尘肺期别和尘肺不同类型阴影并发症特点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累计1 154例尘肺病例,发生并发症641例,占55.5%.并发肺癌58例;肺结核377例;其他并发症88例;肺功能中度以上损伤118例.结论 尘肺病并发症肺结核占首位,其次为肺癌和肺部感染性疾病,晚期常伴有心、肺功能的损害性疾病.尘肺并发症的早期临床表现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易于混淆.尘肺期别越高并发症的并发率越高.

    作者:黄登花;曹多志;李会珍;高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阜阳市2001~2009年疟疾流行状况和防治措施评价

    目的 通过对阜阳市2001~2009年疟疾流行情况研究,评价现行疟防措施对控制疟疾流行所起的作用,指导今后疟防工作.方法 系统收集2001- 2009年阜阳市疟疾发病资料,分析疟疾流行状况;收集近年来各项疟防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2001~2007年疟疾疫情逐年上升,通过消除疟疾传染源、防蚊灭蚊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地落实,2007年8月份以后疟疾疫情快速上升趋势得到遏制,2009年疟疾发病明显降低.结论 疟防措施有效落实是控制疟疾流行的关键,以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为原则切实做好各项疟防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疟疾流行.

    作者:陈庆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亳州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夏秋季多见,主要症状以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或疱诊为主要症状[1].其病原多由EV71、CoxA16引起的.2008年5月12日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后,报告的病例急剧增加,为了更好的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现将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守义;龚海政;唐慧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护理工作中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策略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几乎渗透在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操作中.近几年来,我院医院感染科与护理部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加强护理管理,使医院感染得以有效预防与控制.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芳芳;韩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某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某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安徽省某农村地区两所中学的3 945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2 23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根据资料性质,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率20.0% (445/2 230),性别、年级、母亲文化之间的关系、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态度等因素对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环境各维度评分显示,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和道德宗教观等因素对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父母之间的关系差、家庭经济状况差、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融洽、老师体罚、自尊评分低、消极应对方式评分高等7个因素是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应对方式和师生关系评分高2个因素是自杀意念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应针对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发生.

    作者:邵福泉;苏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桡动脉采血所致疼痛的影响

    新生儿疼痛是指在个体发育早期出现的、提供保护目的、防止组织损伤的信号系统.在美国,患儿的疼痛是除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外,护理人员每天要观察的第五个生命体征[1].新生儿对疼痛不会表达,只能依靠细微的行为和生理改变来表现[2].危重儿和早产儿对疼痛的临床表现常不明显,因此更需要医护人员更加仔细地进行疼痛评估,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危重及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业芹;黄正玲;柳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铜陵市人民医院医院感染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床边调查和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了解住院病例院内感染情况.结果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40%,感染率高的科室是ICU和血液内科;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54.74%;≥60岁人群与侵袭性操作感染率较高.结论 医院感染感染率与机械通气、年龄、性别和长时间应用抗菌药物有关;应加强对高危科室的目标性监测,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裴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量化分级管理方法在餐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管中应用探讨

    为了加强对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的监督管理,我们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量化评分表,对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的选址、布局、基本设备、生产区的卫生要求、卫生管理组织制度、存储与运送、卫生质量及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等方面进行量化研究,来确定对企业的监督及样品抽检频次.

    作者:周庆云;刘洋;葛晶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安徽省2009年部分地区老年人群意外伤害监测分析

    目的 研究安徽省老年人群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和分布特征,为制定伤害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年安徽省7市(县)的监测点医院65岁及以上意外伤害病人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9年共报告4 515例老年人意外伤害病例,男女性别比值为0.84;老年人群意外伤害发生以7~10月份多;老年人意外伤害以跌倒/坠落和交通伤为主;各性别、年龄组和地点之间的伤害原因不同(P <0.001);意外伤害绝大多数为轻度和中度伤,多发部位为下肢、头部和上肢,重度伤害以头部常见.结论 伤害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群的健康.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干预,有效地预防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发生.

