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用冻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林源;张立明;王润秀;黎信森

关键词:rhEGF, 创面, 愈合
摘要:目的:观察外用冻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rhEGF治疗烧伤创面及中厚皮片取皮后供皮区创面(以下简称供皮区)共33例,采用相同部位作自身配对对照.结果:rhEGF治疗浅Ⅱ度烧伤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为(7.86±2.35)d,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供皮区平均愈合时间为(9.18±2.14)d,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0.88±3.31)d,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rhEGF对浅Ⅱ度烧伤创面及供皮区创面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小静脉移植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各种原因所致的手指离断伤中,非锐器伤的病例不断增多.1998年2月至2001年1月,我科收治了因非锐器伤断指10例,共10指,术中均采用自体小静脉移植修复再植手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重复呼吸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指标的探讨

    目的:探讨重复呼吸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重复呼吸法对20例健康人、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肺弥散功能测定并同时测定常规肺功能.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重复呼吸法肺弥散功能指标TLCOrb、KCOrb、TLC-He均高于健康人.RV/TLC-He比值平均为(51±12)%,明显高于健康人的(31±7.5)%(P<0.01).常规肺功能的各项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MMEF 75/25平均为(33±25)%,显著低于健康人的(93±25)%(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弥散功能减退,重复呼吸法更符合生理性,测定准确性高.

    作者:邓家珍;钟小宁;梁国容;朱靖茹;白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管内栓塞治疗经皮肾穿刺致动静脉瘘1例

    患者,女,42岁.因肾穿刺后出现血尿17 d于2001年2月26日入院.患者诉因反复恶心、呕吐伴纳差1个月余于2001年2月7日到某医院住院.当时伴有眼睑、双下肢轻度水肿,尿量减少(24 h尿量约600 ml).入院后查BUN 28.2mmol/L,SCr 730 μmol/L,双肾B超未见异常,考虑为急进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于2月9日作右肾经皮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术后出现肉眼血尿,该院予止血、输血、血透等治疗,血尿无好转而于2001年2月26日转来我院.入院时情况:T 36.8 C,R 22次/min,P 96次/mm,BP 19.95/14.63 kPa.精神差,重度贫血貌,眼睑轻度水肿,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腹腔积液征(一),双下肢轻度水肿.

    作者:黄成文;赵铖;陈战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胰腺癌的CT诊断

    为提高胰腺癌的CT诊断水平,笔者对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胰腺癌的CT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6例胰腺癌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41例,女1 5例,年龄30~65岁.主要症状及体征:上腹不适,疼痛,消化不良,消瘦,乏力,黄疸,恶病质,病程7~10 d.1.2方法:PICKER.IQ型全身CT扫描机,于平静呼吸状态下扫描时屏气,层厚、层距均为5 mm,38例在病变局部加扫2~3 mm薄层,全部病例进行了平扫及增强扫描.

    作者:张文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广西柳州市居民预防艾滋病相关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广西柳州市15~69岁居民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及对待艾滋病的态度等情况.方法:采用三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 329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80.2%~90.2%的人对艾滋病3条危险传播途径有正确的认识,全部正确者达52.5%,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主要影响因素;有关预防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是大众媒介;有36.6%的人认为与一个新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应使用避孕套和使用避孕套是预防艾滋病的方法;69.4%的人有过性行为,曾使用过避孕套者占46.1%,用于防病目的的占6.2%;对待艾滋病的态度73.1%的人采取不接触;83.3%的人支持对15岁左右的少年进行性、性病、艾滋病知识教育.结论:有半数居民正确认知艾滋病传播知识,大多数人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对青少年进行早期相关教育持赞同态度.

    作者:甘志高;黄海波;刘固国;李玉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慢性中耳乳突炎与鼻咽癌致乳突密度增高的CT诊断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与鼻咽癌致乳突密度增高的CT诊断特点.方法:对行头颅常规扫描,仅发现乳突密度增高的11例慢性中耳乳突炎及9例鼻咽癌再行耳颞部高分辨CT扫描的CT片进行分析.结果: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常规及高分辨扫描见部分鼓室及大部分乳突表现为不完全性密度增高、乳突窦扩大、听骨链移位或破坏;鼻咽癌患者常规及高分辨扫描为完全性鼓室及乳突密度增高,乳突窦无扩大、听骨链无移位或破坏.结论:慢性中耳乳突炎及鼻咽癌引起鼓室及乳突密度增高各有不同特点;CT常规头颅扫描时应注意观察乳突密度改变及定位像上鼻咽壁的改变.

