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狂犬病病例暴露后Cox回归生存分析

曹明华;刘红

关键词:狂犬病, 暴露, Cox回归
摘要:目的 分析狂犬病暴露后影响因素,探索病例暴露后生存与风险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 收集安徽省2005~2013年483例狂犬病个案资料,采用Epi Data3.1软件录入数据库,用SPSS对数据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狂犬病潜伏期为正偏态分布,中位数潜伏期为70d,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暴露部位的风险强度:头颈部风险高,RR=1.73.暴露后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则生存情况越好,RR=0.65.结论 狂犬病暴露后,应及时规范处置暴露者的咬伤部位,特别是暴露于头颈部的患者,并及时免疫接种.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铜陵市无业及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常见妇科疾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无业及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妇科疾病患病现状,为制定妇科疾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全面推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方法 对铜陵市无业及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开展生殖健康检查和面对面问卷调查,妇科常见病诊断依据参照ICD-9及《妇产科学》(第七版).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调查2 699人,患妇科疾病1 981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症、阴道炎、乳腺增生患病水平居前三位,发现宫颈癌1例.妇科疾病患病情况与文化程度、月经周期、避孕方式、分娩方式、初产年龄、生产次数以及引产次数等多种因素相关.结论 调查对象中常见妇科病患病水平较高.

    作者:孙晓天;阮海燕;仇晓润;董欣欣;丁士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黄山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通过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为进一步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患者、密切接触者、患者暴露的农贸市场和周边活禽销售、批发市场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市场外环境标本进行检测分析,进行疑似病例排查和流感样病例强化监测.结果 患者有禽类接触史,下呼吸道标本禽流感病毒H7N9核酸阳性.密切接触者中无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证据,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环境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4.4%、29.4%.结论 黄山市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属本地感染、非人传人的病例,感染来源可能与农贸市场环境暴露有关.

    作者:邵红卫;方益民;贺光国;冯桅;胡晓申;程韶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安徽省不同人群对免费妇幼保健服务知晓情况的调查报告

    目的 了解不同目标人群对免费妇幼保健服务知晓情况,为设计和开展妇幼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省抽取3个市各1个区和1个县,对婚检对象、儿童家长、孕妇夫妇、一般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4 858人,其中儿童家长1 211人、孕妇夫妇1 211人、婚检对象1 223人、城区居民587人、农村居民626人.调查对象对儿童健康管理,婚前医学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孕产妇健康管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项目的总体知晓率分别为40.2%、54.9%、43.5%、45.6%、26.4%、23.3%、16.7%、29.0% (P <0.001).同一人群对不同服务的知晓率不同,不同人群对同一服务的知晓率不同.三市各类人群的知晓率不同,城乡人群的知晓率不同.结论 不同人群对免费妇幼保健服务的知晓不足,可能影响着这些服务的利用.

    作者:计国平;吴峥峥;许学伟;王志传;李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过氧化苯甲酰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面粉加工业普遍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我国在2011年前规定其大使用量为0.06g/kg[1],但随着现代面粉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基本上无需添加过氧化苯甲酰来提高面粉的出粉率和面粉白度,加之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2011年3月,卫生部等7部门联合发表公告,禁止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食品添加剂在小麦粉中使用.

    作者:吴泽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颍东区2011~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是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评价儿童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政府部门进行妇幼卫生工作计划、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解颍东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探讨影响儿童死亡率的因素,降低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生存与健康水平,现对2011 ~2013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荣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早期咀嚼无糖木糖醇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剖宫产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关系到产妇和新生儿获得营养、早日康复,由于手术时腹腔长时间的暴露、麻醉,术后使用镇痛泵等原因可引起肠蠕动功能减弱,使患者术后出现腹胀、肠麻痹等症状,致使产妇营养缺失,影响机体恢复.另外,由于患者术后禁食时间较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会有口干、口臭等不适.因此,胃肠功能恢复成为剖宫产术后康复的起始环节.