    作者:徐伟;刘亚生;朱丽;张金合;金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铜陵县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手足口病(hand - foot -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常见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及肠道病毒71型( EV71).2007年我县开始有散在病例报告,随后手足口病例报告逐年增加.现将2010年铜陵县手足口病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汪孝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水中总硬度测定的不确定度评估

    1 测量方法概述1.1实验方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是检测工作中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根据JJF1059 - 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参照GB/T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测定自来水中总硬度的测定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量化分析,对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作者:王少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安徽省不同地区自然人群无形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安徽省南北不同地区自然人群无形体病感染状况和分布特点,为科学防治无形体病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5~6月在怀远、明光、庐江、枞阳、广德和太湖县共采集自然人群血清603份,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无形体抗体IgG,并进行不同地区、年龄、性别比较.结果 603份人血清中,无形体抗体阳性血清98份,阳性率16.25%,(存在性别差异).结论 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自然人群中均有无形体感染,需加强无形体病的预防宣传及诊断能力.

    作者:张永根;刘红;曹明华;王俊;李芙蓉;史永林;李荣民;胡万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潜山县147名儿童结核菌素( BCG - PPD)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卡介苗(BCG)预防接种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促进预防接种规范、安全、有效地开展.方法 用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 BCG - PPD)试验方法,随机调查150名儿童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的阳转率.结果 BCG - PPD试验总阳性率93.20%,卡痕大小与BCG- PPD试验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应加强对卡介苗接种人员技术培训,保持冷链的正常运转,提高接种质量.

    作者:周跃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手足口病研究进展和预防策略

    手足口病(Hand - foot -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1],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多数患者症状轻微,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并发呼吸道感染、肺水肿、心肌炎和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作者:江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青壮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和控制策略

    青壮年是社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一旦患上肺结核,将会给社会和家庭的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近年来,虽然我国肺结核疫情有所下降,但肺结核病人中青壮年所占比例一直较高[1-3],青壮年自认为自身抵抗力强,而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又与普通感冒相似等,因而往往被青壮年所忽视,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作者:张洁莹;王莉丽;孙业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天长市2008~2010年肿瘤患病及死亡分析

    做为全国疾病监测点之一,死因报告方式自2008年起改为网络直报.自2008起天长市参照中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的登记方式开展全人群肿瘤登记报告工作,2010年被纳入国家肿瘤登记点.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天长市肿瘤患病、死亡情况,来了解我市肿瘤患病、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

    作者:胡彪;杭民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生儿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

    母乳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无论是对婴儿还是对母亲、对家庭、对社会都具有无可比拟的益处.为了解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情况,分析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因素,以期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我们对海门市正余镇2008年10月~2010年9月出生的318名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状况和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了调查.

    作者:冯晓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居巢区农村成人体质指数、腰围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居巢区农村成人体质指数、腰围与血压、血糖和血脂患病率间的关系,为相关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在巢湖市居巢区随机抽取了709人为调查对象,对其体质指数、腰围与血糖、血脂、血压患病率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居巢区农村成人血压、血糖和血脂患病率随BMI和WC的升高而升高,除血糖在WC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外(x2=2.95,P=0.086),其他各指标与BMI、WC均相关(P<0.05).腹型肥胖与全身型超重肥胖者间血糖、血脂、血压的异常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居巢区农村成人慢性病的防治要重视肥胖症的控制,并针对该类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从而预防和控制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病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郑基华;项青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安徽省10个死因监测县区2009年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省居民健康状况,分析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制定卫生规划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软件,根据死因的ICD - 10编码对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死亡日期在2009年,生前常住地址在安徽省10个全人群死因监测县区的已终审死亡个案资料进行疾病分类和分析.结果 2009年10个县区报告总死亡率为614.3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婴儿粗死亡率为5.16‰.慢性病死亡是全人群死亡中主要的死因.在不同年龄组人群中,死亡水平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婴幼儿多死于围生期疾病、先天异常和传染病,中青年多因伤害致死,老年人多因恶性肿瘤等慢性病致死.10县区全人群前五位的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累计构成占总死亡的89.85%.结论 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是导致全人群死亡主要的死因,应加强慢性病的防控工作.

    作者:贺琴;黄淑芸;陈叶纪;刘永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界首市2008~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目的 研究安徽省界首市2008~2009年度手足口病疫情,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导出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并调查分析当地相关防控措施.结果 2008年手足口病646例,发病率为0.079/10万;2009年手足口病1 223例,发病率0.161/10万.发病高峰为4~6月份,人群分布以1-5岁年龄组儿童为主,全市18个乡镇均有病例出现,以城乡结合部农村为主.结论 儿童普遍易感,轻症病例多,传染源难以发现和控制,传播途径多.加强传染源的监控对阻断该病的发生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晓静;郭城;张东文;荣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