    作者:谢东;苏丹柯;刘剑仑;徐志文;黄臣养;李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p21、p53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性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p21(p21)、抑癌基因p53(p53)的表达与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特性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3例HCC标本中p21和p53的表达.结果:p21阳性表达与p21阴性的HCC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阳性表达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p53阴性者(P<0.001);p2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血清HBsAg及AFP水平之间的关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阳性表达多见于肿块较大、分化较差的HCC.结论:p53可作为判断HCC预后的指标,p21不能单独作为判断HCC预后的指标,但其与p53同时检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覃晓;林进令;黎乐群;梁水庭;陆云飞;马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庚型肝炎病毒C26抗原基因的cDNA序列研究

    目的:确定我国庚型肝炎病毒(河北株)C26抗原基因的cDNA序列.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血清中扩增出庚型肝炎病毒C26抗原的cDNA产物,使之与T-载体连接构建成克隆重组质粒.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方法鉴定出阳性重组质粒,然后扩增并抽提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获得的庚型肝炎病毒C26抗原基因的cDNA核苷酸序列与国外已报道的庚型肝炎病毒44402、庚型肝炎病毒45966、庚型肝炎病毒36380的相应区域进行比较,核苷酸同源性在84%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0%以上.结论:庚型肝炎病毒中国河北株的C26 cDNA序列在遗传上是比较保守的.

    作者:赵惠柳;周育森;王海涛;张振权;黄天壬;何振芳;余家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临床观察

    肝素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已有50多年的历史,然而是否能真正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安全性如何,一直存在不同意见.新一代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由于其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出血并发症少等特点,应用其治疗缺血性中风又引起广泛注意.我们1999年6月至2001年6月应用广州天普公司生产的低分子肝素钙对42例急性脑梗死病例进行治疗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振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HBV、HDV重叠感染对血清乙肝病毒水平影响及与临床的关系

    目的:探讨HBV、HDV重叠感染时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酶标法(ELISA),检测207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HBV DNA与丁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抗-HDV IgG).结果:乙、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血清的HBV DNA水平与单纯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重叠感染者TBiL及AST/ALT比值较单纯HBV感染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HDV感染对HBV DNA的复制水平未发现有明显影响,但可加重病情.

    作者:黄力毅;吴健林;玉艳红;苏明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左房增大的临床意义

    随着科学的发展,超声心动图在临床广泛的应用,对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增大的检出率明显增多,这对指导临床医务人员分析、判断病情的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这方面的临床研究国内报道较少.本文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了140例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大小,结合临床探讨左房增大对高血压病诊断及病情估价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良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声多普勒监测寄生性血管供应的肝癌栓塞治疗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目的:利用彩色、频谱多普勒显像技术观察寄生性血管供应的肝癌栓塞治疗后的肿瘤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血管造影证实有寄生性血管供应的肝癌患者43例在栓塞治疗前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肝脏及肿瘤的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结果: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后肿瘤动脉血供明显减少,但寄生性血管供应区血流信号变化不明显,1个月后血流信号增加,再次行局部治疗后,血流信号减少,肿瘤体积大部分缩小,AFP下降.结论:有寄生性血管供应的肝癌肝动脉栓塞不彻底,肿瘤易存活、复发,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可动态、无创性监测肿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能早期观察肿瘤复发的征象,并能指导局部治疗.

    作者:杨伟萍;丁战玲;李航;李蔚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肝硬化患者骨密度变化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骨密度(BMD)变化的相关因素,为预防肝硬化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法国Challenger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32例肝硬化患者检测BMD,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有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有5个指标选入多元回归方程式:患者的年龄、病程、ALT/AST、球蛋白、A/G,表明这些因素与BMD密切相关.结论:BMD降低是长期慢性肝病缓慢作用所致,故提倡在治疗肝脏疾病的同时,也要进行预防骨质疏松的治疗.

