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志鹏;梁安民;谢裕安;罗小玲;吴继宁
病人自控镇痛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镇痛方法,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术后疼痛、创伤及癌痛治疗.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组术后病人应用小剂量吗啡和布比卡因混合液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的比较,探讨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是否存在年龄差异,以避免临床应用的盲目性.
作者:曾涟;蒋宗滨;谭冠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为30%左右[1].我院神经外科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共收治94例,在规范化、系统化治疗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陆伟水;甘渭河;罗红伟;冼克聪;梁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长期服用茶多酚对大鼠肝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按833 mg/kg.d-1和83.3 mg/kg.d-1茶多酚灌胃给药,生理盐水对照给药,6个月后测定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5含量、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minopyrine N-demethylase, ADM)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sferase ,GST)活性.结果:茶多酚能非常显著地提高雄性大鼠的P450和 b5含量,显著提高雌性大鼠ADM活性.结论:①长期服用茶多酚能诱导肝药酶的含量和活性,并可能提高大鼠肝脏的解毒活力.②正常情况下和茶多酚诱导的肝药酶的变化存在性别上的差异.
作者:刘滔滔;梁宁生;李艳;杨帆;陆益;黄仁彬;蒙子卿;张丽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受试者血清T3、T4、FT3、FT4、TSH的水平,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结果: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有并发症者,血清T3、FT3水平明显降低(P<0.01),T4、FT4、TSH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T3、FT3明显上升(P<0.001).T3、FT3与 FBG、PBG呈负相关(P<0.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测定血清T3、FT3、T4、FT4对糖尿病病情估计、判断预后及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萍;傅一明;吴世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阿霉素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体重250~300g的Wistar雄性大白鼠随机分为3组,给模型组和SOD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7.0 mg/kg,SOD组于注射阿霉素30 min后,每天尾静脉注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1.8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实验第7天、第14天、第28天分别用代谢笼留取24h尿液,测定尿蛋白,第28天末处死动物,取肾皮质做常规病理检查、电镜检查,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小球、肾小管细胞凋亡情况,肾皮质匀浆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还原型谷胱甘肽消耗法测定.结果:模型组肾小球、肾小管细胞凋亡数及肾皮质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GSH-Px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OD组肾小球、肾小管细胞凋亡数及肾皮质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GSH-Px水平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阿霉素肾病病鼠发病与病鼠肾小球、肾小管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而病鼠肾小球、肾小管细胞凋亡与氧自由基(OFR)有关.
作者:李树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甙(TSPNS)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00~250g,分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2只),应用免疫学细胞技术,进行免疫功能指标测定.结果:TSPNS能明显提高肺泡巨噬细胞(AM)(40.8±5.8,59.8±8.5,P<0.001)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74.1±4.5,82.5±5.6,P<0.001)的吞噬率;降低外周血白细胞移行抑制指数(MI)(0.387±0.172,0.238±0.122,P<0.05);对脾细胞特异性玫瑰花环形成细胞率(SEAC)(10.7±4.2,14.3±6.5,P>0.05)无明显影响.结论:TSPNS能提高大鼠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周小玲;李永伟;李逢春;杨志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后的额部皮瓣行鼻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扩张术将额部皮肤扩张,转移扩张后的额部皮瓣行鼻再造术.结果:7例鼻再造手术皮瓣全部成活,鼻外形满意.结论:应用扩张后的额部皮瓣行鼻再造术方法切实可行,术后额部瘢痕小.
作者:陈石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炎患者及献血员TTV(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其感染状态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不同人群共83例及7例不同类型肝病病人的肝组织TTVDNA.结果:TTV在各组肝炎病总检出率为22.9%,7例肝组织TTV阳性率为28.6%,而且在非甲-非戌型肝炎病人中检出率高(38.9%).结论: TTV在不同人群中均能检出,而非甲-非戌型肝炎患者中检出率高,提出TTV可能是一种损肝病毒,而且可致肝重度损害.
作者:王金科;阎惠平;鲁文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带蒂腰椎椎板楔形截骨瓣再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并椎管狭窄症病人以带蒂椎板截骨再植进行腰椎管成形.结果:86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带蒂腰椎椎板截骨瓣血供丰富,再植易愈合,可有效地防止术后脊柱不稳及瘢痕粘连.
作者:钟家云;李藤标;朱贤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外科临床的常见病,目前国内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本文回顾性分析1998年11月至2000年7月间行小切口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78例,并与1997年1月至1998年10月间行骨瓣开颅或(和)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62例进行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荣南;罗云平;吴雪松;刘增庆;吴维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根尖周指数对超声波技术治疗根管效果的评价.方法:对95例106颗患慢性根尖周炎的牙齿进行超声波预备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后,以同期治疗81例94颗慢性根尖周炎牙齿作为对照,2~4年间复查,采用根尖周指数(periapical Index,PAI)评定X线片并结合临床检查,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超声波与常规手持器械根管预备方法对根管治疗效果影响有一致性(P>0.05).结论:超声波根管治疗具有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实用性.PAI系统对评定根尖周病疗效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作者:关淑妮;梁登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恶黑)细胞凋亡、PCNA表达水平关系,找出评价恶黑预后的可靠指标.方法: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和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共20例恶黑石蜡包埋标本.结果:恶黑组织中有细胞凋亡与PCNA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和100%;有50%恶黑组织同时有细胞凋亡与PCNA表达.结论:细胞凋亡及增殖异常与恶黑发生发展有关系,二者的比值可能是判定恶黑预后的又一可靠指标.