    作者:郭子云;施丽萍;郑丽萍;孙忠美;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五河县20282人肝癌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肝癌筛查效果,了解人群肝癌患病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共筛查20 282名当地居民,年龄在35 ~64岁之间,开展癌症相关危险因素和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并按高危人群判定标准,筛选出符合筛查条件的高危人群,经知情同意后,进行血清AFP检测和B超检查.结果 检出肝癌7例(其中早期肝癌5例),肝硬化29例(占1.43%),AFP≥20μg/L9例(占0.44%),检出其他肝脏异常736例(占36.2%).肝癌和肝硬化病例中HBsAg阳性比例较高,分别为71.4%和65.5%.一般筛查对象和高危人群不同种类膳食摄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07,P>0.05),心理因素中环境适应能力和精神创伤在一般筛查对象与高危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肝癌筛查工作,对早期发现肝癌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军;王玉栋;夏立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女性生殖道微生物感染与不孕症发生相关性研究

    在女性不孕众多原因中,除了先天发育、内分泌及免疫因素外,微生物感染所致慢性生殖道感染(genital tract infection,GTI)亦是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因素,常见有支原体、衣原体、细菌等[1].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均属寄生于生殖道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更为严重的是可以引发女性输卵管粘连、阻塞和子宫内膜炎等生殖系感染从而引起不孕症[2].本研究随机选择安徽省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妇科门诊就诊不孕症患者(包括原发性不孕及继发性不孕)及已生育妇女共280例,进行UU-DNA及CT-DNA检测分析,旨在了解本区域支原体与衣原体对不孕的影响,寻求保健方法及对策.

    作者:周曙光;马玉丽;谢婷婷;高薇;刘波;储斌;陈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六安市2005~2013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及发病趋势预测

    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实质细胞炎症损伤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特征以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及肝脾肿大为主.甲肝虽然其病死率低,但易引起暴发流行,可对人群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产生较大影响[1].近10年来,由于疫苗接种、卫生条件改善,六安市甲肝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由于流动人口增多,甲肝控制也面临着较大威胁.根据2005~2013年六安市甲肝监测数据,分析其流行特征,并尝试建立ARIMA模型对流行趋势进行短期预测,以及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翟和亮;秦伟;杨涛;曹红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六安市某中学腹泻暴发疫情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某中学2014年4月发生的1起学生腹泻暴发疫情,探讨发病危险因素,为今后此类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特征进行描述;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腹泻的发病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该校共有学生3 788人,腹泻病例122例,罹患率为3.2%,教职员工无病例.病例对照分析发现,学生在校外就餐是发病的危险因素,且在校外就餐的频率越多,发病的可能性越大(X趋势2=34.03,P<0.001);在校外吃凉拌菜(OR =3.9,95% CI=1.7-8.9)和吃凉皮(OR =4.4,95%CI =2.1-9.1)是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可能由校外生冷食品引起的腹泻暴发.

    作者:谢少煜;秦伟;常宏伟;吴家兵;黄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合肥市4家医疗机构丙肝报告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市省市级医院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病例报告情况,为提高丙肝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014年1~3月份丙肝病例报告较多的2家市级和2家省级医疗机构,调查和分析2014年第一季度丙肝住院病例报告质量.结果 4家医疗机构共登记79例丙肝病例,漏报9例,漏报率为11.39%.其中省级医院的漏报率为5.66%,市级医院的漏报率为23.08%,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5.242,P=0.022).诊断分类错报率为32.86%,急慢性分类错报率为47.14%,省级医院错报率均低于市级医院,错报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4家省、市级医疗机构丙肝病例报告数据质量不高.

    作者:张磊;吴金菊;胡明霞;尤恩情;赵科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琅琊区不同人群免费妇幼保健服务知晓情况调查

    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与人群对保健服务的知晓情况密切相关.琅琊区始终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妇幼保健知识的知晓程度,提升妇幼保健服务水平.为全面了解琅琊区不同人群对妇幼保健服务的知晓情况,为妇幼保健服务宣传工作提供依据,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按照安徽省妇幼保健所制定的《妇幼保健服务知晓情况调查方案》要求,省、市、区三级保健机构联合开展了琅琊区不同人群妇幼保健服务知晓情况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秀梅;王冬梅;康军;缪芬;段萍;王东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萍乡市一起咽结膜热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目的 分析萍乡市一起咽结膜热暴发的流行特征和病因,为今后此类传染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对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游泳馆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对患者咽拭子标本和游泳池水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本起疫情累计病例84例,发病高峰在8月1~5日;年龄以5~13岁多,占总病例数的77.38%.患者发病前均有游泳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伴咽痛、扁桃体红肿、眼结膜充血等.8份现症病人咽拭子标本经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确定为腺病毒感染.结论 本起咽结膜热暴发疫情的病原体为腺病毒,暴发可能是通过被污染的游泳池水造成传播.