    作者:陈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手术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12例

    肩胛骨骨折临床相对少见,约占全身骨折的1%,肩部骨折的5%[1],以往多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仅对少部分病人施行手术治疗.1996年1月至2001年3月我院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1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伟;杨志;赵劲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根治性切除胃上部癌的疗效评价

    胃上部癌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临床外科医师对于其手术治疗的方式仍存在不同的观点,报道的治疗结果也不相同.我院1990年1月至2001年6月,对162例胃上部癌行根治性切除手术,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梁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0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于月经后3~5 d开始接受治疗,每日1次,每次60 min,根据肿瘤大直径决定治疗天数(1 cm/d);对照组53例,于月经第1天起每晚睡前服米非司酮25 mg,连服90 d.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观察组瘤体缩小较对照组明显(P<0.01),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HIFU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秋燕;唐乾利;伍业冬;周莉;刘金城;李铿;方永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变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型DM)以及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血清IGF-1水平,采用酸乙醇提取法去除IGF结合蛋白(IGFBP)的影响.结果:①年龄、性别匹配的DN组(79例)、非DN组(79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间FBG存在显著性差异(F=31.1,P=0.000 1),该3组FB(G分别为(7.81±2.57)mmol/L,(7.22±1.87)mmol/L,(5.06±0.48)mmol/L;②该3组间HbAlc存在显著性差异(F=22.33,P=0.000 1),3组HbAlc分别为(8.91±2.86)%,(8.96±3.24)%,(5.99±1.08)%;③3组间IGF-1存在显著性差异(F=9.15,P=0.000 2),3组IGF-1分别为(185.49±120.89)μg/L,(132.64±62.03)μg/L,(132.35±45.16)μg/L.结论:2型DM的非DN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正常人群无显著性差异,DN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非DN患者,提示IGF-1可能是2型DM肾病发病因素之一.

    作者:刘红燕;王丽芬;劳英兰;黄珍萍;颜晓东;林碧;黄忠;余劲明;黄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山莨菪碱、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肺—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654-2)、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取45 d左右幼猪18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654-2组、PS组,每组6只,于阻断右肺动脉前、阻断后60,90 min(开放)、开放后60,90,120 min等时刻点分别抽取左、右肺静脉血,ELISA法检测TNF-α含量;分别取左、右肺下叶送病检.结果:各实验组右肺静脉血中TNF-α质量浓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PS组明显低于654-2组(P<0.01).病检:肺泡间质水肿、白细胞浸润、肺泡出血等,实验组明显轻于对照组,以PS组轻.结论:654-2、PS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PS的肺保护作用优于654-2.

    作者:陈宏明;邓又华;郭正恒;黄泽汉;覃志坚;何印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老年前期及老年期钙化性心瓣膜病超声心动图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前期及老年期钙化性心瓣膜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9例老年前期及老年期钙化性心瓣膜病的情况及该病的超声声像特点.结果:该病的超声总检出率为25.04%,男、女检出率分别为26.98%,16.54%,两者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随年龄增长检出率升高.声像特点主要为主动脉瓣受累,部分伴左室扩张、室壁肥厚及舒张功能降低.结论:超声心动图对老年前期及老年期钙化性心瓣膜病的诊断有临床实用价值,可认为超声检查是该病的主要诊断技术之一.

    作者:万里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浆置换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疗法预防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附4例报告)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法(Plasma Exchange,PE)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疗法,预防肾移植术后超急排斥和加速排斥反应的疗效.方法:选择1例第1次肾移植术后因超急排斥反应而摘除移植肾的患者,3例淋巴毒试验(试管法)大于10%的患者,在肾移植术前行PE的同时,加用ALG疗法.然后进行肾移植,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例患者在肾移植术后均未发生排斥反应,获得人肾存活.结论:PE加ALG疗法,对于预防肾移植术后超急排斥和加速排斥反应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李继清;刘瑞祥;梁建波;玉海;李信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