作者:张锡流;唐农;梁健;何燕玲;朱世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男性,70岁,反复劳力性心前区闷痛2年.2年前出现劳力性心前区闷痛,休息后缓解.近日上症加重药物治疗无效.有高血压史,无糖尿病史.查体:血压20/10.7 kPa;心电图示窦律,明显心肌缺血;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前壁运动明显减弱;血总胆固醇6.1mmol/L.临床诊断冠心病、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冠脉主干85%狭窄(在左主干开口处至左前降支和回旋支分叉前),无侧支循环.患者因高龄拒绝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于2000年8月18日行左主干PTCA+冠脉内支架(Stent)置入术.按常规方法操作,先置入临时起搏电极,经动脉鞘送带侧孔的JL4导引导管至左冠状动脉口.将SCIMED 3.0 mm×20 mm球囊导管送至病变处,高压扩张一次,残余狭窄40%,再送入带球囊的JOMED 3.5 mm×9 mm的支架至病变处,留1.5mm在左冠脉开口处外,高压扩张2次,造影示左主干残余狭窄0%,TiMi血流3级,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任何并发症.同时回旋支开口无任何影响.治疗后,静息及活动后ECG均已正常,活动如常.术后第4天平安出院,坚持服用有关药物. 讨论:冠心病左冠脉主干病变(尤无侧支循环保护者),传统观念列为PTCA的绝对禁忌证,均应及时行冠脉搭桥术治疗.但近年来由于心导管操作技术的不断熟练掌握,同时冠心病介入治疗材料如PTCA材料的不断改进和Stent的使用,逐年有此类病例在国内少数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成功地进行PTCA治疗.经检索,左主干病变PTCA+Stent置入术治疗在我区尚无报道.本例患者介入治疗成功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本例的PTCA适应证选择恰当,即该患者的左主干狭窄病变的部位在开口至左前降支和回旋支分叉处之前,故在植入Stent时不会影响回旋支开口;②采用带有侧孔的导引导管,尚保证少量血流经导管注入左冠脉内;③球囊加压扩张时间短(20s),较高压力(10个大气压),选择支撑强度高的管型Stent,释放Stent时扩张时间短,高压力(时间20~30s,12个大气压)共2次;手术效果与CABG效果相似,避免开胸手术,因而术后恢复快.因此,只要选择好病例(左主干开口或体部病变为PTCA适宜对象),对一部分无保护的左冠脉主干病尤其对病变严重而冠脉搭桥术条件差或拒绝外科手术的患者,可考虑使用PTCA+Stent置入术治疗.
作者:黄晓明;黄超联;李桂祥;马柳英;孙义兰;庞振瑶;赵印平;李勇胜;马平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康宁克通A(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分为甲组(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局部注射组);乙组(单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组)及丙组(强的松口服组),观察3组疗效.结果:3组均能有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但甲、乙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沉及减少副作用方面明显优于丙组,甲组注射次数明显少于乙组,而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显像恢复方面,3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亚急性甲状腺炎复发率方面,3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起效快、注射次数少、安全、疗效好.
作者:邓爱民;林延德;王国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抑制致龋变形链球菌的粘附作用.方法:将银杏叶提取物与含细菌的培养液混合,分别装入24只试管,采用对倍稀释,稀释成4个浓度组,另设一组不含提取物的细菌培养液为阴性对照组,一组含甲硝唑的细菌培养液为阳性对照组.均放入厌氧箱37+oC培养48 h,然后观察抑制致龋变形链球菌的粘附作用.结果:观察到对抑制致龋变形链球菌的粘附作用有效浓度为5 g/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天然植物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抑制致龋变形链球菌的粘附作用.
作者:何克新;李兰;吴煜;苏大荣;朱莲娜;莫少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稽留流产是临床上较难处理的一种流产类型,以往采用口服已烯雌酚后行钳刮术,但钳刮术进行较困难,且易出现并发症.近年我们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玲;张永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高间胆)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住院的高间胆病婴的感染组(A组)和非感染组(B组)以及对照组进行血清IL-6、IL-8及胆红素的检测,比较各组的胆红素、IL-6、IL-8水平,黄疸消退前后IL-6、IL-8水平,并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A组总胆红素(344.03±74.5)μmol/L,较B组高[(277.83±45.12)μmol/L],间接胆红素(间胆)(322.9±72.12)μmol/L,较B组高[(254.29±44.8)μmol/L],A、B两组IL-6分别为(101.62±38.77)ng/L、(75.13±13.77)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66±3.17)ng/L],A、B两组IL-8分别为(190.02±59.03)ng/L及(150.54±25.62)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8.30±7.37)ng/L];两组黄疸消退前后的IL-6及IL-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多因素相关分析,IL-6与感染因素密切相关(P<0.01),IL-8与间胆呈正相关(P<0.001).结论:IL-6及IL-8水平高低可作为高间胆病因及免疫自损程度诊断手段之一.
作者:潘革;梁秀云;吴曙粤;王淑萍;陈素芳;王彩珊;李惠玲;凌明;赖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提高复杂性肾结石碎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应用输尿管肾镜及气压弹道碎石机、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联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2例.结果:29例成功击碎结石,成功率90.6%,随访1~6个月,结石排尽率达87.5%,无梗阻、感染、输尿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肾镜及气压弹道碎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提高碎石效果,减少单纯ESWL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范永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86例行肝部分切除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人优良率为89.71%,差者为10.2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09%,无手术死亡.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梁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直接造成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出血原因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肝源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如何判定出血原因,是抢救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成功的关键.我科1990年以来共收治肝硬化234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79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梁荣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