    作者:冯秀;游胜;李润萍;钟知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安徽省潜山县2010~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分析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全世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国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2004 ~ 2005年全国第三次死因抽样回顾调查显示,恶性肿瘤居全部死因的第2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在城市地区是首位的死亡原因[1].潜山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呈“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特征.为全面了解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本文基于2010 ~ 2013年潜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和潜山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医保)管理中心以及潜山县医院、潜山县中医院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分析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肿瘤防治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定清;吴文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六安市2005~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及其防控策略探讨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以5~9岁儿童为常见,临床表现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全身发热等,脑膜炎和睾丸炎为常见的合并症[1].20世纪60年代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未上市前,该病是常见的全球性传染病,年发病率在100/10万~1 000/10万之间,许多国家每2~5年会出现一次流行高峰[2].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产和使用S79株腮腺炎疫苗,累计接种超过1亿剂次,2007年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被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EPI),通过预防接种的手段,大大降低了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然而,六安市在2008年4月正式将MMR纳入EPI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不降反升,且暴发疫情时有发生,防控形势较为严峻.现根据2005 ~2013年六安市流行性腮腺炎监测数据,分析其流行特征,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秦伟;曹洪娟;吕勇;翟和亮;张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滁州市不同人群免费妇幼保健服务知晓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妇幼保健知识的需求不断加大,同时不同人群妇幼保健知识知晓率与妇幼保健工作质量密切相关.为了解不同目标人群对妇幼保健服务的知晓情况,为制定健康传播材料开发和使用计划及开展妇幼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2014年2月至2014年4月对琅琊区和来安县的儿童家长、孕妇夫妇、婚检对象、一般居民等四类人群的妇幼保健服务知晓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

    作者:许学伟;徐志东;李汪清;陈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医院环境内各种病原体高度集中,各项治疗和护理活动都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双手,尤其是免疫力低下和接受有创操作的患者,如果手卫生执行不到位,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医院感染的风险增加,因此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简便、经济、有效的重要措施之一[1].为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并实施干预,对某县医院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啟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建设现状.方法 基于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系统建立调查数据库,对该市9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进行全面普查评估.结果 全市各级疾控机构应急组织、预案体系基本健全,传染病控制类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平均为32.8% (28.9/88).市级疾控机构A类检验设备达标率为93.0%(53.0/57),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为85.8% (194/226);县区级疾控机构A类检验设备达标率平均为70.5%(27.5/39),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平均为52.2%(62/118).2012年各机构均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和应急管理培训,88.9% (8/9)机构开展了检验培训和应急模拟演练,演练指数平均为0.95.各机构应急监测网络健全,应急处置指数均在0.90以上,处置工作较规范.结论 全市疾控机构应急处置能力有一定提升,但仍需加强应急装备和检验能力建设.

    作者:吴忠恕;程周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院门诊7922例就诊儿童血铅检测结果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涉铅产业呈增多和扩散趋势,由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儿童铅超标问题时有发生.为了解本地区儿童血铅水平和变化趋势,本文对7 922名就诊儿童血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11~2013年,在安徽省儿童医院门诊就诊或体检的7 922名儿童,他们来自合肥及周边地区,年龄在1个月至12岁.

    作者:陈玉婷;祖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合肥市冷链建设和疫苗管理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市级、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预防接种门诊点的冷链配置及使用、疫苗管理情况,为规范全市冷链建设和疫苗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现场访谈和实地实物查看,了解全市各级CDC和预防接种门诊冷链和疫苗管理现状.结果 共调查216家单位,冷链储存容积较为紧张,基层仍然需要更新和优化冷链设备.其中5个县区CDC需要冷藏车,26个预防接种门诊点需要立式冷藏柜.有30.20% ~ 32.70%的单位没有冷链管理制度和疫苗管理制度;有39.70%的单位建立了冷链和疫苗管理的应急预案;有33.80%的单位药房的疫苗储存温度记录不健全;26.10%的单位周末或假日不记录冰箱温度;大部分县区CDC和预防接种门诊点未实施冷库和冰箱温度短信报警工作.46.80%的单位对于过期或者破损疫苗履行报废手续,并送至定点单位进行报废处理.结论 合肥市目前冷链配备尚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求,冷链和疫苗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作者:靳玉惠;王蓓;刘振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